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HIV/AIDS患者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其与CD_(4)^(+)T细胞计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云 卢和丽 +1 位作者 邹卿 袁也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09-4014,共6页
背景HIV/AIDS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加大HIV相关认知紊乱(HAND)风险,并降低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加剧HIV传播风险。国内研究较少报道新发HIV/AIDS患者(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目的探究新发PL... 背景HIV/AIDS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加大HIV相关认知紊乱(HAND)风险,并降低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加剧HIV传播风险。国内研究较少报道新发HIV/AIDS患者(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目的探究新发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性,为AIDS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月—2022年6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江西省ART定点医院抽取新发PLWHA抑郁患者,患者确诊后立即启动ART及心理干预,干预总周期为12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并检测CD_(4)^(+)T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新发PLWHA抑郁患者200例,有效随访178例,有效率为89.0%。178例PLWHA抑郁患者轻中度88例(49.4%)、重度90例(50.6%),伴焦虑者173例(97.2%)。患者CD_(4)^(+)T细胞计数均值在干预前为(346.39±156.87)个/μL,干预后为(421.93±149.61)个/μL。干预后,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_(4)^(+)T细胞计数高于干预前(t_(配对)=10.971,P<0.05),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HAMD总分与CD_(4)^(+)T细胞计数分级(以500个/μL为分界值)呈负相关(r_(s)=-0.157,P=0.036)、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_(s)=0.764,P<0.001)。干预后,HAMD总分与干预后CD_(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_(s)=-0.150,P=0.046)、与HAMA总分呈强正相关(r_(s)=0.939,P<0.001)。干预前,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_(4)^(+)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HAMD、HAMA总分高于CD_(4)^(+)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P<0.05)。结论新发PLWHA抑郁严重程度与CD_(4)^(+)T细胞计数相关,经专业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 CD_(4)^(+)t细胞计数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和CD8^+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自强 郭会军 +4 位作者 李强 李杰 张晓伟 谢正 刘延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1-532,共2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以免疫系统功能缺陷为特征的慢性高致死率传染病。CD4+T细胞是HIV损害的主要靶细胞,HIV可引起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丢失与功能受限[1-2]。在HIV感染早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以免疫系统功能缺陷为特征的慢性高致死率传染病。CD4+T细胞是HIV损害的主要靶细胞,HIV可引起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丢失与功能受限[1-2]。在HIV感染早期,CD8+T细胞增多并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杀死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其高表达与病毒量载量呈正相关[3],而随着疾病进展,CD8+T细胞会消耗性减少。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一直为研究者关注[4-6]。本研究检测了无症状期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无症状期 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CD8+t细胞计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血液毒性反应患者外周血CD4~+ T和CD8~+ 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相关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9-870,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在疾病的发展过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毒载量与CD4+T细胞水平已成为判定HIV感染者病程、预测临床进展以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毒性反应 CD4+t细胞计数 CD8+t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Spearman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 CD4^+ T细胞计数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预示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莫文健 孙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毅 毛平 陈小卫 张玉平 周铭 许艳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176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3、6、12个月外周血CD3^+ CD4^+ T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50/μl(n=120)、50-100/μl(n=48)和>100/μl 3个组(n=123)。在时间点的前后2周,监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的感染情况,计算各类感染发生率。移植后3个月,按移植患者的CD3^+ CD4^+ T细胞计数分为2组,>100/μl组(n=30)及≤100/μl组(n=48),计算2组的CMV和EBV感染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行生存情况比较。结果: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较50-100/μl和<50/μl组的CMV、EBV感染率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CMV及EBV感染率较≤100/μl组低,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移植后3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组生存情况优于≤100/μl组。结论:SAA患者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数恢复至100/μl以上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生存率较高。CD3^+ CD4^+ T细胞绝对数是SAA患者alloHSCT后良好的CMV及EBV感染的一个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t细胞计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病毒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检查依从性及CD_4^+T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肖寒 张利霞 +2 位作者 罗永燕 刘尹正泽 邵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加强心理干预,探讨对患者服药随访检查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以2007年9月—2008年1月告知定期随访检查为干预前组,以2008年2—8月进行...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加强心理干预,探讨对患者服药随访检查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以2007年9月—2008年1月告知定期随访检查为干预前组,以2008年2—8月进行加强心理干预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检查依从率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无差异。结果艾滋病患者干预前后血液生化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检查的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加强心理干预后能明显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检查依从性,亦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检查依从性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伍松柏 何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48-3152,共5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的差异并进行影响90 d内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90 d内死亡结局的准确性。结果死亡组治疗第1天及第7天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入院后第1天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并不是脓毒症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够有效预测90 d死亡风险。CD4^(+)T细胞计数(AUC=0.847,95%CI:0.774~0.920)的预测最佳截断值为197.0 cells/μL,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898,95%CI:0.829~0.966)预测最佳截断值为40.5%。