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慧春 林一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肺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具有免疫调控能力。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观察其是否具有免疫调控能力。结果①MSCs不表达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分子HLA- DR、CD86、CD80等;②随MSCs细...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肺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具有免疫调控能力。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观察其是否具有免疫调控能力。结果①MSCs不表达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分子HLA- DR、CD86、CD80等;②随MSCs细胞量增多,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越强。结论人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t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聂健 王冀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 min运动组、60 min运动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 min运动组、60 min运动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升高(P<0.05),CD8+T细胞百分数无显著改变(P>0.05);6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D4+T细胞百分数、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显著改变(P>0.05)。结论:中小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与适当运动能够加快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改善CD4+/CD8+T细胞亚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增殖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老化过程中T淋巴细胞增殖老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沂芹 吴玉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0-782,共3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增殖 老化过程 免疫 细胞分裂 纤维母细胞 有丝分裂原 共刺激分子 t细胞 生长停滞 人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分子在血细胞的表达及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陈同辛 朱亚忠 +2 位作者 郝轶群 曹清 应大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1-43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血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利用荧光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种血细胞的CD44分子的表达 ,利用3H_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DNA合成。结果显示 :除血小板CD44分子的表达为阴性、胸腺细胞为弱阳... 为了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血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利用荧光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种血细胞的CD44分子的表达 ,利用3H_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DNA合成。结果显示 :除血小板CD44分子的表达为阴性、胸腺细胞为弱阳性外 ,其他所有血细胞CD44分子的表达(包括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干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均为阳性。单独抗CD3抗体可明显增强T细胞的DNA合成 ;但协同抗CD44抗体后 ,T细胞的DNA合成被明显抑制。单独抗CD44抗体对IL -2激活的T细胞DNA合成无明显影响 ;但协同抗CD2抗体后 ,可明显增强抗CD2抗体对IL -2激活的T细胞DNA合成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分子 细胞 表达 t淋巴细胞增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_2胆碱能受体抗体促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泌作用
5
作者 贺忠梅 张苏丽 +2 位作者 吕婷婷 卫小红 刘慧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5-2025,共1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增殖 分泌作用 M2 胆碱能受体 增殖水平 大鼠脾脏 分离培养 特异性 受体选择性 氧化震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CD4^(+)小/中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
6
作者 陈浩 周培媚 +2 位作者 曹娜 张敏 石海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49-55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左眉部结节2周伴轻度瘙痒2d于2020年12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眉部一粟粒大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皮损快速增大形成结节。2d前局部出现轻度瘙痒症状来我科就诊。患者既... 1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左眉部结节2周伴轻度瘙痒2d于2020年12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眉部一粟粒大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皮损快速增大形成结节。2d前局部出现轻度瘙痒症状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局部蚊虫叮咬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CD4^(+)小/中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_oγ射线辐射小鼠肠壁屏障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莉 许川山 +1 位作者 薛国文 冷泰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6 0 Co 线照射小鼠肠壁机械屏障及免疫损伤状况 ,为放射损伤后内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 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为Ⅰ ( 0Gy)、Ⅱ ( 4 5Gy)和Ⅲ ( 6 0Gy)组。于全身一次性照射后第 9天行HE染色观察肠壁病理... 目的 :探讨6 0 Co 线照射小鼠肠壁机械屏障及免疫损伤状况 ,为放射损伤后内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 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为Ⅰ ( 0Gy)、Ⅱ ( 4 5Gy)和Ⅲ ( 6 0Gy)组。于全身一次性照射后第 9天行HE染色观察肠壁病理组织学改变 ,同时采用MTT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 1)组织学观察发现6 0 Co 线照射组肠粘膜轻度充血 ,细胞连接疏松 ;( 2 )不同照射剂量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且随照射剂量增大 ,增殖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6 0 Co 射线照射小鼠肠壁机械屏障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受损为其内源性感染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照射 肠壁屏障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国栋 孙凯 +7 位作者 项自来 王玲 邹辉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7-1364,共8页
为揭示镰刀菌毒素之一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作者拟研究ZEA对刀豆蛋白A(Con A)介导的小鼠离体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以Con A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剂,以不同浓度ZEA(0、10、20、40μmol·L^(-1))染毒处... 为揭示镰刀菌毒素之一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作者拟研究ZEA对刀豆蛋白A(Con A)介导的小鼠离体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以Con A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剂,以不同浓度ZEA(0、10、20、40μmol·L^(-1))染毒处理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及中期活化标志CD25分子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细胞分别培养48、72、96h后,Con A组与细胞空白组相比均产生了明显的刺激增殖效应(P<0.01)。与Con A对照组相比,ZEA染毒可明显抑制Con A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除10μmol·L^(-1) ZEA组在72和96h时间段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染毒组在各时间段均差异极显著(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细胞加入Con A分别活化6、30h后,Con A组与细胞空白组相比,早期活化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明显升高,提示细胞发生明显的活化效应。与Con A对照组相比,当ZEA染毒浓度为10μmol·L^(-1)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中期活化分子CD25的表达明显抑制,差异均极显著(P<0.01),当ZEA浓度为20、40μmol·L^(-1)时,CD69和CD25的表达进一步抑制(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ZEA对动物免疫抑制作用的产生与其可直接抑制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t淋巴细胞增殖 t淋巴细胞活化 Con A CCK-8 流式细胞 CD69 CD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含量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4 位作者 杨汉春 郭容利 钟书霖 周俊明 陈梦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4,共4页
