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少量标注样本的茶芽目标检测YSVD-Tea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子秋 宋彦 +2 位作者 陈霖 张航 宁井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1-311,共11页
构建大规模茶芽目标检测数据集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任务,为了降低数据集构建成本,探索少量标注样本的算法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YSVD-Tea(YOLO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or tea bud detection)算法,通过将预训练模型中的基础卷积替... 构建大规模茶芽目标检测数据集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任务,为了降低数据集构建成本,探索少量标注样本的算法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YSVD-Tea(YOLO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or tea bud detection)算法,通过将预训练模型中的基础卷积替换为3个连续的矩阵结构,实现了对YOLOX算法结构的重构。通过维度变化和奇异值分解操作,将预训练权重转换为与重构算法结构相对应的权重,从而将需要进行迁移学习的权重和需要保留的权重分离开,实现保留预训练模型先验信息的目的。在3种不同数量的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在最小数量的1/3数据集上,YSVD-Tea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YOLOX算法,mAP提高20.3个百分点。对比测试集与训练集的性能指标,YSVD-Tea算法在测试集与训练集的mAP差距仅为21.9%,明显小于YOLOX的40.6%和Faster R-CNN的55.4%。在数量最大的数据集上,YOLOX算法精确率、召回率、F1值、mAP分别为86.4%、87.0%、86.7%和88.3%,相较于对比算法均最高。YSVD-Tea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少量标注样本的茶芽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芽 目标检测 奇异值分解 少量样本 遗传算法 YOL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建立
2
作者 任广鑫 高钰敏 +2 位作者 丁小莉 张雨茹 张正竹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水浸出物是茶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该研究提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快速检测乌龙茶中水浸出物含量。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60份乌龙茶样品的光谱信息,通过Savitzky-Golay(SG)滤波器对原... 水浸出物是茶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该研究提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快速检测乌龙茶中水浸出物含量。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60份乌龙茶样品的光谱信息,通过Savitzky-Golay(SG)滤波器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对采集的SG预处理光谱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基于SG预处理光谱和SPA法优化的特征光谱建立乌龙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PLS定量模型。结果显示,利用SPA法优化出14个特征波长建立SPA-PLS模型的性能最佳。在预测集中的相关系数为0.896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8034%,剩余预测偏差为4.11。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SPAPLS算法快速检测乌龙茶中水浸出物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出物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连续投影算法 检测方法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BD耦合算法的茶园仿生掘耕机优化与试验
3
作者 贾治军 姜嘉胤 +10 位作者 徐家俊 李杨 董春旺 宋文韬 李凯 韦持章 姚雨晨 姚立健 杨自栋 刘皓央 马蓉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302,共19页
针对茶园耕作过程中因土壤板结粘滞特性导致的机具耕作阻力大、作业质量差等问题,基于鼹鼠爪趾生物力学特征创新设计了一款复合仿生耕作铲,通过四杆机构集成设计研制了新型茶园掘耕机。研究过程中,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 针对茶园耕作过程中因土壤板结粘滞特性导致的机具耕作阻力大、作业质量差等问题,基于鼹鼠爪趾生物力学特征创新设计了一款复合仿生耕作铲,通过四杆机构集成设计研制了新型茶园掘耕机。研究过程中,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与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MBD)耦合算法对仿生掘耕机的耕作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同时借助Design-Expert 13试验设计软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耕作铲入土角度、驱动臂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开展整机工作参数优化研究,确定在耕作深度100 mm时,安装复合仿生耕作铲的茶园仿生掘耕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入土角度33.506°、驱动臂转速289.923 r·min^(-1)、机具行进速度0.2 m·s^(-1)。基于此优化参数,通过土壤颗粒运动速度分布特征进行耕作扰动对比仿真分析。最后开展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原型铲,装配复合仿生耕作铲的掘耕机减阻率为5.70%,碎土率提升至91.05%,其他作业评价指标均有所提升,工作性能能够满足茶园耕作的要求,验证了其仿生结构设计的有效性与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耕作机械 离散元法 多体动力学 耦合算法 仿生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算法的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及验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陶肖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4-157,167,共5页
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本文面对移动平台上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存储、高效传输和实时信息解密及处理等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TE... 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本文面对移动平台上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存储、高效传输和实时信息解密及处理等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TEA算法的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该技术采用循环迭代的移位和异或运算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以实现移动平台端地理信息数据的高安全加密存储和高性能实时解密处理,并采用该算法对SRTM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EA算法的地理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加密及解密处理,满足移动系统对地形数据的高安全存储和高性能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算法 地理信息安全 高安全存储 数据实时解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O算法的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王文胤 谭立新 +1 位作者 宋敏 胡程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动态种群收缩策略,在迭代过程中缩减种群规模,减少计算成本,使用末位淘汰机制及对算法结构改良提升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个体多样性,并引入动态调整因子λ_t改进第一防御策略,平衡算法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优化比例。