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激活素A升高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1
作者 陈飞 王金英 +9 位作者 于海搏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张天宇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40-2749,2761,共11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激活素A与细胞增殖、侵袭和KI等病理过程相关。上述指标有希望成为MM相关KI早期诊断的指标。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TIM-1、VCAM-1和激活素A在新诊断MM(NDMM)合并KI的病情演变、分期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血液科住院的70例NDMM患者,包括62例症状性MM和8例冒烟型MM(SMM);同时纳入12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7例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HC)。收集纳入者的临床资料及MGUS、MGRS、NDMM患者骨髓穿刺活检、M蛋白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GAL(uNGAL)、尿TIM-1(uTIM-1)、血清TIM-1(sTIM-1)、尿VCAM-1(uVCAM-1)、尿激活素A水平。根据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MGUS组、MGRS组、NDMM组和HC组,根据KI情况将患者分为MGUS组、MGRS组、KI组和非肾损伤(NKI)组,KI组依据动态疾病治疗状态分为治疗前MM亚组、治疗后达到部分治疗反应(PR)以上(>PR)亚组、复发MM亚组。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各指标对NDMM合并KI的诊断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依据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及低于最佳截断值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指标在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和低于最佳截断值组的总生存期(OS);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NDMM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和HC组(P<0.05),MGRS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P<0.05),KI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NKI组(P<0.05),治疗前MM亚组、复发MM亚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PR亚组(P<0.05)。uNGAL、uTIM-1、uVCAM-1、sTIM-1及尿激活素A与肌酐、β2-微球蛋白、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uNGAL、uTIM-1、sTIM-1、尿激活素A与24 h尿轻链水平呈正相关(P<0.05),uNGAL、uTIM-1与克隆性浆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诊断MM相关KI的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774 ng/mL、1.978 ng/mL、144.400 ng/mL、33.730 pg/mL。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于uNGAL、uTIM-1、sTIM-1、uVCAM-1、尿激活素A各自最佳截断值的患者OS更差(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NGAL、R-ISS分期是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可能与MM病情进展和KI有关,是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有利于MM合并KI患者的早期诊治,且与R-ISS分期、24 h尿轻链、克隆性浆细胞比例等肿瘤负荷指标和MM患者总体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预后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受体1 血管细胞分子1 激活素A 免疫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袁诗雨 杨焕焕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Tim-3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几年Tim-3在不同肝脏疾病及不同细胞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旨在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抗肿瘤免疫
3
作者 黄茗(综述) 吴红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调节性T(Treg)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阻断TIM-3信号通路、联合阻断TIM-3与PD-1,以及抑制TIM-3和半乳凝素9(Gal-9)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目前,TIM-3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药物分子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现出巨大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TIM-3的结构、与配体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深入探索了TIM-3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发掘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 共抑制或免疫检查点受体 抗肿瘤免疫 半乳凝素9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mRNA、血清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17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师绍敏 冀雅聪 +2 位作者 张艳丽 郭雷洋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和IL-4水平升高但IFN-γ水平降低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佳 张峰波 +5 位作者 李奇凤 赵云娟 郭楠 李凡 夏宇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8-971,共4页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方法收集48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sTim-3水平;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中...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方法收集48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sTim-3水平;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中IFN-γ、IL-4水平。Pearson法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和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Pearson分析显示:sTim-3与IFN-γ、IFN-γ与IL-4呈负相关;而sTim-3与IL-4呈正相关。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和IL-4水平升高、但IFN-γ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stim-3) 1干扰素(IFN-γ) 细胞介素4(IL-4)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对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夏丽坤 李琰 +1 位作者 张胜男 周佳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Tim-3)在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0×106空斑单位的...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3,Tim-3)在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0×106空斑单位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在角膜接种病毒的同时将抗Tim-3单克隆抗体100μg注射到aTim-3组小鼠的腹膜腔内作为aTim-3组;ISO对照组和NS对照组小鼠腹膜腔内注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同型对照抗体ISO100μg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变化,检查角膜的组织学病理改变,用VERO细胞检测角膜病毒滴度,并行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检测和脾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腹膜腔内注射抗Tim-3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角膜基质内炎性细胞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增多、角膜混浊程度也较对照组小鼠明显严重(P均<0.01)、DTH值(1.025±0.088)mm明显强于ISO对照组和NS对照组[DTH值分别为(0.651±0.051)mm和(0.642±0.064)mm],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同时,腹膜腔内注射了抗Tim-3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脾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量(25.36±3.65)μg.L-1明显多于ISO对照组和NS对照组[分别为(19.23±1.82)μg.L-1和(18.73±0.98)μg.L-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腹膜腔内注射抗Tim-3单克隆抗体未影响小鼠角膜内病毒复制及小鼠HSK发病率和小鼠死亡率。结论Tim-3作为一个免疫调节分子,通过抑制Th1型免疫反应,调节HSK的疾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基质炎 角膜 tH1细胞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HBV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杰 申焕君 +5 位作者 杨晓菲 赵荣荣 张野 赵燕燕 黄长形 连建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35-938,共4页
