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生长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林自中 王家瑞 +2 位作者 时慧娟 黄金艳 蒋利和 《中成药》 2025年第8期2748-2752,共5页
目的探究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Vialinin A干预浓度,同时检测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将HepG2/ADM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究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法筛选Vialinin A干预浓度,同时检测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将HepG2/ADM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qPCR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TNF-α、TRAF6、TAK1、NF-κB p6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同时验证TNF-α对Vialinin A的逆转作用。结果Vialinin A可以抑制HepG2/ADM细胞增殖活力,IC50值为(31.52±2.7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BCRP、MDR1、MRP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Vialinin A 30、40μmol/L组细胞TNF-α、TRAF6、TAK1、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使用10 ng/mL TNF-α处理细胞48 h后可以有效逆转30μmol/L Vialinin A的作用。结论Vialinin A对HepG2/AD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耐药基因表达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linin A 肝癌 耐药 HepG2/ADM细胞 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调控NF-κB/IL-6/MMP-1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影响
2
作者 李庆龙 贺巧荣 +4 位作者 王辉 袁一丁 曹欣意 李心亮 彭艳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模型。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IL-6、HSP60、TLB4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M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古汉养生精组大鼠FVC、FEV0.1、PEF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改善;血清IL-6、NF-κB、HSP60、LTB4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M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具有抗COP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6/MM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IL-6/MM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5p抑制TRAF6/NF-кB信号通路影响滋养细胞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芳荣 吴栋才 陈小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5p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绒毛膜癌细胞JEG-3,经脂多糖(LPS)诱导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检测在LPS诱导的JEG-3细胞中miR-146a-5p和TRAF6的表达。设计分组分为control组、LPS组、miR...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5p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绒毛膜癌细胞JEG-3,经脂多糖(LPS)诱导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检测在LPS诱导的JEG-3细胞中miR-146a-5p和TRAF6的表达。设计分组分为control组、LPS组、miR-146a-5p mimic组、miR-146a-5p inhibitor组。通过QPCR定量检测各组JEG-3细胞中miR-146a-5p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mRN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JEG-3细胞内TRAF6/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miR-146a-5p mimic组的miR-146a-5p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JEG-3细胞中miR-146a-5p的表达量增加,TRAF6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3)与对照组比较,加入miR-146a mimic后IL-1β、IL-6、IL-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加入miR-146a inhibitor后IL-1β、IL-6、IL-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加入miR-146a mimic后JEG-3细胞内TRAF6、NF-κB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加入miR-146a inhibitor后JEG-3细胞内TRAF6、NF-κB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升高。结论:miR-146-5p可能通过抑制TRAF6/NF-κB信号通路影响子痫前期母胎界面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5p traf6/nf-κb信号通路 滋养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煜 李承德 +4 位作者 曲敬蓉 李浩 陈博超 聂克 毛淑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d^(-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法(chronic ...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d^(-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APS低、高剂量组大鼠不同剂量的APS干预4周。通过糖水摄取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通过检测海马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IκBα(p-IκBα)、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TNF-α、IL-1β、IL-6水平,评价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组大鼠糖水摄取实验中糖水摄取量明显下降、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海马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活性明显升高。APS干预明显升高了抑郁大鼠糖水摄取量、缩短了游泳实验的静止不动时间。