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方式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相关参数及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刘军国 张义鹏 +5 位作者 范相举 马志强 李健 谌晓强 张新占 朱修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相关参数及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并依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相关参数及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并依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实验室指标[P物质(SP)、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总优良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92±3.31)min、骨折愈合时间(8.60±1.21)周均短于对照组的(62.14±5.26)min、(9.72±1.88)周,术中出血量(41.35±2.10)ml少于对照组的(75.11±4.29)ml(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SP、NPY、IL-1β、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SP(5.09±0.65)μg/ml、NPY(164.60±5.52)pg/ml、IL-1β(114.20±6.13)pg/ml、TNF-α(10.23±1.01)pg/ml低于对照组的(6.35±1.77)μg/ml、NPY(171.31±6.28)pg/ml、IL-1β(125.11±6.39)pg/ml、TNF-α(12.31±1.22)pg/ml(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可显著改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相关参数,促进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炎症应激,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 手术相关参数 足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损伤类型及与踝关节韧带损伤关联性的MRI检查分析
2
作者 王志炜 万业达 郑敏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损伤患者MRI检查表现类型及与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跗骨窦病变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跗骨窦发生损伤的230例患者MRI踝关节平扫图像,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06例,观察跗骨窦损伤类型及踝关节韧带的损伤情... 目的探讨跗骨窦损伤患者MRI检查表现类型及与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跗骨窦病变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跗骨窦发生损伤的230例患者MRI踝关节平扫图像,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06例,观察跗骨窦损伤类型及踝关节韧带的损伤情况,并分析其规律及关联性。结果1)跗骨窦损伤的主要类型有跗骨窦韧带损伤、滑膜/腱鞘囊肿、积液、跗骨窦纤维化。跗骨窦韧带损伤包括颈韧带(CL)、距跟骨间韧带(ITCL)前、后束、伸肌下支持带(IER),其中ITCL前束损伤率最高,接着依次是CL、IER、ITCL后束。2)①CL、ITCL前束损伤呈正相关(r=0.318);②CL、IER损伤呈正相关(r=0.438);③ITCL前束、后束损伤呈正相关(r=0.353)。3)CL损伤时合并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最多,为68.2%,三角韧带(TRL)损伤次之,为33.3%,然后是跟腓韧带(CFL)损伤,为30.3%;ITCL前束损伤时合并ATFL损伤最多,为70.0%,TRL损伤次之,为35.7%,然后是CFL损伤,为21.4%;ITCL后束损伤时合并ATFL损伤最多,为64.6%,TRL损伤次之,为29.2%,然后是CFL损伤,为16.7%。IER损伤时合并ATFL损伤最多,为63.6%,TRL损伤次之,为30.9%,然后是CFL损伤,为16.4%。结论跗骨窦损伤患者MRI检查表现可有多种类型,跗骨窦韧带中ITCL前束、CL较多发生损伤,多为多条同时损伤也可以是单独一条损伤。在ATFL、CFL,TRL损伤时要注意观察跗骨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跗骨窦 跗骨窦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
3
作者 史沛艳 李金凤 +4 位作者 张丹丹 马小曼 翟朝霞 孙政 葛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屈光门诊进行屈光检查的近视儿童,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调查,OCULUS Keratograph 5M...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屈光门诊进行屈光检查的近视儿童,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调查,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和睑板腺照相,对睑板腺萎缩和弯曲情况进行评分,分析近视儿童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形态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48例(91眼)儿童,男27例(56.25%),女21例(43.75%),年龄7~16(10.25±2.23)岁。91眼中,TMH为(0.19±0.04)mm(95%CI:0.18~0.19),NIf-BUT为(5.40±2.62)s(95%CI:4.90~5.94)。TMH与NIf-BUT呈正相关(r=0.223,P=0.034)。睑板腺萎缩评分为1(0,1)分;睑板腺弯曲评分上睑为0(0,1)分、下睑为0(0,0)分,上、下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2,P<0.001)。受试者中49眼(53.85%)存在腺体的萎缩,37眼(40.66%)存在腺体弯曲。年龄<12岁与≥12岁近视儿童组间TMH及NIf-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SDI评分<13分与≥13分近视儿童间T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26)。轻、中度近视儿童间NIf-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4),等效球镜度与NIf-BUT呈正相关(r=0.283,P=0.023)。结论轻、中度近视儿童的眼表泪膜稳定性低,存在一定比例的睑板腺形态异常。在临床屈光门诊中,除关注儿童的屈光状态外,眼表健康同样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形态 泪膜稳定性 近视 儿童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联合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矫治对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的治疗效果探究
4
