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大夫山雨季林内外空气TSP和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以华 李炯 +7 位作者 旷远文 佟富春 习丹 陈步峰 史欣 裴男才 黄俊彪 潘勇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209-6217,共9页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33.19)和(116.61±35.36)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2-4、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的c(NO-3)/c(SO2-4)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2-4)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pm2 5 水溶性离子 空气污染 林内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长春为例研究环境空气中TSP、PM_(10)和PM_(2.5)的相关性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菊 李娜 房春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56,共4页
选取长春市解放大路与人民大街的交叉口为研究地点,分别进行TSP、PM10和PM2.5的采样和分析。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和t检验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各元素的含量在三种污染物中的相关系数:在TSP与PM10中为0.9349;在PM2.5与PM10中为0.... 选取长春市解放大路与人民大街的交叉口为研究地点,分别进行TSP、PM10和PM2.5的采样和分析。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和t检验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各元素的含量在三种污染物中的相关系数:在TSP与PM10中为0.9349;在PM2.5与PM10中为0.8797;在TSP与PM2.5中为0.7824。得到各元素含量在三种污染物中的T检验统计值,在TSP与PM10中为0.90103;在PM2.5与PM10中为0.04745;在TSP与PM2.5中为0.047986。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元素含量在TSP与PM10中的相关性最好,在PM2.5与PM10中次之,研究结果为相关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pm10 pm2.5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 被引量:162
3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2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余学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个采样点PM2.5浓度的周变化与季节变化均相似.PM2.5与PM10、TSP的比值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反映采暖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其年均值分别为5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浓度 pm10 tsp 细颗粒物 质量浓度 时间变化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TSP和PM2.5中痕量铀钍
4
作者 闻德运 於国兵 +3 位作者 顾先宝 何旭 王金龙 张健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6-391,共6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气溶胶样品,通过ICP-MS法测量大气TSP和PM2.5中痕量铀钍,测量结果分别与铀钍传统测量方法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P-MS法测量铀钍具有测量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检出限低等优点,可以作为辐射环境监测领域测量气体中铀...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气溶胶样品,通过ICP-MS法测量大气TSP和PM2.5中痕量铀钍,测量结果分别与铀钍传统测量方法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P-MS法测量铀钍具有测量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检出限低等优点,可以作为辐射环境监测领域测量气体中铀钍含量的一种手段,大气TSP和PM2.5中铀钍测量数据为国内研究大气中放射性核素分布积累了宝贵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法 tsp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污染水平 被引量:184
5
作者 吴国平 胡伟 +1 位作者 滕恩江 魏复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研究我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在这我国4城市分别设一污染点和对照点进行了为期2年的PM2.5、PM10和TSP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点比对照点更... 为研究我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在这我国4城市分别设一污染点和对照点进行了为期2年的PM2.5、PM10和TSP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点比对照点更甚.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PM2.5普遍超过美国新标准的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tsp 空气污染 广州 武汉 兰州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和PM_(2.5)上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和潜在风险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淑梅 黎潇 +3 位作者 李晓曼 毕婷婷 潘学军 韩丰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0-867,共8页