探讨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头3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在猪感染P1后第3,8,17,24,31和40天,采用血常规和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含量,通过WST法对其增殖活性... 探讨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头30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在猪感染P1后第3,8,17,24,31和40天,采用血常规和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含量,通过WST法对其增殖活性进行检测。P1感染组的T淋巴细胞数量(绝对数和相对数)整体趋势低于对照组,而两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显著差别。P1感染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广西巴马小型猪 t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现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永红 李惠芳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性测序胶上电泳 ,形成TCRβV基因指纹图谱 ,切割克隆性增生的电泳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在 βV13.2家族中的分子量较小处出现一条明显扩增的条带 ,切割此条带并测序证实为单克隆性T细胞增殖 ,其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 :SFSYEQY ,其中SFSY基序为特异性保守序列 ,其它家族无异常改变。结论 :该CEL患者TCRβV13.2家族中出现了单克隆性增殖的T淋巴细胞群 ,可能是针对CEL恶性肿瘤细胞反应性增生的T细胞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骨叶五种溶媒萃取物对C57BL/6鼠T淋巴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晨 谭玉波 +3 位作者 张晶 沈伟哉 岑颖洲 江振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4-1654,共1页
目的:枸骨叶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功效.用于风热头痛、目赤肿痛、鼻炎、口腔炎.本研究从淋巴细胞与受体分子水平,观察枸骨叶不同溶媒萃取物对免疫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出新型免疫中药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C57BL/6 近交系小鼠 不同溶媒 枸骨叶 萃取物 作用研究 分子水平 肠系膜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12
作者 许以平 朱丽君 孙利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33-435,共3页
观察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趋化功能的影响,当其浓度在250pg/ml和500pg/ml时,可抑制10份正常人外周血的PHA淋转率,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6.97%、61.04%。采用微量玻片T淋巴细胞趋化试验证实.当7B2浓度在3ng/ml和... 观察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趋化功能的影响,当其浓度在250pg/ml和500pg/ml时,可抑制10份正常人外周血的PHA淋转率,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6.97%、61.04%。采用微量玻片T淋巴细胞趋化试验证实.当7B2浓度在3ng/ml和5ng/ml时可抑制以白细胞介素2(IL-2)作为起化剂的6份外周血经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趋化率,其抑制率分别为32.78%和91.78%。表明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参与T淋巴细胞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多肽 7B2 t淋巴细胞增殖 趋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表达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赵伟 郑世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于感染后7d~21d和7d~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16d~18d和18d~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分别在14d~16d和10d~18d明显增强。法氏囊和脾脏B淋巴细胞对PMA的增殖能力分别于14d~24d和14d~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免疫器官 细胞介素-2 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丽丽 王启荣 +4 位作者 伊木清 毕秋芸 许葆华 高红 杨则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周组(7只大鼠)和6周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运动能力、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结果(:1)6周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2)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的作用;(3)长时间耐力训练同时补充牛膝多糖可延长大鼠游泳至力竭时间。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明显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中药多糖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分解代谢对T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全辉 王之盛 周安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6,10,共4页
色氨酸是动物必需氨基酸之一。体内色氨酸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等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包括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和影响T细胞功能。本文就色氨酸分解代谢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 色氨酸 分解代谢 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OMP10介导的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活化及其对小鼠T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朕宇 王月丽 +8 位作者 易继海 童志霞 邓肖玉 杨宁宁 徐明国 王勇 孟闯 苗玉和 陈创夫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4-1090,共7页
为探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10(OMP10)介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活化机制及其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分离培养BMDC细胞6 d后,将重组OMP10(rOMP10)与BMDC共孵育24 h,经流式细胞术分析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 为探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10(OMP10)介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活化机制及其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分离培养BMDC细胞6 d后,将重组OMP10(rOMP10)与BMDC共孵育24 h,经流式细胞术分析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rOMP10孵育BMDC能够诱导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同时采用ELISA检测共孵育后BMDC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2、IL-10、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rOMP10孵育BMDC能够诱导其细胞因子(IL-6、IL-12、TNF-α、IFN-γ)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IL-4和IL-10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01)。