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齿轮表面形貌分形特征对时变接触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石 高增阔 +1 位作者 王明珠 赵成睿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77,共11页
基于改进的W-M分形函数,利用齿高和齿宽表征斜齿轮齿面的表面形貌。采用圆锥微凸体并考虑啮合过程中斜齿轮接触曲率半径的时变性建立了斜齿轮时变接触刚度模型,计算发现基于圆锥微凸体模型计算的时变啮合刚度与ISO6336-1—2006标准计算... 基于改进的W-M分形函数,利用齿高和齿宽表征斜齿轮齿面的表面形貌。采用圆锥微凸体并考虑啮合过程中斜齿轮接触曲率半径的时变性建立了斜齿轮时变接触刚度模型,计算发现基于圆锥微凸体模型计算的时变啮合刚度与ISO6336-1—2006标准计算所得结果接近。研究结果表明,斜齿轮的时变接触载荷和时变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特征尺度系数、量纲一接触面积、材料塑性指数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啮合 表面形貌 分形特征 圆锥微凸体 时变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制动磨损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分析
2
作者 许晟煜 李凯 +1 位作者 刁春燕 李剑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89,共9页
为研究机动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制动磨损颗粒物形貌特征,文章利用制动模拟台架采集了不同制动组件匹配的制动磨损颗粒物样品,对其形貌与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观察了不同形貌的制动磨损颗粒物,明确了各... 为研究机动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制动磨损颗粒物形貌特征,文章利用制动模拟台架采集了不同制动组件匹配的制动磨损颗粒物样品,对其形貌与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观察了不同形貌的制动磨损颗粒物,明确了各颗粒物的典型形貌,并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对其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规律性总结。SEM与EDS等结果表明,制动磨损颗粒物可分为4类典型形貌,包括片状、团块状、棒状以及光滑状颗粒物。片状颗粒物以Fe、O、C为主;团块状颗粒物元素组成以Fe、O为主,含Cu、Ba,基于其形貌与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团块状颗粒物为刹车片摩擦后产生的典型颗粒物,棒状颗粒物元素组成以Si、Al为主,基于形貌确定棒状颗粒物为刹车片中所添加的复合纤维摩擦后的典型颗粒物;光滑状颗粒物主要元素组成以C、O为主,且C、O元素的分布区域并不重合,确定光滑状颗粒物为制动盘中摩擦掉落的典型石墨颗粒物;纳米级颗粒物个体可以确定为团块状颗粒物破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制动磨损 颗粒物 形貌特征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及粗糙度各向异性
3
作者 朱谭谭 朱焕焕 +4 位作者 李昂 宗西垒 孙旭亮 宿钟鸣 何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8,共10页
岩体破裂面的形态特征是影响其剪切滑移破坏的重要因素,法向应力是岩体剪切破裂面形态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法向应力对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和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开展了砂岩双面剪切试验,获得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 岩体破裂面的形态特征是影响其剪切滑移破坏的重要因素,法向应力是岩体剪切破裂面形态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法向应力对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和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开展了砂岩双面剪切试验,获得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然后对直剪试验中形成的剪切破裂面进行三维光学扫描,最后对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进行三维重构.