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濮健峰 邵东华 +3 位作者 杭黎华 束薇薇 魏云伟 葛家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DAG8)的表达。方法体重250~280g的SD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模型。IR...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DAG8)的表达。方法体重250~280g的SD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模型。IR组大鼠缺血2h后再灌注24h。再灌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内的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结果 IR组脑缺血半暗带内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S组(P<0.01);C组与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AG8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生物节律基因TIMELESS对卵巢癌SK-OV-3细胞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顾雨玲 郑翠 汤云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62,共10页
目的:探讨沉默生物节律基因TIMELESS (TIM)对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离CD8+T淋巴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检测细胞中CD3+/CD8+细胞亚群比例。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转染TIM小干扰RNA... 目的:探讨沉默生物节律基因TIMELESS (TIM)对卵巢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离CD8+T淋巴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检测细胞中CD3+/CD8+细胞亚群比例。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转染TIM小干扰RNA(siRNA)干扰质粒(si-TIM)、阴性对照质粒(si-NC)、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过表达质粒(oe-PD-L1)及其阴性对照质粒(oe-NC),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不进行转染)、si-NC组(转染si-NC)、 si-TIM组(转染si-TIM)、 si-NC+oe-NC组(转染si-NC和oe-NC)和si-TIM+oe-PD-L1(转染si-TIM和oe-PD-L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K-OV-3细胞中TIM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验证TIM基因沉默情况。将转染后的SK-OV-3细胞与激活的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分为BC组(单独培养SK-OV-3细胞)、BC/T组、si-NC/T组、si-TIM/T组、si-NC+oe-NC/T组和si-TIM+oe-PD-L1/T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表面PD-L1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CD8+T淋巴细胞杀伤力,RT-qPCR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TIM和PD-L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TIM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磁珠法分离后,CD8+T淋巴细胞(CD3+/CD8+)亚群比例为96.56%±0.59%,提示所提取CD8+T淋巴细胞纯度较高。与BC组比较,si-TIM组细胞中TI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提示本研究成功获得TIM基因沉默的卵巢癌SK-OV-3细胞。CCK-8法,与BC组比较,BC/T组SK-OV-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BC/T组比较,si-TIM/T组SK-OV-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BC组比较,BC/T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BC/T组比较,si-TIM/T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si-TIM/T组比较,si-TIM+oe-PD-L1/T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BC组比较,si-TIM组SK-OV-3细胞表面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ELISA法,与BC/T组比较,si-TIM/T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si-TIM/T组比较,si-TIM+oe-PD-L1/T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LDH释放法,与BC/T组比较,si-TIM/T组CD8+T淋巴细胞杀伤力明显增强(P<0.01);与si-TIM/T组比较,si-TIM+oe-PD-L1/T组CD8+T淋巴细胞杀伤力明显减弱(P<0.01)。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与BC组比较,si-TIM组SK-OV-3细胞中PD-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i-TIM组比较,si-TIM+oe-PD-L1组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IM基因沉默可增强CD8+T淋巴细胞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其免疫逃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D-L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逃逸 tIMELESS基因 CD8+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pool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TDAG8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杭黎华 杨建平 +1 位作者 殷伟 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观察siRNA-pool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rat neurons-dorsal spinal cord cells,RNdsc)上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cell death-associated gene 8,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DAG8的siRNA 3对(siRNA63、siRNA341、siRNA897... 目的观察siRNA-pool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rat neurons-dorsal spinal cord cells,RNdsc)上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cell death-associated gene 8,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DAG8的siRNA 3对(siRNA63、siRNA341、siRNA897)及一条带绿色荧光标记的阴性对照siRNA。在阳离子聚合物纳米粒jetPEITM介导下转染RNdsc。RNds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载体(vehicle)组,阴性对照(mismatch)组,siRNA 50、100、200 pmol组。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计算转染复合物的转染效率,用MTT法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测定siRNA-pool的干扰效率。结果采用jetPEITM作为转染介质转染效率高达98.9%。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低,各组细胞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NA 50、100、200 pmo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DAG8的表达,siRNA200 pmol组对TDAG8 mRNA表达的抑制率达88%,对TDAG8蛋白的表达抑制率达73%。结论 siRNA-pool能高效地抑制RNdsc上TDAG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 t细胞死亡 基因8 表达 转染复合物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GPER途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丕文 臧金凤 +2 位作者 陶仕英 陈梦 牛建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利用经典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和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阳性乳腺癌T47D细胞,探索丹参酮IIA(TanshinoneIIA)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GPER介导与调节功能.方法以GPE... 目的利用经典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和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阳性乳腺癌T47D细胞,探索丹参酮IIA(TanshinoneIIA)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GPER介导与调节功能.方法以GPER激动剂G1和GPER拮抗剂G15为工具药干预,并应用GPERSiRNA转染构建GPER基因沉默的T47D细胞,利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丹参酮IIA对T47D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及GPER的介导作用.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丹参酮IIA对T47D细胞GPER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10^-5 mol·L^-1 ~1×10^-7 mol·L^-1丹参酮IIA能够明显抑制T47D细胞增殖,且该抑制作用可被G1拮抗,可被G15增强.丹参酮IIA作用于GPER基因沉默的T47D细胞,该细胞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West-ernblot测定结果表明,1×10^-5 mol·L^-1和1×10^-6 mol·L^-1丹参酮IIA可使T47D细胞GPE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IIA具有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作用,该抑制作用可经GPER途径介导;且丹参酮IIA具有对靶细胞GPER表达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乳腺癌 t47D细胞 细胞增殖 G蛋白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TDAG8的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缓解作用
5
作者 殷伟 杭黎华 +6 位作者 郑小艳 王丽娜 贾晓明 杨建平 许期年 王秀云 左剑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T细胞死亡相关基因8(T celldeath-associated gene 8,TDAG8)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骨癌痛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脊髓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将Walker256肿瘤细胞接种在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T细胞死亡相关基因8(T celldeath-associated gene 8,TDAG8)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骨癌痛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脊髓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将Walker256肿瘤细胞接种在大鼠左侧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癌痛模型。观察接种肿瘤前后大鼠机械缩爪反射阈值(paw withdrawl threshould,PWT)和脊髓TDAG8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痛觉过敏形成后鞘内注射TDAG8的siRNA对大鼠PWT和脊髓TDAG8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接种肿瘤后6~18 d,PWT明显下降(P<0.01),脊髓TDAG8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siRNA的骨癌痛大鼠,其PWT明显增高(P<0.05),脊髓TDAG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脊髓部位的TDAG8可能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和发展,鞘内注射其siRNA可以通过干扰脊髓TDAG8的表达而具有疼痛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肿瘤 脊髓 鞘内注射 t细胞死亡相关基因8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