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ET core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双料语言库系统研究
1
作者 李洁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159-164,共6页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而一个支持多语言的语言库系统可以帮助技术更好地传播和应用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基于NET core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双料语言库系统。在收集到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数据中...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而一个支持多语言的语言库系统可以帮助技术更好地传播和应用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基于NET core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双料语言库系统。在收集到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数据中,抽取目标双料语言信息,进而确定其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实现对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双料语言信息的传输需求分析。以NET core框架为基础,设计语言库更新模块与整合统计模块,完善水稻生产机械专业术语双料语言库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ET core开发的语言库系统具有更大的存储空间,能够快速实现中英文信息的切换与对照,方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core框架 水稻生产机械 专业术语 双料语言库 传输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工厂:建设路径、应用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项淑芳 程早霞 +2 位作者 张茂林 朱凯凌 王柏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4-1857,共14页
学习型工厂是一种集实践教学、技能提升、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平台,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面对我国学习型工厂建设水平不高、学习型工厂实施路径不清晰问题,总结提出学习型工厂的建设路径,包括学习型... 学习型工厂是一种集实践教学、技能提升、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平台,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面对我国学习型工厂建设水平不高、学习型工厂实施路径不清晰问题,总结提出学习型工厂的建设路径,包括学习型工厂构建原则、双层三螺旋模型、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路线。同时,通过分析普渡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学习型工厂建设和应用案例,为学习型工厂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产学研融合向高水平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工厂 技术框架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赋能教育:技术框架、应用场域及价值——2024智能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邦奇 聂小林 +3 位作者 王亚飞 袁婷婷 赵子琪 张国强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突破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正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领域。生成式AI教育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讨论度高、潜力巨大,但实际应用价值尚未充分发挥,亟需厘清技术推... 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突破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正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领域。生成式AI教育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讨论度高、潜力巨大,但实际应用价值尚未充分发挥,亟需厘清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积极推进生成式AI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基于这一背景,《2024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生成式AI教育应用的参考框架、典型场域和实践价值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2024年9月2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领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领导、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等在西北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智能教育论坛上正式发布了该蓝皮书。该研究首先概述了生成式AI的内涵、特点和应用参考框架,分析了其在自然语言理解、内容生成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其次,梳理和阐述了生成式AI在教学、学习、评价、管理和科研等教育场域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最后,讨论了生成式AI对教育实践的价值,包括人才培养、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治理的转型变革。旨在为教育大模型的研发者、应用者和评估者开展生成式AI教育应用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激发更多关于如何利用生成式AI推动教育创新的思考和讨论,以促进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合理应用和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智能教育 技术框架 应用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S理论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及应用策略研究
4
作者 孟昭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81-490,512,共11页
目的针对智能家居照明“高能效技术低社会渗透”的矛盾现象,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构建政策、技术与用户三元互动框架,探索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应用的有效途径,助力居民生活场景低碳化转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 目的针对智能家居照明“高能效技术低社会渗透”的矛盾现象,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构建政策、技术与用户三元互动框架,探索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应用的有效途径,助力居民生活场景低碳化转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阻碍用户使用智能家居照明产品行为的因素,构建“政策推动-技术适配-用户响应”闭环模型。结果研究发现,用户认知不足、交互设计缺陷、隐私顾虑是主要阻碍因素,据此提出设计策略,即政策协同优化,通过动态评估用户数据,进一步完善政策规制;技术双适配创新,企业端完成政策转译,引导用户行为;用户行为激励,用户的认知提升带来主动参与使用智能家居照明产品的动力。结论STS理论框架下政策、技术、用户的三元互动路径,能有效弥合技术供给与社会需求鸿沟,推动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和应用,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照明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理论) 三元互动框架 用户行为 低碳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5
作者 冯翰林 林宇渊 +4 位作者 杨厚邦 李银金 孙希宁 任小玉 王立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确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必要性。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技术框架,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方面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用于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体系;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了空间适应性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空间单元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冲突问题;给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跟踪监测、执法督察等管理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全过程的主要路径。结合海南省部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案例,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技术框架在不同类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环评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强调了建立部门间互动交流的工作机制和规范评价技术方法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资源环境承载力 技术框架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监管挑战与法律回应
6