通过Lindenmayer系统及UR5机械臂构建茶叶采摘仿真场景,进行仿真路径规划实验。在10个不同环境中,改进CPO算法相比原算法,平均计算时间减少4.7%,平均路径长度缩短0.78%;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等算法相比,平均耗时相较GWO、DBO分别下降25%、24%,路径长度相较RRT算法减少23%、平均规划成功率高28%。改进CPO算法相较其他算法耗时更短,同时具有更好的路径质量及规划成功率,验证了其在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路径规划 改进冠豪猪优化器 群智能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算法的智能采茶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志艳 李辉 杨光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4,236,共7页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YOLOv3算法进行改进,采用EfficientNet网络替代DarkNet-53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目标函数GIOU优化损失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3算法在茶叶嫩芽识别方面,其准确率达到86.53%,单张图像平均识别时间为53 ms,相比传统的YOLOv3算法,性能实现明显的提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机器采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茶 YOLOv3算法 蛛式机械手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低温复合胁迫对茶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模拟预测
7
作者 赵茜 刘倩 +8 位作者 蔡何佳奕 何婕绮 方筠雅 刘雨欣 陈超 郑曜东 张天经 余文娟 杨广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916,共16页
为明确多重气候胁迫对茶树光合效率的影响,开发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胁迫分级体系,以实现对茶树胁迫的即时监测。以福建省主栽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了茶树在干旱低温复合胁迫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响应;基于监测数据,构建了基于光合生... 为明确多重气候胁迫对茶树光合效率的影响,开发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胁迫分级体系,以实现对茶树胁迫的即时监测。以福建省主栽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监测了茶树在干旱低温复合胁迫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响应;基于监测数据,构建了基于光合生理特性的胁迫快速分级方法及光合作用预测预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干旱低温复合胁迫下所有参试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效率均显著下降,且随胁迫强度增大光合效率的下降幅度增大。参试茶树品种中,铁观音的光合效率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具有较强的耐胁迫能力;而福鼎大白茶的耐胁迫能力最弱。筛选了茶树对复合胁迫高度敏感的光合生理参数,利用K-ansme聚类算法对该参数进行聚类,构建了胁迫快速分级方法,聚类精确度在80%以上。利用不同模型预测并验证光合生理指标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精度最高。本研究构建的胁迫分级方法实现了对茶树复合胁迫的快速分级,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了对光合生理的无损伤监测与预警,研究结果可为多重气候条件下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干旱低温胁迫 光合生理 聚类分析 回归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茶叶理条机温度控制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小勇 李兵 +2 位作者 曾晨 李尚庆 徐成刚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3-369,共7页
为了防止茶叶在理条过程中出现色泽变黄、变暗或产生焦味的现象,需要有效地控制理条过程中的温度,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将模糊算法与理条过程的温度控制结合,运用Matlab对设计进行仿真及进行理条实验,表明主副加热部件模糊温度控制精度... 为了防止茶叶在理条过程中出现色泽变黄、变暗或产生焦味的现象,需要有效地控制理条过程中的温度,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将模糊算法与理条过程的温度控制结合,运用Matlab对设计进行仿真及进行理条实验,表明主副加热部件模糊温度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碎茶率为6%(传统方式碎茶率为11.8%,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碎茶率为8.3%),理条温度为90℃,评审分数为932.5分,优于传统理条方式与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理条方式,该研究为提高茶叶理条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算法 茶叶理条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3类主要组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作为茶叶质量的快速评定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立恒 吕进 +1 位作者 林敏 孙耀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4-336,共3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的茶多酚、氨基酸及咖啡碱三类化合物。用PLS计算法建立了表示上述组分的二阶导数近红外光谱与其含量间关系的分析模型。根据相关分析模型计算所得的组分含量的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对...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的茶多酚、氨基酸及咖啡碱三类化合物。用PLS计算法建立了表示上述组分的二阶导数近红外光谱与其含量间关系的分析模型。根据相关分析模型计算所得的组分含量的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对应组分的含量达到一致。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评定茶叶品质的快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PLS算法 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碱 茶叶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PSO-LSSVM的茶叶品质计算机视觉分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洪 吴瑞梅 +3 位作者 艾施荣 范苑 吴彦红 刘木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国内外茶叶品质评价主要以感官审评方法评定。基于茶叶外形品质的评茶师审评结果,将72个茶样分成4个等级,建立茶叶品质的计算机视觉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级模型。对茶叶外形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LSSVM... 国内外茶叶品质评价主要以感官审评方法评定。基于茶叶外形品质的评茶师审评结果,将72个茶样分成4个等级,建立茶叶品质的计算机视觉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级模型。对茶叶外形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LSSVM算法的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σ2)进行优化。当主成分因子数为5,优化得到的惩罚系数C为65.6085,核参数σ2为35.7213时,建立的LSSVM模型识别精度最高。该模型对校正集的总体回判率为93.75%,测试集总体识别率为91.67%。结果表明,采用PCA-PSO-LSSVM建立的茶叶品质计算机视觉分级模型,比PSO-LSSVM、传统LSSVM、SVM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可为茶叶品质的实时快速检测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品质 LSSVM 粒子群算法 感官评价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茶叶理条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小勇 李兵 +1 位作者 曾晨 李尚庆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0-444,共5页
