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MSG-1基因转染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边巴 马春树 +3 位作者 由江峰 宁钧宇 方伟岗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MSG 1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方法 :将含TMSG 1全长开放阅读框架的 1.5kbcDNA克隆于 pcDNA3,构建正义及反义TMSG 1cD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转染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BE1,挑选G4 18抗性克隆 ,RT PC...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MSG 1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方法 :将含TMSG 1全长开放阅读框架的 1.5kbcDNA克隆于 pcDNA3,构建正义及反义TMSG 1cD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转染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BE1,挑选G4 18抗性克隆 ,RT PCR检测正义或反义TMSG 1cDNA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 ,进行转染细胞体外肿瘤生物学行为检测。结果 :RT PCR显示正义TMSG 1cDNA转染的BE1细胞 (BE1 S)中TMSG 1表达明显高于BE1及空载体对照细胞 ,反义TMSG 1cDNA转染细胞 (BE1 AS)中TMSG 1表达低于空载体对照细胞。与BE1及空载体对照细胞 (BE1 V)相比 ,BE1 AS细胞体外生长较快 ,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而BE1 S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没有显著改变 ,但其穿越Matrigel的能力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BE1 S的G0 、G1期的细胞较BE1 V细胞比例增多 ,并且BE1 S出现了细胞凋亡峰。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反义TMSG 1基因转染可增强BE1细胞的体外生长、体外侵袭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而正义TMSG 1基因转染则使BE1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减弱 ,而对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支持TM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sg-1基因转染 肿瘤 表型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rHSG-1基因转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鹏飞 郭艳红 +2 位作者 李黔 姚蓬英 陈光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rHSG 1) ,以观察rHSG 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含有rHSG 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rHSG 1) ,以观察rHSG 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含有rHSG 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5rHSG 1) ,采用细胞计数、MTT和3 H thymidine参入法 ,观察rHSG 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HSG 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rHSG 1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Kip1、p2 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gitin ,PCNA)的作用。结果 :Ad5rHSG 1转染培养的SHRVSMCs后 ,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为 4 0 % (P <0 .0 1) ;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周期调控蛋白p2 7Kip1、p2 1Cip1表达升高 ,PCNA表达降低。结论 :rHSG 1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rHSG-1基因 基因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洁 候明辉 +4 位作者 刘莉 张耀 孟杰 郭雅卿 李鸿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观察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EGR-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EGR-1质粒,于培养12、24、48小时末... 目的:观察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EGR-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EGR-1质粒,于培养12、24、48小时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EGR-1、TGF-β及PDGF-B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EGR-1、TGF-β及PDGF-B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EGR-1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较高糖组更加显著。结论:EGR-1可上调TGF-β及PDGF-B表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 系膜细胞 基因 TGF-Β 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及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文祥 罗勇军 +3 位作者 蒋春华 刘福玉 黄庆愿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常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CC组)为对照组,常氧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CH组)、低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HC组)...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常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CC组)为对照组,常氧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CH组)、低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HC组)、低氧(2%O2,24 h)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HH组)为实验组,提取HepG2细胞的总RNA,反转录成Cy3和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定制的包含1 628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常氧对照腺病毒转染组相比较,常氧HIF-1α腺病毒转染组3个基因表达下调;低氧对照腺病毒转染组10个基因表达上调;低氧HIF-1α腺病毒转染组6个基因表达上调、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凋亡、转录和HIF-1调节、生物转化、酸碱平衡调节、细胞黏附分子等方面。结论:低氧可以上调HepG2细胞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HIF-1的转录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基因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晓庆 曹威 +3 位作者 宋先兵 潘献柱 吴义春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 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 GCsish 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 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 GCsish 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胃腺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测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设SGC7901(未转染组)、转染空质粒的SGC7901(SGC7901/Neo,空载体组)为对照。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8周后,获取移植瘤模型瘤组织,称取湿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激酶A2(Eph A2)表达。