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缩胆囊素(CCK)在T4噬菌体表面的展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舒鼎铭 覃健萍 +1 位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5-710,共6页
采用T4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将CCK-33肽四多串联体及八多串联体展示在T4噬菌体表面,并研究其免疫原性。将CCK四串联体和八串联体与SOC基因缺失的、依赖溶菌酶的噬菌体ΦT4-Z1重组,获得重组噬菌体ΦT-4CCK和ΦT-8CCK。SDS-PAGE和Western B... 采用T4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将CCK-33肽四多串联体及八多串联体展示在T4噬菌体表面,并研究其免疫原性。将CCK四串联体和八串联体与SOC基因缺失的、依赖溶菌酶的噬菌体ΦT4-Z1重组,获得重组噬菌体ΦT-4CCK和ΦT-8CCK。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CK多串联体蛋白已经成功展示在T4噬菌体表面,其融合蛋白分子量约30 ku和41 ku,能够与CCK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重组噬菌体为免疫原制备油佐剂疫苗主动免疫胡须肉鸡后,抗体浓度显著升高,肉鸡的体重、采食量都有所提高,而料肉比有所下降。结果说明,鸡CCK蛋白展示在T4噬菌体表面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胆囊素 t4噬菌体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噬菌体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嵚 于涛 +2 位作者 何琳 惠林萍 赵晨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再极化诱导;Real-time PCR检测IL-4诱导极化及T4噬菌体再极化后巨噬细胞中IL-12、TNF-α、Arg-1、TGF-β、IL-10和iNOS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内iNOS和Arg-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T4噬菌体再极化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结果:RAW264.7细胞经IL-4处理后被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其iNOS和IL-12 mRNA表达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2.5和1/6.2,而Arg-1和IL-10 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161.2和120.3倍。M2型巨噬细胞经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处理后,IL-12、TNF-α、iNO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逆转上调,IL-10、TGF-β、Arg-1则明显逆转下调,呈现M1型特征;其中突变型T4噬菌体的诱导作用显著强于野生型。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诱导M1再极化的巨噬细胞致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较M2型巨噬细胞显著增高[(35.3±2.44)%、(39.1±2.08)%vs(4.68±0.56)%;均P<0.01)],同时,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43.8±7.51)、(23.2±4.33)个vs(177.5±12.33)个;均P<0.01]。结论:T4噬菌体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并增强巨噬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噬菌体 巨噬细胞 极化 肺癌 Lewis细胞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噬菌体蛋白的分子改造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逯凯 颜晨 任慧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2,共6页
T4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其基因、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已清晰,利用各种分子操作技术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利用位点特异性诱变,研究T4噬菌体某些基本蛋白的功能;普遍用来进行噬菌体改造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成功在T4衣壳平台上展示目的抗原... T4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其基因、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已清晰,利用各种分子操作技术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利用位点特异性诱变,研究T4噬菌体某些基本蛋白的功能;普遍用来进行噬菌体改造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成功在T4衣壳平台上展示目的抗原;位点特异性诱变及噬菌体展示技术都可以用于改造噬菌体使其与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也能获得除细菌宿主之外的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胞;还可在不断发展的噬菌体治疗研究中得到应用。这些噬菌体的改造方法都将会促进疫苗技术、噬菌体疗法和其他生物及医学科学分支的发展。论文对T4噬菌体的蛋白结构、噬菌体展示技术及相关的噬菌体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噬菌体 结构蛋白 位点特异性突变 噬菌体展示 噬菌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蒋成砚 张以芳 +1 位作者 任兆均 郑锦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关键词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t4 细菌病毒 遗传结构 形态结构 类病毒 基因组 混合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4快速检测T4宿主型大肠杆菌初探
5
作者 刘邻渭 杨公明 Mansel Griffith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噬菌体宿主菌的简捷方法。【方法】按体积比1∶9将4.4×109pfu/mL的T4工作液和已知活菌浓度的T4宿主型大肠杆菌工作液混合形成模拟样品,立即在37℃150 r/min下作用5 min完成侵染,接着采用离心、微滤分离技...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噬菌体宿主菌的简捷方法。【方法】按体积比1∶9将4.4×109pfu/mL的T4工作液和已知活菌浓度的T4宿主型大肠杆菌工作液混合形成模拟样品,立即在37℃150 r/min下作用5 min完成侵染,接着采用离心、微滤分离技术清除样品中直径0.22μm以下的物质(包括游离T4),同时将颗粒物(包括受侵染的大肠杆菌)截留在微滤膜中。待受侵染大肠杆菌裂解后,用SM缓冲液将子代T4从微滤膜中洗滤出来,收集滤液得到转换样品。通过噬菌斑计数法测出转换样品子代T4数量,分析其与模拟样品T4宿主型大肠杆菌活菌数量的定量关系。【结果】模拟样品T4宿主型大肠杆菌活菌数的对数和转换样品子代T4数量的对数呈一元线性关系;参试菌株和试验条件决定着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结论】按照上述方法转换样品,并根据转换样品子代T4数量和上述一元线性关系,可以快速测定样品中T4宿主型大肠杆菌的活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t4噬菌体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c-ω-转氨酶催化合成(4S)-四氢萘酮
6
作者 高嵩 邵小芙 +3 位作者 果波 李前 王佩 曹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60,共9页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 以T4噬菌体衣壳为载体,探索了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P-ω-TA)的自组装固定化,以将P-ω-TA与T4噬菌体非必需小外壳蛋白(Soc)融合的方式实现了P-ω-TA在T4噬菌体衣壳上的亲和固定及较高的位点结合数。对固定化P-ω-TA的适应性、回收性能、(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及(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的P-ω-TA保持了完整的活性及适应性,可通过离心操作轻松地回收,并进行重复使用。在5次回收和重复使用过程中,每次酶活回收率均>91%,经5次催化,最终酶活保持率约为84%。固定化P-ω-TA保持了在底物手性中心处的(S)-型异构体选择性拆分以及对(1S,4S)-去甲基舍曲林的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假弧菌-ω-转氨酶 t4噬菌体 手性拆分 酶固定化 舍曲林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宽宿主谱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进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艳 包红朵 +2 位作者 张辉 张莉莉 王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1-76,共6页
