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C组),其余3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C组),其余3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Z组予以中药干预。16周后,各组大鼠留尿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取肾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CD68、经典活化巨噬细胞标志蛋白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激酶-1(TAK1)、p-TA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JNK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大鼠24 h UT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肾间质可见大量CD68和iNOS蛋白的沉积;p-TAK1和p-JN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01)。与M组比较,Z组大鼠24 h UT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01,P<0.01,P<0.001);CD68和iNOS蛋白的沉积显著减少;p-TAK1和p-JNK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化瘀通络中药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改善肾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AK1/JNK信号通路减少肾组织内巨噬细胞浸润、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相关。展开更多
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II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II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RAF6、TAK1及TGF-β在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12例健康人PBMN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DLBCL患者治疗前后PBMNC中TRAF6、TAK1和TGF-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治疗前患者TRAF6及TAK1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这两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同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TGF-β基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BCL患者化疗后TRAF6/TAK1信号通路的活性明显增高,而TGF-β基因治疗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展开更多
文摘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C组),其余3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Z组予以中药干预。16周后,各组大鼠留尿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取肾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CD68、经典活化巨噬细胞标志蛋白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激酶-1(TAK1)、p-TA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JNK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大鼠24 h UT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肾间质可见大量CD68和iNOS蛋白的沉积;p-TAK1和p-JN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01)。与M组比较,Z组大鼠24 h UT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01,P<0.01,P<0.001);CD68和iNOS蛋白的沉积显著减少;p-TAK1和p-JNK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化瘀通络中药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改善肾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AK1/JNK信号通路减少肾组织内巨噬细胞浸润、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相关。
文摘本研究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F6、TAK1及TGF-β基因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化疗对TRAF6/TAK1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采用Ct值比较法,通过SYBR Green II实时定量PCR检测3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RAF6、TAK1及TGF-β在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12例健康人PBMN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DLBCL患者治疗前后PBMNC中TRAF6、TAK1和TGF-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治疗前患者TRAF6及TAK1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这两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同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这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TGF-β基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BCL患者化疗后TRAF6/TAK1信号通路的活性明显增高,而TGF-β基因治疗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