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丽彩 邱曙东 +3 位作者 黄树林 刘璋 林月霞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crvβ7.1基因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基因表达 基因修饰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后TCRV_β基因多态性与抗体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菁华 李长城 +1 位作者 关显智 黄树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6,21,共3页
研究了T细胞受体 (TCR)Vβ 在免疫后产生抗体个体和未产生抗体个体中的表达。运用RT PCR及Southernblot杂交技术 ,对 12例乙肝疫苗免疫前后健康成年人TCRVβ1 2 0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并运用ELISA测定了血清HBsAb阳转... 研究了T细胞受体 (TCR)Vβ 在免疫后产生抗体个体和未产生抗体个体中的表达。运用RT PCR及Southernblot杂交技术 ,对 12例乙肝疫苗免疫前后健康成年人TCRVβ1 2 0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并运用ELISA测定了血清HBsAb阳转率。试图寻找其对Ab产生的影响。提示免疫后诱导产生了HBsAg特异的T细胞应答 ,分析免疫后Ab(+)个体和Ab(- )个体的TCRVβ 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 ,但从目前结果统计分析还未找到其内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基因 Ab 免疫 T细胞 基因多态性 抗体产生 HBV 乙肝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Vβ7.1转基因治疗与多西他赛联用对MCF-7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全 邵红伟 +1 位作者 肖兰凤 黄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观察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表达及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作用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调亡率,MTT法检测TCRVβ7.... 目的观察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表达及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作用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调亡率,MTT法检测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多西他赛对MCF-7的杀伤活性,Burgi修正公式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细胞杀伤效果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杀伤效果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协同强度随多西他赛l浓度的降低而增强,序贯给药分析显示两种给药顺序对协同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结论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T细胞受体Vβ7.1 多西他赛 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丽彩 黄树林 +2 位作者 邱曙东 罗利琼 林月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IL 12基因在MCF 7 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 ,改良MTT法检测TCRVβ7 1基因修饰PBMC对IL 12基因转染前后MCF 7 S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 7 S中稳定表达 ;ELISA法检测提示IL 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 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Vβ7 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的杀伤作用。 结论 :TCRVβ7 1基因修饰CTL及IL 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 ,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 ,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7.1基因 IL-12基因 修饰 乳腺癌细胞 识别 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Vβ基因亚家族的优势取用和PTK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及体外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树林 周继斌 +5 位作者 陈维春 林月霞 邓涛 罗利琼 肖兰凤 杨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 :研究特异识别肝癌细胞株肿瘤相关抗原的TCRVβ基因亚家族的优势取用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 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 ,RT 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TCRVβ基因亚家族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PTK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凋... 目的 :研究特异识别肝癌细胞株肿瘤相关抗原的TCRVβ基因亚家族的优势取用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 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 ,RT 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TCRVβ基因亚家族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PTK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McAb共刺激T细胞与肝癌细胞混合培养后 ,T细胞表面CD3和CD8分子表达量明显升高 ,而CD4无明显变化。TCRVβ7选择性扩增 ,表达水平由 5 %升高至 13 %~ 2 5 % ,且在第 4天达到高峰。同时相应的PTK信号传导途径被激活 ,其含量由 11%升至 5 8% ,亦在第 4,5天达到高峰。以抗CD3+CD2 8,抗CD2 8+CD80 ,抗CD2 +CD5 8共刺激的淋巴细胞均在体外诱导了肝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TCRVβ7为特异的肿瘤抗原识别受体 ,TCR CD4复合物与抗原结合后激活PTK信号传导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共刺激 tcrvβ基因 PTK 肝癌细胞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肝癌抗原的TCRVβ7亚家族克隆转基因后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维春 林月霞 +2 位作者 黄树林 周继斌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研究将TCRVβ7基因转化到淋巴细胞后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出TCRVβ7基因 ,克隆到表达载体pLXSN上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重组载体导入淋巴细胞 ,然后将淋巴细胞作用于肝癌细胞 ,淋巴细胞用流式细... 