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与扩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薇 伍君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梳理了室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总结了室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综述了物理环境、建筑空间、通风状况对微生物气溶胶扩散的影响及其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空间扩散机制的差异。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分析微... 梳理了室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总结了室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综述了物理环境、建筑空间、通风状况对微生物气溶胶扩散的影响及其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空间扩散机制的差异。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分析微生物的繁衍代谢特性、受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多重影响因子对微生物气溶胶分布和扩散的协同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等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气溶胶 分布特征 扩散机制 室内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效应的纤维加筋黄土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鑫 许伟能 +1 位作者 黄光靖 兰恒星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长度、含量以及分布形式对黄土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均匀和不均匀加筋方案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其中,不均匀加筋分三层夯入加筋土,通过改变剪切盒两侧的加筋含量实现),得到加筋黄土的抗剪强度-剪切应变曲线及其抗剪...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长度、含量以及分布形式对黄土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均匀和不均匀加筋方案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其中,不均匀加筋分三层夯入加筋土,通过改变剪切盒两侧的加筋含量实现),得到加筋黄土的抗剪强度-剪切应变曲线及其抗剪强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黄土抗剪强度,加固效果受到纤维长度、掺量以及法向应力耦合影响;(2)在均匀加筋方案中,纤维长度12 mm、掺量0.5%的加固效果最佳;在不均匀加筋方案中,当法向应力为5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15 mm,当法向应力为10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略>35 mm,当法向应力为20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进一步增大;(3)纤维的分布形式对加固效果具有明显影响,相比于整体0.8%含量加筋组,将两侧加筋含量降低为0.5%后的不均匀加筋加固效果更好,因为避免了高含量纤维导致的成团现象,从而保证土颗粒和纤维间的粘结。研究成果有望为黄土纤维加筋优化布筋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黄土 室内大型直剪试验 不均匀加筋 剪切面影响范围 纤维分布 抗剪强度 优化布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共享方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建迪 赵品勇 李俊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6,共4页
通过对现有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分布系统及空间传输损耗的讨论,本文分析了TD-SCDMA与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享的可能性。根据2G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和TD-SCDMA技术特点,提出了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末端合路的建设方案,实现TD-SCDMA系统与现有... 通过对现有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分布系统及空间传输损耗的讨论,本文分析了TD-SCDMA与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享的可能性。根据2G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和TD-SCDMA技术特点,提出了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末端合路的建设方案,实现TD-SCDMA系统与现有的2G/3G室内分布系统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cdma:室内分布 共享 功率匹配 末端合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建模及优化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少达 刘海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72,共14页
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数新业务包括时代智慧家庭、智能工厂、虚拟现实等等都发生在室内场景,因此如何快速规划建设成本低且功率损耗少的5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更贴近实际场景下的5G室内分布系... 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数新业务包括时代智慧家庭、智能工厂、虚拟现实等等都发生在室内场景,因此如何快速规划建设成本低且功率损耗少的5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更贴近实际场景下的5G室内分布系统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部署成本和天线间最大输出信号功率偏差为目标,以满足每个天线的期望输出信号功率为约束,是一个带约束的混合变量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哈夫曼编码思想,提出了适合室分系统结构的编码策略,利用该编码策略在MOEA/D-CM2M算法框架下设计出求解该模型的有效算法,并且能够通过一次运行提供多个规划方案。计算机仿真表明建立的模型与提出的算法十分有效,比两个真实案例的原设计分别节省了8.90%和20.09%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室内分布系统 多目标优化 天线功率 部署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方骥 黄乐 王筱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33,共7页
