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18合金高温动态力学行为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宝华 刘思勇 +3 位作者 李革 顾永强 王丹丹 刘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2-2298,共7页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TC18合金进行常温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合金在准静态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TC18合金在温度分别为298 K、523 K、773 K和1023 K,应变率分别为500s^-1、1000s^-1和1500s^-1下进行动态...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TC18合金进行常温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合金在准静态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TC18合金在温度分别为298 K、523 K、773 K和1023 K,应变率分别为500s^-1、1000s^-1和1500s^-1下进行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得到合金在高温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Johnson-Cook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的耦合效应,建立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对TC18合金的高温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表征,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能够更精确地表征TC18合金在高温下的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HOPKINSON压杆 Johnson-Cook模型 高温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镦粗变形对TC18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媛 董健 王德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0,44,共3页
研究了镦粗变形对TC18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镦粗变形区的变形程度和冷却速度不同,显微组织由锻件边部均匀的等轴α过渡到锻件中心细网篮组织;同时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关键词 tc18合金锻件 镦粗变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TC18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永强 郭鸿镇 +1 位作者 孙红兰 姚泽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研究了(α+β)相区等温锻造后β热处理、双重退火工艺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β)相区锻造后采用β热处理,形成粗大β晶粒,引起"β脆性",强度和断裂韧性较高,塑性急剧降低,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研究了(α+β)相区等温锻造后β热处理、双重退火工艺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β)相区锻造后采用β热处理,形成粗大β晶粒,引起"β脆性",强度和断裂韧性较高,塑性急剧降低,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双重退火热处理,强度稍低,塑性和断裂韧性均较好,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β热处理 双重退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相区等温锻造对TC1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瑞 郭鸿镇 +1 位作者 张永强 姚泽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28,共3页
研究了跨相区等温锻造时不同变形量分配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跨相区锻造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跨相区等温锻造锻件的显微组织与两相区变形量密切相关。两相区较小变形时,显微组织和单相区接近,晶界α... 研究了跨相区等温锻造时不同变形量分配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跨相区锻造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跨相区等温锻造锻件的显微组织与两相区变形量密切相关。两相区较小变形时,显微组织和单相区接近,晶界α明显,锻件力学性能和全β锻造没有太大差别;两相区较大变形时,锻件的显微组织趋于不均匀,片状α相和球状α相同时存在,锻件强度升高,塑性基本保持不变,断裂韧性较两相区较小变形时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跨相区等温锻造 变形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研究
5
作者 贾宝华 刘思勇 +2 位作者 李革 刘翔 王丹丹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9,35,共7页
为分析和表征TC18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与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TC18合金进行了常温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合金在准静态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TC18合金在温度分别为298、523、773和1023K,应变率分别为500... 为分析和表征TC18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与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TC18合金进行了常温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合金在准静态下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TC18合金在温度分别为298、523、773和1023K,应变率分别为500、1000和1500s-1下进行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得到了合金在高温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对TC18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TC18合金的塑性应变明显增大,表现出一定的应变率增塑效应;在同一应变率下,随着温度的增加,材料的流变应力有显著的下降,表现出明显的热软化效应;在高应变率下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变率强化和热软化作用同时进行,当温度超过773K时,热软化作用大于应变率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HOPKINSON压杆 冲击载荷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篮态TC18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
6