分析了法向应力对剪切破裂面粗糙高度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各向异性参数研究了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研究了砂岩剪切破裂面分形特征与粗糙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高度期望值、标准差、均值和最大起伏差都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剪切破裂面粗糙度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随着与剪切方向夹角的增大,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法向应力为压应力时,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在与剪切方向成75°~90°时取得最小值;剪切破裂面粗糙度极差和各向异性参数随法向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剪切破裂面各向异性特征增强;砂岩剪切破裂面分形维数与粗糙度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破裂面 形貌特征 粗糙度 各向异性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烧蚀模型与面齿轮形貌特征研究
4
作者 明兴祖 李湾 +4 位作者 杨向东 伍昆军 樊滨瑞 刘金华 周旭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1,共8页
飞秒激光加工成为当今研究复杂齿轮制造的新方向。本文通过面齿轮齿面网格划分方法,利用齿面三维模型测量计算每个节点处的激光入射角θ,建立飞秒激光加工齿面材料18Cr2Ni4WA的反射率、能量密度分布等烧蚀模型,研究椭圆形烧蚀光斑面积... 飞秒激光加工成为当今研究复杂齿轮制造的新方向。本文通过面齿轮齿面网格划分方法,利用齿面三维模型测量计算每个节点处的激光入射角θ,建立飞秒激光加工齿面材料18Cr2Ni4WA的反射率、能量密度分布等烧蚀模型,研究椭圆形烧蚀光斑面积、烧蚀区面积,以及烧蚀凹坑深度等齿面形貌特征。通过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烧蚀光斑面积随θ的增大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烧蚀区面积随激光功率P的增加而增加,随θ的增大,先慢速减小而后呈指数函数形式加速减小;烧蚀凹坑深度随着P的增加而增加,随θ增大而呈现近似线性降低。θ对齿面质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P,较小的θ,以及P为4.9 W左右时齿面形貌较好,为提高面齿轮加工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网格划分 激光参数 齿面形貌特征 飞秒激光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法AKD合成过程TEA-HCl晶体结构及形貌特征研究
5
作者 卢素敏 朱峰 +1 位作者 王玺督 田一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180,共6页
以三乙胺和硬脂酰氯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烷基烯酮二聚体,为了研究反应过程中高黏度产生的机理,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SEM、FR-IR及HNMR对副产物三乙胺盐酸盐(TEA-HCl)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乙胺盐酸盐晶体易于... 以三乙胺和硬脂酰氯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烷基烯酮二聚体,为了研究反应过程中高黏度产生的机理,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SEM、FR-IR及HNMR对副产物三乙胺盐酸盐(TEA-HCl)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乙胺盐酸盐晶体易于沿着c轴方向生长并枝状延伸,在(001)晶面方向叔胺阳离子链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实验条件下,三乙胺盐酸盐晶粒基本呈球形、纳米级,当三乙胺盐酸盐浓度增加时,颗粒间相互碰撞极易形成交联结构。三乙胺盐酸盐的枝状形貌特征、与AKD分子间很强的作用力、巨大的颗粒比表面积是产生高黏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tea-hcl晶体结构 tea-hcl形貌特征 长链烷基烯酮二聚体 无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头形貌特征的低压直流断路器可靠性评估
6
作者 李奎 张月 +2 位作者 姜惠 侯天航 郭庆斌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8,共11页
针对触头表面形貌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头烧蚀区域形貌特征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对触头的形貌演变过程及烧蚀机理进行分析,利用基于图像块权重改进的自适应多阈值分割算法进行触头图像分割,提取引弧板上熔融和喷溅部分作为感兴趣区... 针对触头表面形貌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头烧蚀区域形貌特征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对触头的形貌演变过程及烧蚀机理进行分析,利用基于图像块权重改进的自适应多阈值分割算法进行触头图像分割,提取引弧板上熔融和喷溅部分作为感兴趣区域;分析感兴趣区域二值图的面积和质心,将其作为触头性能退化的两个关键特征量;对触头形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Gath-Geva(GG)模糊聚类算法得到断路器不同退化阶段的变点,由Copula函数建立了二元特征相关的多阶段Wiener退化模型,拟合优度KS值小于0.3,并通过低压直流断路器的电寿命实验进行模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感兴趣区域 形貌特征 二元多阶段Wiener模型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附着形貌特征快速优选 被引量:1