为探究PBDEs(多溴联苯醚)在昆明大气中的环境行为,于2014年3月对昆明8个采样点大气TSP(总悬浮颗粒物)和PM_(2.5)样本进行了收集并利用GC-MS技术对其上附着的PBDEs的13种同系物进行了测定,进而对TSP和PM_(2.5)上PBDEs的分布特征和潜在风... 为探究PBDEs(多溴联苯醚)在昆明大气中的环境行为,于2014年3月对昆明8个采样点大气TSP(总悬浮颗粒物)和PM_(2.5)样本进行了收集并利用GC-MS技术对其上附着的PBDEs的13种同系物进行了测定,进而对TSP和PM_(2.5)上PBDEs的分布特征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附着在TSP上的∑PBDE浓度(多溴联苯醚的总质量浓度)的范围为21.10~175.00 pgm^3.而附着在PM_(2.5)上的∑PBDE浓度范围为17.50~149.00 pgm^3,约占TSP中∑PBDE浓度的35.31%~85.14%,并且高溴化的同系物(BDE-138~BDE-209)比低溴化的同系物(BDE-17~BDE-99)更容易附着在PM_(2.5)上,约占∑PBDE浓度的8.50%~61.60%.对大气颗粒物中PBDEs的潜在影响和空气吸入暴露剂量评估结果表明,成人和儿童对PBDEs的DEDair(呼吸日暴露量)分别在5.28~43.75和6.90~57.23 pg/(kg·d)之间,TDI(每日总摄入量)分别在114.78~951.09和150.00~1 244.13 pg/(kg·d)之间,远低于最低无害水平[1 mg(kg·d)].BDE-99的TDI分别为11.09~72.39和14.35~94.57 pg/(kg·d),均低于最低摄入水平[260pg/(kg·d)].研究显示,昆明市大气TSP和PM_(2.5)上的PBDEs对人体不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总悬浮颗粒物 pm2.5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某城区冬夏季大气颗粒物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72
7
作者 林海鹏 武晓燕 +5 位作者 战景明 路文芳 张艳平 王胜利 谢满廷 刘占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0-815,共6页
在2010年7月与2011年1月,对兰州市西固区、榆中县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进行了采集,并对颗粒物浓度及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重金属(Cd、Cr、Cu、Pb、Ni、Zn)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夏季TSP的浓度均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值,而冬季... 在2010年7月与2011年1月,对兰州市西固区、榆中县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进行了采集,并对颗粒物浓度及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重金属(Cd、Cr、Cu、Pb、Ni、Zn)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夏季TSP的浓度均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值,而冬季只有研究区均值超过国家标准值,超标倍数为0.36倍;研究区PM10冬、夏季浓度均值皆高于国家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为1.18和0.19倍,而在对照区只有冬季均值超过了标准值,超标倍数为0.05倍;冬季PM2.5的浓度均值在研究区和对照区均超过参考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为1.94倍和1.0倍,而夏季浓度均值只在研究区超标,超标倍数为0.31倍.颗粒物TSP、PM10及PM2.5的浓度均值呈现的整体特点为冬季高于夏季,且研究区显著高于对照区.应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危害顺序为:Cd>Cu>Ni>Zn>Pb>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极强;多种重金属联合的生态风险指数显示,TSP、PM10、PM2.5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均为极强,其中PM2.5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pm10 pm2.5 重金属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叶 郑刘根 程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分别系统监测淮南市6个功能区夏、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质量浓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工业区污染较严重;采矿区主要受采煤、运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工业区受工业排放影响较大,商业... 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分别系统监测淮南市6个功能区夏、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质量浓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工业区污染较严重;采矿区主要受采煤、运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工业区受工业排放影响较大,商业区主要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主,居民区和文教区则以燃煤排放为主;夏季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趋势均呈现两边凸中间凹的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7:00和18:00,谷值出现在13:00左右,而冬季变化趋势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pm10 pm2.5 粒径分布 污染特征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西北部主要绿化树种对空气颗粒物滞留能力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淑敏 斯日木极 +5 位作者 姜涛 赵晓亮 杨明 金昶颖 李珂欣 孙美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7-303,309,共8页