作者 万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自动驾驶作为人类驾驶行为的技术复现,通过以人类驾驶为蓝本的驾驶算法和控制逻辑,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驾驶的局限性,改变了驾驶形式与驾驶秩序由人类主导的传统格局。自动驾驶通过辅助、复刻及超越人类驾驶行为的技术复现过程,置换了... 自动驾驶作为人类驾驶行为的技术复现,通过以人类驾驶为蓝本的驾驶算法和控制逻辑,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驾驶的局限性,改变了驾驶形式与驾驶秩序由人类主导的传统格局。自动驾驶通过辅助、复刻及超越人类驾驶行为的技术复现过程,置换了驾驶行为主体,迁移了驾驶行为的核心场景,改变了自动驾驶的监管场域,对既定的监管框架和法律体系构成了根本性挑战。而人类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共存及交互又引发了自动驾驶的法律准入、自动驾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分配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更为复杂的法律监管难题。因此,有必要将自动驾驶在伦理、秩序和规范层面的前瞻预测与理性预演转换为切实有效的监管框架与法律规范,以适应和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技术复现 监管框架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技能框架视角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举措与借鉴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中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生涯与技术教育在为美国开展职业人才培养发挥作用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孤岛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认知定位上剥离、课程设置上孤立、职业准备上脱节等方面。由知识、关系、工作三个维度构成的就业技能框架,注重指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关系建... 生涯与技术教育在为美国开展职业人才培养发挥作用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孤岛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认知定位上剥离、课程设置上孤立、职业准备上脱节等方面。由知识、关系、工作三个维度构成的就业技能框架,注重指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关系建立、职业实践维度上全方位加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融通以及与工作场所的衔接,以此克服孤岛化倾向,使学生从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纽约州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为导向,围绕着更新组织模式、建立教学标准、拓展成长路径、促进贯通培养展开,实现知识、关系、工作就业技能一体化培养。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促进不同类型教育贯通、职业技能与学术教学融合、教育与市场衔接的实践,可以为我国促进职普融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就业技能框架 生涯与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学习支持”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
8
作者 张艳丽 杨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在数字媒介阶段,知识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差异化,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呼唤新的学习理论。“学习支持”理论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回溯历史发现,问题情境、技术工具与事实经验是“学习... 在数字媒介阶段,知识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差异化,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呼唤新的学习理论。“学习支持”理论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回溯历史发现,问题情境、技术工具与事实经验是“学习支持”理论的三重内涵。因此,在数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支持”理论分析框架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技术勾勒的学习场景,它改变了大学的知识生产与教育教学;第二层为提供学习支持的主体角色,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分别从制度建设与教育教学两方面提供学习支持实践;第三层为学习支持对象的个体结构,要重视对学习者学习需求与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场景—角色—结构”三层次的“学习支持”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和人的关系,实现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人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 “学习支持”理论 问题情境 技术工具 事实经验 三层次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技术框架与深圳实践 被引量:9
9
作者 吕凯 杜宇翔 +2 位作者 刘懿 陈瑜 李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框架。以都市圈一体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城融合理论、基于产业需求的空间供应理论、存量土地开发市场化机制为理论基础,提出“主导产业筛选—空间集聚区划定—基础设施保障—产城融合—园区设计—实施路径”的规划策略,建立“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方案设计”的纵向传导体系,并以深圳为例,探索技术框架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其他城市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理论基础 技术框架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运 陈炎 +2 位作者 赵华伟 杨军 程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既有线改造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长期任务,而技术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现行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项目工作流... 既有线改造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长期任务,而技术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现行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项目工作流程各环节的适应性。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下现行标准对既有线改造存在覆盖面不全、适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两种思路与方案,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的原则。围绕改造判定要求、改造设计要求、改造施工要求、验收与运营前安全评估要求、后评价要求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编制的重点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既有线改造 技术标准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概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雨娟 凡圣茗 张玥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4,共11页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中滋生出网络暴力、谣言散播、饭圈失范等一系列非理性群体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秩序。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探讨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和有效治理。[方法/过程]首先依据社会技术互动网络的观点剖析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内涵,其次梳理国内外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归纳提炼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与方法、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形成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概念包含群体非理性、人—技术互动、社会互动3个核心构件。本研究构建的框架整合了现有成果,可以促进未来的研究实现更多元、更深层次的问题探讨,推动治理实践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非理性群体行为 概念解析 理论框架 社会技术互动 人—技术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技术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辉 李博 贺俊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营管理、劳动生产和资源配置的综合效能,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解决大规模复杂路网条件下列车运行图常态化编制的效率和质量统筹优化问题,是铁路运输领域的...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营管理、劳动生产和资源配置的综合效能,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解决大规模复杂路网条件下列车运行图常态化编制的效率和质量统筹优化问题,是铁路运输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列车运行图编制现状,在总结国内外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任务目标、规则约束和策略方法体系,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和大应用理论,构建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总体架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列车运行图高速智算平台技术架构,创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总体路线,提出下一步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旨在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列车运行图 智能编制 技术体系 框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彬 李琳琳 刘文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从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commandandcontrol,C2)界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入手,概述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当前指挥控制系统界面使用中存在的典型认知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设计一种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设计技术框... 从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commandandcontrol,C2)界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入手,概述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当前指挥控制系统界面使用中存在的典型认知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设计一种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设计技术框架。该框架设计阶段覆盖完整,所用方法及技术针对性强,可较好指导面向认知的指挥控制系统界面设计问题,为提高指挥控制系统整体作战能力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工程 指挥控制系统 用户界面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实物地质资料工作中的应用场景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景明 王增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5-148,共4页
