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CD4^(+)t细胞 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IL-7/CCL19的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对小鼠肺癌的抗肿瘤研究
3
作者 吴迪 李晨辉 +5 位作者 汪艳 何正强 金常娥 郭敏 陈荣昌 周承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4-513,共10页
背景与目的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neoantigen reactive T cell,NRT)具有抑制表达特异性新抗原的肿瘤生长的能力。然而,由于免疫浸润困难和肿瘤微环境的抑制,NRT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有限。本研究针对小鼠肺癌细胞设计出可以同时表达白细胞... 背景与目的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neoantigen reactive T cell,NRT)具有抑制表达特异性新抗原的肿瘤生长的能力。然而,由于免疫浸润困难和肿瘤微环境的抑制,NRT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有限。本研究针对小鼠肺癌细胞设计出可以同时表达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 7,IL-7)和趋化因子19(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19,CCL19)的NRT细胞(7×19 NRT),并对7×19 NRT细胞和常规NRT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差异进行了评估。方法针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rcinoma,LLC)进行了新一代测序和新抗原预测,制备了RNA疫苗,培养了NRT细胞,构建了编码IL-7和CCL19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NRT细胞并成功表达IL-7和CCL19,成功获得了7×19 NRT,并在小鼠体内外对其抗肿瘤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7×19 NRT细胞通过分泌IL-7和CCL19显著增强T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在小鼠肺癌中实现了显著的抑瘤作用,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经7×19 NRT治疗后,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及肿瘤组织坏死显著增加。此外,7×19 NRT治疗与常规NRT治疗均安全。结论通过IL-7和CCL19的表达,NRT细胞的抗实体瘤能力显著增强,这是一种对NRT安全有效的基因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抗原 细胞介素7 趋化因子19 肺肿瘤 新抗原反应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4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耐激素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动态免疫学特征
5
作者 曹曦 黄涛 +5 位作者 杨骥伟 王小文 朱文峰 陈浩琦 范宁 汪根树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共8页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小鼠及移植物存活情况、移植物组织病理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移植物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术后7 d生存率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同种异体移植组5例手术失败,均于术后1 d死亡,术后7 d生存率为86%,存活的小鼠移植物均于术后7 d停止搏动。同种异体移植组在术后7 d出现明显排斥反应,伴随组织损伤和CD8^(+)T细胞浸润;脾脏CD8^(+)T细胞比例在术后持续升高,而CD4^(+)T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血清和移植物干扰素-γ表达在术后5 d达到峰值,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5~7 d加剧,此时可能是免疫干预的关键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颈部 异位移植 小鼠 排斥反应 浸润 CD8^(+)t细胞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6
作者 张薇 张庆容 +2 位作者 马茂林 冷强华 韩飞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水平、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异基因移植模型中,CTLA4-Ig治疗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28.2±4.1)d比(7.0±0.7)d,P<0.01];术后第2、3、4周血清DSA-IgG水平升高,DSA-IgM水平不变;术后3周移植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毛细血管内C4d沉积,且术后第4周加重;移植物内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结论利用小鼠异基因心脏移植加用CTLA4-Ig成功建立了CR模型,为后续C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细胞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供者特异抗体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排斥反应受者血常规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帅宇 聂曼华 +7 位作者 宋磊 谢益欣 钟明达 谭书波 安荣 李潘 谭亮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待探究;此外,常规检验参数的新开发利用也是探索肾移植疾病诊断策略和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结合血常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的相关性及其协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4例肾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根据排斥反应是否发生及其类型分为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比较3组的基本资料,并将TCMR组和ABMR组排斥反应治疗前的移植肾功能、血常规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稳定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移植肾来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BMR组的肾移植术后时间显著长于稳定组(P<0.001)和TCMR组(P<0.05)。在移植肾功能方面,ABMR组的血肌酐值均高于稳定组和TCMR组(均P<0.01),并且TCMR组也高于稳定组(P<0.01);TCMR组和ABMR组的尿素氮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而TCMR组和AB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R组和ABMR组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均低于稳定组(均P<0.01)。在血常规方面:ABMR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高于稳定组(均P<0.05),AB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TCMR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和ABMR组(均P<0.05);TCMR组和ABM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的单核细胞比例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细胞亚群方面:TCMR组和ABMR组的CD45+细胞和T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CD4+T细胞数、NK细胞数和B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排斥反应的发生导致移植肾功能受损,同时会伴有肾移植受者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的特征性变化。TCMR和ABMR发生时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改变特点的不同可能有助于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以及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在抗体介导的肺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艺 丁跃中 许江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伴有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ies,DSA)产生的体液免疫或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已成为器官移植后长期生存的重要障碍,1/3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功能丧失与之密切相关。由于肺区别于其他实体器官,致使约50%接受同种异体肺移植... 伴有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ies,DSA)产生的体液免疫或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已成为器官移植后长期生存的重要障碍,1/3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功能丧失与之密切相关。由于肺区别于其他实体器官,致使约50%接受同种异体肺移植的患者都会发生慢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CLAD)。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具有两种不同的临床亚型:限制性CLAD(restrictive CLAD,rCLAD)或称限制性移植物综合征(restrictive allograft syndrome,RAS)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其中rCLAD/RAS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BOS患者。最新的小鼠模型研究证实,B细胞及其分泌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即同种抗体)在肺移植后RAS的同种移植物纤维化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为了预防和更好地治疗肺移植患者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需要深入探究启动和维持B细胞介导的抗供者免疫应答的具体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同种抗体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的作用。