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BCR改进法和Tessier修正法提取不同类型土壤中Cu、Zn、Fe、Mn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冯素萍 刘慎坦 +3 位作者 杜伟 郭波 赵祥峰 刘海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0,共4页
连续提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主要环节,但同一种提取法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同类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形态的提取效果差异很大。该文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对山东省常见的褐土、棕壤和潮土3种土壤分... 连续提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主要环节,但同一种提取法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同类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形态的提取效果差异很大。该文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对山东省常见的褐土、棕壤和潮土3种土壤分别进行实验并对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Fe>Mn>Zn>Cu,重金属元素形态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含量较低;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褐土>潮土>棕壤。同时对BCR改进法和Tessier修正法进行了对比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元素 连续提取 形态分析 BCR tess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书航 张博 +3 位作者 姜霞 王雯雯 赵丽 陈俊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2-1388,共7页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将无机磷分为WA-Pi(弱吸附态无机磷)、PA-Pi(潜在活性无机磷)、Fe/Al-Pi(Fe/Al结合态无机磷)和Ca-Pi(Ca结合态无机磷);将有机磷分为WA-Po(弱吸附态有机磷)、PA-Po(潜在活性有机磷)、MA-Po(中活性有机磷)和NA-Po(非活性有机磷),并以蠡湖表层沉积物样品为例,考察了该方法的回收率及蠡湖沉积物中的磷形态.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测定结果比较,连续分级提取法对TP、无机磷、有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12.1%、93.9%~111.5%、76.4%~119.9%,平均值分别为99.4%、101.8%、101.0%.2蠡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以无机磷为主,其质量分数在271.29~666.34 mg/kg之间,平均值为441.03 mg/kg,占w(TP)的62.91%;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Ca-Pi)〉w(Fe/Al-Pi)〉w(PA-Pi)〉w(WA-Pi).有机磷的质量分数在201.76~368.52 mg/kg之间,不同形态有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R-Po)(R-Po为残渣态磷)〉w(NANa OH-Po)(NANa OH-Po为Na DH提取非活性有机磷)〉w(PA-Po)〉w(MAHCl-Po)(MAHCl-Po为HCl提取中活性有机磷)〉w(WA-Po)〉w(MANa OH-Po)(MANa OH-Po为Na OH提取中活性有机磷).改进后的连续分级提取法能够同时有效分离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化学形态,并且能兼顾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分析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连续分级提取 有机磷 无机磷 形态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砷的形态及其连续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刘冠男 陈明 +1 位作者 李悟庆 巩文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9-2638,共10页
连续提取法(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EP)是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赋存状态的重要手段,对土壤环境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其他重金属明显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形态土壤重金属的连续提取法并不完全... 连续提取法(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EP)是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赋存状态的重要手段,对土壤环境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与其他重金属明显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形态土壤重金属的连续提取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土壤中不同形态砷的提取。本文综述了土壤砷的化学提取形态、土壤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中的提取剂、土壤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及发展过程,并分析和总结了Wenzel法、Shiowatana法、Keon法和Drahota法等多种常用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土壤中砷形态仪器分析技术与土壤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的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连续提取 土壤 Wenz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朱广伟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对水体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较普遍采用的7步法连续提取磷分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该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D-12及太湖沉积物的分析结果看,该方法的应用中各形态的重现性问题必须得到... 对水体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较普遍采用的7步法连续提取磷分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该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D-12及太湖沉积物的分析结果看,该方法的应用中各形态的重现性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闭蓄态磷的提取中,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因沉积物固结容器底部而降低提取剂的提取效率,对于提取离心液过滤难的问题也一定要解决好。可交换态磷、铝磷和铁磷的提取液由于磷浓度低,可以不将其后的漂洗液混入后测定,以提高待测液中磷的浓度。另外,从GSD-12与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的相似性看,GSD-12可以考虑作为淡水水体沉积物磷形态分级的标准物质,从而解决不同文献、不同研究项目在沉积物形态分析方面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化学连续提取 应用 环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提取法在钚与土壤结合形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可 周旭 +2 位作者 马特奇 胡之茜 金玉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8-534,共7页
