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无线远程温湿度临控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以C8051F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字式微型智能传感器SHT71,实现系统监控终端温湿度采集与控制;通过以太网接入,利用简化的TCP/IP协议,并借...提出了一种无线远程温湿度临控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以C8051F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字式微型智能传感器SHT71,实现系统监控终端温湿度采集与控制;通过以太网接入,利用简化的TCP/IP协议,并借助无线网桥,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该系统无需标定,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应用中,监控终端能够与5 km外的上位机实现可靠的信息交互,对远程控制命令响应时间小于500 m s,保证了被监控设备全天候稳定工作。展开更多
为提高水电厂监控系统性能,本文研究提出了水电厂监控系统新型通信模型。论文基于以太网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架构,分析了目前水电厂监控系统普遍采用单播和广播相结合的以太网通...为提高水电厂监控系统性能,本文研究提出了水电厂监控系统新型通信模型。论文基于以太网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架构,分析了目前水电厂监控系统普遍采用单播和广播相结合的以太网通信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模型架构和报文发送、握手连接及断开连接过程,阐述了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网络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改进UDP网络协议安全性的措施。本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单播、组播和广播网络信息传输模型的特点,探讨了单播、组播和广播网络信息传送模型与TCP和UDP相结合的以太网网络通信模型的特点。基于对TCP网络协议模型在广播中的可靠性与实时性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UDP与IP组播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模型,可大幅提高监控系统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进行验证和分析,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模型建立提供新的选择,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提出了一种无线远程温湿度临控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以C8051F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字式微型智能传感器SHT71,实现系统监控终端温湿度采集与控制;通过以太网接入,利用简化的TCP/IP协议,并借助无线网桥,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该系统无需标定,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应用中,监控终端能够与5 km外的上位机实现可靠的信息交互,对远程控制命令响应时间小于500 m s,保证了被监控设备全天候稳定工作。
文摘为提高水电厂监控系统性能,本文研究提出了水电厂监控系统新型通信模型。论文基于以太网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架构,分析了目前水电厂监控系统普遍采用单播和广播相结合的以太网通信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模型架构和报文发送、握手连接及断开连接过程,阐述了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网络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改进UDP网络协议安全性的措施。本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单播、组播和广播网络信息传输模型的特点,探讨了单播、组播和广播网络信息传送模型与TCP和UDP相结合的以太网网络通信模型的特点。基于对TCP网络协议模型在广播中的可靠性与实时性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UDP与IP组播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模型,可大幅提高监控系统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进行验证和分析,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模型建立提供新的选择,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