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TDI-TMP预聚物贮存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绍成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讨论了甲苯二异氰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 (TDI-TMP)预聚物的固体分、投料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预聚物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制备贮存稳定性好的TDI-TMP预聚物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tdi-tmp 预聚物 贮存稳定性 因素 甲苯二异氰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分子蒸馏设备分离聚氨酯预聚物中游离TDI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孝勇 张心亚 +2 位作者 沈慧芳 瞿金清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经过分析几种常见的降低聚氨酯预聚物中游离二异氰酸酯单体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可以看出采用薄膜蒸发技术是最经济有效的。今采用分子蒸馏设备来分离聚氨酯TDI-TMP预聚物中游离TDI单体,并考察了影响TDI分离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聚氨酯预... 经过分析几种常见的降低聚氨酯预聚物中游离二异氰酸酯单体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可以看出采用薄膜蒸发技术是最经济有效的。今采用分子蒸馏设备来分离聚氨酯TDI-TMP预聚物中游离TDI单体,并考察了影响TDI分离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聚氨酯预聚物在经过闪蒸后,在MD-S80分子蒸馏设备上采用两级蒸发可以将游离TDI单体降低到0.5%(wt)以下。蒸馏的优化条件为预聚物进料速率0.8kg?h?1,进料温度为100℃,蒸馏温度为150℃,第一次蒸馏的压力为400Pa,第二次蒸馏的压力为15Pa,刮板转速为150r?min?1。经过两次蒸馏,将蒸馏过的预聚物用醋酸丁酯稀释到75%(wt),分析其TDI含量为0.45%(wt),NCO浓度为13.0%(wt),达到了用分子蒸馏分离TDI的目的,说明用分子蒸馏设备分离聚氨酯预聚物中的TDI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设备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分离 聚氨酯 tdi-tmp预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国章 闫涛 +2 位作者 刘伟 郝晓刚 许并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酯三乙氧基硅烷(APTP),再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水解缩合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HAPTP)。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TP缩合水解对涂料及其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酯三乙氧基硅烷(APTP),再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水解缩合制备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HAPTP)。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TP缩合水解对涂料及其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TP经水解缩合后,有纳米SiO2生成。和APTP涂料相比,在相同的紫外光辐照时间内,HAPTP涂料的C=C双键转化率稍有降低,但其固化膜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残渣率提高,铅笔硬度从4 H提高到5H,磨耗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丙烯酸酯预聚物 预聚物 溶胶-凝胶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感光性 被引量:31
4
作者 孙芳 黄毓礼 牛爱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1,65,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烷羟基硅油、丙烯酸 β-羟乙酯 (HEA)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ISAE)。探讨了原料结构、反应温度、合成方法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低于 80℃ ,合成方...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烷羟基硅油、丙烯酸 β-羟乙酯 (HEA)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ISAE)。探讨了原料结构、反应温度、合成方法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低于 80℃ ,合成方法为过量 IPDI先与烷羟基硅油反应 ,然后再与 HEA反应。表征了 ISAE的结构 ,ISAE是含硅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不含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研究了 ISAE感光体系的感度 ,发现 ISAE感光体系具有很高感光性 ,感度值为 12 .3m J/cm2 ,其紫外响应峰为 33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合成 表征 感光性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对TDI封端聚醚预聚物反应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文庆珍 朱金华 +1 位作者 王源升 姚树人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3-26,34,共5页
用FTIR研究了不同活性的扩链剂对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速度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扩链剂与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反应速度分别按1,3丁二醇、1,4丁二醇、MOCA的顺序增加,室温下3种扩链剂在固化前期均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 用FTIR研究了不同活性的扩链剂对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速度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扩链剂与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反应速度分别按1,3丁二醇、1,4丁二醇、MOCA的顺序增加,室温下3种扩链剂在固化前期均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因此不同活性的扩链剂不影响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反应的反应级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封端聚醚预聚物 扩链剂 聚氨酯 固化反应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预聚物改性酚醛泡沫塑料脆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程珏 梁明莉 金关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聚氨酯预聚物对酚醛泡沫塑料进行改性,研究了预聚物粘度、用量对泡沫粉化程度和回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物的粘度越低,对酚醛泡沫的粉化性的改善效果越好;当预聚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泡沫的粉化程度仅为未改性的40%,且使泡... 