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级密码算法TWINE的唯密文故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玮 汪梦林 +3 位作者 谷大武 李嘉耀 蔡天培 徐光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9,共15页
研究了唯密文攻击下TWINE密码的安全性,即在唯密文故障攻击下,利用SEI、MLE、HW、GF、GF-SEI、GF-MLE、Parzen-HW、MLE-HE、HW-HE和HW-MLE-HE等一系列区分器进行分析,能够以至少99%的成功概率恢复TWINE密码的主密钥。仿真实验表明,所提... 研究了唯密文攻击下TWINE密码的安全性,即在唯密文故障攻击下,利用SEI、MLE、HW、GF、GF-SEI、GF-MLE、Parzen-HW、MLE-HE、HW-HE和HW-MLE-HE等一系列区分器进行分析,能够以至少99%的成功概率恢复TWINE密码的主密钥。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新型区分器MLE-HE、HW-HE和HW-MLE-HE可以有效地减少故障数并提高攻击效率。研究结果为分析物联网中轻量级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级密码 twine 唯密文故障分析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E算法的相关密钥不可能飞来去器攻击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敏 田峰 李嘉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4-192,共9页
为了评估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TWINE的安全性,利用相关密钥不可能飞来去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构造了由16轮和17轮两条路径组成的相关密钥不可能飞来去器区分器,并将16轮和17轮的路径向前扩展4轮、向后分别扩展3轮和2轮,完成对23轮TWIN... 为了评估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TWINE的安全性,利用相关密钥不可能飞来去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构造了由16轮和17轮两条路径组成的相关密钥不可能飞来去器区分器,并将16轮和17轮的路径向前扩展4轮、向后分别扩展3轮和2轮,完成对23轮TWINE密码算法(80 bit密钥)的攻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攻击的数据复杂度为262. 05个明文,时间复杂度为270.49次23轮加密,与现有算法相比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e算法 轻量级分组密码 不可能飞来去器 相关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TWINE差分故障攻击的改进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杨 王永娟 +1 位作者 王磊 王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8-184,共7页
针对轻量级分组密码TWINE的半字节分组差分扩散规律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差分故障攻击的方法,并基于S盒差分分布统计规律性计算出恢复轮密钥的概率下界,由此给出完整恢复种子密钥的故障注入次数期望。理论证明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算法... 针对轻量级分组密码TWINE的半字节分组差分扩散规律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差分故障攻击的方法,并基于S盒差分分布统计规律性计算出恢复轮密钥的概率下界,由此给出完整恢复种子密钥的故障注入次数期望。理论证明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算法第33、34、35轮平均注入9次故障即可完全恢复种子密钥。最后提出故障注入位置的改进,提升了实际攻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级分组密码 twine算法 差分故障攻击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E-128的中间相遇攻击的自动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孔海龙 王薇 张国艳 《密码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559-569,共11页
Biryukov等人在FSE 2015首次将多重集的中间相遇攻击应用于Feistel结构,并给出TWINE-128算法目前最好的分析结果.基于Biryukov等人的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TWINE算法的中间相遇攻击的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步骤.(1)区分器的自动检... Biryukov等人在FSE 2015首次将多重集的中间相遇攻击应用于Feistel结构,并给出TWINE-128算法目前最好的分析结果.基于Biryukov等人的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TWINE算法的中间相遇攻击的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步骤.(1)区分器的自动检测算法,结合算法结构,搜索出全部区分器.然后,对搜索出的区分器逐个用步骤(2)、(3)进行筛选.(2)在线阶段涉及轮密钥的自动定位算法,在区分器的头部和尾部添加轮数,分别推导出区分器的头部δ集解密到明文,区分器的尾部加密到密文,需要猜测的轮密钥.(3)待求轮密钥向等价主密钥的自动转换算法,选取主密钥或者密钥调度算法生成的某一个128比特的中间变量作为等价主密钥WK[r](r为轮数),猜测WK[r]的部分半字节,并推导相应的轮密钥取值,若步骤(2)中需要的所有轮密钥都可推导出来,攻击成立.程序结果可手动验证,在δ集特性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发现,除Biryukov等人采用的区分器外,还存在其他区分器,可对25轮的TWINE-128算法进行中间相遇攻击,复杂度不变.因为运算规则的定义与加密算法的具体细节无关,本文给出的自动检测算法可适用于S盒是一一映射的广义Feistel结构的分组密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遇攻击 自动搜索算法 广义Feistel结构 twine-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型网箱运动-波浪场扰动-网衣受力耦合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益厚 付世晓 +3 位作者 许玉旺 李帅 傅强 刘富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船型网箱是一种由大型浮体、钢架、网衣系统及系泊系统构成的新型海洋养殖结构.大型浮体在波浪中产生的绕射和辐射作用会对波浪场产生扰动,进而改变网衣受力,这种相互作用此前还未被研究过.本文基于势流理论求得绕射波和辐射波在网衣周... 船型网箱是一种由大型浮体、钢架、网衣系统及系泊系统构成的新型海洋养殖结构.大型浮体在波浪中产生的绕射和辐射作用会对波浪场产生扰动,进而改变网衣受力,这种相互作用此前还未被研究过.