同时,APS干预明显抑制了抑郁大鼠海马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 APS可减轻CUMS引起的大鼠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抑郁 海马 nf-κb通路 tnf-α IL-1Β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子补肾胶囊对衰老小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SIRT6/NF-κB/cathepsin 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蕊 李琳 +6 位作者 田怿淼 朱如愿 陈贝贝 张浩 夏兵可 张东伟 王丽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18,328,共7页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BZBS)对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诱导的衰老小鼠的骨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ICR雄性小鼠连续腹腔注射D-gal和NaNO2三个月造成衰老小鼠模型,并于造模第25天开始用BZBS干预,连续干预65 d。然后收...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BZBS)对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诱导的衰老小鼠的骨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ICR雄性小鼠连续腹腔注射D-gal和NaNO2三个月造成衰老小鼠模型,并于造模第25天开始用BZBS干预,连续干预65 d。然后收集股骨,分别用HE染色评价骨微结构的变化,三点弯曲实验评估骨生物力学性能,Micro-CT扫描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红外光谱法分析骨材料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骨组织中的SIRT6、NF-κB和cathepsin 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ZBS能明显抑制D-gal和NaNO2诱导的衰老小鼠的骨形态破坏,提高骨组织矿物质含量。此外,BZBS能上调衰老小鼠血清中的T-AOC、SOD、GSH、GSH/GSSG水平,降低MDA水平,提高骨组织中SIRT6的表达,抑制NF-κB乙酰化,降低cathepsin K的表达。结论BZBS能提高衰老小鼠的骨质量,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还原平衡进而调控SIRT6/NF-κB/cathepsin 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子补肾胶囊 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SIRT6/nf-κb/cathepsin 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6,TAK1和TGF-β基因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珍珠 尹青松 +2 位作者 魏旭东 陈琳 李玉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1-1305,共5页
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II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 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II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RAF6、TAK1及TGF-β在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12例健康人PBMN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DLBCL患者治疗前后PBMNC中TRAF6、TAK1和TGF-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治疗前患者TRAF6及TAK1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这两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同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TGF-β基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BCL患者化疗后TRAF6/TAK1信号通路的活性明显增高,而TGF-β基因治疗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raf6 TAK1 TGF-β 信号通路 免疫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秀芳 白秀云 +3 位作者 丁英钧 陈亮 蔡冀民 常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db/db小鼠和同背景的8只正常db/m小鼠随机分为西药组(db/db)、模型组(db/db)、中药组(db/db)、正常组(db/m),每组8只,中药组灌胃给予26.8 ... 目的探讨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db/db小鼠和同背景的8只正常db/m小鼠随机分为西药组(db/db)、模型组(db/db)、中药组(db/db)、正常组(db/m),每组8只,中药组灌胃给予26.8 g/kg肾消通络方,西药组灌胃给予0.3 g/kg吗替麦考酚酯,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给予同体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8周。ELISA检测血清MCP-1、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TLR4通路蛋白TLR4、MyD88、NF-κB p65和炎性因子MCP-1、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脏和血清MCP-1、TNF-α水平升高(P<0.01),肾脏TLR4通路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小鼠肾脏和血清MCP-1、TNF-α水平降低(P<0.01),肾脏TLR4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肾消通络方能下调小鼠肾脏炎性因子MCP-1、TNF-α水平,减轻肾脏炎性损伤,可能与抑制炎症通路TLR4/NF-κB p65的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消通络方 自发性糖尿病 肾脏炎性损伤 MCP-1 tnf-α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董稳航 张雪 +2 位作者 何巍 李锐 王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矿化诱导组用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组用含50μg/L 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TSG-6组先用含20μg/L TSG-6的DMEM培养48 h,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中和抗体组先与TSG-6、CD44中和抗体共培养48 h后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成牙/成骨标志物[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2)]及P65、p-IκB、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因子+TSG-6组和中和抗体组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核转运水平。12只2日龄SD大鼠分4组,每组3只。麻醉后处死,取下颌骨,分别置于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矿化诱导液、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含TNF-α和TSG-6的矿化诱导液中培养10 d,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价各组牙组织的矿化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矿化诱导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矿化诱导组比较,炎症因子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炎症因子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TSG-6组比较,中和抗体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发生NF-κB核转运的细胞增多。动物实验表明TSG-6处理可促进炎症环境下大鼠下颌骨中前期牙本质的形成。结论:外源性TSG-6可增强炎症环境下hDPSC的成牙/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 nf-κb信号通路 成牙/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沉默TRAF6基因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锋 张芙蓉 +3 位作者 何生松 庞然 许娟娟 董继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3,310,共7页
