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重构:19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剧的主旋律叙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历经半个多世纪沉浮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在1990年代以来这个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非纸质媒介——电视剧的文本形式,再次清晰地呈现于文化视野中,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市场消费话语的"... 历经半个多世纪沉浮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在1990年代以来这个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期,以非纸质媒介——电视剧的文本形式,再次清晰地呈现于文化视野中,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市场消费话语的"共谋"、"冲突"和"妥协"之中生存和发展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论是在主题意识及其阐释方式,还是其文本形态和发展策略上,都体现着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是"革命"话语在时代语境巨变中的重构与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话语 主旋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价值观研究
2
作者 余芳 程样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在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其中有许多优秀之作,但部分也存在价值观上的偏差,具体而言表现为:一是人生价值观上存在偏差,如信仰被搁置,崇高被消解;二是历史观上存在偏差,对历史事实予以歪曲,放逐历史发展的本质... 在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其中有许多优秀之作,但部分也存在价值观上的偏差,具体而言表现为:一是人生价值观上存在偏差,如信仰被搁置,崇高被消解;二是历史观上存在偏差,对历史事实予以歪曲,放逐历史发展的本质;三是文化价值观上存在偏差,即后现代主义与现代理性杂糅共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共生。这些偏差影响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艺术提升,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建设。创作者只有克服上述偏颇之处,才可能突破一些狭隘的观念,创造出充满历史审美张力和宏伟鲜活的历史画面与场景的好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人生价值观 历史观 文化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