研究发现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与许多疾病的发病相关联。HBV感染机体时,TIM-3作为一个负性免疫调节分子,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增高,这表明它与HBV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从TIM-3的生物学特性、HBV疾病转归和治疗靶点等方面... 研究发现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与许多疾病的发病相关联。HBV感染机体时,TIM-3作为一个负性免疫调节分子,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增高,这表明它与HBV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从TIM-3的生物学特性、HBV疾病转归和治疗靶点等方面回顾总结了TIM-3与HBV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TIM-3将会成为HBV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精细化调控免疫应答的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根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3-1349,共7页
机体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是疾病精细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同一免疫调节分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功能可能截然不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新近鉴定出的... 机体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是疾病精细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同一免疫调节分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功能可能截然不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新近鉴定出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与CTLA-4、PD-1等一样参与了免疫细胞稳态调控,TIM-3的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慢性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使其成为免疫靶向治疗的关注点。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临床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也存在效率不高、耐药乃至副作用明显等情况,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该类分子精细调控机制的阐明。大多数数据显示TIM-3具免疫抑制作用,但也有相反的报道。TIM-3的配体多样,胞内信号转导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此外,血清中存在的可溶性TIM-3蛋白的功能及临床意义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免疫系统进化的过程中也赋予了TIM-3多重的免疫调节功能,阐明其调控机制必将对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免疫耐受 精细化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雯 王福财 +1 位作者 周南进 谢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439,共5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利用Tim-3基因逃避免疫监视,故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Tim-3基因多态性、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方面就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消化道肿瘤 t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霁峰 陶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50-1355,共6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不佳,其机制可能为存在其他抑制性旁路。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不佳,其机制可能为存在其他抑制性旁路。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一种可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已有研究报道多种肿瘤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性T细胞中存在TIM-3高表达,并与预后不良相关。抗肿瘤免疫中,高表达TIM-3的T细胞、DC及单核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免疫应答。临床前研究显示,抗TIM-3单抗联合抗PD-1单抗可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TIM-3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TIM-3在调控免疫细胞中的部分功能尚待阐明,进一步理解TIM-3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助于推动基于阻断TIM-3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免疫检查点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多池 钟业腾 +2 位作者 王玉峰 吴烨莹 赵庆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TIM-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56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义为重症肺结核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TIM-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56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义为重症肺结核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名轻症肺结核患者作为轻症肺结核组。比较两组患者TIM-1、TIM-3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检测并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TIM-3的mRNA水平;分析重症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IM-1、TIM-3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结核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CD4^(+)水平低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重症肺结核组TIM-1 mRNA和TIM-3 mRNA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死亡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存活组,CD4^(+)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组患者TIM-1、TIM-3与CD4^(+)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4和-0.211,P<0.05),而与CD8^(+)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1和0.680,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体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异常以及TIM-1、TIM-3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结核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 t细胞亚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秀敏 吴熊军(指导) +1 位作者 许文彬 邓乾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82-2287,2293,共7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对宫颈癌体内外生长进展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染色和q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m-3表达;将HeLa细胞随机分对照组、NC shRNA组(转染阴性对照NC shRNA慢病毒质粒)、Tim...