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病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研究进展
1
作者 鲜钰涵 冯宏盛 +7 位作者 高永宇 李海洋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86-3099,共1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也称为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Ⅰ类分子,在机体抗原递呈、器官移植、细胞免疫应答和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也称为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Ⅰ类分子,在机体抗原递呈、器官移植、细胞免疫应答和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是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后,与SLA-Ⅰ类分子结合并递呈的线性肽段,具有高度特异性,在机体抗原识别递呈和细胞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CTL表位能够刺激CTLs发挥细胞杀伤作用,主要表现为杀伤病毒。作者将对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几种重要的猪源病毒的CTL表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SLA-Ⅰ与CTL表位结合基序特征,以期为今后相关猪源病毒CTL表位的研究和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猪口蹄疫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穿膜肽疫苗设计及体外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尹锐 郝飞 +1 位作者 郝进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7-809,共3页
目的:利用穿膜肽人免疫缺陷病毒(HIV)-Tat49-57的穿膜能力,设计穿膜肽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第49~57位氨基酸)的融合肽疫苗,并在体外研究其诱导特异性CTL的应答能力。方法: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 目的:利用穿膜肽人免疫缺陷病毒(HIV)-Tat49-57的穿膜能力,设计穿膜肽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第49~57位氨基酸)的融合肽疫苗,并在体外研究其诱导特异性CTL的应答能力。方法: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HIVTat49-57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HPV16E749-57的18肽,和该CTL表位的9肽,并用一无关肽作对照,在体外用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试验分别检测了上述18肽和9肽在HLA-A2阳性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的表位E749-57的特异性CTL活性。结果:经质谱分析,上述多肽成功合成,纯度均在95%以上。与9肽相比,18肽能在体外诱导出明显增强的特异性CTL活性(P<0.05)。结论:在HPV16E7HLA-A2.1限制性CTL表位(49~57)的N-末端加上HIV-Tat49-57序列,不会影响表位的提呈效率,而且在体外能有效激发针对E749-57特异性的CTL应答,为新型抗肿瘤及细胞内感染的多肽疫苗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膜肽 人免疫缺陷病毒-tat49-57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 人乳头瘤病毒16 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ORF1和ORF3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3
作者 高娟 王艳玲 +2 位作者 蒋再学 竺薇 罗满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根据Stevenson筛选出来的3个具有活性的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T lymphocyte epitope,TCE)合成tce基因(180 bp),成功插入到pMD18-T Simple载体中,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MD-TCE.将tce酶切产物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 根据Stevenson筛选出来的3个具有活性的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T lymphocyte epitope,TCE)合成tce基因(180 bp),成功插入到pMD18-T Simple载体中,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MD-TCE.将tce酶切产物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ET-TCE.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合成基因在pET-32a(+)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其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融合蛋白可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t淋巴细胞抗原 克隆 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CTL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4
作者 吕欣 尹文 +6 位作者 孙梦宁 黄小军 杨敬 姚敏 薛小平 贾战生 徐志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构建含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的方法得到涵盖HCV不同基因型与小鼠H2复合体的多个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串联后人工合成基因序列,将其... 目的构建含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的方法得到涵盖HCV不同基因型与小鼠H2复合体的多个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串联后人工合成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然后利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通过持续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证实多表位基因的表达。结果所构建的含有HC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mEpi在CHO细胞中能稳定表达。结论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CHO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复合多表位疫苗的基因免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转染 基因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MAGE-A3新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发现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贾正才 吴玉章 +4 位作者 万瑛 周伟 王祥智 邹丽云 唐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鉴定肿瘤抗原MAGE-A3新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方法:采用CTL表位预测的基序法与二级锚点相结合预测 MAGE-A3的 HLA-A2限制性CTL表位;用计算机分子模拟进行表位的初步筛选;以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s诱导活性。