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硅光子晶体TE模式光下路分束器设计 |
陈曦曜
李晖
邱怡申
强则煊
李军军
庄冬霞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准光激励毫米波圆波导旋转TE_(62)模式产生器 |
李少甫
张从会
王忠
陈洪斌
胡林林
潘文武
郭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3
|
高功率圆波导TE0n-TE11模式变换研究 |
牛新建
李宏福
喻胜
谢仲怜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4
|
915 MHz TE10-TE01模式转换器设计 |
董健
刘甫坤
赵连敏
闫新胜
徐伟业
汤允迎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用于磁控管轴向辐射TE_(11)模式的紧凑型输出结构 |
史迪夫
钱宝良
李伟
王弘刚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6
|
V波段圆波导TE_(01)模式激励器 |
付华
李浩
姜利辉
吴泽威
李天明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轴向输出TE_(10)模式的紧凑型相对论磁控管的粒子模拟 |
史迪夫
钱宝良
王弘刚
李伟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基于长缝耦合的紧凑型TE_(31)-TE_(11)高功率微波模式变换器 |
徐刚
曾荣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Q波段圆波导轴线弯曲TE_(01)-TE_(11)模式变换器设计 |
张贺
罗勇
徐勇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94GHz圆波导TE_(01)模式激励器研究 |
付华
|
《现代电子技术》
|
2013 |
3
|
|
11
|
一种使用TE_(11)为过渡模的TE_(01)-HE_(11)模式变换器设计(英文) |
付晨阳
廖永波
何宇臻
于新华
牛新建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2
|
一种紧凑的圆波导TE_(01)模式激励器 |
陈海涛
章志广
刘欢
|
《舰船电子工程》
|
2015 |
0 |
|
13
|
W波段TE02模式回旋行波管带宽输入耦合器设计 |
王哲远
王峨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基岩山区大地电磁法TE和TM极化特征 |
程勃
罗润林
李尔頔
吕玉增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Marvell展示LTE和TD-HSPA+多模多模通信芯片 |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2 |
0 |
|
16
|
海思发布业界首款支持Release 9和Category 4的LTE多模芯片 |
|
《集成电路应用》
|
2012 |
0 |
|
17
|
基于多物理场仿真的TE221温补滤波器设计技术 |
徐贺
|
《空间电子技术》
|
2019 |
1
|
|
18
|
三维大地电磁数据的二维反演解释 |
胡祖志
胡祥云
何展翔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9
|
扇面波导宽面横缝的等效参量 |
吕善伟
庄岩
高文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20
|
阶梯波导的传输矩阵研究 |
宗卫华
梁昌洪
|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