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对宫颈癌体内外生长进展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染色和q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m-3表达;将HeLa细胞随机分对照组、NC shRNA组(转染阴性对照NC shRNA慢病毒质粒)、Tim-3 shRNA组(转染Tim-3 shRNA慢病毒质粒),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注射转染Tim-3 shRNA或NC shRNA慢病毒质粒的HeLa细胞构建移植瘤裸鼠模型,定时测量肿瘤体积,21 d后抽取腹主动脉血,称量瘤体质量,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生长,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IL-1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宫颈癌组织Tim-3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1);转染成功获得Tim-3低表达的HeL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Tim-3 shRNA组HeLa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EdU标记阳性细胞减少(P<0.01),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均减少(P<0.01);与注射转染NC shRNA慢病毒质粒的HeLa细胞组裸鼠比较,注射转染Tim-3 shRNA的HeLa细胞组裸鼠肿瘤体积减小(P<0.01),肿瘤质量降低(P<0.01),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数增多,增殖数减少,血清TGF-β1、IL-10含量下降(P<0.01),IL-2、IL-6含量升高(P<0.01),脾脏组织CD4^(+)T、CD8^(+)T细胞比例均升高(P<0.01)。结论:Tim-3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降低Tim-3表达能够抑制宫颈癌体内外生长,并可能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起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舸 谢丽平 +2 位作者 林涛发 卢友光 王少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缘> 1 cm)蜡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配对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PD-1、TIM-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PD-1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中,TIM-3主要定位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HCC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397,P=0.006)。HCC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r_s=0.480,P=0.001)、门静脉癌栓(r_s=0.307,P=0.038)、TNM分期(r_s=0.534,P<0.001)有关,TIM-3的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r_s=0.301,P=0.042)、病理分化程度(r_s=0.356,P=0.015)和TNM分期(r_s=0.416,P=0.004)有关。所有HCC患者的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1%、56.5%和34.4%;1、3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2%、21.7%和10.9%。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程度(HR=4.723,95%CI:1.618~7.684,P=0.001)、肿瘤大小(HR=3.234,95%CI:1.327~7.883,P=0.010)、TNM分期(HR=3.254,95%CI:1.076~9.835,P=0.037)、TIM-3的表达水平(HR=0.572,95%CI:0.329~0.995,P=0.048)均是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病理分化程度(HR=2.945,95%CI:1.527~5.682,P=0.001)、TNM分期(HR=2.074,95%CI:1.259~9.793,P=0.016)均是HC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同时存在着PD-1和TIM-3的高表达,PD-1、TIM-3可能参与了HCC患者的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调控的诱导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晓飞 王临旭 +5 位作者 黄长形 董杰 胡海峰 毕占虎 连建奇 张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探讨γ链(γC)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调控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CHB患者23例,采集外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 目的探讨γ链(γC)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调控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CHB患者23例,采集外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使用IL-7、IL-15和IL-21刺激培养,同时向培养液中加入抗γC和/或抗IL-7Rα、抗IL-2Rβ、抗IL-21R。培养9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水平以及IL-2、IL-10、IFNγ和相关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磷酸化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IL-7和IL-15刺激后,CD8+T淋巴细胞中TIM-3阳性细胞比例较无刺激组升高(t值分别为9.966、9.074,P值均<0.05),IL-2、IL-10、IFNγ水平以及STAT-5、pSTAT-1水平亦较无刺激组升高(P值均<0.05)。抗IL-7Rα+抗γC联合刺激后可降低IL-7刺激组TIM-3、IL-2和IL-10表达升高(t值分别为5.537、6.224和4.500,P值均<0.05)。抗IL-2Rβ单独刺激、抗IL-2Rβ+抗γC刺激均可降低IL-15刺激组的TIM-3、IL-2、pSTAT-1水平(P值均<0.05)。结论IL-7和IL-15可能主要通过γC受体介导的STAT-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上调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细胞因子类 CD8阳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Tim-1蛋白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杰 胡娜 +1 位作者 苏斌涛 崔天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目的: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蛋白-1(Tim-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间Tim-1蛋白的浓度,及其基因第4外显子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Tim-1蛋白... 目的: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蛋白-1(Tim-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间Tim-1蛋白的浓度,及其基因第4外显子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Tim-1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PCR反应检测TIM-1的第4外显子插入与缺失多态性,计算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Tim-1蛋白的浓度分别是:(263.083±276.953)和(58.527±92.424)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患者TIM-1的第4外显子缺失/缺失纯合子与缺失/插入杂合子的Tim-1蛋白的浓度分别为(307.360±284.079)和(191.750±256.708)pg/ml,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健康对照组TIM-1的第4外显子缺失/缺失纯合子与缺失/插入杂合子的Tim-1蛋白的浓度分别为(70.295±109.917)和(40.468±41.739)pg/ml,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TIM-1的第4外显子缺失/缺失纯合子,缺失/插入杂合子,插入/插入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617,0.321,0.06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应的基因型频率是0.652,0.326,0.022。