采用聚氨酯预聚物对酚醛泡沫塑料进行改性,研究了预聚物粘度、用量对泡沫粉化程度和回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物的粘度越低,对酚醛泡沫的粉化性的改善效果越好;当预聚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泡沫的粉化程度仅为未改性的40%,且使泡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弹率大于60%;聚氨酯预聚物对酚醛泡沫塑料的改性机理不是简单的物理共混,同时伴有共聚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酚醛泡沫塑料 粉化 预聚物 改性 共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封端预聚物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强 胡春圃 应圣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1-534,共4页
采用具有烯醇结构的封端剂,用反应活性较高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水分散液。红外先谱分析和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封端后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水中可以解封,所制备的PUA膜的性能优于在水中难于解封的封端剂制备的PUA... 采用具有烯醇结构的封端剂,用反应活性较高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水分散液。红外先谱分析和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封端后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水中可以解封,所制备的PUA膜的性能优于在水中难于解封的封端剂制备的PUA。比较了用预聚物分散法和核壳反转法制备的封端型PUA水分散液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水分散液 封端预聚物 制备 预聚物分散法 核壳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聚物对UV胶印油墨乳化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蕾 黄蓓青 +1 位作者 孙程博 魏先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6,21,共3页
UV胶印油墨的乳化率对油墨的印刷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UV胶印油墨的各个组分中,预聚物对于油墨乳化率的影响较大。为了改变油墨中预聚物的组成配制UV胶印油墨,探讨了不同预聚物配制的UV胶印油墨的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类丙烯酸... UV胶印油墨的乳化率对油墨的印刷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UV胶印油墨的各个组分中,预聚物对于油墨乳化率的影响较大。为了改变油墨中预聚物的组成配制UV胶印油墨,探讨了不同预聚物配制的UV胶印油墨的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氧类丙烯酸酯的含量是影响UV胶印油墨乳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油墨 胶印 乳化 预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醇酸树脂的丙烯酸预聚物官能度的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凌建雄 李芳 +2 位作者 涂伟萍 杨卓如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3-77,共5页
平均官能度是影响醇酸树脂配方设计的重要参数 .丙烯酸预聚物改性醇酸树脂的配方中 ,只有丙烯酸预聚物的官能度是未知参数 .通过IR光谱、GPC分析以及化学滴定法能估算出预聚物的官能度 .利用测定的官能度对醇酸树脂涂料进行配方设计 ,... 平均官能度是影响醇酸树脂配方设计的重要参数 .丙烯酸预聚物改性醇酸树脂的配方中 ,只有丙烯酸预聚物的官能度是未知参数 .通过IR光谱、GPC分析以及化学滴定法能估算出预聚物的官能度 .利用测定的官能度对醇酸树脂涂料进行配方设计 ,可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酸树脂 丙烯酸预聚物 平均官能度 改性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UV固化的涂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薰 李喜见 +1 位作者 陈洪 张继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双羟基化合物、二羟烷基羧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UV固化的水性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该预聚物的结构,并讨论了羧基含量、原料不同配比等影响涂膜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涂膜吸水率...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双羟基化合物、二羟烷基羧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UV固化的水性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该预聚物的结构,并讨论了羧基含量、原料不同配比等影响涂膜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涂膜吸水率、光泽度、硬度、拉伸强度等方面的测试,表明了合成的预聚物UV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预聚物 UV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涂膜性能 涂料油墨 水性光固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NCO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金星 粟晖 +3 位作者 姚志湘 李张升 闫一夫 孙增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60,66,共5页