目的 :研究将TCRVβ7基因转化到淋巴细胞后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出TCRVβ7基因 ,克隆到表达载体pLXSN上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重组载体导入淋巴细胞 ,然后将淋巴细胞作用于肝癌细胞 ,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表型 ,肝癌细胞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 :具有TCRVβ7基因表达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 ,肝癌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7基因 基因 细胞凋亡 肝癌 抗原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SCID小鼠抗原对脐血T细胞上TCRVβ亚家族基因克隆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晨 白雪 +3 位作者 谭玉波 杨力健 陈少华 李扬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2-773,777,共3页
目的:了解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与NOD/SCID小鼠抗原共培养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分布和克隆性增殖的特点。方法:将NOD/SCID小鼠外周血MNC、骨髓、胸腺及脾细胞反复冻融3次制成可溶性抗原,分别与Ficoll-Hypaque法分离的脐血MNC共培养。... 目的:了解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与NOD/SCID小鼠抗原共培养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分布和克隆性增殖的特点。方法:将NOD/SCID小鼠外周血MNC、骨髓、胸腺及脾细胞反复冻融3次制成可溶性抗原,分别与Ficoll-Hypaque法分离的脐血MNC共培养。第15天和第20天,分别收集细胞提取RNA,用RT-PCR扩增人TCRVβ亚家族基因,并用基因扫描进行T细胞克隆性分析。结果:扩增前脐血T细胞表达大部分Vβ亚家族,经NOD/SCID小鼠抗原诱导后,TCRVβ亚家族T细胞呈限制性表达,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10、11)呈寡克隆性增殖,而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2、15、16、19)呈寡克隆表达的趋势。结论:NOD/SCID小鼠抗原可刺激脐血T细胞选择性增殖,提示在建立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模型时应考虑所存在的GVHR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NOD/SCID小鼠 T细胞tcrv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cS_2P_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联合mGM-CSF、mB7.1基因修饰的瘤苗治疗小鼠淋巴瘤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慧芳 陈元仲 +1 位作者 吴勇 李乃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两亲性酞菁锌光敏剂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ZnPc-PDT)联合GM-CSF、B7.1基因修饰的EL-4细胞,对小鼠淋巴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反复多次转染的方法,分别将逆转录病毒pLXSN、pLXSNmGM-CSF、pLXS-NmB7.1导入EL-4细胞,分别命名为... 目的研究两亲性酞菁锌光敏剂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ZnPc-PDT)联合GM-CSF、B7.1基因修饰的EL-4细胞,对小鼠淋巴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反复多次转染的方法,分别将逆转录病毒pLXSN、pLXSNmGM-CSF、pLXS-NmB7.1导入EL-4细胞,分别命名为EL-4/pLXSN、EL-4/GM和EL-4/B7。进行ZnPc-PDT时,经荷瘤小鼠的尾静脉注射ZnPcS2P2,4h后局部用波长670nm的激光照射瘤体;光源为670nm的半导体激光仪。将40只荷瘤小鼠分为5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EL-4/B7+EL-4/GM对照组、ZnPc-PDT对照组、ZnPc-PDT+EL-4/pLXSN对照组、ZnPc-PDT+EL-4/B7+EL-4/GM实验组。隔天测量瘤块的大小,观察荷瘤小鼠淋巴瘤的生长情况,并计算瘤块的相对体积(RTV)。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及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的生存率高于各个对照组(P<0.01)。Zn-Pc-PDT组小鼠的生存期略高于EL-4/B7+EL-4/GM组(P=0.01)。结论mB7.1、mGM-CSF基因修饰的瘤苗可显著增强ZnPc-PDT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 酞菁锌 淋巴瘤 GM—CSF B7.1 免疫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及SEA基因共转染肝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宇梅 隋延仿 +2 位作者 严泉剑 李增山 于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14,340,共3页
目的获得可表达共刺激分子B7.1和超抗原分子SEA的肝癌细胞株,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筛选表达B7.1及SEA的肝癌细胞阳性克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7.1表达的阳性率,ELISA检测上清中SEA的含量。结果获得表达B7.1和SEA的肝... 目的获得可表达共刺激分子B7.1和超抗原分子SEA的肝癌细胞株,检测其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筛选表达B7.1及SEA的肝癌细胞阳性克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7.1表达的阳性率,ELISA检测上清中SEA的含量。结果获得表达B7.1和SEA的肝癌细胞株,培养上清中SEA的含量达10~14×10-8g/L。