本文基于势流理论求得绕射波和辐射波在网衣周围波浪场的速度传递函数,同时采用莫里森方程求解计及波浪场扰动的网衣水动力载荷;对网衣水动力载荷与浮体运动不断迭代计算,实现计及网箱运动-波浪场扰动-网衣受力耦合效应的船型网箱动力响应分析;最后,研究了不同幅值的规则波下这种耦合效应对网箱运动、网衣张力、容积损失和连接器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波浪场扰动对网箱运动和容积损失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会导致网衣张力和连接器载荷明显增大,这能够为船型网箱的结构强度校核及安全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网箱 绕射波和辐射波 网箱运动 网衣张力 容积损失 连接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视一体机在隧道交通流监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汝庆 于长水 王庭海 《上海公路》 2024年第1期87-91,98,M0006,M0007,共8页
基于雷达信号与视频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年来智能交通流监控的热点应用。现基于应用雷视一体摄像机在南京市横江大道未开通隧道的大量模拟试验,将试验结果和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南京市燕子矶过江隧道的实际工程中。研究结果证明,在隧道... 基于雷达信号与视频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年来智能交通流监控的热点应用。现基于应用雷视一体摄像机在南京市横江大道未开通隧道的大量模拟试验,将试验结果和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南京市燕子矶过江隧道的实际工程中。研究结果证明,在隧道环境使用雷视一体摄像机,能较好地实现车道级精度的车辆位置捕捉、跨画面接力跟踪、路段重演、车辆轨迹回溯等,并为车辆驾驶行为和事件分析提供更好的支撑能力。最后对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的拓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视一体机 数据融合 交通流监控 隧道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编织线替代普通聚乙烯捻线对拖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爱忠 张禹 +1 位作者 郁岳峰 张勋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1,共7页
聚乙烯编织网线比普通聚乙烯捻线强度高,用编织线来替代目前的普通捻线,可降低拖网渔具的阻力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际取样测试,比较了两种网线的拉伸性能,在不降低原拖网渔具的单线结强力的前提下,用聚乙烯编织线代替原... 聚乙烯编织网线比普通聚乙烯捻线强度高,用编织线来替代目前的普通捻线,可降低拖网渔具的阻力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际取样测试,比较了两种网线的拉伸性能,在不降低原拖网渔具的单线结强力的前提下,用聚乙烯编织线代替原普通捻线,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其对拖网渔具性能的影响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单线结强力相同的两种网线,编织线的直径可比普通网线的直径下降15.17%以上。本试验编织线拖网的平均网线直径比原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00%,网具阻力面积(线面积)从304.57 m2下降到256.47 m2,下降了15.79%。同等试验条件下,编织线拖网的阻力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7.25%左右,而网口高度的变化则不明显。能耗系数的计算结果为编织线拖网过滤同体积的水体所消耗的能量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67%。功率消耗的分析表明,消耗同样的功率,440 kW的双拖渔船使用编织线拖网,拖速可比普通捻线拖网提高8.33%,如采用和普通捻线拖网同样的拖速作业,则去掉起、放网所消耗的时间,以一天正常拖网作业18 h计算,可节约燃油77 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编织线 聚乙烯捻线 拖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石建高 陈晓蕾 +4 位作者 王鲁民 刘永利 史航 王磊 陈晓雪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线工艺 编织线 高强度聚乙烯 拉伸性能 渔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1 位作者 陈晓蕾 史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4×16+18"PE编织线增加了8.1%、6.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3.3%;HSPE编织线较PE编织线具有强力优势,HSPE编织线在渔具或网箱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用编织线 高强度聚乙烯(HSPE) 普通聚乙烯(PE) 拉伸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打结器Pro/Engineer仿真及动作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伟 张志毅 +3 位作者 刘智强 布库 万其号 李丹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60,共3页
对D型打结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描述,利用Pro/E软件对打结器各元件进行装配,并对其打结装置进行机构的运动模拟仿真。把打结器复杂的打结动作总结为4个打结阶段,最后对打结器主要机构所完成的动作及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国内设... 对D型打结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描述,利用Pro/E软件对打结器各元件进行装配,并对其打结装置进行机构的运动模拟仿真。把打结器复杂的打结动作总结为4个打结阶段,最后对打结器主要机构所完成的动作及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国内设计制造D型打结器及打结器后续改进进行了前期理论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结器 凸轮盘 打结嘴 PRO/ENGINEER 动作功能 位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打结器的结构及运动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万其号 布库 +1 位作者 张志毅 刘百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9,共3页