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共孵育后BMDC的Toll样受体(TLRs)和MHC-I、MHC-II类分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rOMP10能够诱导BMDC的TLR2和TLR4(P<0.05),以及抗原递呈相关分子MHC-I和MHC-II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将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与rOMP10预处理的BMDC共孵育后,经MTT试验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效率,结果显示,rOMP10处理组比PBS组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增加2倍以上,且在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DCs:T)为1:50时,rOMP10处理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效率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布鲁氏菌OMP10能够诱导BMDC的活化,促进抗原递呈分子的转录,从而介导T淋巴细胞的高效增殖,该结果为解析布鲁氏菌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奠定实验基础,同时也为布鲁氏菌新型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OMP10 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 抗原递呈 t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对小鼠接触性皮炎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康 徐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2 ,4 ,6 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T细胞增殖,MTT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2 0mg·k...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2 ,4 ,6 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T细胞增殖,MTT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2 0mg·kg- 1罗红霉素效应相灌胃给药明显抑制2 ,4 ,6 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 <0 .0 1)。2 5 μg·ml- 1罗红霉素显著降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P <0 .0 5 ) ,5、2 5 μg·ml- 1罗红霉素明显抑制刀豆蛋白诱导的脾细胞存活、增殖(P <0 .0 5 ,P <0 .0 1)及T bet、IL 2及IFN γ的mRNA表达。结论:罗红霉素能抑制2 ,4 ,6 三硝基氯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可能与其抑制T淋巴细胞存活、活化及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接触性皮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t淋巴细胞增殖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评价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鹏 肖进 +1 位作者 王楠 巴利民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为评价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后的细胞免疫应答,用含有E、F两种多肽抗原的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二免后两周采血分离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再用E、F两种合成肽及二者混合物对淋巴细胞刺激培养48 h,用MTT法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 为评价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后的细胞免疫应答,用含有E、F两种多肽抗原的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二免后两周采血分离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再用E、F两种合成肽及二者混合物对淋巴细胞刺激培养48 h,用MTT法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在抗原E、F混合物浓度为50μg/mL时,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显著高于未免疫对照组(P<0.01)。表明,该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猪能有效引起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口蹄疫 合成肽疫苗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水提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英)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维发 王莉 +1 位作者 石枫 储成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阐明盐藻水提物(WEDS)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DNCB诱导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80和250mg·kg-1环磷酰胺(Cy)分别诱导小鼠DTH反应增强和减弱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WEDS对小鼠DTH反应的影响;以0.6%巯基乙醇酸钠诱... 目的阐明盐藻水提物(WEDS)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DNCB诱导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80和250mg·kg-1环磷酰胺(Cy)分别诱导小鼠DTH反应增强和减弱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WEDS对小鼠DTH反应的影响;以0.6%巯基乙醇酸钠诱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不同剂量的WED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1的影响;以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观察不同浓度的WEDS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观察WEDS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体内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生成的影响。结果剂量为100,200和300mg·kg-1·d-1的WEDS对Cy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和减弱均有显著的下调和提升作用;浓度为125~500μg·mL-1的WEDS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超出上述范围之外浓度的WEDS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浓度为62.5μg·mL-1的WEDS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剂量为100,200和300mg·kg-1·d-1的WEDS能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其中200mg·kg-1·d-1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结论WEDS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水提物 迟发性超敏反应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IL-1 IL-2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免疫低下幼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霞霞 李玉兰 +3 位作者 张东航 韩芳芳 张海军 王秀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脾切除幼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6周龄,体重130~150g,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生理盐水组+脾切除(S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脾切除(SD组),每组6只...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脾切除幼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6周龄,体重130~150g,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生理盐水组+脾切除(S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脾切除(SD组),每组6只。S、D组不做外科处理,SN、SD组制备脾切除模型。喂养1周后S组和SN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D组和S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给药后2h,取血样,采用MTT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即CD4^+、CD8^+细胞含量,计算CD4^+/CD8^+值。结果与S组比较,SN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CD4^+、CD8^+含量及CD4^+/CD8^+值降低,D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SD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CD4^+、CD8^+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P<0.05);与SN组比较,SD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正常幼鼠和免疫低下幼鼠细胞免疫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免疫低下幼鼠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脾切除 免疫 t淋巴细胞增殖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