结果:在所... 目的:鉴定肿瘤抗原MAGE-A3新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方法:采用CTL表位预测的基序法与二级锚点相结合预测 MAGE-A3的 HLA-A2限制性CTL表位;用计算机分子模拟进行表位的初步筛选;以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s诱导活性。结果:在所筛选的4个候选CTL表位中,MAGE-A3201-209可在体外有效诱导特异性CTLs的产生,杀伤靶细胞。结论:MAGE-A3201-209为肿瘤抗原MAGE-A3的新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为基于MAGE-A3的肿瘤治疗性多肽疫苗的设计、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MAGE-A3 黑色素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叠PCR实现乙肝表面抗原CTL表位的替换
6
作者 王文敬 黎诚耀 李明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9-591,共3页
目的以磷酸酰肌醇蛋白聚糖-3蛋白(glypican-3,GPC3)的CTL表位EYILSLEEL替换HBsAg中内源性CTL表位LLD,构建用于预防和治疗乙肝的DNA疫苗。方法以重组表面抗原基因pcHBsAg质粒为模板,应用重叠延伸PCR扩增出含EYILSLEEL表位的HBsAg基因HBsA... 目的以磷酸酰肌醇蛋白聚糖-3蛋白(glypican-3,GPC3)的CTL表位EYILSLEEL替换HBsAg中内源性CTL表位LLD,构建用于预防和治疗乙肝的DNA疫苗。方法以重组表面抗原基因pcHBsAg质粒为模板,应用重叠延伸PCR扩增出含EYILSLEEL表位的HBsAg基因HBsAg/GPC3,将其插入pBSSK+载体中,构建出pBSSK/GPC3载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将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表达CTL表位EYILSLEEL的DNA疫苗。结果酶切和测序的结果显示序列无错配,获得了完整表达EYILSLEEL表位的真核质粒pcDNA3-HBsAg/GPC3。结论成功将EYILSLEEL表位替换HBsAg的内源性CTL表位,构建了pcDNA3-HBsAg/GPC3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换 磷酸酰肌醇蛋白聚糖-3蛋白 细胞t淋巴细胞表位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CTL表位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晓东 徐东平 +5 位作者 成军 钟彦伟 刘妍 董菁 王琳 张玲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型和C型特异性CTL表位的序列特点。方法以国外文献报道的13个HBV的CTL表位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分析其与GenBank下载的45条及作者从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扩增的另外5条B型或C型CTL表位...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型和C型特异性CTL表位的序列特点。方法以国外文献报道的13个HBV的CTL表位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分析其与GenBank下载的45条及作者从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扩增的另外5条B型或C型CTL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别。结果与参考序列相比,本研究分析的B型和C型HBV特异性CTL表位氨基酸序列变异发生频率较高。在本研究分析的13个表位中,变异发生率超过70%的表位在B型HBV有4个,分别是表位FLLTRILTI(A0201,S183-191)、VLQAGFFLL(A0201,S188-196)、ILSPFLPLL(A0201,S382-390)和FLPSDFFPSV(A0201,C18-27),C型HBV有2个,分别是表位ILSPFLPLL(A0201,S382-390)和FLPSDFFPSV(A0201,C18-27)。其中文献中研究最多的HBcAg表位18-27(FLPSDFFPSV),在我国流行的B型和C型HBV中表位的变异率分别高达71%和97%。结论中国人群流行的B型和C型HBV特异性CTL表位与国外文献报道的CTL表位相比在大多数位点上都出现变异,并且不同表位的变异率差异很大,在检测CTL数量和功能时应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智慧 任晓强 +7 位作者 刘妍 王耀 李晓东 戴久增 李乐 姚增涛 钟彦伟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变异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机制。方法对26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LA-A2分型;用巢式PCR扩增血清HBV前S/S基因并... 目的比较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变异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的机制。方法对26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LA-A2分型;用巢式PCR扩增血清HBV前S/S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根据HBV前S/S基因序列,用VirusBlast软件鉴定患者感染的HBV基因型;用VectorNTI软件对目前已知的13个HLA-A2限制性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23例(46.9%)患者HLA-A2阳性,其中CSHB71例,CHB52例。CTL表位变异分析结果如下:(1)两组间所有患者进行比较,患者S177-185和S338-347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间HBVB基因型患者进行比较,患者S131-139、S183-191和S204-212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3)两组间HBVC基因型患者进行比较,CSHB组患者的S131-139表位较CHB组患者有增高(P=0.05)。结论某些HBV前S/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在CSHB与CHB患者间变异有明显差异,受病毒基因型影响,CTL表位变异可能与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慢性化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淋巴细胞 前S/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CTL表位疫苗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姝 田亚萍 +2 位作者 万敏 于永利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疫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应用多轮PCR的方法合成CTL表位基因序列,将其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鉴...