7
作者 修文博 何颖 +1 位作者 朱圣英 刘延杰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4,共9页
针对小天体附着过程中形貌特征复杂且数量众多,导致在线特征选取时特征组合数量多、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形貌特征快速选取方法。利用多类型特征快速评价指标结合搜索区域,建立了单帧图像特征快速优选的方法。同时... 针对小天体附着过程中形貌特征复杂且数量众多,导致在线特征选取时特征组合数量多、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形貌特征快速选取方法。利用多类型特征快速评价指标结合搜索区域,建立了单帧图像特征快速优选的方法。同时,考虑到小天体附着过程中在线特征选取采样间隔短、帧间图像重合度高、特征继承概率高的特点,提出了帧间图像特征继承优选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单帧图像搜索区域和帧间图像特征继承的设计,降低了特征组合数量,提升了计算效率,提高了在线特征选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附着 多类型特征 特征快速选取 形貌特征 视觉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高炉回旋区气固运动行为及形貌特征研究
8
作者 李承志 蒋景胜 +2 位作者 张正东 熊玮 周进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1-410,共10页
本文以某3200m3高炉为对象建立等比例三维局部数学模型,采用CFD-DEM耦合算法分析了风口回旋区形成过程中鼓风空气和焦炭颗粒的运动行为,并研究了鼓风量和风口直径对稳态回旋区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口回旋区在形成过程中,高速热... 本文以某3200m3高炉为对象建立等比例三维局部数学模型,采用CFD-DEM耦合算法分析了风口回旋区形成过程中鼓风空气和焦炭颗粒的运动行为,并研究了鼓风量和风口直径对稳态回旋区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口回旋区在形成过程中,高速热风与焦炭颗粒进行剧烈的动量交换,随着鼓风冲击深度的增加,气流末端速度减弱,气流向阻力较小的风口上方发展,回旋区空腔结构初步形成。空腔内部空隙率较高,料层阻力较小,回旋区附近气流趋向于沿回旋区边界流动并发展为涡旋状流场,部分焦炭颗粒在回旋区边界做高速运动。此外,提高风口鼓风量和减小风口直径均会显著增加稳态回旋区在高度和深度方向上的尺寸,空腔的截面形状也由圆形逐渐转变为类似羽毛状的椭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耦合 高炉 风口回旋区 形貌特征 气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期与灰砂比胶结充填体力学损伤特性及断口形貌分形特征研究
9
作者 张贺 刘艳章 +4 位作者 黄诗冰 胡谱达 夏永西 曹文耀 苏旭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76-3985,共10页
为探究龄期与灰砂比对充填体力学损伤特性及破坏断口形貌分形特征的影响,以及充填体力学损伤特性与断口形貌分形特征的关系,采用某金属矿全尾砂制备5种灰砂比胶结充填体试样,对4种养护龄期下的试样开展孔隙率测试、声波波速测试、单轴... 为探究龄期与灰砂比对充填体力学损伤特性及破坏断口形貌分形特征的影响,以及充填体力学损伤特性与断口形貌分形特征的关系,采用某金属矿全尾砂制备5种灰砂比胶结充填体试样,对4种养护龄期下的试样开展孔隙率测试、声波波速测试、单轴压缩及破坏断口形貌扫描试验;基于应变等价原理构建充填体损伤演化方程,表征充填体损伤特性,采用“小岛法”计算断口形貌分形维数,量化表征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龄期延长呈指数型增长,随灰砂比增加而增大,与断口形貌分形维数呈指数型递减关系;充填体的损伤演化过程分为初步损伤、损伤加速增长和损伤破坏三个阶段;充填体破坏断口形貌分形维数随龄期延长呈指数型减小,随灰砂比增大而减小,龄期对灰砂比越大的充填体的分形维数影响效果越显著;充填体峰值应力处损伤值与断口形貌分形维数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养护龄期 灰砂比 力学特性 损伤特性 分形特征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集料形貌特征参数分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亮 易江涛 刘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3-1152,共10页