目前TD-SCDMA(以下简称TD)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规模较大,网络优化需求迫切,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优化流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TD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理念,形成了相应的快速优化流程及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论证了TD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的合理性,... 目前TD-SCDMA(以下简称TD)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规模较大,网络优化需求迫切,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优化流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TD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理念,形成了相应的快速优化流程及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论证了TD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试点进行实际测试,提出了TD室内分布系统快速优化的测试要点,加深了该优化方法的实际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分布系统 快速优化 td-s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点及来源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玉妹 陈来国 +4 位作者 文丽君 许振成 彭晓春 叶芝祥 曾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7-1152,共6页
随机采集了广州市46个家庭和12个办公室内尘土样品,同时采集了17个室外尘土样品、2个电视机和2个电脑尘土样品并分析了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单体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家庭尘土中∑10PBDEs(BDE28,47,66,85,99,100,153,... 随机采集了广州市46个家庭和12个办公室内尘土样品,同时采集了17个室外尘土样品、2个电视机和2个电脑尘土样品并分析了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单体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家庭尘土中∑10PBDEs(BDE28,47,66,85,99,100,153,154,183,209之和)的含量为564.3-9654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2686,3407ng/g;办公室尘土中∑10PBDEs的含量为1737-4408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3133,3179ng/g.室内尘土中PBDEs的最主要单体为BDE209,分别占家庭尘土和办公室尘土∑10PBDEs的97.4%和99.0%.BDE47、99和183在室内尘土中含量也较高.大多数室内尘土中∑10PBDEs的含量高于室外,说明室内可能有重要的PBDEs释放源.室内尘土中PBDEs的主要工业品来源为十溴联苯醚,五溴联苯醚次之,八溴联苯醚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室内尘土 分布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灰尘中有机磷酸酯的分布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琴 印红玲 +3 位作者 李蝶 邓旭 方淑红 孙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2839,共9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了高校和居民住宅各室内环境灰尘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及分布,发现Tn BP、TCPP、TPh P检出率较高,空调灰尘的OPEs检出率为100%,而超市灰尘中OPEs均未检出;Σ7OPEs浓度范围为317.44~2566.97ng...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了高校和居民住宅各室内环境灰尘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及分布,发现Tn BP、TCPP、TPh P检出率较高,空调灰尘的OPEs检出率为100%,而超市灰尘中OPEs均未检出;Σ7OPEs浓度范围为317.44~2566.97ng/g,低于发达国家.体育馆、寝室、教室、复印店人群活动频繁的区域灰尘中Σ7OPEs的浓度较高(1836.85~2566.97ng/g),停车场中的浓度相对较低(317.44ng/g).高校室内灰尘中以苯基磷酸酯(56%)为主,TPh P的平均浓度为937.26ng/g,而居民住宅内则以氯代磷酸酯为主(60%),平均浓度为448.12ng/g,以TCPP为主要单体.成人通过室内灰尘摄入OPEs的日均暴露剂量为0.60ng/(kg·d)(以体重计),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为2.51ng/(kg·d)(以体重计),儿童的日暴露剂量明显高于成人,主要以手-口摄入为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 灰尘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分布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土压力分布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陆培毅 严驰 顾晓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88,共5页
通过室内对悬臂、单支撑支护,采用砂土进行土压力量测试验,并与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对比,得出新的土压力分布形式。
关键词 砂土 室内模型试验 土压力 分布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晨 李美玲 +1 位作者 左涛 叶剑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对采用分层空调的大空间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划分成等温空调区、对流主区域、顶部热滞留区域,利用热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得出对流主区域及顶部热滞留区域的垂直温度分布计算式。
关键词 大空间 建筑 对流主区域 温度分布 热环境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室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灿 崔术祥 +4 位作者 杨维 王秀娟 明锦 陈远平 付峥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4-258,共5页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室内2.5μm以下细颗粒物(PM2.5)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在恒温房间中点燃卫生香,作为较稳定的污染源向室内释放细颗粒物,当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源释放,测量颗粒物粒径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蒸汽加...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室内2.5μm以下细颗粒物(PM2.5)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在恒温房间中点燃卫生香,作为较稳定的污染源向室内释放细颗粒物,当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源释放,测量颗粒物粒径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蒸汽加湿器改变室内相对湿度,得到不同相对湿度下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同时,利用惯性捕捉法采集颗粒物样本,并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室内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μm以下细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都明显减小,而1μm以上较大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明显增加。扫描电镜微观观测结果表明,室内颗粒物从发生源产生后即容易凝并,而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可采集到较多由细颗粒并聚而成的较大颗粒物,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80%时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室内相对湿度增加可以导致颗粒物吸湿长大且可促进细颗粒物并聚成较大颗粒物,相对湿度较大导致颗粒物粒径分布向大的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室内空气品质 PM2.5 粒径分布 相对湿度 吸湿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室内和室外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1