D型打结器是将方草捆自动打成死结的装置,是方草捆捡拾压捆机上非常关键的部件。为此,对D型打结器主要零件及结构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实现自动打结的动作过程,同时也计算了打结器3条传动路线平面自由度,为更好的使用打结器提供了理论指... D型打结器是将方草捆自动打成死结的装置,是方草捆捡拾压捆机上非常关键的部件。为此,对D型打结器主要零件及结构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实现自动打结的动作过程,同时也计算了打结器3条传动路线平面自由度,为更好的使用打结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国内设计制造D型打结器及打结器后续试验作了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结器 凸轮盘 打结嘴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天线缠绕肋条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董志强 段宝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5-758,共4页
对缠绕肋星载可展开天线的力学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分析肋条空间构型的变化 ,揭示了其展开和收拢过程中的受力状况 ,提出了用变尺寸肋条来设计可展开天线支撑结构的新方案 ,计算结果表明 ,新的设计具有重量轻 ,展开和收拢效... 对缠绕肋星载可展开天线的力学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分析肋条空间构型的变化 ,揭示了其展开和收拢过程中的受力状况 ,提出了用变尺寸肋条来设计可展开天线支撑结构的新方案 ,计算结果表明 ,新的设计具有重量轻 ,展开和收拢效率更高的优点 ,更适合工程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助 有限元分析 星载天线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TaZr钛合金冷加工塑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玉会 张晖 +2 位作者 张旺峰 颜孟奇 李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2,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技术,研究了Ti35Nb2Ta3Zr0.3O合金的冷加工塑性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Ti35Nb2Ta3Zr0.3O合金在冷变形过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低加工硬化或无加工硬化的特点...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技术,研究了Ti35Nb2Ta3Zr0.3O合金的冷加工塑性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Ti35Nb2Ta3Zr0.3O合金在冷变形过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低加工硬化或无加工硬化的特点,变形量大于50%之后,晶粒碎化明显、塑性增强。分析表明:约35%Nb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层错能,使位错攀移及交滑移受到抑制,孪生机制增强,随冷变形量增大,形成多阶孪生,使晶粒明显碎化;合金的塑性变形是以孪生与位错滑移联合起作用,其独特的塑性行为来自于层错能效应及形变过程中的孪生诱发塑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bTaZr合金 冷加工 塑性变形行为 孪生 滑移 孪生诱发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渔网线捻回角与强力的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茅利生 郭亦萍 马海有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本文叙述了采用 8种网线复捻捻回角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渔网线强力性能的试验结果。经分析可见 ,网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均与捻回角的余弦呈回归关系。以网线的断裂强力性能为主 ,兼顾网线的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参数 ,比较U... 本文叙述了采用 8种网线复捻捻回角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渔网线强力性能的试验结果。经分析可见 ,网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均与捻回角的余弦呈回归关系。以网线的断裂强力性能为主 ,兼顾网线的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参数 ,比较UHMWPE、普通聚乙烯和聚酰胺三种纤维制成网线后 ,它们的强力利用率均应 >6 5 % ,由此得出制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渔网线合理的捻回角区间为 18°~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渔网线 捻回角 强力 断裂伸长率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草捆捡拾压捆机打结器控制系统运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其号 布库 张国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41,共3页
通过对方草捆捡拾压捆机上实现自动打结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详细地分析了9JK-1.7型捡拾压捆机实现控制自动打结的动作过程,并利用Pro/E软件分析了穿针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不仅为打结器的调节和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打结器的后续试验... 通过对方草捆捡拾压捆机上实现自动打结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详细地分析了9JK-1.7型捡拾压捆机实现控制自动打结的动作过程,并利用Pro/E软件分析了穿针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不仅为打结器的调节和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打结器的后续试验分析及研究打结器与穿针的运动关系进行了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捡拾压捆机 打结器 控制系统 穿针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打结器钳嘴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智强 张志毅 +3 位作者 黄伟 李岩 布库 万其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6-208,共3页