运用拉曼光谱技术和基于角度度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聚合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NCO)含量进行研究。通过采集反应过程中样本的—NCO含量数据及反应体系拉曼光谱数据,将拉曼强度数据转换为角度度量数据,并对该角度... 运用拉曼光谱技术和基于角度度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聚合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NCO)含量进行研究。通过采集反应过程中样本的—NCO含量数据及反应体系拉曼光谱数据,将拉曼强度数据转换为角度度量数据,并对该角度度量数据和—NCO含量实测值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了聚氨酯预聚物合成过程—NCO基团的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相比,最大绝对误差为0.20%,平均绝对误差为0.0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7,相关系数达0.999,满足无损、高效、准确检测的要求,为实现在线监测—NCO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物 在线监测 拉曼光谱 角度度量 异氰酸酯基(-N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塑料涂料用梳型聚酰胺预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锦峰 周应萍 +1 位作者 李贵贤 杨保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树脂和丙烯酸乙酯氨基甲酸酯基一异氰酸酯通过加成反应制得以聚酰胺为主链、丙烯酸乙酯二氨基甲酸酯为侧链的梳型预聚物。将此预聚物与适宜的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颜填料和助剂复配 ,可以制得满足塑料 (PE、PP...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树脂和丙烯酸乙酯氨基甲酸酯基一异氰酸酯通过加成反应制得以聚酰胺为主链、丙烯酸乙酯二氨基甲酸酯为侧链的梳型预聚物。将此预聚物与适宜的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颜填料和助剂复配 ,可以制得满足塑料 (PE、PP、PS、PET、PA、ABS)应用要求的UV固化涂料。讨论了聚酰胺相对分子质量、活性稀释剂、颜填料、光敏剂和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固化涂料 塑料涂料 梳型预聚物 聚酰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酚醛预聚物共缩聚胶黏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左迎峰 屠茹茹 +2 位作者 李萍 周亚 吴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进行氧化改性,并以聚乙烯醇为接枝剂进行接枝改性,再与酚醛预聚物进行共缩聚反应,制得淀粉/酚醛预聚物(S/PFO)共缩聚胶黏剂。讨论了淀粉/酚醛预聚物比例、共缩聚温度和共缩聚时间对S/PFO共缩聚胶黏剂固体...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进行氧化改性,并以聚乙烯醇为接枝剂进行接枝改性,再与酚醛预聚物进行共缩聚反应,制得淀粉/酚醛预聚物(S/PFO)共缩聚胶黏剂。讨论了淀粉/酚醛预聚物比例、共缩聚温度和共缩聚时间对S/PFO共缩聚胶黏剂固体含量、黏度、固化时间、干状胶合强度和湿状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酚醛预聚物比例为15/120,共缩聚温度为90℃,共缩聚时间为2.0 h时,所制得的S/PFO共缩聚胶黏剂综合性能最佳。采用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PFO共缩聚胶黏剂的固化性能和胶合界面进行了表征。相比于酚醛树脂胶黏剂,S/PFO共缩聚胶黏剂固化温度和固化焓值均降低,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能耗。S/PFO共缩聚胶黏剂能将木材表面的孔隙均匀填满,形成一层薄薄的且连续的胶膜,有利于提高其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氧化接枝 酚醛预聚物 共缩聚 胶黏剂 胶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含氟预聚物为助稳定剂的苯乙烯细乳液聚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震乾 吴海银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2-506,共5页
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的无规共聚物(PSF)作为助稳定剂,进行St的细乳液聚合,考察了不同含氟量的PSF对转化率、聚合速率Rp、液滴粒径和成核粒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氟量由0增加到34.9%,转化率由67.5%增加到80.1%,R... 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的无规共聚物(PSF)作为助稳定剂,进行St的细乳液聚合,考察了不同含氟量的PSF对转化率、聚合速率Rp、液滴粒径和成核粒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氟量由0增加到34.9%,转化率由67.5%增加到80.1%,Rp由0.75×10-2mol.L-1.min-1提高到1.74×10-2mol.L-1.min-1;PSF的含氟量对细乳化后液滴粒径的影响较小,但对聚合过程中成核粒子数有较大影响。当含氟量由0增加到34.9%时,反应3 h后,体系成核粒子数由每升1.83×1016个增加到2.07×1016个,并初步分析了PSF可以单独作为助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含氟预聚物 助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预聚物在特种UV固化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秀芬 周元林 杨文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48,68,共3页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主要原料,合成外围带有8个双键的超支化预聚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将超支化预聚物与不同官能度单体配成特种UV固化胶,测定了粘度、透过率、折射率随固化胶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主要原料,合成外围带有8个双键的超支化预聚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将超支化预聚物与不同官能度单体配成特种UV固化胶,测定了粘度、透过率、折射率随固化胶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超支化预聚物与一般线性预聚物结构不同,UV固化胶黏度较低,且随着单体含量的增加,黏度下降平缓;在400~1500nm的可见及红外光区,UV固化胶的光透过率较高,均大于95%;UV固化胶折射率随预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1.572。用超支化预聚物制备的特种UV固化胶有望在光学器件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预聚物 UV固化胶 粘度 透射率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国章 刘伟 +1 位作者 闫涛 许并社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2,共4页