为了降低茶叶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与振动,提高机器的传动性能与茶叶的加工质量,运用遗传算法和Matlab工具箱,建立理条机传动机构的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编制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然后通过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并进... 为了降低茶叶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与振动,提高机器的传动性能与茶叶的加工质量,运用遗传算法和Matlab工具箱,建立理条机传动机构的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编制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然后通过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并进行验证试验。优化后各参数为:理条机最小传动角为71.1°,工作行程为122 mm;极位夹角为3.6°,在优化参数下,噪音减低2 d B,茶叶成条率提高了2%。该研究为提高茶叶理条机的工作性能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理条机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和BP-AdaBoost-GA的红茶发酵性能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董春旺 赵杰文 +3 位作者 朱宏凯 袁海波 叶阳 陈全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5-342,共8页
为明确自行设计的滚筒式红茶发酵机性能参数,以无量纲化的综合评分为发酵品质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和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BP-AdaBoost-GA)对影响发酵品质的3个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进行优化,并对2种方法的优... 为明确自行设计的滚筒式红茶发酵机性能参数,以无量纲化的综合评分为发酵品质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和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BP-AdaBoost-GA)对影响发酵品质的3个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进行优化,并对2种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品质的影响重要性顺序为:发酵温度、翻拌间隔、发酵时间;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分别为25℃、150 min、20 min时,综合评分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0.863和0.856,相对误差为0.8%;而采用BP-AdaBoost-GA优化,当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分别为27℃、170 min、25 min时,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0.871和0.868,相对误差为0.3%;BPAdaBoost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和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0.994和18.456,高于响应面法的0.988和9.577,且预测均方根误差较低,为0.017。在红茶发酵工艺的参数优化中,采用BP-AdaBoost-GA方法能比响应面法更好地拟合模型,以及在全局变量范围内推导最优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发酵 参数优化 ADABOOST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的计算机识别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汪建 杜世平 王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39-2140,共2页
探讨了茶叶颜色实时检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有效的颜色检测模型和识别算法,并通过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探索了以茶的HIS图像为模型,提取H作为识别指标的遗传神经网络新途径,对茶叶图像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用所建立的识别... 探讨了茶叶颜色实时检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有效的颜色检测模型和识别算法,并通过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探索了以茶的HIS图像为模型,提取H作为识别指标的遗传神经网络新途径,对茶叶图像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用所建立的识别指标和方法对不同烘炒工艺的茶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人工判别结果的吻合率为91.7%,说明用计算机视觉代替人工感官进行识别是可行的。该方法的检测为茶叶感官品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颜色 图象处理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信动态口令的身份认证管理服务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国兵 马佳宾 +1 位作者 贾荣兴 王凯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针对配电馈线终端(FTU)智能手机人机交互接口MMI应用身份认证管理的技术要求,需要在配网调控制中心建设动态身份验证的服务器系统,以实现对手机MMI应用的安全防护。控制中心服务器侧的身份认证管理软件采用挑战/响应方式的动态口令身份... 针对配电馈线终端(FTU)智能手机人机交互接口MMI应用身份认证管理的技术要求,需要在配网调控制中心建设动态身份验证的服务器系统,以实现对手机MMI应用的安全防护。控制中心服务器侧的身份认证管理软件采用挑战/响应方式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并使用手机短信实现认证信息的传输,微型加密算法TEA对短信内容进行加解密处理,从而实现MMI应用的异步双因子安全体系登录认证的目的。在分析研究相关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身份认证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在用户控制中心机房成功部署,达到了项目开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双因子安全体系 动态口令 挑战/响应方式 验证码 tea加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茶叶理条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兵 夏涛 李尚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82,共4页