目的通过shRNA沉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基因表达,研究TRAF6沉默基因对内毒素/D-氨基半乳糖(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筛选... 目的通过shRNA沉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基因表达,研究TRAF6沉默基因对内毒素/D-氨基半乳糖(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筛选针对TRAF6基因的最有效小干扰RNA(siRNA)序列,采用流体力学注射法将pTRAF6-shRNA表达质粒转染BALB/c小鼠,24h后重复注射1次。第2次注射后24h,予LPS/D-GalN腹腔注射制备急性肝衰竭内毒素炎症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质粒/LPS组及RNAi/LPS组。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TRAF6、IL-6及COX-2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及TGF-β1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TRAF6、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TRAF6-shRNA1能有效沉默TRAF6mRNA及蛋白表达,其中TRAF6mRNA表达较正常小鼠下降约60.13%,TRAF6蛋白表达降低约5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LISA检测显示各组小鼠TNF-α、IL-1β均于造模后8h达到峰值,TGF-β1于16h达到峰值;RNAi/LPS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对照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RNAi/LPS组小鼠IL-6、COX-2及TRAF6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i/LPS组小鼠肝组织总蛋白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无差异,而胞核NF-κB p65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pTRAF6-shRNA可能通过下调NF-κB p65水平,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内毒素/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6 RNA干扰 TLR4信号通路 nf-κb 急性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桥斐 张爽 +3 位作者 程阳 邰旭辉 姜玉秋 闫智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0-1273,1285,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和TNF-α抗体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诱导致敏建立AR模型,于鼻腔刺激前滴加TNF-α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对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TNF-α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和TNF-α抗体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诱导致敏建立AR模型,于鼻腔刺激前滴加TNF-α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鼻黏膜液中TNF-α、IL-1β、Ig E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NF-α抗体干预组变应性鼻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程度降低,鼻黏膜液中TNF-α、IL-1β、Ig E含量及鼻黏膜组织中NF-κB p65、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较AR模型组显著降低,I-κB及Bcl-2表达增加。结论 TNF-α单克隆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调节Th1/Th2平衡、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单克隆抗体 变应性鼻炎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Q-1对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2 位作者 徐婷 刘晓龙 钱海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NF-α溶液作为诱导剂,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活力;(2)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的迁移;(3)化合物Q-1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含量;(4)化合物Q-1可明显下调TNF-α引起的p65、p-p65、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对IκBα、ERK、p-ERK、JNK、p-JNK蛋白无明显影响。结论化合物Q-1可明显抑制MH7A细胞增殖,减少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下调由TNF-α引起的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可能的作用机制与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Q-1 MH7A 类风湿关节炎 tnf-α nf-κb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S6亚基肽段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蒲帝宏 叶姿妤 +4 位作者 周丽倩 刘欣岚 鲁艳 侯怡铃 丁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探究核糖体蛋白RPS6亚基肽段对S180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用RPS6亚基肽段处理S180荷瘤小鼠,对S180肿瘤细胞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 为探究核糖体蛋白RPS6亚基肽段对S180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用RPS6亚基肽段处理S180荷瘤小鼠,对S180肿瘤细胞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会导致mt-Cytb、mt-Nd1、Rpl13基因表达降低,阻碍S180肿瘤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GO分析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抑制肿瘤细胞关键门类集中于质膜和质膜外侧组成成分的变化及免疫反应调节和免疫细胞的激活。差异基因结果显示,RPS6亚基肽段通过增强PRL/PRLR信号,上调Uchl1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穿孔素(PRF1)和颗粒酶B(GZMB)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介导的细胞毒性与NF-κB信号通路信号增强,IFN-γ和TNF-α表达上调共同参与RPS6亚基肽段作用下的S180肿瘤细胞凋亡,抑制S180肿瘤细胞增殖。RPS6亚基肽段导致S180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停滞,并诱导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及NF-κB信号通路的上调导致S180肿瘤细胞凋亡,为RPS6亚基肽段在抗肿瘤研究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RPS6 小分子多肽 RNA-Seq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的机制