沥青路面的长期抗滑性能取决于集料的抗磨光/耗性能,准确快速计算集料的形貌特征十分重要。本文引入一种新型高抗滑路用集料——88#煅烧铝矾土,采用Image-Pro-Plus 6.0(IPP)、IBM SPSS Statistics 26.0(SPSS)等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集料... 沥青路面的长期抗滑性能取决于集料的抗磨光/耗性能,准确快速计算集料的形貌特征十分重要。本文引入一种新型高抗滑路用集料——88#煅烧铝矾土,采用Image-Pro-Plus 6.0(IPP)、IBM SPSS Statistics 26.0(SPSS)等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集料形貌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不同磨光次数下集料形貌特征参数的变化进行灰熵关联分析,得到各集料形貌特征参数与其磨光值(PSV)的灰熵关联度。结果表明,采用IPP软件能够准确获得各集料的形貌特征参数,并且,相较于传统路用集料,88#煅烧铝矾土具有更加丰富的棱角特性及较高的粗糙度。通过灰熵关联分析得到,分形维数与PSV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用集料 煅烧铝矾土 Image-Pro-Plus 6.0 形貌特征参数 分形维数 灰熵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片形貌特征对农药雾滴润湿影响性能研究
11
作者 胡家睿 梁靖翊 +1 位作者 胡博文 张学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10-112,116,共4页
大豆叶面的多毛状复合界面会导致雾滴的润湿性较差,使得农药在叶片上的吸收率降低,从而影响药效。依据雾滴润湿植物叶片过程理论,利用SZ-230型工业相机分析农药液滴在大豆不同时期叶片形貌特征、铺展直径和润湿规律。结果表明,V3时期该... 大豆叶面的多毛状复合界面会导致雾滴的润湿性较差,使得农药在叶片上的吸收率降低,从而影响药效。依据雾滴润湿植物叶片过程理论,利用SZ-230型工业相机分析农药液滴在大豆不同时期叶片形貌特征、铺展直径和润湿规律。结果表明,V3时期该毛状结构的平均长度L=560.25μm,茸毛平均间距H=420μm,茸毛直径D=24.63μm。可以通过改进农药的配方,增强其润湿性,或者通过叶面处理改变叶片表面的形貌,提高雾滴在叶片上的粘附力。这些措施有望对提高药效和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揭示了大豆叶片表面形貌对农药雾滴润湿性能的重要影响,具有较光滑表面的大豆叶片表现出更好的润湿性能和渗透效果,而较大表面粗糙度的叶片则具有较高的农药滞留特性。研究结果为改善大豆农药喷洒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进一步提升大豆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叶片 形貌特征 药液性质 润湿 持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观表面分层特征密封环接触特性分析
12
作者 刘孟扬 孙雪剑 +2 位作者 毛文元 邓晰文 雷基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6-1169,共14页
软硬配对的密封环广泛应用于旋转式动密封领域,然而动静环间的接触摩擦是引起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密封环的接触特性对研究密封摩擦损伤现象乃至预测密封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大多基于密封环微观表面微凸体满足高斯分布... 软硬配对的密封环广泛应用于旋转式动密封领域,然而动静环间的接触摩擦是引起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密封环的接触特性对研究密封摩擦损伤现象乃至预测密封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大多基于密封环微观表面微凸体满足高斯分布的单层特征假设,忽略其存在的分层特征。本研究以干气密封为工程背景,通过测量密封环表面形貌二维数据,利用间断分离法获取分层参数,结合双高斯表面仿真理论对密封环三维重构,使用确定性接触模型对密封环接触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表面仿真分析相关长度、下高斯粗糙度、上高斯占比等对密封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抛光处理的成品碳石墨密封环分层特征明显。相关长度的增加会减少粗糙峰数量并增加粗糙峰平均曲率半径。上高斯占比的增加导致粗糙峰平均曲率半径略有增加。增加下高斯粗糙度会降低粗糙峰平均曲率半径,增加粗糙峰数量,显著降低接触性能。下高斯粗糙度对表面形貌、接触特性影响最大,而相关长度、上高斯占比对接触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密封 表面形貌 分层特征 微尺度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集料数字化三维实形特征及其分布
13
作者 刘济玮 纪伦 +3 位作者 郭宏斌 程郅策 邬金麒 谭忆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为准确分析混合料中集料的形貌特征及其分布属性,更全面、深入和具体地认识集料,采用CT扫描、数字图像处理和三维几何重构技术相关数字化技术对集料颗粒进行实形重构,提出集料的5种形貌特征参数,针对3种集料的形貌特征进行数字化评价与... 