作者 王赛行 欧阳德来 +3 位作者 崔霞 姜建飞 贾洪涛 范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通过等温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网篮态TC18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780~860℃、应变率为0.001~0.1 s^(-1)时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变形特性受热变形条件的影响较大,流变应力随应变率的降低或变... 通过等温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网篮态TC18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780~860℃、应变率为0.001~0.1 s^(-1)时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变形特性受热变形条件的影响较大,流变应力随应变率的降低或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合金流动应力软化与其发生片层α相球化有关。计算合金变形激活能Q为265.158 kJ/mol。建立的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AARE为5.67%,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51,能较准确地预测网篮态TC18钛合金热变形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热变形行为 应变补偿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热处理对TC18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戴雨 曾凡浩 +2 位作者 彭奕瑞 陈梅艳 李曾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2-3150,共9页
以TC18钛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溶-时效工艺来调整其组织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XRD)、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时效热处理和晶粒组织对TC18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时效后屈服强度与固... 以TC18钛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溶-时效工艺来调整其组织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XRD)、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时效热处理和晶粒组织对TC18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时效后屈服强度与固溶态的屈服强度相比有所提升,但塑性降低;在空冷固溶条件下,在温度为450℃、时效时间为4 h时,样品的屈服强度增至1 492 MPa,但其延伸率降低;当时效温度为600℃时,样品晶界附近和晶内处出现细纹状次生α相;次生α相的分布和宽度影响合金变形中位错的运动,降低合金强度,提升合金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热处理 tc18合金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TC18钛合金起落架锻造成形工艺智能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学峰 王志洲 +4 位作者 冯仪 余俊 邓磊 金俊松 王新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66,共13页
针对TC18钛合金加工窗口窄、零件成形质量与性能的预测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通过热压缩试验分析了TC18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基于Bayesian算法优化构建了TC18钛合金热变形流动应力和微观组织演变的深度... 针对TC18钛合金加工窗口窄、零件成形质量与性能的预测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困难的问题,通过热压缩试验分析了TC18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基于Bayesian算法优化构建了TC18钛合金热变形流动应力和微观组织演变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通过对UG和Deform的二次开发,完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起落架锻造的自动建模与仿真,并建立了预锻件的尺寸-工艺-质量数据库。结合DNN和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2)确定了最优的预锻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NSGA2优化后锻件最大成形力R_(Tmax)可降低40.6%,目标截面的平均初生α相含量为0.207,接近最优含量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深度神经网络 智能优化算法 本构模型 微观组织模型 起落架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TC18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翟欣姣 张明玉 +2 位作者 宋一新 岳旭 同晓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对TC18钛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分析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冲击性能以及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 对TC18钛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分析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冲击性能以及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组织中α相尺寸大小、分布情况以及形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热处理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组织中大块状α相逐渐消失,长条状α相变得细小,并析出较多细小的针状α相。合金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并炉冷后的组织中均形成α相以及β相,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部分α相和β相的衍射峰强度增大,等轴状和条状α相会使裂纹扩展路径较为平顺,而针状α相与β相能够使合金在受到冲击时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脆裂。合金冲击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为835℃时,合金冲击性能最佳,其冲击吸收功为46J,冲击韧性为57J/cm^(2)。当热处理温度较低(835、855℃)时,合金的冲击断口微观形貌以大韧窝为主,且大韧窝中含有大量小韧窝;当热处理温度较高(875、895℃)时,断口韧窝尺寸变小,并有撕裂棱出现,且空洞尺寸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热处理 炉冷 微观组织 冲击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海成 昌春艳 周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锻件成品率和模具服役寿命有显著影响。为了精确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基于工艺实验结合Deform-3D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摩擦系数标定曲线,测定了TC18钛合金圆环在不同润滑条件下镦... 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锻件成品率和模具服役寿命有显著影响。为了精确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基于工艺实验结合Deform-3D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摩擦系数标定曲线,测定了TC18钛合金圆环在不同润滑条件下镦粗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对温度场、应变场及金属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工艺过程中,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大,为0.70~0.80;复合润滑布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30~0.40;在保温棉+纤维布的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为0.40;保温棉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为0.60~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镦粗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C18钛合金酸洗工艺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69,共5页