连续提取法作为研究土壤中钚结合形态的首选技术,在评价钚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性及生物效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探讨连续提取法应用于土壤中钚的结合形态研究实例的同时,展望了钚结合形态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连续提取 结合形态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矿山废水沉积物中砷形态研究:连续提取法及其条件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芸芸 骆少勇 +1 位作者 周跃飞 陈天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6-187,共2页
矿山开采过程中常会将还原条件下稳定的硫化物揭露于地表,在氧气、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硫化物发生快速氧化分解,形成酸性矿山排水(AMD),严重污染其流经的水体和土壤。近年的研究发现,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AMD中会形成多次生矿物如... 矿山开采过程中常会将还原条件下稳定的硫化物揭露于地表,在氧气、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硫化物发生快速氧化分解,形成酸性矿山排水(AMD),严重污染其流经的水体和土壤。近年的研究发现,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AMD中会形成多次生矿物如黄钾铁矾、施氏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连续提取 结合态 铁锰氧化物 次生矿物 硫化物 重金属 酸性矿山排水 氧化分解 针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纸中钙的含量
7
作者 潘力 汤晓东 +6 位作者 赵攀攀 黄华 斯文 蒋佳磊 苏燕 陆扬 朱书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建立了超声提取-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纸中钙含量的方法。取已处理为2 mm×2 mm的卷烟纸样品0.1 g,用0.050 mol·L^(-1)硝酸溶液100 mL超声30 min,过滤。利用Ca^(2+)与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氯苯偶氮)-4,5-二羟基... 建立了超声提取-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纸中钙含量的方法。取已处理为2 mm×2 mm的卷烟纸样品0.1 g,用0.050 mol·L^(-1)硝酸溶液100 mL超声30 min,过滤。利用Ca^(2+)与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氯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DBC-偶氮胂)在一定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的蓝色络合物可用于钙的测定的原理,在pH 11的缓冲溶液条件下,以1.0 g·L^(-1)DBC-偶氮胂溶液为显色剂,滤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检测波长630 nm。结果表明:钙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0~200 mg·L^(-1),检出限(3s)为1.02 mg·L^(-1);方法用于样品分析,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1%~102%;将该方法与YC/T 274-2008进行比对,t检验所得P值大于0.05,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连续流动分析 DBC-偶氮胂 卷烟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斌 王婷 +3 位作者 王坤 姜霞 王书航 李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7,共8页
为提高铁磷、铝磷的萃取率,在提取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同时对有机磷进行形态分析,参照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最优化的改进方法对磷形态的提取顺序为:可交换态磷、自生钙磷(p H=5.0)、铁磷、铝磷、闭蓄磷... 为提高铁磷、铝磷的萃取率,在提取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同时对有机磷进行形态分析,参照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最优化的改进方法对磷形态的提取顺序为:可交换态磷、自生钙磷(p H=5.0)、铁磷、铝磷、闭蓄磷、残渣磷。最优化的改进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更有利于沉积物中铁磷、铝磷的萃取,而其对自生钙磷的萃取率和未改进的磷连续提取方法相近。最优化的改进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对占有机磷比例最大的中活性有机磷的提取效果和改进的Bowman-Cole法相近,对活性有机磷和稳态有机磷的提取率和改进的Bowman-Cole法有一定差异。最优化的改进磷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和改进前的方法测得的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在总磷中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连续提取 无机磷 有机磷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水泥基底泥固化材料中重金属形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默挺 陶红 +3 位作者 孙燕 王怡心 李飞鹏 李丹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为测定水泥基河道底泥固化材料中4种重金属元素(Pb、Cu、Cr、Zn)的形态,作如下试验: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河道底泥按质量比2∶8进行混合,并注装于模具中干燥成型后,于湿度>95%,温度为(20±0.5)℃条件下的养护箱内分别湿式养护3,7,1... 为测定水泥基河道底泥固化材料中4种重金属元素(Pb、Cu、Cr、Zn)的形态,作如下试验: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河道底泥按质量比2∶8进行混合,并注装于模具中干燥成型后,于湿度>95%,温度为(20±0.5)℃条件下的养护箱内分别湿式养护3,7,14,28,45,60d,制得一系列固化材料样品。作为分析用样品,须将固化块样破碎至通过75μm孔径的网筛并充分混匀。测定上述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总量时,取此经破碎的样品0.100g,用硝酸3 mL,过氧化氢1 mL和氢氟酸1mL进行微波消解。所得消解液于150℃加热蒸发赶酸,冷却后加水溶解并定容为50.0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此溶液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另取0.800g样品,按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先后分离出上述4种重金属元素的4种结合形态,依次为酸可提取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和残渣态(F4)。分离所得4种形态的样品溶液用ICP-MS分别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ICP-MS分析中,用Sc、Ge、In和Bi作为内标,以校正响应信号的变化和消除仪器的漂移及基体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根据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离后,ICP-MS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固化过程中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形态分析 底泥 固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籽粒蛋白质组分连续累进提取分析法的改进