为准确分析混合料中集料的形貌特征及其分布属性,更全面、深入和具体地认识集料,采用CT扫描、数字图像处理和三维几何重构技术相关数字化技术对集料颗粒进行实形重构,提出集料的5种形貌特征参数,针对3种集料的形貌特征进行数字化评价与试验分析,验证数字化重构方法的准确性,分析集料颗粒形貌分布特征,基于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形貌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CT扫描技术和数字化实形重构技术,可以准确地还原集料颗粒的形貌特征,准确获得形貌参数;同种集料的不同粒径的形貌特征存在显著的分布特征;不同粒径的三维针片状指数和三维纹理指数相差不大;不同粒径范围的集料颗粒的形貌参数值随着粒径的增大离散性降低;三维纹理指数整体服从幂律分布,随粒径的增大,复杂程度逐渐降低;随粒径的增大,三维棱角度逐渐趋于稳定;三维棱角度与实形矩体度、实形球形度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而实形球形度与三维纹理指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数字化三维重构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和分析集料形貌及其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料 集料 数字化技术 实形重构 形貌参数 道路工程 特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图像识别级配方法的泥质粉砂岩回填土压实特征研究
14
作者 严狄 王树英 郑响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3-2823,共11页
为探究泥质粉砂岩回填土压实特性及机理,以长沙黄花机场扩建项目回填土为研究对象,利用segment every grain模型对土颗粒图像进行分割,结合灰度识别技术,提出灰度-图像识别方法,并通过筛分法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同一碾压区域内... 为探究泥质粉砂岩回填土压实特性及机理,以长沙黄花机场扩建项目回填土为研究对象,利用segment every grain模型对土颗粒图像进行分割,结合灰度识别技术,提出灰度-图像识别方法,并通过筛分法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同一碾压区域内不同碾压遍数的土样采用灰度-图像识别方法研究各粒径颗粒的含量及粗颗粒形貌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电镜扫描研究压实过程中回填土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压实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灰度-图像识别方法可以避免将图片中孔隙识别为土颗粒,能较好地识别1~100 mm粒径的颗粒,该方法得到试样的颗粒含量和实际的颗粒含量较为接近。土颗粒在碾压过程中主要由压缩和破碎主导,泥质粉砂岩粗颗粒在碾压过程中不断发生破碎,当碾压遍数达到14~16次时,破碎形式由断裂破碎逐渐转变为研磨破碎。碾压低于14遍时,颗粒处于断裂破碎阶段,颗粒之间难以贴合,导致回填土内仍具有较大孔隙;而碾压超过16遍后,颗粒处于研磨破碎阶段,干密度的增加幅度有限,并可能出现“过碾”现象,导致压实质量下降。因此,针对泥质粉砂岩回填土,实际压实过程中碾压遍数建议选用14~16遍,以实现最佳的压实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实现泥质粉砂岩回填土高压实质量提供指导,也深化了压实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粉砂岩回填土 级配特征 干密度 压实机理 颗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大气中PM_(10)和PM_(2.5)污染特征及形貌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郭清彬 程学丰 +1 位作者 侯辉 张先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2008年冬季采集大气中PM10和PM2.5样品,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在92.87~384.7μg/m3之间,平均值为201.09μg/m3,超标率71.43%。PM2.5浓度跨度为57.27~230.21μg/m3,平均值为133.82μg/m3,超标率89.47%。PM10和PM... 2008年冬季采集大气中PM10和PM2.5样品,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在92.87~384.7μg/m3之间,平均值为201.09μg/m3,超标率71.43%。PM2.5浓度跨度为57.27~230.21μg/m3,平均值为133.82μg/m3,超标率89.47%。PM10和PM2.5空间分布略有差异。PM2.5/PM10在29.10%~94.76%之间,均值为66.55%。PM2.5与PM10质量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方程:PM2.5=0.7993×PM10-55.984(R2=0.9524,置信度为95%)。通过颗粒物形貌分析,初步判定冬季大气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污染特征 形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金矿床的成因:来自两类黄铁矿微形貌学、地球化学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鑫 周涛发 +2 位作者 范裕 谢杰 张乐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9-376,共8页