作者 秦晓雷 章涛 孙红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塑料添加剂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其环境污染和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对中国各地区88个室内灰尘样品和86个室外灰尘样品进行了调查,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在两类灰尘中广泛存在,10种邻苯二甲...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塑料添加剂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其环境污染和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对中国各地区88个室内灰尘样品和86个室外灰尘样品进行了调查,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在两类灰尘中广泛存在,10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总浓度分别为9.60~4 130μg·g^(-1)dw和0.102~1 430μg·g^(-1)dw,且室内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高于室外灰尘。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差异很大,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 BP)在各地区都是主要组分,三者总量占总PAEs的95%以上。估算了成人和儿童每天通过灰尘摄入DEHP、Dn 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总量分别为5.32×10^(-2)~1.81、2.21×10^(-2)~0.595、1.90×10^(-4)~5.62×10^(-3)μg·kg^(-1)bw·d^(-1)和1.20~8.32、0.704~3.47、4.48×10^(-3)~2.43×10^(-2)μg·kg^(-1)bw·d^(-1);灰尘中DEHP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R)分别为7.45×10-7~2.53×10-6和1.68×10-5~1.16×10^(-4)。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物质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室内灰尘 室外灰尘 分布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气溶胶纳米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元勋 杨传俊 +3 位作者 陆文忠 杨永兴 张桂林 李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研究室内气溶胶纳米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WPSTMModel 1000XP宽范围粒径谱仪测量了粒径介于10~10000nm之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主要探讨了粒径在10~500nm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在不同室... 研究室内气溶胶纳米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WPSTMModel 1000XP宽范围粒径谱仪测量了粒径介于10~10000nm之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主要探讨了粒径在10~500nm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在不同室内条件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超细颗粒物(纳米粒径10~500nm)对总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而细颗粒物500nm^10μm对总粒子质量浓度贡献较大,导致室内颗粒物粒子质量浓度通常比室外低,表现出室内污染以纳米粒径超细颗粒物为主的特点.抽烟明显增大纳米颗粒物粒子数浓度和粒子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超过室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物 粒径分布 室内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重叠和特征加权的无线局域网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代军 胡捍英 孔范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42,共5页
受复杂室内环境下无线信号时变特性和随机特性的影响,传统的以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为指纹信息的定位算法定位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重叠和特征加权的位置指纹匹配定位算法。该方法采用接入点(Access Point,AP)信号包络... 受复杂室内环境下无线信号时变特性和随机特性的影响,传统的以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为指纹信息的定位算法定位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重叠和特征加权的位置指纹匹配定位算法。该方法采用接入点(Access Point,AP)信号包络的概率分布作为位置指纹特征,首先根据终端与AP的连通性为指纹特征设定权值,用信号包络概率分布重叠来表征指纹特征的相似度,然后取各特征相似度的加权和为指纹的相似度,最后根据最大指纹相似度原则估计目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室内定位 位置指纹 特征加权 分布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模块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乐黎黎 孟利民 华惊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6-168,173,共4页
分布式基站是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即将大力发展的TD-SCDMA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站的延伸,其射频拉远单元RRU可以放置在地铁,边远地区等信号盲区,对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对TD-SCDMA分布式基站的... 分布式基站是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即将大力发展的TD-SCDMA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站的延伸,其射频拉远单元RRU可以放置在地铁,边远地区等信号盲区,对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对TD-SCDMA分布式基站的优势和系统设计作了描述,并对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RU)的设计结构和数据的速率做了重点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基站 射频拉远模块 公共射频接口规范 td-s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夏季喷口送风工况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蔡宁 王梦迪 +2 位作者 李志浩 张东亮 黄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6,共7页