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的准确性高于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联合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928,95%CI:0.883~0.974)预测特异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为90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可以作为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早期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 CD4+t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燕 赵清霞 +2 位作者 何云 刘建民 崔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结核 临床分析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淋巴细胞计数对河南省6~18岁HIV/AIDS患者CD_4^+ T计数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淑英 于二曼 +4 位作者 王重建 郭金玲 郭奕瑞 李自钊 王宇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350mm-3计数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分界值。结果:HAART前、6个月和12个月时,TLC和CD4+T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791、0.625和0.680,P<0.001)。HAART前用TLC<2600mm-3预测CD4+T<350mm-3具有较高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6%和79.31%;HAART6个月及12个月时,用TLC预测CD4+T<350mm-3的最佳预测阈值均为2400mm-3,灵敏度分别为76.40%和71.03%,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82.39%。结论:TLC是CD4+T计数较好的替代标志物,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HAAR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 总淋巴细胞计数 儿童 青少年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6
9
作者 赵博 陈莹莹 谭明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淋巴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含量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4 位作者 杨汉春 郭容利 钟书霖 周俊明 陈梦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4,共4页
探讨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头3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在猪感染P1后第3,8,17,24,31和40天,采用血常规和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含量,通过WST法对其增殖活性... 探讨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头3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在猪感染P1后第3,8,17,24,31和40天,采用血常规和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含量,通过WST法对其增殖活性进行检测。P1感染组的T淋巴细胞数量(绝对数和相对数)整体趋势低于对照组,而两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显著差别。P1感染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广西巴马小型猪 t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HRCT表现与CD4^+T细胞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谢正平 戴峰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与CD4+T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临床证实的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HRCT表现,临床资料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资料采用行×列表的χ2检验,P<...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与CD4+T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临床证实的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HRCT表现,临床资料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资料采用行×列表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粟粒结节影两侧肺野分布11例,一侧肺野分布3例,单侧肺野的某一局部分布6例;分布均匀3例,分布不均17例;大小均匀一致4例,大小不等16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16例。合并其他影像表现有磨玻璃影7例,肺实变3例,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胸腔积液6例,心包积液2例。粟粒型肺结核分布、大小和密度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粟粒型肺结核的发生和分布范围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累及的范围也越广泛(P<0.05);粟粒结节影的分布、大小和密度随着CD4+T细胞计数下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P均<0.01)。结论:HRCT能很好地显示AIDS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的分布、大小、密度等影像特点。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低,粟粒型肺结核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其分布、大小和密度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葡萄糖增殖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琴 陈立平 +3 位作者 许恒 袁燕 梁栋 申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增殖疗法(hypertonic dextrose prolotherapy,DPT)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PHN患者78例...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增殖疗法(hypertonic dextrose prolotherapy,DPT)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PHN患者78例,将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液治疗,研究组采用传统镇痛液联合DPT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及12周的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CD4^(+)/CD8^(+)比值,CRP、IL-6、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1、2、4、8及12周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1、2、4、8及12周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RP、IL-6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后研究组的CD4^(+)/CD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局部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气胸、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DPT可以明显缓解PHN患者疼痛,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表达,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葡萄糖增殖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t细胞计数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例首诊发现的中国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戴懿 李太生 +11 位作者 王爱霞 邱志峰 谢静 韩扬 刘正印 马小军 王焕玲 范洪伟 左玲燕 李雁凌 邓国华 盛瑞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57例无临床症状,经常规检查发现;86例有临床症状,全身症状中发热50例、消瘦18例,系统症状中呼吸系统34例、皮肤黏膜17例、消化系统16例。合并的常见机会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27例(34.2%),口腔念珠菌感染16例(20.2%),结核感染15例(19.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9例(11.4%)。所有患者多种机会感染均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而合并CMV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时该计数多小于100/mm3。血浆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20,P=0.001)。结论HIV/AIDS患者全身症状以发热、气短、消瘦最为明显。机会感染多侵及呼吸系统、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并以PCP最常见。真菌是引起机会感染最多的病原。机会感染的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临床表现 机会感染 血浆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山西2164例经血传播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艳青 吴昊 +5 位作者 黄晓婕 张可 孙欣 刘翠娥 刘安 黄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和统计经血感染HIV/AIDS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河南、山西两地2164例经单采血浆或输血传播的HIV/AIDS住院和门诊患者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计数,并将CD4+T细胞计数和... 目的:观察和统计经血感染HIV/AIDS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河南、山西两地2164例经单采血浆或输血传播的HIV/AIDS住院和门诊患者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计数,并将CD4+T细胞计数和皮炎湿疹类疾病及念珠菌感染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这一人群中皮肤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最常见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其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浅部真菌病。结论:HIV感染/AIDS患者皮肤病高发,河南、山西两地经血传播HIV人群中以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及真菌感染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人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皮肤黏膜表现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雷娜 姚文虎 +3 位作者 魏洪霞 陈鑫 彭志行 喻荣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特点以及感染发生频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2004~2009年收治的18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 目的: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特点以及感染发生频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2004~2009年收治的18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109例(58.29%)发生机会性感染,共263例次。