采用洗脱法测定了辽西北地区阜新市15种常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粗颗粒物(TSP)及细颗粒物(PM_(2.5))的质量,分析比较了15种树种叶片去除TSP和PM_(2.5)能力以及随着空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TSP和PM_(2.5)滞留... 采用洗脱法测定了辽西北地区阜新市15种常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粗颗粒物(TSP)及细颗粒物(PM_(2.5))的质量,分析比较了15种树种叶片去除TSP和PM_(2.5)能力以及随着空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TSP和PM_(2.5)滞留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3.68~5.94g/m^2和0.47~0.92g/m^2,树种间滞留能力的差值可达2倍左右。(2)在同一个功能区不同树种滞留TSP和PM_(2.5)的差异由树冠高度(绿篱>灌木>乔木)和叶表面粗糙度(叶表面沟槽宽度的不同可能是沟槽宽度过宽和过窄均不利于叶片捕集颗粒物,且颗粒物滞留量随沟槽深度增加而增大)以及叶片比叶重(比叶重大的滞尘量大)等所引起。(3)在不同功能区同一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TSP量的排序为工业区>商业交通区>露天矿区>清洁区,而PM_(2.5)滞留量则无明显差异。乔木中新疆杨、灌木中紫丁香的单位叶面积滞留量与单株滞留量都较高,起到明显的降尘作用,是沙尘频发的辽西北地区城市绿化树种的优先之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植物叶片 tsp、pm2.5 滞留 不同功能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态汞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学珍 谢云中 李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6期15-18,23,共5页
采集了南京市2012年冬季4个功能区的PM2.5、PM10、TSP样品,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态汞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TSP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9.26 pg/m3~257.14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61.27 pg/m3;PM10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4.82 ... 采集了南京市2012年冬季4个功能区的PM2.5、PM10、TSP样品,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态汞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TSP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9.26 pg/m3~257.14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61.27 pg/m3;PM10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4.82 pg/m3~228.29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47.38 pg/m3;PM2.5中汞的质量浓度为35.98 pg/m3~178.58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4.10 pg/m3。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态汞质量浓度的分布趋势为:交通综合区>旅游区>住宿综合区>商业区。大气颗粒态汞60%以上存在于可吸入肺的PM2.5中,细颗粒物富集汞的能力比粗颗粒物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汞 分布特征 细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毅斌 康苏花 +4 位作者 戴春岭 齐堃 高康宁 李亚卿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4—5月在主城6区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的22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区Ca、Fe元素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含量都较高,PM2.5中的S、K含量较高,P...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4—5月在主城6区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的22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区Ca、Fe元素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含量都较高,PM2.5中的S、K含量较高,PM10和TSP中Mg、Al的浓度相对较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尘、道路尘和建筑尘,TSP、PM10和PM2.5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和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碎料制备作业场所可吸入颗粒物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敏杰 丁涛 +3 位作者 黄山 周捍东 张英俊 周曦禾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针对发电厂的稻草碎料备料工段,通过筛分法测定了物料颗粒的粒径和分布,同时测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PM10的浓度,及其中PM2.5所占的比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的PM10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值,且其中PM2.5所占的比例达0.01%。建议在... 针对发电厂的稻草碎料备料工段,通过筛分法测定了物料颗粒的粒径和分布,同时测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PM10的浓度,及其中PM2.5所占的比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的PM10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值,且其中PM2.5所占的比例达0.01%。建议在作业场所设置合理的除尘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碎料 作业场所 总悬浮颗粒物(tsp)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可入肺颗粒物(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常见乔木树种叶片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铭浩 方文 +3 位作者 马立辉 安姝虹 王海洋 邢佑浩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了探求重庆市常见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了11种乔木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PM10和PM2.5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1种乔木树种叶片滞纳TSP和PM10的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二球悬铃木、红叶李对TSP和PM10的... 