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空载体组瘤体积、质量改变不明显,HIF-1α转染的实验组的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HIF-1α转染的实验组诱导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和Eph A2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组、空载体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IF-1α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形成血管拟态及Eph A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裸鼠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gsin基因转染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洁 李英 +4 位作者 刘茂东 任广伟 王明铭 李英敏 丛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 目的: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megsin、MCP-1、ICAM-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MCP-1及ICAM-1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megsin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显著,而megsin shRNA质粒转染可明显减弱上述变化。结论:Megsin可上调MCP-1及ICAM-1表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SIN 系膜细胞 基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4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表面ICAM-1分子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国友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章卫平 陶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体内致癌原性、免疫原性变化的分子 机制,将IL-2、IL-4 基因转染入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了其体内接种后致瘤原性变化,通过 FACS法检测了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1(ICAM...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体内致癌原性、免疫原性变化的分子 机制,将IL-2、IL-4 基因转染入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了其体内接种后致瘤原性变化,通过 FACS法检测了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分析了其细胞表面 ICAM-1表达水 平以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对LAK、CTL等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IL-2、IL- 4基因转染后B16细胞体内致瘤原性明显降低,其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高于野生型B16细胞, 且对LAK、CTL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加。抗ICAM-1单抗可以阻断IL-2、IL-4基因转染后B16细 胞对LAK、CTL杀伤敏感性的增强效应。表明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后B16细胞体内致瘤原性改变除 与其诱导或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外,还与细胞表面ICAM-1分子的表达增加从而使其 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基因 黑色素瘤细胞 IL-2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尹良伟 马海英 +5 位作者 张利 王贺双 刘宇 于环 祝艳华 伍建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D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D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 DNA3.1-MUC1转染DC,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能力,LDH释放法检测基因...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D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D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 DNA3.1-MUC1转染DC,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能力,LDH释放法检测基因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应用MUC1基因转染DC、空质粒转染DC、及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观测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pc DNA3.1-MUC1的DC分泌IL-12、TNF-α的能力较转染空质粒DC明显增强[IL-12:(202.52±29.61)vs(10.83±1.02)pg/ml;TNF-α:(349.07±79.42)vs(9.26±1.52)pg/ml,均P<0.01];转染pc DNA3.1-MUC1的DC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效靶比为10∶1、5∶1和2.5∶1时的杀伤率分别达到56.2%、38.9%和25.8%,显著高于对照组CTL(均P<0.01)。MUC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质粒转染DC组(P<0.05)。结论:MUC1基因转染DC可以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基因 树突状细胞 基因 乳腺癌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华 林素勇 +3 位作者 韩宏景 苏小宝 陈绍勤 戴起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7-581,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过表达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KISS1基因低表达结直肠癌细胞株,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ISS1基因,分为对照组(PBS处理)、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和过表达...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过表达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KISS1基因低表达结直肠癌细胞株,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ISS1基因,分为对照组(PBS处理)、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和过表达组(转染含KISS1载体)。荧光显微镜检查转染的荧光率(MOI),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KISS1 mRNA和蛋白(metastin)的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LoVo、SW620、SW480、HCT-116和HT29细胞中,HCT-116细胞中KIS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相对最低,因此筛选其作为研究载体。包装有KISS1基因的慢病毒感染HCT-116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MOI均>80%。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中KIS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亦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细胞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能够过表达KISS1蛋白及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KISS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KISS1基因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7基因转染拮抗TGF-β_1对培养肾小管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云剑 梅煜明 +1 位作者 王沂芹 杨唐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管细胞FN的分泌。结果 培养基添加TGF β1 ( 10ng ml) 48h后 ,小管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停滞于G1 期的细胞数增多 ,细胞分泌的FN量也明显增高 ,相反 ,Smad7基因转染后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上述作用。结论 Smad7基因转染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 肾小管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转染Smad4/Smad7基因的大鼠系膜细胞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琛 戴璐 +4 位作者 黄瑾 刘学光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8,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染成功与否 ;再用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转基因MsC及其在TGFβ1作用下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转染空载体的MsC相比较 ,转染Smad4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增强 1.2和 1.8倍 ,经TGFβ1作用后升高 1.8和 3.3倍 (P <0 .0 1) ;而转染Smad7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下降 1.4和 1.9倍 ,经TGFβ1作用后则降低 1.7和 2 .4倍 (P <0 .0 1)。 