新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大型铜金硫矿床。本文以矿床中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鉴定的基础上,将矿床中的黄铁矿分为胶状黄铁矿(Py I)和半自形-自形黄铁矿(Py II)两种类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 新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大型铜金硫矿床。本文以矿床中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鉴定的基础上,将矿床中的黄铁矿分为胶状黄铁矿(Py I)和半自形-自形黄铁矿(Py II)两种类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等离子激光质谱(LA ICP-MS)对两类黄铁矿的矿物相、形貌、微结构和微量元素成分进行研究。FE-SEM分析结果表明,Py I基本由极细粒黄铁矿组成,以自形-半自形立方体晶形为主,粒径大约100~500nm,而Py II主要为粒度为50~100μm,以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晶形态为主,两类黄铁矿的形貌和微结构特征明显不同。LA-ICP-MS分析测试显示,Py I中相对富含As、Se、Te等元素,而Py II中成矿元素Cu、Pb、Zn、Au、Ag的含量则比Py I型黄铁矿明显偏高,分别为792.0×10-6、2125×10-6、1.67×10-6、0.29×10-6和190.7×10-6,且Bi、Co、Ni、V、Ti、Mg、Cr、Cd、Al、Mn等微量元素含量较Py I均明显偏高1~2个数量级。在综合分析黄铁矿的结构形态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Py I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环境,Py II形成于中生代岩浆热液环境。新桥铜金硫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包括了海西期同生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成矿作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广泛发育的强烈岩浆侵入及与之有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的最终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提供了Cu、Au等主要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形貌特征 微量元素 新桥矿床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面形貌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占玉 石峰 +2 位作者 高翔 徐长鹏 何宏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6,共14页
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对于我们理解地震断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破裂面的形貌特征包含许多关于地震和断层机制的有用信息。在Mw7.9 2008汶川地震中断层活动产生了两个新鲜的破裂面,八角庙破裂面和沙坝破裂面。我们使用3D便携式激光扫描仪(Tr... 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对于我们理解地震断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破裂面的形貌特征包含许多关于地震和断层机制的有用信息。在Mw7.9 2008汶川地震中断层活动产生了两个新鲜的破裂面,八角庙破裂面和沙坝破裂面。我们使用3D便携式激光扫描仪(Tri mble GX)对两个破裂表面进行测量,在野外微观尺度上研究了破裂面形貌特征。通过能谱密度和均方值两个方法分析破裂面形貌,新鲜的破裂面表现为自相仿性,能谱密度和均方值均与剖面长度存在幂律关系。在能谱密度与空间频率的对数图中,能谱密度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该拐点所对应的波长称为"特征波长",表明单一分形不能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八角庙破裂面在平行滑动方向上的特征波长为7 mm,在垂直方向上特征波长略大一些(区域Ⅰ为10 mm,区域Ⅱ为9 mm);沙坝破裂面在平行滑动方向上的特征波长为8 mm,但垂直方向上特征波长略小(6 mm)。均方值曲线的最小二乘拟合直线的斜率为Hurst指数,该指数依赖于剖面线方向并描述破裂面形貌的各向异性,H指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与平行擦痕和垂直擦痕方向对应,这与野外断层面擦痕测量结果一致。沙坝破裂面的H指数极坐标图中存在次级H指数峰值(对应剖面线方向为85°和160°),这揭示破裂面上存在一组隐匿擦痕。该组隐匿擦痕为汶川地震之前断层活动中形成的,但这还不足以推测上一次断层活动的时间和规模。另外,通过比较新鲜节理面和破裂面表明H指数是否大于0.8反映了断层类型。在整个空间频率域上,能谱密度曲线斜率(-α)和均方值曲线斜率(H)的线性拟合关系为α=1.22+1.72H,并不严格满足两者之间理论关系式,α=1+2H。