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细分与等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薛俭 陈强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05-1309,1314,共6页
联防联控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有效应对战略,确定联防联控的范围和等级是其关键所在。根据各城市污染物长期监控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联防联控子区域;其次,构建了联防联控子区域大气污染水平、平均人口密度... 联防联控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有效应对战略,确定联防联控的范围和等级是其关键所在。根据各城市污染物长期监控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联防联控子区域;其次,构建了联防联控子区域大气污染水平、平均人口密度、对区域整体污染的影响程度和污染治理弹性4个等级评价指标,并利用优劣解距离(TOPSIS)-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联防联控子区域进行等级评价;最后,把该方法应用到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PM 2.5和O 3污染联防联控的实证案例。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可划分为4个PM 2.5联防联控子区域、6个O 3联防联控子区域,这些联防联控子区域的治理优先等级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全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子区域 等级 优劣解距离-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