14
作者 徐闪闪 韩姗姗 +4 位作者 丁樱 代彦林 王龙 徐炎 张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2-77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IgAV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清热止血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 OMIM、TTD数据库检索IgAVN疾病靶点,利用微生信在线数据库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IgAV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清热止血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 OMIM、TTD数据库检索IgAVN疾病靶点,利用微生信在线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并将信息导入Cytoscope 3.7.1软件和STRING分析平台,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基于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关键靶点及核心活性成分。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采用病证结合法构建IgAVN动物模型,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IgAVN模型大鼠的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观察肾组织的HE染色和IgA免疫荧光沉积,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肾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活性成分109个,药物靶点402个,疾病靶点1285个,交集靶点113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到核心靶点是IL6、TNF、VEGFA等,核心药物成分是槲皮素、芍药苷、木犀草素、山奈酚和黄芩素等。GO富集到基因功能2545个,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164条,清热止血方可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治疗IgAVN。动物实验: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血清IL-6、TNF-α和VEGF-α表达升高(P<0.05);HE染色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毛细血管的管腔狭窄,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有IgA免疫荧光的沉积;肾组织TNF-α、p-p65和p-p38蛋白和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清热止血方干预后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肾脏HE染色改变改善、肾小球IgA沉积减少;肾组织TNF-α、p-p65、p-p38蛋白和TNF-αmRNA降低(P<0.05)。结论清热止血方中槲皮素、芍药苷、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调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降低IL-6、TNF-α和VEGF-α治疗IgAV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止血方 IgA血管炎性肾炎 网络药理学 tnf-α/MAPK/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马尚佳 王璐 +6 位作者 李华 吕佳瑜 高德旺 张帅强 郭孖 吴丽娥 郭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获取VCI的基因靶点,应用Venny软件获取TFDM与VCI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TFDM治疗VCI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多奈哌齐(Donepezil)组、香青兰总黄酮(TFDM)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造模。连续灌胃21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及皮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TFDM成分39种,潜在靶点209个,VCI的基因靶点共10417个,交集靶点有193个。GO富集分析主要有活性氧的反应及代谢过程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有TNF、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TFDM显著改善V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上调ZO-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NF-κB p65、TNF-α蛋白水平(P<0.05)。结论TFDM从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治疗VCI,其关键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血管性认知障碍 网络药理学 神经炎症 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唐文静 李惠菁 +8 位作者 游咏梅 杨珊莉 王莹 李涓 饶婷 罗霄 龚一萌 钟冬灵 江一静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2-VO)构建VD模...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2-VO)构建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非穴组和电针+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组(n=8)。电针组选取神庭、百会穴,非穴组选择双肋下髂嵴上10 mm进行电针干预,30 min/次,1次/d,共干预7 d;电针+AMPK抑制剂组在电针前2 h腹腔注射Compound C溶液(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捆绑。干预结束后,使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海马组织中AMPKα1、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血清IL-1β与海马组织IL-6、TNF-α表达增加;AMPKα1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善;炎症介质IL-1β、IL-6和TNF-α含量减少;AMPKα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均P<0.05)。与电针组比较,非穴组和电针+AMPK抑制剂组削弱了对VD大鼠认知功能改善能力及对炎症介质和AMPK/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能够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调节AM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外周及海马神经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神经炎症 AMPK/nf-κb信号通路 认知障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慧 陈攀 +2 位作者 许静 陈孝 陈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4-1057,共4页
