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作者 袁诗雨 杨焕焕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Tim-3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几年Tim-3在不同肝脏疾病及不同细胞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旨在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和IL-4水平升高但IFN-γ水平降低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佳 张峰波 +5 位作者 李奇凤 赵云娟 郭楠 李凡 夏宇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8-971,共4页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方法收集48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sTim-3水平;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中...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方法收集48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sTim-3水平;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中IFN-γ、IL-4水平。Pearson法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和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Pearson分析显示:sTim-3与IFN-γ、IFN-γ与IL-4呈负相关;而sTim-3与IL-4呈正相关。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和IL-4水平升高、但IFN-γ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stim-3) 1干扰素(IFN-γ) 细胞介素4(IL-4)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治中 王琳 +4 位作者 王晓蓓 毛晓露 陈凤花 刘峰 胡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8,113,共6页
目的:构建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4(TIM-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TIM-4蛋白的特性。方法:采用Trizol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m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版,两步法RT-PCR扩增TIM-4,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 目的:构建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4(TIM-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TIM-4蛋白的特性。方法:采用Trizol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m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版,两步法RT-PCR扩增TIM-4,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FTIM-4质粒,通过PCR及测序进行鉴定。同时,我们构建pEGFP-N1-TIM-4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其准确性;将pEGFP-N1-TIM-4质粒转染CHO细胞,用RT-PCR和荧光显微镜证实其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TIM-4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域和功能。结果:从逆转录的cDNA扩增出TIM-4;经PCR、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相同。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TIM-4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IM-4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有1个跨膜螺旋结构,含约10.32%的α-螺旋,29.89%的延伸链,59.79%的不规则卷曲,有1段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分泌系统的小囊泡、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功能分析预测该蛋白具有受体和信号转导功能。结论:成功构建TIM-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洞察了TIM-4蛋白的性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4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基因表达及重组蛋白制备
4
作者 李金泽 汤菊芬 +3 位作者 黄瑜 简纪常 施钢 蔡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3-410,共8页
为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 4,TIM-4)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斜带石斑鱼TIM-4的蛋白编码区(GenBank登录... 为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 4,TIM-4)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斜带石斑鱼TIM-4的蛋白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MZ465580),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特征,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IM-4在健康鱼体中的组织分布,以及经LPS和Poly I:C刺激后的表达变化,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质粒TIM-4-4T,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TIM-4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TIM-4基因的蛋白编码区片段长度为702 bp,可编码234个氨基酸,含有V-Type(IGV)、BTK和PRY 3个功能结构域;qPCR显示,TIM-4基因在斜带石斑鱼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胃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经LPS刺激后,脾脏细胞中的TIM-4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经Poly I:C刺激后,脾脏细胞中的TIM-4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DS-PAGE电泳显示,TIM-4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100,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0.4 mmol/L IPTG、37℃下诱导6 h时,TIM-4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大。研究表明,TIM-4基因可能参与了斜带石斑鱼抗感染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TIM-4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4 基因表达 LPS Poly IC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精细化调控免疫应答的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根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3-1349,共7页
机体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是疾病精细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同一免疫调节分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功能可能截然不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新近鉴定出的... 机体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是疾病精细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同一免疫调节分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功能可能截然不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新近鉴定出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与CTLA-4、PD-1等一样参与了免疫细胞稳态调控,TIM-3的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慢性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使其成为免疫靶向治疗的关注点。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临床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也存在效率不高、耐药乃至副作用明显等情况,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该类分子精细调控机制的阐明。大多数数据显示TIM-3具免疫抑制作用,但也有相反的报道。TIM-3的配体多样,胞内信号转导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此外,血清中存在的可溶性TIM-3蛋白的功能及临床意义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免疫系统进化的过程中也赋予了TIM-3多重的免疫调节功能,阐明其调控机制必将对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免疫耐受 精细化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调控的诱导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晓飞 王临旭 +5 位作者 黄长形 董杰 胡海峰 毕占虎 连建奇 张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探讨γ链(γC)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调控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CHB患者23例,采集外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 目的探讨γ链(γC)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调控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CHB患者23例,采集外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使用IL-7、IL-15和IL-21刺激培养,同时向培养液中加入抗γC和/或抗IL-7Rα、抗IL-2Rβ、抗IL-21R。培养9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水平以及IL-2、IL-10、IFNγ和相关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磷酸化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IL-7和IL-15刺激后,CD8+T淋巴细胞中TIM-3阳性细胞比例较无刺激组升高(t值分别为9.966、9.074,P值均<0.05),IL-2、IL-10、IFNγ水平以及STAT-5、pSTAT-1水平亦较无刺激组升高(P值均<0.05)。抗IL-7Rα+抗γC联合刺激后可降低IL-7刺激组TIM-3、IL-2和IL-10表达升高(t值分别为5.537、6.224和4.500,P值均<0.05)。抗IL-2Rβ单独刺激、抗IL-2Rβ+抗γC刺激均可降低IL-15刺激组的TIM-3、IL-2、pSTAT-1水平(P值均<0.05)。