钛合金酸洗是钛合金材料零件荧光检查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这种工艺对钛合金的增氢量和腐蚀去除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了一种添加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剂的TC18钛合金酸洗工艺方法。采用这种工艺方法酸洗后,试样... 钛合金酸洗是钛合金材料零件荧光检查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这种工艺对钛合金的增氢量和腐蚀去除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了一种添加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剂的TC18钛合金酸洗工艺方法。采用这种工艺方法酸洗后,试样的外观表面光滑,具有银白色或者银灰色的金属光泽,无腐蚀坑或未酸洗掉的斑点及氧化皮;增氢量能满足ASTME 1447的要求(≤0.002%)。腐蚀速率测试结果表明,对材料的腐蚀去除量可控制在0.005~0.01 m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酸洗 氢含量 增氢量 腐蚀去除量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错演化的TC18钛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大荣 王敏 +3 位作者 郭鸿镇 谢静 沈文涛 王周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2,共4页
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TC18合金位错密度的变化。根据位错密度变化对再结晶类型的影响,提出判断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时流变特征的条件,研究了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对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大变形条件下钛合金稳态流动的一种新的本构... 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TC18合金位错密度的变化。根据位错密度变化对再结晶类型的影响,提出判断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时流变特征的条件,研究了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对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大变形条件下钛合金稳态流动的一种新的本构关系,并通过TC18钛合金变形量为0.75时的流动应力验证该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判据条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本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特性 位错密度 再结晶形式 tc18合金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温度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13
作者 沙爱学 李兴无 +1 位作者 王庆如 鲍如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7-1172,共6页
研究了热变形温度从(tβ-25℃)^(tβ+20℃)变化时,对TC18钛合金模锻件显微组织和拉伸、冲击、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均在1200MPa左右;而塑性、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度等性能指标对热变... 研究了热变形温度从(tβ-25℃)^(tβ+20℃)变化时,对TC18钛合金模锻件显微组织和拉伸、冲击、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均在1200MPa左右;而塑性、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度等性能指标对热变形温度变化反应敏感;两相区变形时获得双态组织,合金的塑性和冲击韧性较高,Ψ≥40%,aKU≥40J/cm2;但断裂韧度偏低,KIC<50MPa.m1/2。β区变形时获得片状组织,合金具有较高的断裂韧度,KIC>50MPa.m1/2;但塑性和冲击韧性较低,Ψ≥20%,aKU≥25J/cm2。在相变点附近变形时容易导致合金组织和性能出现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热变形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变形本构关系及其热轧过程有限元仿真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新平 李礼 +2 位作者 张晓泳 周科朝 李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基于热模拟试验,构建TC18合金的Arrhenius型材料本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TC18板坯多道次轧制工艺的有限元仿真,获得各道次轧制过程中的轧件温度场、等效应力-应变场、损伤场等分布情况以及载荷-轧制时间状态,进而为轧件尺寸预测以及轧机... 基于热模拟试验,构建TC18合金的Arrhenius型材料本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TC18板坯多道次轧制工艺的有限元仿真,获得各道次轧制过程中的轧件温度场、等效应力-应变场、损伤场等分布情况以及载荷-轧制时间状态,进而为轧件尺寸预测以及轧机规格的选取提供指导。轧件每道次仿真所得尺寸与具体试验所得尺寸比较可知,宽展误差不超过0.7%,长度误差不超过4%。经四道次热轧试验后,在轧件边缘1 mm区域出现了裂纹,与仿真所得损伤场分布一致。上述验证表明仿真结果能够与热轧试验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热轧 本构关系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去应力退火对TC18钛合金残余应力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尧武 曾卫东 +2 位作者 史春玲 康超 彭雯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0-2785,共6页
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TC18钛合金进行真空去应力退火处理,研究TC18钛合金真空去应力退火前后力学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观察去应力退火后的金相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经真空去应力退火后,TC18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 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TC18钛合金进行真空去应力退火处理,研究TC18钛合金真空去应力退火前后力学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观察去应力退火后的金相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经真空去应力退火后,TC18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冲击韧性、断裂韧性、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提高;残余应力消除效果显著;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显微组织呈现规律性变化;当温度达到650℃以上时,α相明显减少,亚稳定β相显著增加,导致其强度下降,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吻合;合金塑性提高,与断口形貌分析一致;最后,得到TC18钛合金的真空去应力退火制度为600~650℃和1~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残余应力 真空去应力退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盘件等温模锻过程有限元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礼 张晓泳 +2 位作者 李超 李志友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23-3334,共12页