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从正反两方面调节MsC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Smad4/Smad7基因 大鼠 系膜细胞 Ⅰ、Ⅳ型胶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基因转染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_(939)体外浸润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大江 王曙光 +2 位作者 陈长宏 张开泰 谢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体外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全长nm2 3 H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结果 转染成功的QBC939细胞 ,其nm2 3 H1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转染...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转染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体外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全长nm2 3 H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结果 转染成功的QBC939细胞 ,其nm2 3 H1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转染nm2 3 H1基因的胆管癌细胞体外浸润能力下降 ,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低于亲本QBC939细胞 ,代表浸润能力的Ⅳ型胶原酶(MMP 9)分泌量下降。结论 nm2 3 H1基因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体外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NM23-H1基因 肿瘤浸润 基因 Ⅳ型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逸松 田卫东 +2 位作者 王栋 李声伟 陈希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和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将hIL_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efectine介导进行基因转染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中...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和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将hIL_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efectine介导进行基因转染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IL_1ra蛋白的表达。结果 使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IL_1ra蛋白呈阳性表达 ,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时 ,转染细胞胞浆内和培养基上清液中均有目的基因的表达 ,与未经转染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体外实验证实脂质体介导hIL_1ra基因转染方法切实可行 ,为今后颞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基因 颞颌关节 软骨细胞 实验研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瞬时转染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海涛 郑启新 +1 位作者 郭晓东 刘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08-511,i001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体外获取方法、生物学鉴定以及新型靶向性非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在BMSC中的瞬时转染和表达,为下一步的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 目的:通过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体外获取方法、生物学鉴定以及新型靶向性非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在BMSC中的瞬时转染和表达,为下一步的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培养法获取BMSC,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BrdU标记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状况,免疫组化观察其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固相合成法合成含RGD肽K16GRGDSPC(K16-RGD)。以K16-RGD为载体介导TGF-β1基因转染兔BMSC,免疫组化检测其瞬时转染和表达·效率。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在第10-12代以前生长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免疫组化检测兔BMSC表达CD90、CD44,但不表达CD34、CD45、CD11b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e。与全血培养法相比较,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BMSC纯度更高。K16-RGD介导TGF-β1基因瞬时转染效率可达(21.6±4.3)%。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成分较为单一,具有干细胞特性;TGF-β1基因能在BMSC中转染和表达,为下一步利用BMSC、K16.RGD和TGF-β1基因进行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化生长因子-Β1基因 含RGD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基因转染能上调人肺癌细胞株L9981中GSK-3β激酶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军科 周清华 +7 位作者 朱文 王艳萍 陈小禾 车国卫 聂强 李定彪 刘伦旭 李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Wnt信号传导激酶GSK 3 β的表达量和活性的影响 ,为全面阐明nm2 3 H1基因调控肺癌转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稳定转染nm 2 3 H1基因的...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中Wnt信号传导激酶GSK 3 β的表达量和活性的影响 ,为全面阐明nm2 3 H1基因调控肺癌转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稳定转染nm 2 3 H1基因的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nm2 3 H1、原代细胞株L9981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 pLXSN培养传代 ,应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应用 2 0mmol/LLiCl处理前后三个肺癌细胞株胞浆、胞核中GSK 3 β的表达水平 ,应用免疫共沉淀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肺癌细胞株胞浆和胞核中的GSK 3 β激酶活性。 结果  ( 1)L9981 nm2 3 H1胞浆和胞核中GSK 3 β蛋白表达量分别为( 63 41± 5 41)和 ( 4 3 5 6± 490 )IOD ,L9981 pLXSN分别为 ( 3 613± 3 83 )和 ( 70 5± 75 )IOD ,L9981分别为 ( 373 6± 2 98)和 ( 65 7± 5 7)IOD。三个细胞株间胞浆和胞核中GSK 3 β表达量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两两比较 :L9981 nm2 3 H1胞浆和胞核GSK 3 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L9981 pLXSN和L9981(P <0 .0 1) ,而后两者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L9981 nm2 3 H1胞浆和胞核GSK 3 β激酶活性分别为 ( 2 895 5±2 5 0 9)和 ( 92 47± 92 4)CPM ,L9981 pLXSN分别为 ( 112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 肺癌 癌细胞 L9981 GSK-3Β 信号传导激酶活性 移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flk-1基因转染抑制肝癌在裸鼠体内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明 汤钊猷 陈方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为了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系统在人肝癌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预测和防治肝癌转移和复发的新途径,我们采用了仅表达flk-1蛋白的膜外和跨膜部分的突变型基因片段,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重... 为了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系统在人肝癌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预测和防治肝癌转移和复发的新途径,我们采用了仅表达flk-1蛋白的膜外和跨膜部分的突变型基因片段,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重组体,经过病毒包装,体内原位转染荷人肝癌转移瘤株LCI D-20裸鼠.