将钳嘴PROE模型无缝导入ANSYS软件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钳嘴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钳嘴的结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量;通过对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验证了原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从而为该钳嘴优化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提... 将钳嘴PROE模型无缝导入ANSYS软件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钳嘴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钳嘴的结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量;通过对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验证了原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从而为该钳嘴优化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轴类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结器 钳嘴 应力集中 强度校核 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P钢孪晶晶界特征及其对材料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俊平 段先锋 +1 位作者 史子木 韩福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TWIP钢退火孪晶和变形孪晶晶界的形貌、取向进行观察,并对其在材料塑性变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孪晶界以∑3型为主,与晶粒之间满足<111>60°的取向关系,是TWIP钢产...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TWIP钢退火孪晶和变形孪晶晶界的形貌、取向进行观察,并对其在材料塑性变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孪晶界以∑3型为主,与晶粒之间满足<111>60°的取向关系,是TWIP钢产生孪生的基础条件;形变孪晶与基体晶粒也满足<111>60°的取向关系,亦为∑3 CSL型。孪晶对TWIP钢塑性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调节晶体取向、激发进一步滑移、促使滑移与孪生交替进行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孪生 孪晶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AI+ET)法诱发肉牛双胎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传师 刘长松 +6 位作者 马建山 邱世华 杨兴东 沈留红 李勇 蒋启荣 马慧英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3期23-24,共2页
应用AI+ET法分别对3组试验牛处理,人工诱导生产肉牛双胎,双胎率达60·8%(79/130),产犊率147·7%(192/130)。其中试验组Ⅱ(自然发情后AI+ET)双胎率达66%(33/50),产犊率150%(45/30),显著提高了母牛的繁殖率。
关键词 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 肉牛 双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毛网卷捻兔毛梳理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毅 吴孔希 薛纪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结合我国兔产业的状况,分析了目前加工兔毛产品所采用粗纺梳毛机的局限性、精纺梳毛机的问题及梳棉机对纤维的损伤性,从而提出研制新型兔毛梳理机的重要性。新型兔毛梳理机的设计主要结合兔毛纤维的特点以及解决其他梳理机加工兔毛存在... 结合我国兔产业的状况,分析了目前加工兔毛产品所采用粗纺梳毛机的局限性、精纺梳毛机的问题及梳棉机对纤维的损伤性,从而提出研制新型兔毛梳理机的重要性。新型兔毛梳理机的设计主要结合兔毛纤维的特点以及解决其他梳理机加工兔毛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所研制生产出的毛网卷捻兔毛梳理机的结构及作用进行了分析,新型兔毛梳理机的主要特点是:用毛网卷捻器代替了一般梳理机从道夫上取下毛网的斩刀或剥棉罗拉,生产出的毛条为有捻毛条;该机对纤维损伤少,去粗、短、杂效果好;在梳前准备工序中不加和毛油,并可加工各品级的兔毛及其他类似的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毛 梳理机 毛网卷捻 有捻毛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植物手性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恭华 慈海鑫 +1 位作者 刘永安 苏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44-3947,3950,共5页
利用matK、rbcL与trnL基因,分析了中国薯蓣属植物缠绕手性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matK基因,从大分类单元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缠绕植物的系统特征。结果显示左、右旋缠绕植物物种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特征:matK数据中的右旋薯蓣聚成独立的进化枝... 利用matK、rbcL与trnL基因,分析了中国薯蓣属植物缠绕手性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matK基因,从大分类单元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缠绕植物的系统特征。结果显示左、右旋缠绕植物物种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特征:matK数据中的右旋薯蓣聚成独立的进化枝与rbcL基因的分析共同支持右旋物种的单系性;rbcL和trnL的数据均较好地显示了右旋薯蓣的单系特征[除多毛叶薯蓣(D.decipiens)和甘薯(D.esculenta)外];在大分类单元上,缠绕植物手性性状则呈现出明显的多系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区薯蓣属的分类中,手性特征是较可靠的性状特征,《中国植物志》薯蓣属章节直接将右旋物种归入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较合理。但在世界范围上看,在小分类单元的薯蓣属内和薯蓣科及其他大分类单元内,手性特征都具有单独多次起源的性质,因此在执行分类时应当慎用这个性状。对于手性特征的起源问题,最新的观点倾向于否定南北半球物理差异相关的假说,但其结论的正确性有待商榷。结合地质事件研究薯蓣属等具有两种手性方向的小分类单元,以及构建突变体的方法,有助于最终解决植物手性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植物 手性 系统发育结构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