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im-1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升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正相关。但是第4外显子插入与缺失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无相关性,该突变不改变Tim-1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1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多态性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减轻IgA肾病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亮 谭鹏 孔维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灌胃(12.5、25、50)mg/kg AS-Ⅳ混悬液(生理盐水配制),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24 hUPr)含量和尿红细胞计数;测定小鼠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白蛋白(ALB)水平;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比率;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第12周和第15周尿红细胞计数、24 h UPr、BUN、Scr、IL-4、IL-10水平、Th2细胞比例、TIM-1与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LB、IFN-γ水平、Th1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比率升高,且以AS-Ⅳ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AS-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IgA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AS-Ⅳ) IgA肾病(IgAN) tH1/tH2细胞平衡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 toll样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HMGB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辛燕 张峰波 +2 位作者 马秀敏 朱玥洁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7-1439,共3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1型膜表面蛋白分子,主要在Th1细胞表达,与天然型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反应参与适应性负性免疫调节。此外,Tim-3也在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表达,参与免疫调节...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1型膜表面蛋白分子,主要在Th1细胞表达,与天然型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反应参与适应性负性免疫调节。此外,Tim-3也在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表达,参与免疫调节。Tim-3在肿瘤浸润DC高表达,并可与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结合,通过阻断Toll样受体3(TLR3)、TLR7、TLR9及细胞质中DNA和RNA相关的免疫反应,来抑制核酸介导的固有免疫反应,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减弱DNA预防治疗及化疗的效果。本文就Tim-3在肿瘤浸润DC高表达以及Tim-3与配体HMGB1结合参与肿瘤免疫逃逸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分子3 树突状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和PD-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彦 张沛欣 +3 位作者 伊文静 周云 贾战生 张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各亚群Tim-3、PD-1表达,并与临床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C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以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显著。Tim-3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PD-1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CHC患者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各亚群Tim-3、PD-1和临床指标ALT及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im-3和PD-1在不同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单核细胞亚群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蛋白3(tim-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共刺激分子Tim-3和Galectin-9在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倩 杨婷 +6 位作者 裴美丽 赵敏伊 王丽 全诗敏 魏星 杨筱凤 赵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了解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不同病变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 目的:了解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不同病变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84例。其中正常子宫颈(NC)17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C)20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im-3、Galectin-9蛋白在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Tim-3在NC和异常子宫颈脱落上皮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均有表达,其在NC、LSIL、HSIL、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35%、59.09%、52.00%、30.00%,HSIL和CC与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9表达于NC和异常子宫颈脱落上皮细胞的胞核中,NC、LSIL、HSIL、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3.53%、36.36%、60.00%、85.00%,HSIL和CC与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Tim-3呈高表达(P=0.000),Galectin-9(P=0.015)呈低表达。结论:在NC、LSIL、HSIL、SCC的脱落细胞中Tim-3表达逐级降低、Galectin-9表达逐级增高,这一表达模式可能与子宫颈病变进展和HP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1对哮喘小鼠气道MUC5AC及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强丽霞 金寿德 +3 位作者 唐昊 李兵 修清玉 石昭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表达对哮喘小鼠气道MUC5AC及Th2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哮喘模型组(哮喘组)和哮喘模型+TIM-1抗体处理组(TIM-1抗体...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表达对哮喘小鼠气道MUC5AC及Th2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哮喘模型组(哮喘组)和哮喘模型+TIM-1抗体处理组(TIM-1抗体组),每组10只。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IM-1+细胞比例、气道MUC5AC mRNA表达、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3、IL-4、IL-5水平及黏液细胞数量和细胞体积的改变。结果 (1)哮喘组及TIM-1抗体组小鼠外周血PBMCs中TIM-1+细胞比例(11.20%,5.11%)均高于正常组(0.64%,P<0.05),且TIM-1抗体组低于哮喘组(P<0.05)。(2)哮喘组及TIM-1抗体小鼠气道黏液细胞MUC5AC mRNA相对表达(17.3±1.4,5.6±0.3)及IL-13[(16.80±0.63)ng/ml,(5.70±0.64)ng/ml]、IL-4[(614.72±117.39)pg/ml,(325.78±86.54)pg/ml]、IL-5[(1 681.13±613.55)pg/ml,(513.42±86.87)pg/m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1,(1.09±0.25)ng/ml,(17.56±3.01)pg/ml,(30.78±9.67)pg/ml],TIM-1抗体组小鼠上述指标低于哮喘组(P<0.05)。(3)气道MUC5AC及IL-13表达与TIM-1+细胞表达均呈正相关(r1=0.946,P1=0.004;r2=0.984,P2=0.000)。结论哮喘小鼠外周血TIM-1+细胞升高,可致气道黏液过度分泌;抑制TIM-1表达可减少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调节TIM-1表达有可能成为减少黏液高分泌及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1 MUC5AC tH2细胞因子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