10
作者 马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对蛋白质组分的连续累进提取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蛋白质组分 连续累进提取 改进 谷物籽粒 移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提取液中镉和铜 被引量:1
11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1,共1页
关键词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提取 高分辨 土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槐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 被引量:93
12
作者 兰昌云 周崇松 +1 位作者 范必威 周艳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探讨了影响超声波法槐花中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 ,并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使用6 0 %乙醇 ,在温度 75℃料液比 1:1... 本文探讨了影响超声波法槐花中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 ,并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使用6 0 %乙醇 ,在温度 75℃料液比 1:15条件下提取 30min ,连续提取 2次 ,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 99. 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槐花 回流提取 最佳工艺 最佳提取条件 常规 连续提取 提取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及其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采用Ca2 + 饱和土壤的 0 50mol·L- 1硝酸、0 0 1mol·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利用Elovich和二级动力学模型 ,结合生物吸钾试验 ,研究探讨了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连续提取法及... 采用Ca2 + 饱和土壤的 0 50mol·L- 1硝酸、0 0 1mol·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利用Elovich和二级动力学模型 ,结合生物吸钾试验 ,研究探讨了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连续提取法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氢质树脂提取法的Elovich模型描述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的效果较为理想 ,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r =0 982~ 0 996 ) ;不同时间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差最小 (S =1 335~ 2 480 ) ;通过速率方程计算的不同时间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黑麦草吸收的非交换性钾数量的相关性也最为密切 (r =0 94 4~ 0 96 3) ,故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连续提取法结合Elovich模型是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组合方法。以伊利石为主的 2、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提取 非交换性钾 动力学模型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提取方法的比较--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及锰含量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江江 龙健 +3 位作者 李娟 秦樊鑫 廖洪凯 刘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6-1149,共4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土壤样品中铜、锰两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以此作判据比较了直接法和间接法提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多种化学形态的优缺点。两种方法均以Tessier等提出的连续提取法为基础,采用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按先后顺...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土壤样品中铜、锰两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以此作判据比较了直接法和间接法提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多种化学形态的优缺点。两种方法均以Tessier等提出的连续提取法为基础,采用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按先后顺序将土壤中元素分别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形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法测定时,由于有些提取溶剂的盐浓度较高,在FAAS测定中产生基体干扰,此外也发现提取溶剂中存在重金属元素,造成较高的空白值,由此造成较明显的分析误差。而在总量测定和残留物分析中,上述问题可避免。因此认为用间接法测定优于直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元素 形态分析 连续提取 差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续提取条件下土壤K素的释放速率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 1mol· L-1HNO3 (85℃ )、2 mol· L-1HNO3 (2 0℃ )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2 0℃ ) ,利用 Elovich模型 ,结合生物吸 K试验 ,研究了不同连续提取条件下土壤 K素释放速率的差异及其与K素有效性的关系 .研究结... 以 1mol· L-1HNO3 (85℃ )、2 mol· L-1HNO3 (2 0℃ )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2 0℃ ) ,利用 Elovich模型 ,结合生物吸 K试验 ,研究了不同连续提取条件下土壤 K素释放速率的差异及其与K素有效性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1mol· L-1HNO3 提取法的释 K速率 >2 mol· L-1HNO3 提取法的释 K速率 >氢饱和交换树脂提取法的释 K速率 ;氢质交换树脂和 2 mol· L-1HNO3 提取法结合 Elovich模型较理想地描述了土壤 K素的释放特性 ,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r=0 .956 * * - 0 .999* * ) ,土壤特征累积释 K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差较小 (s=1.6 1和 3.52 ) ,且通过速率方程计算的土壤特征释 K速率与K素有效性指标 (速效 K、缓效 K、有效 K及黑麦草总吸 K量 )的相关性也较为密切 .因此 ,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 2 mol· L-1HNO3 提取法结合 Elovich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提取 土壤K素 Elovich模型 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精确产酸潜力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红福 阴祥诚 +3 位作者 孙朗 赵峰华 朱孟浩 范紫仪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有效避免重大酸性水污染事故,需提高矿山岩石产酸潜力评价的精度。