利用纳米SiO2表面Si—OH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特点,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将该预聚物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并对涂料的光敏性能、黏度及其... 利用纳米SiO2表面Si—OH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特点,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原位聚合制备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将该预聚物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并对涂料的光敏性能、黏度及其固化膜的耐热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团聚现象少,分散性能好。采用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所制涂料固化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改善,但涂料的透明性和光固化速率降低,黏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化学改性 纳米SiO2/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乳酸预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桢 张勇 +1 位作者 周正发 袁茂全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7-90,共4页
聚乳酸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实验以L 乳酸作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缩合聚合法制备扩链反应的端羟基乳酸预聚物。研究探讨二醇或聚乙二醇和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等聚合条件对预聚物分子量的... 聚乳酸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实验以L 乳酸作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缩合聚合法制备扩链反应的端羟基乳酸预聚物。研究探讨二醇或聚乙二醇和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等聚合条件对预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并采用IR,GPC和1HNMR等测试手段对预聚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物 端羟基 聚合条件 全生物降解 L-乳酸 合成 熔融 ^1HNMR 缩合聚合 扩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作为助稳定剂的细乳液聚合速率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震乾 吴海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预聚物为助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十六醇为助乳化剂和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细乳液聚合反应速率。考察乳化剂浓度、助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预聚物浓度、预聚物分子量以及...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预聚物为助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十六醇为助乳化剂和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细乳液聚合反应速率。考察乳化剂浓度、助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预聚物浓度、预聚物分子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速率Rp随着乳化剂浓度或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助乳化剂浓度的提高而减小,引发剂浓度对Rp影响不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加入预聚物的细乳液体系聚合速率Rp在聚合反应前期比常规细乳液有明显提高:PMMA(Mw=520000)浓度为2×10-3mmol·L-1时,Rp的最大峰值为1.84×10-2mol·L-1·min-1。预聚物PMMA在MMA细乳液聚合体系中,可以提高聚合速率和增加体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预聚物 助稳定剂 聚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预聚物对剑麻纤维/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晓娟 庞素娟 +6 位作者 徐鼐 潘丽莎 林强 马楠松 徐瑞璋 王亦云 杨舒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了提高剑麻纤维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界面作用力,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剑麻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在剑麻纤维和PPC熔融共混时,加入异氰酸酯预聚物(PUP)进行反应性共混改性。通过FTIR、TGA、SEM、拉伸测试等手段对剑麻纤维/PUP/PPC复合... 为了提高剑麻纤维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界面作用力,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剑麻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在剑麻纤维和PPC熔融共混时,加入异氰酸酯预聚物(PUP)进行反应性共混改性。通过FTIR、TGA、SEM、拉伸测试等手段对剑麻纤维/PUP/PPC复合体系进行表征,研究加入PUP对复合材料微观相界面性质及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H550硅烷偶联剂处理并加入PUP后,PPC与剑麻纤维在熔融共混时发生原位增容反应,复合材料的两相界面黏结性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PUP与剑麻纤维存在一定协同效应,使得材料的耐热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剑麻纤维 异氰酸酯预聚物 界面 热稳定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预聚物的合成和UV固化膜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福强 罗世永 许文才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49,共3页
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以及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为原料,合成有机硅改性的环氧丙烯酸光敏预聚物。分析了合成反应机理,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阻聚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 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以及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为原料,合成有机硅改性的环氧丙烯酸光敏预聚物。分析了合成反应机理,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阻聚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将合成的光敏预聚物配制成光固化胶粘剂固化,测定了固化膜的硬度和柔韧性。结果表明:在环氧丙烯酸聚合物中含有C=C双键和Si-O-Si键;反应温度为90~100℃,对苯二酚阻聚剂的加入量为0.3%(质量分数),合成反应时间4.5h;光固化膜的铅笔硬度为5H,柔韧性良好,膜层光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光敏预聚物 合成参数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