本文对Tfh细胞的功能及其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讨论了可能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t细胞 滤泡调节t细胞 肺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HLA-G联合免疫细胞因子在肾移植排斥反应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郑鳕洋 韩澍 +4 位作者 杨璟辉 王纪渊 丁越 陈瑜 祝藩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846,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联合免疫细胞因子在肾移植排斥反应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3年12月因血清肌酐升高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的81例肾移植患者进...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联合免疫细胞因子在肾移植排斥反应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3年12月因血清肌酐升高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的81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32例(设为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反应29例(设为慢性排斥组),非排斥原因引起的肌酐升高20例(设为非排斥组)。选取同期住院和门诊随访血清肌酐正常且稳定的50例肾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阳性比例等,采集外周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sHLA-G及免疫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5、IL-6、IL-17]水平。将各组和全体肾移植患者按性别进行分层,比较sHLA-G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非排斥组血清肌酐水平和尿蛋白阳性比例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且慢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急性排斥组,eGFR低于急性排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非排斥组、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血型、体重指数、移植时间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患者的血浆sHLA-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665±11.233)U/ml vs.(24.785±21.668)U/ml vs.(44.918±39.898)U/ml,P<0.05]。慢性排斥组患者的sHLA-G/IL-2比值明显高于急性排斥组(5.844±6.248 vs.1.825±1.574,P<0.05),非排斥组患者的sHLA-G/IFN-γ比值明显高于慢性排斥组(3.452±3.283 vs.1.543±2.030,P<0.05)。131例肾移植患者中,女性sHLA-G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各组内比较,慢性排斥组女性sHLA-G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急性排斥组、非排斥组和对照组女性sHLA-G水平虽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sHLA-G水平与肾移植排斥反应存在相关性。sHLA-G/IL-2比值在肾移植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sHLA-G/IFN-γ比值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与非排斥反应致肌酐升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可溶细胞抗原G 细胞因子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的检测在肾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傅耀文 张志宏 +1 位作者 李胜文 邢广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4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经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的病人CD3+、CD4+细胞及CD4+/...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4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经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的病人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逐渐下降,而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居高不降者说明激素冲击冶疗无效。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肾移植 流式细胞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光龙 李开宗 +3 位作者 王为忠 刘晓玲 陈丽华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 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 ,测定BN→LEW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 ,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 :CD4 + 、CD8+ 、CD2 5 + 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 - 4和IFN ... 目的 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 ,测定BN→LEW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 ,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 :CD4 + 、CD8+ 、CD2 5 + 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 - 4和IFN -γ的表达 ,并与同基因大鼠间小肠移植 (BN→BN)作比较。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显示 ,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 ,以CD4 + CD2 5 + T细胞为主 ,CD8+ 淋巴细胞只占少部分 ;分泌IL - 4的细胞在术后 4、7、14d分别只占 14 .3% ,16 .2 %和 16 .9%。移植肠基底浸润的淋巴细胞以CD4 + 、CD2 5 + 和分泌IFN -γ的淋巴细胞为主。结论 在大鼠同种小肠移植中 ,急性排斥反应与CD2 5 + CD4 + T细胞及Th1相关细胞因子IFN -γ的表达增加相关。而CD8+ T淋巴细胞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排斥反应 调节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智宇 朱晓峰 +2 位作者 陈规划 许赤 黄洁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8-681,共4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 4 0 96条大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对从急性排斥组Wistar→SD(n=5 )和对照组SD→SD(n=5 )两组肝移植大鼠T细胞中抽提、纯化mRNA ,扩增、逆转录成cDNA ,荧光标记后与芯片杂交 ,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 4 0 96个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 190条 ,其中 11条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差异表达明显 :MHC(3条 )、CD3抗原 (1条 )相关基因 ;蛋白酶类 :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D型受体、磷脂酰肌醇二磷酸酶基因各 1条 ;涉及核酸信号传导、激活、转录、翻译的基因 3条。结论 :T细胞在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信号传导机制涉及多个基因 ,基因芯片技术的大规模筛选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在排斥反应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t淋巴细胞 排斥反应 信号传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的基本定义、移植肾Banff标准中TC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和TCMR的基本病变及其诊断分级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TCMR提供依据,以预防其进展为caTCMR,进而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 移植物血管病(CAV) 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动脉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 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玲 拉佈旦白拉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供、受体。采用Cuff法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治疗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和8%的二氧化碳,对照组和同种移植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肺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大鼠移植肺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均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CD4^+T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从而抑制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高碳酸血症 肺移植 排斥反应 CD8 +t细胞 CD4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外周血中miRNA特异性表达谱筛选
15
作者 徐亮 陈秀秀 +2 位作者 徐剑 甘惠玲 蒋鸿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5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的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的miRNA。方法:选取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受者和4例同期行同种异体肾...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的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的miRNA。方法:选取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受者和4例同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正常受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其肘静脉血。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获得miRNA文库,经R语言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出1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5个miRNA表达上调(P<0.05)、9个mi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miRNA表达,为临床寻找诊断TCMR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其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high)FoxP3^+Treg与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后排斥反应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永波 沈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23-43,共21页