结论建立了免疫细胞在肝癌细胞上的SEA和B7.1联合识别效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B7.1基因 SEA基因 肝癌 共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Vβ7.1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信号通路和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帆 邵红伟 +3 位作者 沈晗 张文峰 吴凤麟 黄树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识别基因TCRVβ7.1表达重组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对T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和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方法:以肝癌特异性T细胞受体Vβ7.1转染P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1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识别基因TCRVβ7.1表达重组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对T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和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方法:以肝癌特异性T细胞受体Vβ7.1转染P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1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p-ERK)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量。结果:TCRVβ7.1基因转染健康人PBMCs并得到有效表达,转染TCRVβ7.1基因的PBMCs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后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1)。p-ERK1/2水平与T细胞激活有关。ELISA结果表明,转染PBMCs细胞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后,IFN-γ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而IL-4无明显改变。结论:TCRVβ7.1转染PBMCs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后,ERK信号通路被激活,IFN-γ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tcrvβ7.1 基因转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Vβ8.4基因转染人PBMC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兰凤 胡丽彩 +3 位作者 林月霞 黄树林 钟声强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转染hTCRVβ 8 4基因后健康人PBMC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对起源于乙肝病毒的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 :将hTCRVβ 8 4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上 ,并转染健康人PBMC ,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BMC中TCRVβ... 目的 :探讨转染hTCRVβ 8 4基因后健康人PBMC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对起源于乙肝病毒的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 :将hTCRVβ 8 4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上 ,并转染健康人PBMC ,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BMC中TCRVβ8 4蛋白表达 ,乳酸脱氢酶释放活性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后PBMC对癌细胞BEL 74 0 2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8 4在基因转染后淋巴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 ;与BEL 74 0 2共培养后 ,基因转染组CD3+ TCRVβ8 4T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 ;BEL 74 0 2G刺激后免疫细胞活化 ,表达CD12 2的细胞数量增多 ,表达CD19(B细胞活化的标志 )的B细胞增加 ;重组质粒转染后 ,PBMC对肝癌细胞BEL 74 0 2杀伤活性增强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重组质粒转染的PBMC使BEL 74 0 2凋亡。结论 :hTCRVβ 8 4基因修饰可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在超抗原BEL 74 0 2刺激下的增殖及免疫细胞活化 ,基因修饰后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8.4基因转染 PBMC 肝癌细胞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表达4-1BBL B7.1及B7.2三个共刺激分子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系的建立和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强 王学浩 +1 位作者 印洁 俞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表达4-1BBL、B7.1及B7.2三个共刺激分子基因小鼠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细胞系。方法:将B7.1和B7.2全长cDNA的质粒酶切,构建pcDNA3.1-B7.1-IRES-B7.2重组子,酶切法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 目的:建立同时表达4-1BBL、B7.1及B7.2三个共刺激分子基因小鼠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细胞系。方法:将B7.1和B7.2全长cDNA的质粒酶切,构建pcDNA3.1-B7.1-IRES-B7.2重组子,酶切法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Reagent)将重组子转染H22,经均霉素(Hygromycin,300!g/ml)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H22-CD80/CD86+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H22-CD80/CD86+变异株的表达。采用同样方法将pCI-neo-4-1BBL质粒转入H22-CD80/CD8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H22-CD80/CD86/CD137L+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基因在细胞克隆中的表达。结果:pcDNA3.1-B7.1-IRES-B7.2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同时获得B7.1(862bp)和B7.2(984bp)目的基因片段和5.6kbp线性化pcDNA3.1载体片段;重组子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B7.1和B7.2序列相符,证实构建成功。RT-PCR及FCM检测结果显示B7.1、B7.2及4-1BBL基因分别在H22-CD80/CD86+细胞及H22-CD80/CD86/CD137L+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联合表达。结论:pcDNA3.1-B7.1-IRES-B7.2重组子构建正确,H22-CD80/CD86/CD137L+变异株可同时稳定表达B7.1、B7.2和4-1BBL三个共刺激分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癌肝细胞 B7.1 B7.2 4-1B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思初 潘焕玉 +5 位作者 李萡 杨力建 陈少华 刘薇薇 杨志前 李扬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5,共2页