结果显示,在被突变型flk-1转染的皮下肿瘤生长缓慢,21天时的平均体积为102.2mm^3,对照组为1374.5mm^3,两组相比P<0.01;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极少,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被大量的纤维组织包裹,对照组新生血管丰富.细胞增殖活跃;肝内接种肿瘤转染后肺转移灶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VEGF/flk-1系统在肝癌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预测和防治肝癌转移和复发较为理想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 FLK-1 基因 血管形成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对缺氧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春华 罗勇军 +1 位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腺病毒转染的人HepG2细胞常氧培养24h后分为4组:Ad-GFP转染常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HIF转染常氧培养组(Ad-HI...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腺病毒转染的人HepG2细胞常氧培养24h后分为4组:Ad-GFP转染常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HIF转染常氧培养组(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GFP转染低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和Ad-HIF转染低氧培养组(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组)。观察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Ad-HIF转染的HepG2细胞可高效表达HIF-1α。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组的细胞活力与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细胞内ROS含量与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或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和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NO含量和iNOS活力均显著高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NO含量和iNOS活力与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和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础性HIF-1高表达可显著减轻缺氧时HepG2细胞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HIF-1高表达提高HIF-1调控的缺氧相关基因的基础表达水平和其产物含量有关;也可能与HIF-1高表达防止缺氧时ROS的过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基因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TGF-β1基因对大鼠系膜细胞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国元 蒋涛 +3 位作者 曾文姣 刘学光 赵仲华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F00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MsC)转染人TGF-β1基因,观察该基因对Ms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TGF-β1基因至大鼠MsC,Western blot法鉴定;细胞爬片ABC免疫酶标法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Ⅰ型胶原...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MsC)转染人TGF-β1基因,观察该基因对Ms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TGF-β1基因至大鼠MsC,Western blot法鉴定;细胞爬片ABC免疫酶标法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Ⅰ型胶原、层黏蛋白(LM)的表达,并对结果定量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cDNA 3.0-TGF-β1成功转染至大鼠MsC,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均证实TGF-β1蛋白表达增强;与正常的MsC相比,TGF-β1转染的MsC表达FN、Ⅳ型胶原增强,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Ⅰ型胶原、LM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 TGF-β1可通过对大鼠MsC ECM成分表达的影响,而在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大鼠 系膜细胞 基因表达 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肾小球硬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ll-1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可吸收纤维蛋白胶修复犬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宇 陈明 高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Nell-1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复合可吸收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并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含Nell-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逆转录病毒液PT-PLNCX2-Nell-... 目的探讨利用Nell-1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复合可吸收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并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含Nell-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逆转录病毒液PT-PLNCX2-Nell-1并转染BMSC,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Nell-1在BMSC中的表达。犬下颌骨缺损修复实验分为4组:转染组、未转染组、单纯FG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样本。分别于术后8、16周采用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测等方法对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经Nell-1病毒液转染的BMSC中有较强的阳性结果出现。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证实经转染的BMSC修复骨缺损的成骨速度和成骨量均优于未转染组,单纯FG组和对照组中均未见骨缺损得到修复。结论Nell-1基因转染能够提高BMSC形成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和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可用于以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ll-1 骨缺损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及其稳定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储庆 吴织芬 +3 位作者 何海丽 谢光远 王鑫 刘玲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 - β1(hTGF - 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GF)的表达能力。 方法 :体外培养人GF ,传代培养后以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 :pcDNA3-hTGF - β1为 3μL∶1μg的比例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 目的 :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 - β1(hTGF - 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GF)的表达能力。 方法 :体外培养人GF ,传代培养后以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 :pcDNA3-hTGF - β1为 3μL∶1μg的比例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hTGF - β1表达水平 ;利用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法检测TGF - β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转染后的GF呈强阳性表达 ,并持续 4周以上。图像分析显示转染细胞hTGF - β1表达显著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转染后细胞上清可有效的抑制水貂肺上皮细胞的生长。结论 :hTGF - β1基因转染可使牙龈成纤维细胞有效而稳定的表达活性h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 牙龈成纤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活性 脂质体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