入院时基线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感染率为9.38%(6/64),计数<200个/μl者则为83.74%(10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机会性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为入院时基线CD4+T细胞计数(OR=0.977,P<0.001)。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的比例逐步升高。结论:南京市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部感染、口腔霉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日常治疗中,应定期监测CD4+T细胞计数,给予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加强治疗随访和数据信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539例HIV感染者皮肤黏膜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黄晓婕 高艳青 +3 位作者 汪习成 孙欣 张彤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的关系,评估皮肤黏膜病变作为预测和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2001年5月~2006年4月收...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的关系,评估皮肤黏膜病变作为预测和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2001年5月~2006年4月收集的539例住院及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50例出现不同皮肤黏膜表现及189例无皮肤黏膜表现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观察HIV感染人群中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并研究出现皮肤病的种类数、严重程度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HIV阳性患者的皮肤病发生率为65%,其中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最常见。HIV阳性有皮肤黏膜表现组CO4^+T细胞计数的平均数与CD4^+/CD8^+比值(分别为53.04个/山与0.2024)明显低于无皮肤黏膜表现组(分别为281.97个/μL与0.31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T细胞计数与所患皮肤病的种类数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即患者皮肤疾病的种类数、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某些皮肤黏膜表现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估资源有限国家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 皮肤黏膜表现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会娟 张肖肖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46-4048,共3页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以来我们中心开展的课题资料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血常规、免疫学指标(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值,影响因素分析采...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以来我们中心开展的课题资料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血常规、免疫学指标(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值,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纳入分析146例资料,其中89例外周血病毒载量<40 copys/ml(未检出组),57例外周血病毒载量≥40 copys/ml(检出组)。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3个影响病毒载量是否检测出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较低年龄分段(<30岁,OR=15.875,P=0.001;30~39岁,OR=6.317,P=0.002;40~49岁,OR=2.387,P=0.129)、确认年限(OR=2.251,P=0.038)和CD4+T细胞计数分段(OR=0.382,P=0.014)。结论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是否检出的影响因素有确认时间、年龄分段和CD4+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外周血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巨大型尖锐湿疣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安丽辉 李玉叶 +3 位作者 陈文颖 唐永流 王丽 黎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 tumor,由Buschke和Lowenstein于1925年提出并命名.发生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机体,常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相关,疣体巨大、易恶变。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 tumor,由Buschke和Lowenstein于1925年提出并命名.发生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机体,常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相关,疣体巨大、易恶变。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巨大型尖锐湿疣并发HIV感染和(或)AIDS的报告仍非常少㈣。笔者于2008年2月-2012年6月共诊治5例男性艾滋病并发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尖锐湿疣 CD4+t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探讨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胥建中 李继科 +4 位作者 周晓飞 陈萍 辜格嘉 万彬 陈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伴梅毒感染在不同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下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学变化过程。方法共104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64例为HIV/AIDS伴梅毒感染者,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分为A、B 2组,每组均为32例,CD...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伴梅毒感染在不同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下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学变化过程。方法共104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64例为HIV/AIDS伴梅毒感染者,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分为A、B 2组,每组均为32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 cells/μL以上为A组,200 cells/μL以下为B组。对3组患者均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效价变化情况再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结果 3组转阴率相比,x^2=3.810,P=0.149>0.0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对照组的转阴率优于A组,A组的转阴率优于B组。3组的显效率相比,x^2=10.283,P=0.00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临床,提示对照组的显效率优于A组,A组的显效率优于B组。结论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异常者在相同疗程和剂量下用3周240万u苄星青霉素治疗RPR的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转阴率的高低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药物使用情况及疗程相关。HIV/AIDS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应该使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婴传播阻断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晶 李征 +3 位作者 郭晓峰 陈捷谐 梁丽 戴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HIV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采取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进行母婴阻断,比较CD4+T淋巴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HIV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采取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进行母婴阻断,比较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和<200个/μL组的不同妊娠结局。观察婴儿出生后18个月龄以上HIV抗体情况。结果:(1)110例HIV阳性孕妇实行药物阻断102例,阻断率92.72%,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106例,阻断率96.36%,112例新生儿全部实行人工喂养,阻断率100%。(2)CD4+T淋巴计数分为>200个/μL组(84例)和<200个/μL组(26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中,贫血、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200个/μL组;新生儿低体重儿和FG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0个/μL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3)112例婴幼儿均已满18个月,定期随访88例,随访率78.58%,随访的88例婴儿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措施是控制儿童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淋巴细胞计数 母婴传播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