作者 柳燕 李永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睑袋膨出伴泪沟凹陷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 目的:探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睑袋膨出伴泪沟凹陷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矫治。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临床改善程度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睑袋外观的具体改善程度、下睑细纹的具体改善程度、泪沟凹陷的具体改善程度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联合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矫治下睑袋伴泪槽畸形,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改善程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袋整形术 Hamra改良术式 睑袋眶隔泪沟矫治 睑袋伴泪槽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勇 王增涛 +3 位作者 李淑媛 孙文海 许庆家 魏宝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足部与跖底神经吻合,手部动脉与桡动脉浅支吻合,神经...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足部与跖底神经吻合,手部动脉与桡动脉浅支吻合,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手术时间:带蒂皮瓣转移85~240min,平均160min;游离皮瓣185~425min,平均430min。术后51例皮瓣全部成活。3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9个月,跗外侧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感觉、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皮神经 皮瓣 移植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franc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峰 黄雷 +4 位作者 叶鹏翰 何贤峰 阮永平 朱彦昭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33.8岁。按照Myerson分类:中柱损伤31例,中柱合并内侧柱损伤15例,三柱损伤11例。受伤当日...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33.8岁。按照Myerson分类:中柱损伤31例,中柱合并内侧柱损伤15例,三柱损伤11例。受伤当日手术25例,受伤后3~11d(平均7d)手术32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50min;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4~70个月,平均35个月。患者平均AOFAS评分为(84.73±14.26)分,患者术后5.1个月(3~1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52例解剖复位患者平均AOFAS评分(87.63±13.71),5例未解剖复位者平均AOFAS评分(74.31±21.96)。多柱损伤患者26例平均AOFAS评分(76.58±11.51)。有8例患者并发创伤性骨关节炎,是患者中最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能够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术中复位质量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损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4 位作者 方祥源 刘经南 施洪 刘方刚 刘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示,皮瓣面积约为9×6cm~10×8cm.以上述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转位修复内踝、跟腱、足跟和足底远侧区的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了12例均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脉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建良 张龙君 +3 位作者 叶锋 郑晓东 王晓 许勇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复合体(TJC)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男12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4.1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7例,右侧9例,均为直接暴力所伤,其中交通伤4例,...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复合体(TJC)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男12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4.1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7例,右侧9例,均为直接暴力所伤,其中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7例。楔骨间脱位11例,舟楔关节脱位3例,骰骨骨折2例。跖跗关节损伤均为三柱损伤。根据手术探查和稳定性破坏情况,通常跗骨间关节,内侧、中间柱跖跗关节用螺钉固定,外侧柱用克氏针固定,对跖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和骰骨压缩性骨折等用跨关节微型钢板固定以达到解剖复位、有效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从疼痛、功能、对线方面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按AOFAS评分:疼痛为(29.3±5.9)分,功能为(32.4±5.6)分,对线为(12.9±2.6)分,总分为(74.6±10.4)分。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皮肤坏死,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3例患者因后期出现骨性关节炎,疼痛明显,行走困难,Ⅱ期行关节融合术。4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骨性关节炎,但临床症状(疼痛)较轻,继续观察随访。结论:解剖复位有效稳定内固定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关键要素,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Ⅱ期融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创伤和损伤 骨折 关节融合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朱辉 赵宏谋 +1 位作者 袁锋 俞光荣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922-925,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中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47例,其中41例(42足)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岁。按照Myerson分型:A型9足,B1型7足,B2...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中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47例,其中41例(42足)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岁。按照Myerson分型:A型9足,B1型7足,B2型11足,C1型10足,C2型5足。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量表和VAS疼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12~71个月)。平均AOFAS得分为(84.2±2.8)分(65~100分),优良率为81%,其中Myerson A型和C型的评分存在差异(P=0.02)。平均VAS得分为(2.6±0.5)分(0~6分)。3例出现浅表感染,2例皮缘坏死。有19例患者存在负重及行走痛,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跖跗关节退变,4例出现跖骨骨折畸形愈合,2例出现拇外翻畸形。结论: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跖跗关节退变不可避免,但并不影响功能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骨折 脱位 关节融合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折术后异位骨化致踝管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刚祥 竺湘江 +2 位作者 周海东 赵勇 谢建新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573-574,共2页