目的:了解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Vγ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2例铅接触工人、8例铅中毒工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CRVγ基因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 目的:了解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Vγ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2例铅接触工人、8例铅中毒工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CRVγ基因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铅接触、铅中毒工人与正常人的TCR VγⅠ、TCR VγⅡ和TCR VγⅢ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正常人、铅接触和铅中毒工人外周血的TCR VγⅠ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0.79%、1.22%和0.96%;TCR VγⅡ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94%、1.26%和2.74%;TCR VγⅢ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43%和1.04%。与正常人相比,铅中毒工人的TCRVγⅡ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铅接触及铅中毒工人中外周血TCRVγ基因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γ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宇梅 隋延仿 李增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 观察B7 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及诱发杀伤性T淋巴细胞 (CTL)细胞毒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细胞生长曲线、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测定CTL对转染B7 1基因前后肝癌细胞的细胞毒... 目的 观察B7 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及诱发杀伤性T淋巴细胞 (CTL)细胞毒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细胞生长曲线、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测定CTL对转染B7 1基因前后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转染B7 1基因后 ,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一定影响 :生长延缓、增殖幅度降低和倍增时间延长。CTL对转染B7 1基因的肝癌细胞杀伤明显增强。结论 转染B7 1基因的肝癌细胞出现了一定的增殖抑制现象 ,提示B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B7.1基因 生长曲线 细胞周期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GM-CSF基因修饰的EL-4细胞激发小鼠抗淋巴瘤免疫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旭伟 陈元仲 +3 位作者 林振兴 陈英玉 兰小鹏 林景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 研究B7.1、GM CSF基因修饰的淋巴瘤瘤苗进行恶性淋巴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将B7.1和GM CSF基因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EL 4中 ,得到EL 4 /B7和EL 4 /GM转基因瘤苗细胞。观察EL 4 /B7和EL 4 /GM瘤苗细胞... 目的 研究B7.1、GM CSF基因修饰的淋巴瘤瘤苗进行恶性淋巴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将B7.1和GM CSF基因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EL 4中 ,得到EL 4 /B7和EL 4 /GM转基因瘤苗细胞。观察EL 4 /B7和EL 4 /GM瘤苗细胞对荷淋巴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以及预先接种过EL 4 /B7或 /和EL 4 /GM瘤苗的小鼠 ,对野生型EL 4细胞致瘤性作用的影响 ,并检测接种EL 4 /B7或 /和EL 4 /GM瘤苗的小鼠血浆IL 2及TNF α的水平 ,及其脾淋巴细胞对野生型EL 4的细胞毒效应。另外 ,检测经EL 4 /B7、EL 4 /GM刺激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 ①经EL 4 /B7、EL 4 /GM细胞注射后 ,荷瘤小鼠的淋巴瘤生长速度变慢、生存时间延长 ,淋巴瘤组织中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 ;②接种一定数量的EL 4 /B7、EL 4 /GM细胞的小鼠 ,能抵抗野生型EL 4细胞的攻击 ;③接种瘤苗的小鼠血浆IL 2的水平明显升高 ,而TNF α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④接种瘤苗的小鼠脾淋巴细胞 ,对野生型EL 4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 ;EL 4 /B7、EL 4 /GM细胞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结论 B7.1、GM CSF基因修饰的EL 4细胞 ,能有效地激发C5 7BL/ 6小鼠的抗淋巴瘤免疫反应 ,且B7.1基因与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GM-CSF 免疫基因治疗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TNFα融合基因与B7.1基因联合修饰的肿瘤的疫苗作用
16
作者 刘雪丰 张连峰 +2 位作者 张铭 马耀文 蔡有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 改进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效力。方法 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EMF6 和一个已被含有IL - 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转染的EMF6 亚系 (T2 -EMF6)中表达B7 1基因。结果 免疫 /侵袭实验表明 ,与单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相比... 目的 改进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效力。方法 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EMF6 和一个已被含有IL - 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转染的EMF6 亚系 (T2 -EMF6)中表达B7 1基因。结果 免疫 /侵袭实验表明 ,与单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相比 ,IL - 2-TNFα/B7 1共同修饰的肿瘤细胞具有较低的致瘤性和较优的疫苗效力 (P <0 0 5)。在各种肿瘤细胞的免疫接种后三周 ,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51 Cr释放实验来检测动物的细胞免疫活性 ,IL - 2 -TNFα和B7 1共同作用诱导了比其中的任意一个单独作用更强的抗肿瘤应答 (比IL - 2 -TNFα高 2 5% ,比B7 1高 2 0 % )。结论 IL - 2 -TNFα和B7 1协同作用可提高他们所修饰的肿瘤细胞的疫苗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IL-2 TNF 肿瘤细胞 疫苗效力 融合基因 联合 免疫接种 动物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CTLA-4、TCRVβ8基因克隆、重组及表达