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在分层空调环境下的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对某大空间建筑在夏季工况不同喷口送风下的室内温度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对喷口高度、送风量、室外综合温度等参数的分析,获得了室内空气垂直和水平温... 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在分层空调环境下的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对某大空间建筑在夏季工况不同喷口送风下的室内温度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对喷口高度、送风量、室外综合温度等参数的分析,获得了室内空气垂直和水平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口高度和送风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度分层面升高和垂直温度分布不均匀,且导致较大的对流转移热负荷,但水平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室外综合温度与非空调区的温度及梯度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喷口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喷口送风 气流组织 室内空气 垂直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光纤分布系统室内解决方案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哲 王月珍 阮恭勤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8,共3页
通过测试验证了LTE光纤分布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室内LTE覆盖问题,其覆盖效果和业务提供质量均能够满足相关要求。LTE光纤分布系统施工方便快捷,且易于物业协调,可实现LTE网络在室内的快速部署。
关键词 LTE 光纤分布系统 室内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非齐性分布特征的半监督学习室内定位指纹库构建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世宝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建航 黄庭培 张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02-2309,共8页
室内定位中半监督学习的指纹库构建方法能够降低人力开销,但忽略了高维接收信号强度(RSS)数据不均匀的非齐分布特点,影响定位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RSS非齐性分布特征的半监督流形对齐指纹库构建方法。该算法运用局部RSS尺度... 室内定位中半监督学习的指纹库构建方法能够降低人力开销,但忽略了高维接收信号强度(RSS)数据不均匀的非齐分布特点,影响定位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RSS非齐性分布特征的半监督流形对齐指纹库构建方法。该算法运用局部RSS尺度参数以及共享近邻相似性构造权重矩阵,得到精确反映RSS数据流形结构的权重图,利用该权重图通过求解流形对齐的目标函数最优解,实现运用少量标记数据对大量未标记数据的位置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降低离线阶段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同时可以取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室内指纹定位 半监督流形对齐 非齐性分布 指纹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室内降尘粒度、磁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垂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鹏 董艳 戴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7-2076,共10页
以南通某高校为采样点,采集3个校区教学楼不同楼层室内降尘,测试并分析样品的粒度、磁学特征、重金属污染的垂向分布规律,讨论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品的粒度特征在垂向上呈明显波动变化,在人流量大的教学层,粒度特征受教学活... 以南通某高校为采样点,采集3个校区教学楼不同楼层室内降尘,测试并分析样品的粒度、磁学特征、重金属污染的垂向分布规律,讨论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品的粒度特征在垂向上呈明显波动变化,在人流量大的教学层,粒度特征受教学活动影响;在人流量小的办公层,粒度大小与楼层高度有关,即随楼层增加,粒度逐渐减小,如校区3教学楼1-3、7、9层粒度分别为35.4、29.0、28.8、27.3、23.2μm.室内降尘磁性矿物主要以亚铁磁性矿物和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为主,χARM值垂向变化趋势与χlf基本一致,指示单畴颗粒对样品磁化率贡献较大.各校区教学楼不同楼层Cu、Zn、Pb、As元素富集因子(EF)值由10降至接近1,指示随楼层增加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严重污染到无污染;校区3教学楼1—5楼重金属污染程度均相对较高(内梅罗指数平均为20.08),6层及以上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内梅罗指数平均为9.01),说明随着楼层的增加,重金属污染总体呈降低趋势.小于20μm粒径颗粒对重金属元素As具有较好吸附作用,大于20μm颗粒对重金属元素吸附作用较弱.饱和等温剩磁(SIRM)与重金属元素As具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0.4351),用SIRM可快速指示室内降尘重金属元素As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降尘 粒度 环境磁学 重金属污染 垂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微微基站的室内覆盖创新解决方案及应用推广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韦炜 周峰 陆蓓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目前中国电信正处于LTE网络规模部署的关键时期,对于上海这个国际化城市而言,室内无线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上海电信4G用户规模发展及品牌形象的建立,因此如何破解4G时代室内用户体验难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围绕"快速、智能、融合... 目前中国电信正处于LTE网络规模部署的关键时期,对于上海这个国际化城市而言,室内无线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上海电信4G用户规模发展及品牌形象的建立,因此如何破解4G时代室内用户体验难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围绕"快速、智能、融合、演进、绿色"5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基于分布式微微基站的室内覆盖创新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助力运营商实现快速建网、智能管理、节能减排,促进网络融合,保障平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覆盖 分布 创新 基站 应用 上海电信 用户体验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 & 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铎 张秋余 曹明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2期6660-6663,共4页
在阐述室内覆盖系统原理和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覆盖方式和传播模型,并对GSM和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GSM&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满... 在阐述室内覆盖系统原理和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覆盖方式和传播模型,并对GSM和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GSM&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满足了3G网络对室内信号覆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 td-scdma 室内覆盖 分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