甲基化酶SET家族是治疗肝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潜在的基因靶点,近年来,其重要家族成员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6的功能及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SETD6不仅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及迁移能力,还能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甲基化酶SET家族是治疗肝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潜在的基因靶点,近年来,其重要家族成员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6的功能及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SETD6不仅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及迁移能力,还能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维持干细胞特性。其机制与SETD6通过甲基化PAK4蛋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以及影响和调控NF-κB通路相关联。该文综述了SETD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其相关的分子基础、信号通路等研究,探讨其作为治疗肿瘤新靶点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D6 SET 肿瘤 信号通路 PKA4 WNT/Β-CATENIN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勇 张惜燕 吴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0-965,975,共7页
目的 观察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大鼠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3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采用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钙(calciu... 目的 观察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大鼠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3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采用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钙(calcium, Ca)、磷(phosphorus, 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含量;采用Micro-CT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bone mine density, BMD)并分析骨小梁结构系数如骨小梁相对体积(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值(BS/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phospho-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p65,p-NF-κB p65)、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1(recombinant 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 NFATc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股骨组织中NFATc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β-catenin的mRNA表达。结果 固本活血壮骨颗粒提高GIOP大鼠血清Ca值、血清P值、BMD值、BV/TV值、Tb.Th值、BS/TV值和Tb.N值(P<0.05),降低血清ALP值与Tb.Sp值(P<0.05);改善骨组织中β-catenin、NFATc1、TRAF6、p-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P<0.05)。另外,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对GIOP大鼠血清ALP、股骨NFATc1的调节作用比阿法迪三更具优势(P<0.05)。结论 固本活血壮骨颗粒可拮抗GIOP,减少骨质丢失,其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通路和TRAF6/NF-κB p65/NFATcl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固本活血壮骨颗粒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traf6/nf-κb p65/NFATcl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致皮肤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梦圆 程紫萍 +5 位作者 孙鲁宁 钱徐萍 孙诗钰 王雨 陈安九 王永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的变化,并用10、20、40μmol/L的兰索拉唑分别孵育HaCaT 24 h、48 h,Western blot检测HaCaT中磷酸化核因子(NF)-κB蛋白(phospho-NF-κB p65,P-p65)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的蛋白表达量。此外,兰索拉唑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单独或联合孵育HaCaT 24 h、48 h后,检测HaCaT中P-p65、IL-6和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兰索拉唑可造成小鼠皮肤损伤;体外实验发现,兰索拉唑可降低细胞活力,增加P-p65蛋白的表达,介导NF-κB通路激活,进一步刺激炎症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PDTC可抑制兰索拉唑介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兰索拉唑可以促进炎症因子表达继而诱发皮肤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皮肤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IL-6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甾苷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海生 马涛 +1 位作者 张敏 陶周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麦角甾苷(MJZG)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降低和骨量流失的潜在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双侧去卵巢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麦角甾苷(MJZG),每组10只;其中MJZG组大鼠... 目的探讨麦角甾苷(MJZG)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降低和骨量流失的潜在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双侧去卵巢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麦角甾苷(MJZG),每组10只;其中MJZG组大鼠接受麦角甾苷(100 mg/kg)治疗12周;待治疗截止时获取股骨标本和血液样品进一步检测股骨骨量、骨强度、骨代谢指标改变以及组织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2周,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大鼠骨小梁微观参数和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以及骨强度显著降低;而MJZG组大鼠BMD、BV/TV、Tb.N、Tb.Th和Tb.Sp以及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较OVX组明显改善(P<0.05)。MJZG组大鼠血清BGP、ALP、TRACP-5b和DPD水平较OVX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观察到,和OVX组比较,MJZG组的TRAF6、RANKL、NF-κB和NFAT2的蛋白水平表达下调(P<0.05),而PI3K、AKT和c-Fos上调(P<0.05)。结论MJZG可以通过抑制RANKL/TRAF6/NF-κB和激活PI3K/AKT防治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苷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RANKL/traf6/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