通过热模拟试验建立TC18合金的Arrhenius型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TC18缩比盘件等温模锻过程的影响,从而得到该合金较合理的模锻工艺条件,并用于指导具体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温度840... 通过热模拟试验建立TC18合金的Arrhenius型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TC18缩比盘件等温模锻过程的影响,从而得到该合金较合理的模锻工艺条件,并用于指导具体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温度840℃、变形速率0.1 mm/s、摩擦因数0.03为该合金较合理的等温模锻变形条件;在有限元模拟工艺的指导下成功锻造出该合金盘件,并验证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其他钛合金复杂件的等温模锻工艺提供数值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盘件 等温模锻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喷砂与HVOF WC-17Co涂层表面完整性对TC18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杜东兴 刘道新 +1 位作者 孟保利 张晓化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共9页
为了探讨喷丸、喷砂与HVOF WC-17Co涂层表面完整性对Ti5Al5Mo5V1Cr1Fe(TC18)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分析了喷丸、喷砂及其复... 为了探讨喷丸、喷砂与HVOF WC-17Co涂层表面完整性对Ti5Al5Mo5V1Cr1Fe(TC18)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分析了喷丸、喷砂及其复合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WC-17Co涂层的表面完整性,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研究了上述表面处理对TC18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丸预处理比喷砂预处理能够使TC18钛合金表面获得更好的表面完整性,因而显著提高了TC18钛合金的疲劳抗力,而喷砂处理对TC18钛合金疲劳抗力无明显影响。喷丸后进行HVOF WC-17Co涂层处理使TC18钛合金疲劳寿命提高6倍,原因归于喷丸层内仍保留数值较大、分布较深的残余压应力,有效延缓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早期扩展。喷砂后进行HVOF WC-17Co涂层处理使TC18钛合金疲劳抗力显著降低,原因是HVOF过程的高温效应使喷砂层内残余压应力场松弛,使喷砂表面缺口效应和损伤的不利影响作用突显,加之WC-17Co涂层韧性低、表面粗糙度大、存在孔洞型缺陷,不利于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表面完整性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及激光多道搭接对激光熔化沉积TC18钛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堃 孟牧 王华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1-525,共5页
研究了3种热处理制度及激光多道搭接对激光熔化沉积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去应力退火-等温退火-双重退火的顺序,晶界α和晶内α片层都逐渐粗化,大柱状晶逐渐分裂,小晶粒逐渐趋于等轴化;激光扫描搭接区域,温度梯度大,... 研究了3种热处理制度及激光多道搭接对激光熔化沉积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去应力退火-等温退火-双重退火的顺序,晶界α和晶内α片层都逐渐粗化,大柱状晶逐渐分裂,小晶粒逐渐趋于等轴化;激光扫描搭接区域,温度梯度大,重熔间隔时间短,生成大柱状晶;非搭接区域温度梯度较小,重熔间隔时间长,难以满足柱状晶外延生长的条件,从而形成小晶粒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tc18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激光多道搭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TC18钛合金的车削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杜东兴 刘道新 +1 位作者 孙瑜峰 李世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05-1810,共6页
研究了难加工材料新型超高强度TC18钛合金的车削加工工艺技术。通过探讨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对TC18钛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严格控制车削加工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车削加工工艺参数,以零件表面粗糙... 研究了难加工材料新型超高强度TC18钛合金的车削加工工艺技术。通过探讨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对TC18钛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严格控制车削加工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车削加工工艺参数,以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为车削加工表面质量评价指标,采用直观分析法、方差分析法、Taguchi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综合分析了车削加工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对TC18合金疲劳寿命有重要的影响;车削加工走刀量f对TC18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影响最为显著。得到了一组优化的车削加工工艺参数,建立了预测车削加工TC18钛合金表面粗糙度与车削转速、走刀量和切削深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方程,验证试验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加工 tc18合金 正交试验 表面粗糙度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室温性能与初生α相组织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百芳 杨义 +1 位作者 葛鹏 杨冠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6,共3页
研究了TC18钛合金的室温性能与初生α相组织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时效前,随着初生α相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提高;时效后,随着初生α相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相对于等轴状初生α相,获得短棒状初生α相对于提高KIC是... 研究了TC18钛合金的室温性能与初生α相组织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时效前,随着初生α相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提高;时效后,随着初生α相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相对于等轴状初生α相,获得短棒状初生α相对于提高KIC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合金 时效 强度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