为了探求重庆市常见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了11种乔木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PM10和PM2.5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1种乔木树种叶片滞纳TSP和PM10的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二球悬铃木、红叶李对TSP和PM10的滞纳能力排在一二名,11种乔木对PM2.5滞纳水平较低,滞纳能力大小不明显;同一树种滞纳TSP量和PM10量在不同地区的大小排序都与环境空气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PM2.5无此规律;叶片细颗粒物附着量占比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树种 单位面积叶片 滞纳量 空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黄河附近乌海市露天煤矿大气不同粒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韵 王若水 +4 位作者 张艳 赵廷宁 王景华 吴红璇 胡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探究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露天煤矿春季各起尘区域内不同粒径粉尘(PM1.0、PM2.5、PM10.0和TSP)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内蒙古乌海市典型露天煤矿,在春季(4—5月)对不同区域的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有作业时,矿内4... 为探究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露天煤矿春季各起尘区域内不同粒径粉尘(PM1.0、PM2.5、PM10.0和TSP)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内蒙古乌海市典型露天煤矿,在春季(4—5月)对不同区域的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有作业时,矿内4种粒径粉尘质量浓度整体均呈现“两峰两谷”变化特征,无作业时仅在清晨和傍晚较高;矿外粉尘质量浓度呈清晨较高,之后持续降低的趋势。2)风速增大、温度和湿度降低会导致矿内粉尘质量浓度增大,其中风速影响最大;矿外粉尘质量浓度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3)矿内和矿外大气中所含颗粒物主要为粗颗粒物,其各区域ρ(PM10.0)/ρ(TSP)值分别为0.59~0.69和0.50~0.62,各粒径粉尘在矿内各区域无明显分布差异,但粗颗粒物在矿外各区域间分布差异明显(P<0.01)。4)矿内各区域间粉尘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大,且矿区道路与储煤场间的相关性最大;矿外各区域间相关性随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在构建矿区粉尘质量浓度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时,建议重点考虑道路、矿坑、储煤场等主要作业区所产生的粗颗粒物,同时考虑风速和湿度对矿内外区域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m10.0 tsp 时空分布 气象要素 西北干旱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试平台的低低温电除尘器深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金 刘含笑 +4 位作者 郦建国 赵琳 许东旭 骆建友 赵胜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于50 000 m3/h实际烟气中试试验系统,采用常规采样枪+玻纤滤筒和一体化采样头+石英滤膜测定总尘,采用ELPI测定PM2.5,采用自制的控制冷凝+异丙醇吸收系统测定SO_3,采用BDL型飞灰工况比电阻测试仪测定飞灰工况比电阻。试验结果表明,130... 基于50 000 m3/h实际烟气中试试验系统,采用常规采样枪+玻纤滤筒和一体化采样头+石英滤膜测定总尘,采用ELPI测定PM2.5,采用自制的控制冷凝+异丙醇吸收系统测定SO_3,采用BDL型飞灰工况比电阻测试仪测定飞灰工况比电阻。试验结果表明,130℃、90℃、80℃时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分别为11.7 mg/m3、9.7 mg/m3、5.4 mg/m^3,PM(_2.5)浓度分别为0.8 mg/m3、0.4 mg/m^3、0.2 mg/m^3,总尘及PM2.5减排效果显著;电除尘器出口SO3浓度分别为1.25 mg/m3、0.10 mg/m3、0.14 mg/m3,对应低低温电除尘系统的SO3脱除效率分别为22.84%、96.15%、96.61%,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可脱除烟气中绝大部分SO3;电除尘器入口飞灰工况比电阻分别为3.02×10^(13)Ω·cm、6.15×1012Ω·cm、5.24×1011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低低温电除尘器 总尘 pm2.5 SO3 飞灰工况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林艳 覃红林 +1 位作者 张秀萍 曾桂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改善某发动机工厂机械加工车间员工的作业环境,提高车间内空气质量,预防其对员工造成的职业伤害,通过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合理布局与设备管道的安装,采用集中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对机械加工车间里的油雾进行净化与控制,有效地控制与减... 为改善某发动机工厂机械加工车间员工的作业环境,提高车间内空气质量,预防其对员工造成的职业伤害,通过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合理布局与设备管道的安装,采用集中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对机械加工车间里的油雾进行净化与控制,有效地控制与减少了车间内的油雾浓度。实际应用效果检验表明:采用集中油雾收集处理系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进行收集、净化后,整个机械加工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在满足NIOSH提出的金属加工切削液油雾浓度控制限值0.5 mg/m3的前提下,PM2.5浓度同比上年同期平均降低了13.3%,TSP浓度最高下降幅度达24%;特别地,实际经过改造的两个局部区域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其中TSP浓度降低30%以上,而PM2.5浓度在两个局部区域的平均降幅均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雾 集中油雾收集处理系统 pm2.5 t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