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晓虹
高莹
+2 位作者
杨建浩
蔡留意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咬合位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等不同[牙合]位的咬合时间、咬合力分布及咬合接触点等相关数据,分析排齐整平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排齐整平后咬合接触时间、前伸咬合分离时间及左、右侧方咬合分离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小;排齐整平后的[牙合]力百分比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小,尖牙前磨牙区增加;排齐整平后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少,磨牙区增加,前伸咬合位的切牙区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的工作侧增加(P<0.05)。结论: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能客观评估咬合功能;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存在早接触、[牙合]干扰等异常咬合,通过排齐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使咬合功能趋向平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咬合
功能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2
作者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定制车针
一体化纤维桩核
咬合
测试
t-scan
ⅲ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牙合)学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于文倩
李晓茜
+2 位作者
马丽
马晓妮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
目的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n记录4种颌位的咬合特点,采用肌电仪记录静息状态及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电位变化,探讨咬合与肌电之间的联系。结果咬合分析结果:C组的咬合接触时间、最大咬合力时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及咬合力中心左右向偏移度、咬合力中心位移、前伸颌及侧方颌的咬合分离时间均大于A、B两组(P<0.05),3组最大咬合力时咬合力中心前后向偏移度及前牙区咬合力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分析结果:C组的静息状态下肌电幅值、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咀嚼肌不对称指数大于A、B两组(P<0.05),A、B组的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肌电幅值大于C组(P<0.05)。结论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中,当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时,咬合不稳定程度及咬合力中心偏移大于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和天然牙列的患者。咬合与肌电息息相关,上颌可摘局部义齿可造成肌电活动增加,降低咀嚼肌的潜力,双侧肌电的不对称与咬合不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患者
固定种植修复
咬合
分析
系统
t-scan
肌电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晓虹
高莹
杨建浩
蔡留意
张月兰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1,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卫生厅重点项目(201502014)。
文摘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咬合位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等不同[牙合]位的咬合时间、咬合力分布及咬合接触点等相关数据,分析排齐整平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排齐整平后咬合接触时间、前伸咬合分离时间及左、右侧方咬合分离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小;排齐整平后的[牙合]力百分比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小,尖牙前磨牙区增加;排齐整平后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在牙尖交错位的切牙区减少,磨牙区增加,前伸咬合位的切牙区及左、右侧方咬合位的工作侧增加(P<0.05)。结论: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能客观评估咬合功能;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存在早接触、[牙合]干扰等异常咬合,通过排齐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使咬合功能趋向平衡稳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咬合
功能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
Keywords
Class Ⅱ division 2 malocclusion
occlusal function
t-scan
ⅲ
occlusal analysis system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2
作者
徐宇琛
尹路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教研室
永春县医院口腔科
厦门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一科
口腔生物材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224035)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2023XKCX0001)
+1 种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22CXB022)
厦门医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X2022-12631031)。
文摘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定制车针
一体化纤维桩核
咬合
测试
t-scan
ⅲ
系统
Keywords
digital guide plate
customized needle
one-piece glass fiber posts-and-cores
occlusal test
t-scan
ⅲ
system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牙合)学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于文倩
李晓茜
马丽
马晓妮
徐欣
机构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特诊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金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项目专项基金(ts201511106)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18QNJJ01)
+1 种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2017WS1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10-2705)~~
文摘
目的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n记录4种颌位的咬合特点,采用肌电仪记录静息状态及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电位变化,探讨咬合与肌电之间的联系。结果咬合分析结果:C组的咬合接触时间、最大咬合力时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及咬合力中心左右向偏移度、咬合力中心位移、前伸颌及侧方颌的咬合分离时间均大于A、B两组(P<0.05),3组最大咬合力时咬合力中心前后向偏移度及前牙区咬合力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分析结果:C组的静息状态下肌电幅值、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咀嚼肌不对称指数大于A、B两组(P<0.05),A、B组的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肌电幅值大于C组(P<0.05)。结论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中,当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时,咬合不稳定程度及咬合力中心偏移大于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和天然牙列的患者。咬合与肌电息息相关,上颌可摘局部义齿可造成肌电活动增加,降低咀嚼肌的潜力,双侧肌电的不对称与咬合不平衡有关。
关键词
无牙颌患者
固定种植修复
咬合
分析
系统
t-scan
肌电仪
Keywords
edentulous patient
implant-supported fixed denture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变化的观察
张晓虹
高莹
杨建浩
蔡留意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牙合)学研究
于文倩
李晓茜
马丽
马晓妮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