目的通过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漂... 目的通过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漂移,观察脑内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状况。以期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PD后,外周血中Treg的改变与脑内免疫排斥反应间的相关性及其在干细胞移植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D组、(PD+PBS)组、(PD+BMSCs)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完全空白对照;余下大鼠均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mxydopamine,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第3周,(PD+PBS)组大鼠脑内定向注射PBS缓冲液;(PD+BMSCs)组大鼠脑内定向注射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大鼠BMSCs悬液;PD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PBS缓冲液和BMSCs悬液注射2周后,各组大鼠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占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0和干扰素-γ(INF-γ)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另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分子的变化。同时,(PD+BMSCs)组大鼠采用EdU染色法监测移植后BMSCs的存活情况。结果脑内立体定向注射6-OHDA 3周后,部分大鼠腹腔注射阿扑吗啡可诱导出旋转行为,表现为向健侧旋转,呈首尾相接状,以210圈/30分钟为标准,建模成功率达65.45%,并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建模成功的PD大鼠偏侧TH阳性神经元毁损率可达90%以上。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至P4时,细胞形态良好且均一,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纯度达95%以上。应用P4的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2周后,BMSCs可在移植注射部位少量存活,但无法自我分化为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且(PD+BMSCs)组大鼠阿扑吗啡诱导旋转行为较PD组、(PD+PBS)组未见好转。另外,FCM示(PD+BMSCs)组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占T淋巴比例为(0.45±0.10)%,较正常对照组、PD组及(PD+PBS)组均显著减少(P<0.01)。ELISA示(PD+BMSCs)组大鼠外周血中IL-4、IL-10和INF-γ水平也较其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PD+BMSCs)组大鼠脑内iba-1阳性细胞在移植处增生激活,MHC-Ⅱ类抗原分子表达上调,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PD组及(PD+PBS)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另外,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鼠外周血中Treg比例与iba-1阳性细胞增加率、MHC-Ⅱ类抗原分子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立体定向注射6-OHDA建立PD的大鼠模型,并给予脑内注射体外培养至P4的BMSCs移植治疗。此为基础,笔者验证了体外未经诱导分化的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后无法自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甚至还可引起脑内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最终的治疗失败。另外,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后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比例显著降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也明显下降,并且这些改变与移植后脑内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4+CD25highFoxP3+调节t细胞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x禽流感病毒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预测
17
作者 谢爽 陈瑶 黄俊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9,共10页
【目的】评估预先存在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为人类H5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人源H5Nx禽流感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共同保守的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进一步分析保... 【目的】评估预先存在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为人类H5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人源H5Nx禽流感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共同保守的交叉反应性CD4^(+) T细胞表位,进一步分析保守表位嵌套CD8^(+)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情况以及在中国人群中的覆盖率。【结果】92.3%(513/555)的H5Nx CD4^(+) T细胞表位在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中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172个表位嵌套CD8^(+) T细胞表位和5个表位嵌套B细胞表位。这些表位与相应HLA-DRB1等位基因在全世界人群中的覆盖率为88.65%。【结论】由于反复接触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人群中存在一定水平的的H5Nx交叉反应性免疫记忆,能够为H5Nx感染提供部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x流感病毒 共同保守 交叉反应 CD4^(+)t细胞表位 嵌套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钰 练巧燕 +8 位作者 陈奥 张建恒 徐鑫 韦兵 蔡宇航 黄丹霞 邝敏婷 何建行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18,共5页
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ACR)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引发的免疫反应,目前被认为是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形式。ACR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受者死亡,也是肺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高... 急性细胞介导排斥反应(ACR)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引发的免疫反应,目前被认为是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形式。ACR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受者死亡,也是肺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但肺移植术后ACR的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本文总结了肺移植受者ACR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以期提高ACR的诊治效率,延长受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细胞t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 组织病理学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超急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抗体 去致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上PD-1分子表达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英 余希 +6 位作者 施明 王洪波 张敏 孙艳玲 金磊 刘振文 王福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检测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CD4+T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入组35例肝移植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急排组)15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稳定组)20例,19例健康者为对... 目的检测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CD4+T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入组35例肝移植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急排组)15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稳定组)20例,1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CD4+T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中CD8+T细胞及CD4+T细胞PD-1分子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急排组(P<0.01),而对照组与急排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种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CD8+T细胞及CD4+T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在保护移植肝及维持肝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t淋巴细胞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