这个差异是由于测量信号噪音、破裂面的多分形性和分析方法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破裂面 形貌特征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大气降尘矿物成分和形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莹华 戴塔根 +1 位作者 梁凯 刘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SEM/EDX)仪研究大气降尘矿物成分和颗粒物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韶关市大气降尘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斜长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和无定型非晶质物等, 大气颗粒物形貌可分为4种...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SEM/EDX)仪研究大气降尘矿物成分和颗粒物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韶关市大气降尘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斜长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和无定型非晶质物等, 大气颗粒物形貌可分为4种类型:粒状、片状单矿物,链状集合体,圆球状飘珠和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伊利石、绿泥石来源于地面扬尘,方解石、白云石来源于建筑扬尘,无定型非晶质物来源于工业烟尘。粒状、片状单矿物是地面扬尘的标志,链状集合体和圆球形飘珠是工业烟尘的标志,不规则粒状集合体是建筑扬尘的标志。大气降尘矿物成分和形貌特征是判别污染物来源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关市 大气降尘 矿物成分 形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烧方式对稻壳灰形貌特征和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洪涛 李炳熙 +1 位作者 徐有宁 高晓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6,共6页
通过改变灼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研究了不同灼烧方式下稻壳灰形貌特征和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灼烧方式可得到含碳量较低的稻壳灰,不同的灼烧方式形成的稻壳灰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不同,直接高温燃烧成灰粒径明显大于其他方式成... 通过改变灼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研究了不同灼烧方式下稻壳灰形貌特征和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灼烧方式可得到含碳量较低的稻壳灰,不同的灼烧方式形成的稻壳灰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不同,直接高温燃烧成灰粒径明显大于其他方式成灰粒径。灼烧温度低于575℃制取的稻壳灰中主要成分是非晶型的SiO2,而灼烧温度达到815℃制取的稻壳灰均有明显的SiO2晶体存在,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灼烧方式,稻壳灰中钾的含量低于其他灼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灼烧方式 形貌特征 成分 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提取对胡萝卜中的多糖基本结构特征及固体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万宇俊 殷军艺 +2 位作者 聂少平 石惠方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研究微波提取对胡萝卜中的多糖基本结构特征及固体形貌的影响。采用沸水浴、微波两种方式提取胡萝卜中的多糖(分别记为WEP和MEP),通过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SEC)和单... 研究微波提取对胡萝卜中的多糖基本结构特征及固体形貌的影响。采用沸水浴、微波两种方式提取胡萝卜中的多糖(分别记为WEP和MEP),通过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SEC)和单糖组成分析等方法比较了两者的基本结构特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者的固体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WEP和MEP的中性糖、糖醛酸和总酚含量存在差异,两者均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但MEP总糖含量更高并含有更多果胶类单糖;WEP和MEP的HPSEC图有一定相似性,但WEP中含有重均分子质量高达7.77×105 D的组分;WEP表现较为聚集的片状结构,而MEP组分则表现较为分散且主要为小片段状态。上述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多糖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多糖 微波提取 基本结构特征 固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