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疫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应用多轮PCR的方法合成CTL表位基因序列,将其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采用计算机表位预测的方法选取HPV6、11、16型的CTL表位,通过5轮PCR人工合成人乳头瘤病毒CTL表位疫苗的基因片段HPVepi,用亚克隆的方法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at-HPVepi,并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该重组蛋白质,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出特异性条带。结论:结合计算机表位预测和PCR的方法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一种人乳头瘤病毒CTL表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状病毒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病毒疫苗 穿膜肽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RE-TGFβ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10
作者 许道军 余兴龙 +1 位作者 刘雪燕 薛立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5,共5页
构建PADRE-TGFβ1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和反应原性分析。对PADRE、联接序列(Linker)及TGFβ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全长PADRE-Linker-TGFβ1序列,合成产物克隆至pET-28a(+)质粒。将构建好... 构建PADRE-TGFβ1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和反应原性分析。对PADRE、联接序列(Linker)及TGFβ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全长PADRE-Linker-TGFβ1序列,合成产物克隆至pET-28a(+)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至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约19.87 ku处出现与预期目的蛋白一致的新蛋白条带,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与TGFβ1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成功构建了pET28-PADRE-TGFβ1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质具有TGFβ1的反应原性,为TGFβ1自体疫苗的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生长因子β1 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 融合蛋白 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信息学方法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世念 刘婉宁 +1 位作者 陈亚萍 王金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7-1066,共10页
【目的】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方法】本研究选用IEDB预测SADS-CoV S、M及E蛋白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 【目的】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方法】本研究选用IEDB预测SADS-CoV S、M及E蛋白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HCIIpan 4.0 Serve预测T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结合表位;用Immunomedicine Group、IEDB预测B淋巴细胞表位。将各个服务器预测结果筛选出重叠表位区域作为优势表位,运用IEDB、AllerTOP v 2.0 Servers筛选出高保守性、非致敏性的优势表位区域,通过柔性linker串联成多表位疫苗。对构建的多表位疫苗进行抗原性、理化性质、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使用分子对接评估多表位疫苗与免疫受体的结合能力,最后进行基因克隆。【结果】经筛选后的高保守性、非致敏性优势表位构建的多表位疫苗相对分子质量为35.30 ku,为稳定亲水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存在1个N-糖基化位点,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分别占22.11%、20.35%、50.88%和6.67%。三级结构Ramachandran作图显示优势区域中含有残基数占到90.00%,进行细化后优势区域的残基数增加到91.92%,三级结构突出表位作图也证明多表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子对接表明多表位疫苗与TLR3具有高亲和力。经密码子优化、反向翻译和基因克隆确保设计的多表位疫苗在大肠杆菌K12表达系统中高效、稳定的表达。【结论】构建的多表位疫苗抗原可有效表达并可能诱导强烈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SADS-CoV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SADS-CoV多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结构蛋白 免疫信息学方法 t淋巴细胞表位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S抗原特异性变异表位亲和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志强 许智慧 +5 位作者 任晓强 刘妍 王耀 李晓东 毛远丽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重型肝炎(CSHB)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变异发生率差异和亲和力变化,探讨HB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12月解放军302医院收治的385例乙型肝炎患者(CHB109例,CSH...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重型肝炎(CSHB)患者HBV前S/S蛋白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变异发生率差异和亲和力变化,探讨HB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12月解放军302医院收治的385例乙型肝炎患者(CHB109例,CSHB71例)样本进行型特异性PCRHLA-A2分型;对HBV前S/S基因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13个HLA-A2限制性前S/S蛋白中的特异性CTL表位序列,并用分子进化树进行HBV基因分型;通过BIMAS程序预测和T2细胞结合实验分析表位变异对CTL亲和力的影响。结果 HLA-A2阳性患者180例(46.8%);HBVC基因型感染138例,其中CHB患者86例、CSHB患者52例。CHB和CSHB患者的S177-185、S204-212、S131-139、S183-191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BIMAS分析显示S204-212、S131-139和S183-191的表位变异形式对CTL结合的亲和力与未变异表位形式相比明显降低。T2细胞结合实验证实S131-139变异表位的亲和力较未变异表位降低了1.83倍。结论某些HBV前S/S抗原特异性CTL表位的变异发生率在同为C基因型感染的CHB和CSHB患者间有明显差异;表位变异可引起对CTL的亲和力改变从而影响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