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菜蛾盘绒茧蜂畸形细胞TATA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潘璟 谷启娟 +1 位作者 时敏 陈学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0-426,共7页
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及其相关因子是转录起始复合物TFIID的重要组分,能识别TATA元件并与之特异性结合,进而指导RNA聚合酶和其它转录因子有序装配,形成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物。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菜... 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及其相关因子是转录起始复合物TFIID的重要组分,能识别TATA元件并与之特异性结合,进而指导RNA聚合酶和其它转录因子有序装配,形成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物。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畸形细胞TATA结合蛋白(CvT-TBP)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 No.JX984954),序列全长6105 bp,开放阅读框5784 bp,编码192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213.8 kDa,理论等电点6.8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vT-TBP与其他膜翅目昆虫的TBP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小蜜蜂Apis florea和佛罗里达弓背蚁Camponotus floridanus的相似性均为72%。本研究克隆得到的畸形细胞TATA box结合蛋白cD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以及畸形细胞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畸形细胞 tata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敌畏暴露PC-12细胞和HEK293T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2
作者 周祎 杨贵利 李升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在有机磷农药敌敌畏(dichlorvos,DDVP)毒性作用研究中,为了确保敌敌畏致基因表达失调结果分析的可靠性,需要评估其对细胞内参考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以神经细胞株PC-12和肾细胞株HEK293T为模型,使用不同浓度(0、30、60、90μmol·... 在有机磷农药敌敌畏(dichlorvos,DDVP)毒性作用研究中,为了确保敌敌畏致基因表达失调结果分析的可靠性,需要评估其对细胞内参考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以神经细胞株PC-12和肾细胞株HEK293T为模型,使用不同浓度(0、30、60、90μmol·L^(-1))的敌敌畏暴露处理并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这4种软件算法分析了内源性肌动蛋白(endogenous actin,ACT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泛素结合酶(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UBC)、核糖体蛋白S18(ribosomal protein S18,RPS18)、核糖体蛋白L32(ribosomal protein L32,RPL32)、肽基脯氨酰异构酶A(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A,PPIA)和TATA结合蛋白(TATA binding protein,TBP)这7种常见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对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并赋值排序后,ACTB和TBP在2种细胞株不同剂量敌敌畏暴露下表达均较稳定,可作为内参基因,而基因UBC在各实验组中表达均不稳定,不宜作为该类实验的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敌敌畏基因毒性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内参基因选择,也证实了各种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受环境毒物的影响而不同,本文所用到的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为类似的环境化合物致基因表达失调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细胞模型 内参基因 tata结合蛋白 内源性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多种癌变组织中3种蛋白质的表达谱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玳玮 王筠 +6 位作者 赵宋礼 曾健 胡铭慧 许特 江波涛 董蕾 盛司潼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在异常表达.为探究它们在消化系统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利用6种消化道肿瘤(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及癌旁组织的微陈列芯片,通过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对分析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与癌变的关联.结果发现,STOML2在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这6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均呈显著性高表达(P<0.001),而同一家族成员STOML1则仅在食管癌和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P<0.005).另外,除胰腺癌灶外,TAF1L在其余5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也呈现高表达(P<0.005).同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均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键蛋白质MMP9有共定位现象.由此表明,3种蛋白质TAF1L、STOML1和STOML2在多种癌组织中可能具有广泛的促癌作用.由于3种蛋白质在多种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不同,说明它们各自存在着组织特异性,且具有不同的功能使命,需进一步研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分子病理学潜能,如能将它们打造成用于精准诊疗和预后判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此研究结果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消化道肿瘤 蛋白质表达谱 恶性肿瘤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家族蛋白2 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中两种新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特 王筠 +7 位作者 赵宋礼 李延鹏 刘兴木 钟姗 彭红瑜 屈军乐 盛司潼 王晓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9-535,共7页
为挖掘结直肠癌早期病变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对高通量组织芯片上进行优化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对了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和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like p... 为挖掘结直肠癌早期病变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对高通量组织芯片上进行优化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对了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和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检测了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tumor-lymph node-metastasis(TNM)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相比癌旁正常组织,TAF1L蛋白质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 000 1),并可随原位病灶的恶化显现明显的表达改变; STOM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显示,TAF1L蛋白质的异常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直接的关联,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判定的新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组织芯片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stomatin家族蛋白1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通用转录器工程获得优良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水稻
5
作者 彭颖 陈香嵩 赵毓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为得到农艺性状或抗逆性优良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克隆了粳稻品种中花11(ZH11)的通用转录因子TATA框结合蛋白TBP(TATA binding protein)基因,通过随机诱变PCR的方法,获得104个突变子;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这些突变的TBP基因分别转化到中... 为得到农艺性状或抗逆性优良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克隆了粳稻品种中花11(ZH11)的通用转录因子TATA框结合蛋白TBP(TATA binding protein)基因,通过随机诱变PCR的方法,获得104个突变子;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这些突变的TBP基因分别转化到中花11中,获得了水稻TBP基因不同突变的转基因水稻。将其移入大田,收获种子并在T1、T2代进行农艺性状的考察,对产量性状改善的转基因材料进行百草枯、甘露醇、氯化钠的胁迫处理,观察并记录表型变化。最终获得了1个具有较高产量同时具有一定非生物逆境抗性的突变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转录器工程 tata结合蛋白(TBP) 水稻 非生物逆境胁迫 农艺性状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