17
作者 王晶 朱江 +1 位作者 朱本章 马卫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克隆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T淋巴细胞的CTLA-4胞外段和TCRVβ8目的基因,重组为CTLA-4-TCRVβ8基因并表达出融合蛋白。方法RT-PCR从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克隆T淋巴细胞的CTLA-4胞外段和TCRVβ8基因,依次与表达质粒进行连接,... 目的克隆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T淋巴细胞的CTLA-4胞外段和TCRVβ8目的基因,重组为CTLA-4-TCRVβ8基因并表达出融合蛋白。方法RT-PCR从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克隆T淋巴细胞的CTLA-4胞外段和TCRVβ8基因,依次与表达质粒进行连接,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子;原核表达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基因克隆扩增出CTLA-4和TCRVβ8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证实序列与已发表的一致。重组基因原核表达出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符的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了CT-LA-4-TCRVβ8基因,为探索Graves’病免疫耐受治疗提供了基因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CTLA-4 tcrvβ 基因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微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红凯 赵苏蒙 +4 位作者 陆琼 周鹏 智慧 刁现民 贺强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5-1444,I0001-I0004,共14页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种质资源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研究和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全球范围的967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种质资源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研究和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全球范围的967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地理分布等信息,构建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200份谷子微核心种质资源群体。该微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代表性,同时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丰富的表型变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10个与农艺性状关联的QTL,包括调控谷子叶枕颜色的PPLS1基因和与抽穗期相关的Ghd7.1基因,表明该微核心种质具有高的实用性。研究结果为谷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质资源 微核心种质 基因组关联分析 PPLS1 Ghd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 Vβ7基因转染PBLs的表达及抗肝癌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兰凤 姚佳红 +1 位作者 林月霞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02-604,共3页
目的 :将TCRVβ7基因转化到淋巴细胞后研究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出TCRVβ7基因 ,克隆到表达载体pLXSN上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重组载体导入淋巴细胞 ,然后将淋巴细胞作用于肝癌细胞 ,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 目的 :将TCRVβ7基因转化到淋巴细胞后研究肝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出TCRVβ7基因 ,克隆到表达载体pLXSN上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重组载体导入淋巴细胞 ,然后将淋巴细胞作用于肝癌细胞 ,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表型和用激光共聚焦检测TCRVβ7 1基因的表达 ,肝癌细胞作超微结构分析。 结果 :TCRVβ7基因表达的跨膜蛋白显著增多 ,而且淋巴细胞增多 (P <0 0 5 ) ,肝癌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TCRVβ7亚家族具有识别肝癌抗原的作用并能激活T细胞的杀伤肝癌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7 基因转染 PBLS 表达 抗肝癌作用 肝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CR V_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特征及其克隆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红清 李扬秋 +1 位作者 黄树林 徐文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及其克隆性。方法:采用RTPCRSouthern 杂交分析TCRVβ1~20 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而用RTPCR扩增TCRVβ24 个亚家族的CDR...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及其克隆性。方法:采用RTPCRSouthern 杂交分析TCRVβ1~20 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而用RTPCR扩增TCRVβ24 个亚家族的CDR3 ,并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6 例SLE患者Vβ8 和Vβ16 的表达明显增高,2 例患者的Vβ2 和Vβ9 产物来源于寡克隆T细胞。结论:在自身抗原刺激下,TCRVβ基因存在着优势取用;T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则可能是由特定的自身抗原所引起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crvβ基因 T细胞克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