通过全面阐述矸石中常见含硫矿物的产酸潜力计算方法,采用三步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多个矿石和煤矸石中产酸矿物的硫含量,对比分析了精确产酸潜力和最大产酸潜力。结果表明... 为有效避免重大酸性水污染事故,需提高矿山岩石产酸潜力评价的精度。通过全面阐述矸石中常见含硫矿物的产酸潜力计算方法,采用三步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多个矿石和煤矸石中产酸矿物的硫含量,对比分析了精确产酸潜力和最大产酸潜力。结果表明:煤矸石的产酸潜力值取决于各产酸硫的质量分数和单位硫产酸值;对大部分样品,用产酸硫含量计算的产酸潜力值不同程度地低于用全硫预测的产酸潜力值;样品SC中的硫成分主要为砷黄铁矿硫,相比黄铁矿的单位硫产酸值更高,导致SC样品计算的精确产酸潜力相比全硫预测的产酸潜力更高;三步连续提取法适用于以铁和铜的硫化物为主要含硫矿物的煤矸石;当矿石中其他硫化物成分增多和空白样品混合不均匀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干扰。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价矿区煤矸石精确产酸潜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潜力 含硫矿物 煤矸石 三步连续提取 酸性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地土壤中有效态钴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丽娟 段晴枫 +2 位作者 任丽娟 贾孟军 李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分析了各形态钴与单一浸提剂提取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对土壤有效态钴的提取率明显不同,提取率均随土壤钴含量升高而升高。浸提剂对有效钴的提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檬酸、EDTA、DTPATEA、NH4OAc、Ca(NO3)2;5种浸提剂的超声法提取钴量均高于常规振荡法,且EDTA提高程度最大。通过紫花苜蓿盆栽试验可知,柠檬酸、EDTA和DTPA-TEA提取有效态钴量与紫花苜蓿根、茎、叶中钴质量比存在较好相关性,且它们的提取率较高,可作为土壤中有效钴的浸提剂。Tessier连续法提取的各形态钴中,5种浸提剂提取钴量与除残渣态外其余4种形态钴及紫花苜蓿根、茎、叶中富集钴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有效态钴 浸提剂 tessier连续提取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沉积物主要成分的连续提取与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万超 李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1-405,共5页
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主要成分组成情况是了解海区生物生产和物质来源的有效信息。本文选取了南黄海采集的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和测定了碳酸钙、水合铁锰氧化物、有机物、生源硅、残渣等主要成分的含量,探讨了连续提取法... 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主要成分组成情况是了解海区生物生产和物质来源的有效信息。本文选取了南黄海采集的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和测定了碳酸钙、水合铁锰氧化物、有机物、生源硅、残渣等主要成分的含量,探讨了连续提取法在近岸沉积物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提取法对沉积物主要成分可分离完全,其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满足研究需要,各组分加和总量为98.1%~99.1%;碳酸盐、有机物与元素分析仪测定的无机碳、有机碳结果对比具有一致性,表明近岸沉积物主要成分分离和测定方法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主要成分 连续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系统污垢中无机磷提取方法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玲 张利平 +3 位作者 王倩 李旭东 刘晓冬 张敬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3-1088,共6页
再生水中磷绝大部分为无机磷,是引起循环冷却系统结垢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无机磷在系统内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无机磷的定量定性尤为重要。在分析了无机磷的SMT (standard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连续提取法在循环冷却... 再生水中磷绝大部分为无机磷,是引起循环冷却系统结垢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无机磷在系统内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无机磷的定量定性尤为重要。在分析了无机磷的SMT (standard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连续提取法在循环冷却系统污垢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SMT提取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建立了污垢中无机磷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MT连续提取法能够实现对系统内污垢中无机磷的完全提取,且回收率接近100%;污垢中弱吸附态磷(NH_4Cl-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和钙结合态磷(Ca-P) 4种形态无机磷能得到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系统 无机磷 结垢 腐蚀 SMT 连续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底泥中六价铬提取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蔡晔 林怡雯 +1 位作者 李月娥 林休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0.5 mol/L氢氧化钠和0.5 mol/L氯化钾混合液、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ol/L氯化钾溶液、0.5 mol/L氢氧化钠和0.28 mol/L碳酸钠混合液四种盐溶液作为提取剂,研究土壤和底泥中六价铬的最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0.5mol/L氢氧化钠和0.5 ... 采用0.5 mol/L氢氧化钠和0.5 mol/L氯化钾混合液、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ol/L氯化钾溶液、0.5 mol/L氢氧化钠和0.28 mol/L碳酸钠混合液四种盐溶液作为提取剂,研究土壤和底泥中六价铬的最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0.5mol/L氢氧化钠和0.5 mol/L氯化钾混合液能够较好地提取不同类型土壤和底泥样品中的六价铬。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六价铬,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P<0.001)下,该方法与分光光度法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65 9)且无显著性差异,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土壤和底泥样品中的六价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土壤 底泥 提取 连续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