为了提高茶叶理条机的传动性能与茶叶加工质量,运用蚁群算法和Matlab语言,建立了茶叶理条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茶叶理条机的关键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程序,并运用该程序对茶叶理条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并进行了验证试验。... 为了提高茶叶理条机的传动性能与茶叶加工质量,运用蚁群算法和Matlab语言,建立了茶叶理条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茶叶理条机的关键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程序,并运用该程序对茶叶理条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并进行了验证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曲柄长度为59.1mm;连杆长度为341.5mm;偏心距为57.5mm;滑块行程为120mm;辅助角为8.26°;极位夹角为3.5°;最小传动角由50°增大到70.1°;噪音降低5dB;成条率增加6%。该研究为提高茶叶理条机工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评估 优化 设计 茶叶理条机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理条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勇 李兵 +1 位作者 曾晨 李尚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65,70,共5页
为了降低茶叶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与振动,提高机器的传动性能与茶叶的加工质量,运用遗传算法和Mat Lab工具箱,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编制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m文件,然后通过Mat 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 为了降低茶叶理条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与振动,提高机器的传动性能与茶叶的加工质量,运用遗传算法和Mat Lab工具箱,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编制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m文件,然后通过Mat 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并进行验证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内齿轮的模数为2.5 mm,齿数为2 8,齿宽为2 1 mm,噪音降低了2 d B,成条率增加了2%。该研究对提高茶叶理条机的工作性能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理条机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茶叶抖筛机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兵 夏涛 +1 位作者 宛晓春 李尚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7,共4页
针对茶叶抖筛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建立了茶叶抖筛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蚁群算法和Matlab语言,编制了茶叶抖筛机的关键参数的优化程序,运用该程序对茶叶抖筛机的筛床倾斜角、振动方向角、曲柄半径、振动圆频率等参数进行优化仿真计算和... 针对茶叶抖筛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建立了茶叶抖筛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蚁群算法和Matlab语言,编制了茶叶抖筛机的关键参数的优化程序,运用该程序对茶叶抖筛机的筛床倾斜角、振动方向角、曲柄半径、振动圆频率等参数进行优化仿真计算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筛床倾斜角α为2.8°;振动方向角β为52.8°;曲柄半径r为0.025 m;曲柄圆频率ω为21.5rad/s时,筛净率提高14%,单位有效筛分面积生产率提高28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抖筛机 蚁群算法 优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压智能采集终端的关键模块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林 谷正气 +2 位作者 黄晶 颜运昌 杨易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1,共4页
介绍一种高压智能采集终端,该终端采用高端的悬浮式电源设计和可消除DC-DC变换器负阻抗影响的滤波电路,解决了高压智能表的稳定供电问题;同时改进了电能参数算法,降低了由于电网频率波动造成的非同步采样对参数计算的影响,提高了计算精... 介绍一种高压智能采集终端,该终端采用高端的悬浮式电源设计和可消除DC-DC变换器负阻抗影响的滤波电路,解决了高压智能表的稳定供电问题;同时改进了电能参数算法,降低了由于电网频率波动造成的非同步采样对参数计算的影响,提高了计算精度。并以此终端为依托,提出一种基于高低压参数互补的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除能进行远方抄表、购电管理、负荷管理等常规功能外,还可实时确定配电系统中的窃电用户、计量装置失准点和具体的电能损失量。挂网试运行表明,该终端和负荷管理系统无论在性能还是功能上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智能采集终端 高低压参数互补 负荷管理 微型加密算法(t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波长选择方法在绿茶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辉军 吕进 +1 位作者 林敏 余良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9-681,685,共4页
利用遗传算法(GA)提取茶叶的近红外吸收特征波长的方法,研究建立了绿茶水分和氨基酸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波长选择前后两种成分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遗传算法波长选择后,简化了分析模型,同时模型的稳健性增强。氨基酸预... 利用遗传算法(GA)提取茶叶的近红外吸收特征波长的方法,研究建立了绿茶水分和氨基酸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波长选择前后两种成分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遗传算法波长选择后,简化了分析模型,同时模型的稳健性增强。氨基酸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SEP)减小82.1%,水分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减小(SEP)76.6%,它们在波长选择前后对应的分析波长数之比分别为995∶7和199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近红外光谱 遗传算法 波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特征变量筛选快速检测绿茶滋味品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瑞梅 赵杰文 +1 位作者 陈全胜 黄星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82-1785,共4页
茶汤滋味是茶叶品质的核心,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绿茶滋味品质。试验以滋味化学鉴定法作为绿茶滋味品质检测的标准方法,试验得到的滋味总得分值作为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参考测量值。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利用联合区间偏... 茶汤滋味是茶叶品质的核心,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绿茶滋味品质。试验以滋味化学鉴定法作为绿茶滋味品质检测的标准方法,试验得到的滋味总得分值作为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参考测量值。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筛选特征子区间;然后,用遗传算法(GA)在特征子区间内优选特征变量。最优模型在优选出38个特征变量,主成分因子数为6时获得,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90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4.66。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iPLS-GA算法检测绿茶滋味品质是可行的,同时表明siPLS-GA算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遗传算法 绿茶 滋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