患者,男,41岁,车祸致左踝关节肿痛2h入院,行左距骨内踝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图1a-1f),手术顺利,术后预防感染消肿补液治疗,术后2周创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摄片提示:左距骨左内踝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正确(图1e-1... 患者,男,41岁,车祸致左踝关节肿痛2h入院,行左距骨内踝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图1a-1f),手术顺利,术后预防感染消肿补液治疗,术后2周创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摄片提示:左距骨左内踝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正确(图1e-1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折 骨化 异位性 跗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涛 潘文杰 +6 位作者 梁晓军 王军伟 李毅 马强 鹿军 王军虎 田锋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总结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7月,9例跖跗关节损伤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3.5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3例,C型1例。采用1... 目的:总结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7月,9例跖跗关节损伤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3.5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3例,C型1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克氏针和空心螺钉内固定。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感染1例,1例发生创伤后关节炎,无克氏针松动。AOFAS总评分由术前的(15.5±4.2)分提高到术后的(92.0±5.2)分(t=-45.95,P<0.01);9例患者中,好7例,较好1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足损伤 骨折 脱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巩膜移植治疗眼睑恶性肿瘤术后睑板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继发 周太平 潘桔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睑板缺损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眼睑恶性肿瘤术后睑板缺损长度大于1/2睑板的患者实施眼睑重建,利用异体巩膜替代睑板,异体巩膜材料取自眼库。结果:术后3~12mo随访,眼睑重...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睑板缺损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眼睑恶性肿瘤术后睑板缺损长度大于1/2睑板的患者实施眼睑重建,利用异体巩膜替代睑板,异体巩膜材料取自眼库。结果:术后3~12mo随访,眼睑重建术后形态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异体巩膜溶解或排斥反应;巩膜脉络膜面均被结膜细胞移行覆盖,异体巩膜与皮肤粘连紧密,缺损区修复完整。4眼出现睑缘轻、中度内翻后行眼睑内翻矫正。2眼出现不同程度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手术。结论:异体巩膜具有材质稳定性好、组织相容性佳、取材保存方便、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术后眼睑功能良好、外观满意,是理想的睑板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巩膜 移植 睑板缺损 眼睑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长屈肌低位肌腹致踝管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风金 胡万华 周建兴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趾长屈肌低位肌腹 踝管综合征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软组织缺损两种皮瓣修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祝李霖 吴伟炽 +2 位作者 牛国庆 黄东 黄国英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跗外侧动脉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两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2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采用腓动... 目的探讨并比较跗外侧动脉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两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2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跗外侧动脉皮瓣与手部肤色、纹理接近,质地柔软、弹性良好、耐磨,外观较佳,对手指屈伸功能无影响,皮瓣两点辨别觉达5~8mm;术后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换药治疗7—21d后,2例愈合,1例行二次游离植皮,足部活动良好。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0mm,但较周围肤色稍深、纹理较疏松:术后4例因皮瓣臃肿行削薄手术;小腿供区9例仅留线状瘢痕,4例植皮成活良好对供区外观影响小,功能无影响。结论手部较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采用跗外侧皮瓣修复外观及功能较佳,但足部供区植皮容易坏死应注意防范;腓动脉穿支皮瓣对供区损伤小,适宜修复手部中等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部位及程度,选择适宜皮瓣修复,可以达到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缺损 跗外侧动脉皮瓣 腓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吉林 朱晞 张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有腓动脉的穿支或跗外侧动脉保证。其中腓动脉穿支的外径为 1.2± 0 .3( 0 .5~ 2 .1)mm ,跗外侧动脉的外径为 0 .9± 0 .2 ( 0 .5~ 1.8) m m。结论 :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 ,以修复足部软组织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外侧肌皮瓣 应用解剖 外科皮瓣 肌皮瓣 跗外侧动脉 腓动脉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丽媛 胡君琰 +2 位作者 吴鹏森 孙红 卢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6例(16眼)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记录并比较16例... 