传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物理储存和现场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损耗高、数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逐渐在地质领域得到探索应用,并展现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巨大潜力。本... 传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物理储存和现场服务,存在效率低下、损耗高、数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逐渐在地质领域得到探索应用,并展现出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重点模拟了该技术在岩芯采集、运输、保存、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效益,同时研究了不同场景下的关键技术框架,从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实物地质资料工作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实物地质资料 应用场景 技术框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全 唐晓睿 +2 位作者 李畅 张伟 王静静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紧贴联合作战各层级、各领域、各场景作战任务智能化规划系统需求,设计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技术框架,分析任务智能规划系统功能流程,探究任务数据化、任务智能设计、任务价值排序、任务智能分配、任务效果评估,以及任务可视化等任务智... 紧贴联合作战各层级、各领域、各场景作战任务智能化规划系统需求,设计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技术框架,分析任务智能规划系统功能流程,探究任务数据化、任务智能设计、任务价值排序、任务智能分配、任务效果评估,以及任务可视化等任务智能规划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模型和关键算法,为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设计、研制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任务 智能规划系统 规划模型 技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国帅 刘静 +4 位作者 陈晨 李新月 王彦东 吴良满 房凯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水平,针对目前再生水利用配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再生水用户市场调查、再生水水质综合评估、确定分类处理技术、制定精细化配置方案的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 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水平,针对目前再生水利用配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再生水用户市场调查、再生水水质综合评估、确定分类处理技术、制定精细化配置方案的再生水分类处理及精细化配置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宿迁市中心城区再生水用户利用需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调查结果,按照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和灌溉用水的利用途径提出了符合宿迁市实际情况的再生水分类处理技术,制定了针对典型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配置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宿迁市推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提供支撑,对国内其他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分类处理 精细化配置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技术框架探索——以山东省东营市东部区域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天琳 卢慧婷 +2 位作者 王雪 周霞 高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8,共9页
针对新发展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所呈现出的更有序、更系统、更全局的特点,从“全维度诊断、多导向规划、多分区指引、全要素布局”4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并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山东省东... 针对新发展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所呈现出的更有序、更系统、更全局的特点,从“全维度诊断、多导向规划、多分区指引、全要素布局”4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并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山东省东营市东部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实践中,以期为同类城市或同尺度规划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生态退化 生态退化问题诊断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构建综采工作面三维透视采场技术研究
18
作者 张传玖 李鑫 +1 位作者 任建慧 马盟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9,共8页
为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保障智慧矿山建设,需要构建三维透视采场。首先,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建立采场空间结构力学模型,训练一套采场覆岩运动参数推导、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矿山压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三维采场... 为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保障智慧矿山建设,需要构建三维透视采场。首先,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建立采场空间结构力学模型,训练一套采场覆岩运动参数推导、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矿山压力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三维采场静态应力与动态应力模拟的算法体系。其次,通过采用二维三维一体化建模的方式构建三维透明地质模型、使用三维建模工具对液压支架等设备进行精细化建模、对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状态进行专业化建模,体现三维透视采场基本要素的全面性。通过采用三维曲面积分法解析综采液压支架相关数据、采用多目标多因素分级方法分析钻孔应力数据、采用时序序列数据分析其他数据三种方法进行采场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最后,以布尔台煤矿42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了三维透视采场基本模型。所建立的三维模型能够根据地质信息、钻孔数据、矿压显现等实际情况反映应力场变化,实现采场空间采动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展示,为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与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透视采场 技术框架 动态应力分布 实时监测 综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服务标准及规章体系构建研究
19
作者 王宇嘉 贾永刚 +3 位作者 牟宏基 孙玉明 郑铎 李思达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7,80,共7页
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多层次、多元化的客运服务策略,对配套的客运服务标准及规章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铁路客运服务标准数量较少,客运服务标准及规章体系仍待建立完善。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铁道行业层面、国铁集团层面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 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多层次、多元化的客运服务策略,对配套的客运服务标准及规章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铁路客运服务标准数量较少,客运服务标准及规章体系仍待建立完善。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铁道行业层面、国铁集团层面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章及标准现状,挖掘既有客运服务技术规章及标准体系存在的标准与规章体系协调性不足、铁路客运服务标准较为缺失、规章标准动态管理机制缺乏等问题。基于六维分析模型,研究构建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章及标准体系架构及建议目录,提出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章及标准管理规范建议,即:逐步建立国铁集团客运服务标准体系,完善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章体系,建立铁路客运服务技术规章及标准动态管理机制,为规范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及规章管理、不断推动客运提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规章 技术标准 客运服务 体系框架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61
20
作者 吴永和 祝智庭 何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80,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推广和普及也将成为主导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需求情况,并确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视角,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包括概念框架、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推广和普及也将成为主导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需求情况,并确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视角,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包括概念框架、系统体系架构、系统层次结构图、功能建模等;最后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及标准引用组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 体系框架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