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JUMP/FTIR联用技术研究RDX的热裂解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红 张皋 +3 位作者 刘子如 谢明召 潘清 衡淑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8,共6页
用T-JUMP/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燃烧条件下RDX的热裂解过程。通过分析裂解产物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及温度与压力对裂解过程的影响,提出了RDX可能的快速热裂解机理及影响快速热裂解机理的因素。结果表明,RDX裂解气相产物主要有CO2、N2O、NO2、... 用T-JUMP/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燃烧条件下RDX的热裂解过程。通过分析裂解产物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及温度与压力对裂解过程的影响,提出了RDX可能的快速热裂解机理及影响快速热裂解机理的因素。结果表明,RDX裂解气相产物主要有CO2、N2O、NO2、HNCO、NO、CO和HCN,且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产物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变化:在600℃、0.1~0.4MPa条件下,裂解5s以内的NO2与NCN含量比随压力的升高而下降;HCN与N2O含量比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在0.1MPa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HCN与N2O的含量比趋向于增大。RDX快速热裂解的初期存在两个竞争反应,即C—N和N—N键的断链竞争反应;提高温度和在0.1~0.4MPa压力范围内提高压力对生成HCN的N-N键断裂反应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t-jump/ftir联用技术 RDX 快速热裂解 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新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 GC 红外光谱 ftir 药物分析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热分解的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艳春 闫石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RDX的分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连续步骤,第1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35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2,反应级数为0.6,主要气体产物为CO2、NO2和CH2O;第2步反应的活化能为110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1.5,反应级数为1.7,主要的气体产物是N2O、H2O、CH4、NH3、C2O+/C3H+4、CN+/C2H3+、CHO+/C2H+;第3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23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0.9,反应级数为4,主要的产物是C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TG DSC—QMS ftir联用技术 RDX 热分解动力学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某未知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雪芹 李杨 +1 位作者 黄铃 潘远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9-231,共3页
利用红外光谱 ,热分析及红外光谱 色谱联用技术对某未知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 ,可知该物质为丙三醇硬脂酸单酯 ,并含有少量的硬脂酸甲酯和十六烷基酸甲酯 ,这两种微量物质的比为 1∶2。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未知样品 定量分析 ftir 分析 丙三醇硬脂酸单酯 定性分析 色谱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均苯三酚金属(Li,Na,K,Mg)化合物的快速热分解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强 乔小晶 +1 位作者 张建国 左小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087,共7页
利用温度快速跃升傅立叶变换红外(T-jump/FTIR)原位分析技术对三硝基均苯三酚(TNPG,2,4,6-三硝基-1,3,5-苯三酚)的锂、钠、钾、镁金属盐的快速热分解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三硝基均苯三酚系列化合物快速热分解过程产生的可挥发... 利用温度快速跃升傅立叶变换红外(T-jump/FTIR)原位分析技术对三硝基均苯三酚(TNPG,2,4,6-三硝基-1,3,5-苯三酚)的锂、钠、钾、镁金属盐的快速热分解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三硝基均苯三酚系列化合物快速热分解过程产生的可挥发金属化合物的类型,得到了快速热分解过程主要红外活性气体产物的种类、分布及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提出了其快速热分解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采用REAL程序对三硝基均苯三酚系列化合物的燃烧性能(燃烧产物和燃烧温度等参数)进行了计算,与T-jump/FTIR分析技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ump/ftir分析技术 三硝基均苯三酚化合物 快速热分解 REAL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GAP/AP混合体系的快速热裂解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腊莹 刘子如 +3 位作者 王晓红 衡淑云 邵颖慧 丁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T-Jump/FTIR在线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GAP/AP混合体系在模拟燃烧条件下快速加热高温高压的热裂解。结果表明,GAP/AP混合体系的主要热裂解气相产物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压力对GAP/AP混合体系气相产物有明显的影... 用T-Jump/FTIR在线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GAP/AP混合体系在模拟燃烧条件下快速加热高温高压的热裂解。结果表明,GAP/AP混合体系的主要热裂解气相产物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压力对GAP/AP混合体系气相产物有明显的影响,表明混合体系组分GAP和AP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AP分解气相产物进行的,混合体系不但存在气相之间的反应,也存在气相/凝聚相反应。而温度并没有影响AP对GAP的作用。用T-Jump/FTIR在线分析技术能够实现模拟燃烧条件下含能材料实时气体产物分析,为从微观反应的角度探索含能材料的快速高压热裂解及其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条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在线分析 t-jump ftir联用技术 GAP AP混合体系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复合绝缘子电晕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血琴 高润明 +3 位作者 郭裕钧 康永强 李院生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2-449,共8页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在输电线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电晕放电会造成复合绝缘子老化加剧而丧失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复合绝缘子电晕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全新硅橡胶复合绝缘片进行电晕老化,分...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在输电线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电晕放电会造成复合绝缘子老化加剧而丧失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复合绝缘子电晕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全新硅橡胶复合绝缘片进行电晕老化,分析样本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变化,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像作为老化状态分类的依据,将样品分为6个类别;然后,利用高光谱成像仪获取硅橡胶片表面不同波段的反射强度,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原始谱线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晕老化状态评估(support vector machines-insulator corona aging status evaluation,SVM-CASE)模型,对60组预测数据进行分类验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核函数对于模型评估准确率的影响.高光谱检测及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老化时间下试样的高光谱图像有明显的区别,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绝缘材料的光谱曲线在600~900 nm呈现反射率下降趋势;采用PC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后,利用polynomial核函数建立的评估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9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电晕老化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墓葬彩绘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莉·H·沃茨 乔治娜·雷纳 +4 位作者 凯瑟琳·埃雷明 苏珊·科斯特洛 安吉拉·张 梅丽莎·莫伊 张淇馨(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7-94,共8页
汉代陶制随葬品作为昂贵的青铜器和漆器等礼器的廉价替代品而产生。陶器在低温下烧制而成,工艺相对简单,略显粗陋,多随葬墓中。陶器外表用多种来源于矿物的颜料,绘制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尽管彩绘区域色彩鲜艳,但易脱落。这项研究旨... 汉代陶制随葬品作为昂贵的青铜器和漆器等礼器的廉价替代品而产生。陶器在低温下烧制而成,工艺相对简单,略显粗陋,多随葬墓中。陶器外表用多种来源于矿物的颜料,绘制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尽管彩绘区域色彩鲜艳,但易脱落。这项研究旨在了解汉代墓葬中的彩绘陶是如何生产制作的,使用了哪些颜料,以及涂绘时是否使用了胶结剂。由热释光(TL)测年法检测得知,陶器烧制于汉代。紫外成像表明彩绘区域没有使用加固材料。使用可见光诱导红外释光成像证实了许多紫色区域是汉代颜料,进一步支持了测年结果。借助X光照相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这些器物,证实制作中可能使用了汉紫、汉蓝颜料的猜测。彩绘陶还使用其他颜料,如朱砂、孔雀石、蓝铜矿、骨白、炭黑、赭石、赤铁矿和铅丹。涂绘时较少使用胶结剂,X射线照片还显示了装饰图案的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紫 彩绘陶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X射线荧光光谱(XRF) X光照相技术 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