目的探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6例(16眼)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记录并比较16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眼睑闭合不全量、下睑退缩量、角膜上皮分级、下睑水平及垂直松弛度等级。结果 16例患者术后下睑外翻均矫正,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下睑退缩量、眼睑闭合不全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期间各患者的角膜上皮分级、水平及垂直松弛度等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期末均为0级或1级。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眶内出血、感染及内植入物暴露、排斥、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Medpor下睑插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可在保留患者视功能的前提下矫正下睑外翻及眼睑闭合不全,有效改善患者眼表状况及外观,且术后效果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麻痹性睑外翻 Medpor下睑插片 外眦睑板条悬吊术 眼睑闭合不全 暴露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侧钢板重建糖尿病性夏科氏足跖跗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海波 张超 +1 位作者 刘彩龙 陈雷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跖侧钢板重建糖尿病性夏科氏足跖跗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放置钢板于内侧跖跗关节跖侧重建7例(9足)糖尿病性夏科氏足的跖跗关节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单侧5例,双侧2例;年龄45~52岁... 目的 :探讨采用跖侧钢板重建糖尿病性夏科氏足跖跗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放置钢板于内侧跖跗关节跖侧重建7例(9足)糖尿病性夏科氏足的跖跗关节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单侧5例,双侧2例;年龄45~52岁,平均48岁;发现糖尿病病史6~15年。术后采用X线片和CT检查评估骨愈合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创口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复查显示骨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6周。按照AOFAS评分,优6足,良2足,可1足。结论:采用跖侧钢板重建糖尿病性夏科氏足的跖跗关节,可使跖跗关节获得坚强的支撑,并取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跗关节 脱位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海波 孔建中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7期555-556,共2页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65%,而涉及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1]。对于关节内的跟骨骨折,大多倾向于采用足跟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采用足跟外侧"L...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65%,而涉及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1]。对于关节内的跟骨骨折,大多倾向于采用足跟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采用足跟外侧"L"形切口的最大缺点是术后切口边缘皮肤的坏死率高达14%[1]。自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闭合性骨折42足,无一足发生切口边缘皮肤坏死,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跗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11
19
作者 袁玮 张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及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1/2018-02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79例91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6眼... 目的:探讨并比较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及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1/2018-02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79例91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6眼,行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和对照组(38例45眼,行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mo随访,两组患者治愈率无差异(100%vs 98%,P=0.495)。术后24mo随访,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8%vs 84%,P=0.030)。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11%,P=0.026)。结论: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较单纯下睑缩肌复位术远期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睑内翻 下睑 下睑缩肌复位 外侧睑板条固定术 睑内翻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环纹豹蛛体表裂缝感受器、跗节器亚显微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波 周子华 +3 位作者 邓伟楠 吕明 谭昭君 颜亨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5-1729,共5页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狼蛛科豹蛛属动物,为了探究游猎型蜘蛛接收外界信号的机制,通过对拟环纹豹蛛体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拟环纹豹蛛体表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特征。结果显示,拟环纹豹蛛的单个裂缝感受器主要分布...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狼蛛科豹蛛属动物,为了探究游猎型蜘蛛接收外界信号的机制,通过对拟环纹豹蛛体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拟环纹豹蛛体表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特征。结果显示,拟环纹豹蛛的单个裂缝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肢的跗节与胫节,数量较少,在整个触肢只能发现1~2个单个裂缝感受器;竖琴器在拟环纹豹蛛体表分布广泛,螯肢、触肢、步足均有发现,且胫节分布较多;而跗节器则见于触肢端部的前跗节上,其形态似水滴状小孔,为圆形或椭圆形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环纹豹蛛 裂缝感受器 跗节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