裂解性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细菌,本研究分析了一株从自然界中分离的宽宿主谱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种属和进化关系。前期用Adams双层平板琼脂法从猪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裂解性噬菌体v B_Eco M_JS09,裂解谱分析能够裂解禽致病性大... 裂解性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细菌,本研究分析了一株从自然界中分离的宽宿主谱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种属和进化关系。前期用Adams双层平板琼脂法从猪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裂解性噬菌体v B_Eco M_JS09,裂解谱分析能够裂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扩增分析gene18、gene 23序列,并根据gp18和gp23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JS09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噬菌体v B_Eco M_JS09基因组为ds DNA,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T4-like噬菌体、T-evens亚群。其gp18氨基酸序列与大肠杆菌噬菌体RB69同源性最高,为100%;gp23氨基酸序列与大肠杆菌T4噬菌体同源性最高为96%。该结果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防控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宽宿主谱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 t4-like噬菌体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V NP基因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卫 毕英佐 +3 位作者 何宏轩 王宪文 詹爱军 马静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7-1543,共7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4-NP-ELISA)方法。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的相对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7.62%,T4-NP-ELISA的检测准确率为91.43%。T4-NP-ELISA可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而IBD、IB、MD、ND、EDS的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则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阳性血清以1∶640倍稀释时仍能检测到流感病毒抗体,说明该方法比较敏感。对192份血样的检测显示,T4-NP-ELISA与IDDEXX ELISA符合率为96.8%。这表明T4-NP-ELISA可检测AIV抗体,也为检测与诊断AI提供了一种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核蛋白 t4噬菌体 展示 t4-NP-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核蛋白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卫 何宏轩 +3 位作者 毕英佐 马静云 王宪文 詹爱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R质粒的T4噬菌体SOC基因C末端获得重组质粒pR-np,以此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E2),用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感染重组E2菌,重组载体与缺陷噬菌体T4-z1基因发... 利用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R质粒的T4噬菌体SOC基因C末端获得重组质粒pR-np,以此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E2),用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感染重组E2菌,重组载体与缺陷噬菌体T4-z1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将np基因整合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用PCR方法筛选重组噬菌体并命名为T4-z1-np。经Western blot免疫电镜与ELISA检测证实,T4-z1-np表达的NP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结果表明,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为禽流感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P基因 t4噬菌体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
10
作者 孟冬梅 《畜禽业》 2006年第1期6-7,共2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天然蛋白表达方面应用广泛,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和T4噬菌体等,目前用的较多的是T4噬菌体。T4噬菌体结构较大,遗传结构复杂,具有容量大、拷贝数高,可以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质范围广等优点...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天然蛋白表达方面应用广泛,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和T4噬菌体等,目前用的较多的是T4噬菌体。T4噬菌体结构较大,遗传结构复杂,具有容量大、拷贝数高,可以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已经有多种蛋白采用T4噬菌体展示系统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t4噬菌体 表面展示系统 蛋白表达 丝状噬菌体 遗传结构 体结构 拷贝数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城疫病毒HN与F蛋白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铀 毕英佐 +1 位作者 曹永长 陈绍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14,共4页
95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成5组,1~4组分别于10日龄接种ΦT4、ΦT4-Z1-HN、ΦT4-Z1-F、ΦT4-Z1-HN+ΦT4-Z1-F油乳剂疫苗,第5组接种ND弱毒疫苗,2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结果表明,重组HN和F蛋白均能诱导ND抗体产生,但抗体水平显著低于用弱毒疫... 95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成5组,1~4组分别于10日龄接种ΦT4、ΦT4-Z1-HN、ΦT4-Z1-F、ΦT4-Z1-HN+ΦT4-Z1-F油乳剂疫苗,第5组接种ND弱毒疫苗,2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结果表明,重组HN和F蛋白均能诱导ND抗体产生,但抗体水平显著低于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第5组。60日龄时用100LD50NDV强毒株攻毒,第1组鸡100%发病和死亡,ΦT4-Z1-HN和ΦT4-Z1-F免疫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15.8%;用ΦT4-Z1-HN+ΦT4-Z1-F和ND弱毒疫苗免疫的第4、5组鸡无一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HN蛋白 F蛋白 免疫保护作用 基因工程疫苗 t4噬菌体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