结论IL-7和IL-15可能主要通过γC受体介导的STAT-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上调CHB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TIM-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细胞因子类 CD8阳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舸 谢丽平 +2 位作者 林涛发 卢友光 王少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缘> 1 cm)蜡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配对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PD-1、TIM-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PD-1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中,TIM-3主要定位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HCC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397,P=0.006)。HCC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r_s=0.480,P=0.001)、门静脉癌栓(r_s=0.307,P=0.038)、TNM分期(r_s=0.534,P<0.001)有关,TIM-3的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r_s=0.301,P=0.042)、病理分化程度(r_s=0.356,P=0.015)和TNM分期(r_s=0.416,P=0.004)有关。所有HCC患者的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1%、56.5%和34.4%;1、3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2%、21.7%和10.9%。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程度(HR=4.723,95%CI:1.618~7.684,P=0.001)、肿瘤大小(HR=3.234,95%CI:1.327~7.883,P=0.010)、TNM分期(HR=3.254,95%CI:1.076~9.835,P=0.037)、TIM-3的表达水平(HR=0.572,95%CI:0.329~0.995,P=0.048)均是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病理分化程度(HR=2.945,95%CI:1.527~5.682,P=0.001)、TNM分期(HR=2.074,95%CI:1.259~9.793,P=0.016)均是HC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同时存在着PD-1和TIM-3的高表达,PD-1、TIM-3可能参与了HCC患者的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mRNA、血清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17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师绍敏 冀雅聪 +2 位作者 张艳丽 郭雷洋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雯 王福财 +1 位作者 周南进 谢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439,共5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是一种抑制性受体,在消化道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Tim-3促进T细胞衰竭、负调节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肿瘤细胞可利用Tim-3基因逃避免疫监视,故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Tim-3基因多态性、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方面就Tim-3在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消化道肿瘤 t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霁峰 陶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50-1355,共6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不佳,其机制可能为存在其他抑制性旁路。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不佳,其机制可能为存在其他抑制性旁路。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protein-3,TIM-3)是一种可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已有研究报道多种肿瘤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性T细胞中存在TIM-3高表达,并与预后不良相关。抗肿瘤免疫中,高表达TIM-3的T细胞、DC及单核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免疫应答。临床前研究显示,抗TIM-3单抗联合抗PD-1单抗可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TIM-3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TIM-3在调控免疫细胞中的部分功能尚待阐明,进一步理解TIM-3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助于推动基于阻断TIM-3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免疫检查点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抑制肿瘤组织中CD4+与CD8+T细胞浸润 被引量:7
11
作者 成敏蓉 刘杭丰 +2 位作者 高书华 郑锦秀 杨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1-629,共9页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type lectin-15,Siglec-15)属于Siglecs家族的一员,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分子。Siglec-15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高表达,但Siglec-15在结直肠癌(colorec...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type lectin-15,Siglec-15)属于Siglecs家族的一员,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分子。Siglec-15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高表达,但Siglec-15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分析Siglec-15异常表达对CRC细胞功能及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的影响。首先,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与正常组织中Siglec-15 mRNA表达水平,并对52例人CRC与配对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发现Siglec-15在CR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CCK8和划痕愈合结果显示,敲低Siglec-15能抑制人CRC细胞SW480增殖(P<0.01)和迁移(P<0.05)。磁珠分选小鼠脾的CD8^(+)T细胞并与小鼠CRC细胞MC38共培养,发现MC38细胞过表达Siglec-15能抑制CD8^(+)T细胞对其的杀伤以及IFN-γ和TNF-α的分泌(P<0.01)。小鼠荷瘤结果表明,过表达Siglec-15可以促进小鼠肿瘤生长(P<0.05)。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及人结直肠癌组织IHC分析均表明,Siglec-15高表达时,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减少(P<0.05)。综上所述,Siglec-15可能通过促进CRC细胞增殖迁移以及抑制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本文为探究Siglec-15在CRC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提供了一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 CD4^(+) t细胞 CD8^(+)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喻婷婷 余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 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MMP-9、AECA、ANCA、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MMP-9、AECA、ANCA、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参与了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发展,监测其水平变化对预测患儿早期冠状动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有利于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9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刘梅芬 张代宝 张书阳 王淑娟 赵雪丽 刘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验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中CD3^+CD4^+、CD3^+CD8^+百分含量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在鸡体内接种后3~14d均可明显提高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接种后3~7d期间,第2组鸡的CD3^+CD4^+、CD3^+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与PBS对照组(第1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接种鸡体后均可显著影响鸡PBLC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重组融合蛋白对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影响程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rChIFN-α蛋白;重组融合蛋白在体内发挥了鸡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 重组鸡α干扰素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融合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永芬 韩波 +3 位作者 伊迎春 张仪 路康 孙士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16 g,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CTLA-4Ig组、病毒组和IgG组小鼠腹腔注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3/L的CVB3 0.15 ml,正常对照组小鼠接种0.15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CTLA-4Ig组、IgG组小鼠于接种病毒后6、72 h分别注射CTLA-4Ig(0.1 mg/kg)及IgG(0.1 mg/kg)。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组织病理积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分子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较,CTLA-4Ig组小鼠病死率降低(80%比50%,P<0.05),心肌组织病理积分下降(1.78±1.05比1.00±0.72,P<0.05),心肌CVB3 mRNA表达减少(3.48±2.89比0.81±1.06,P<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较病毒组明显增加(9.22±2.28)%比(5.42±1.59)%,(P<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复制及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Tregs比、抑制T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Kupffer细胞的TIM-4蛋白功能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彦 吴皓 +1 位作者 龚建平 李旭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的TIM-4蛋白功能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Western blot检测KCs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 目的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的TIM-4蛋白功能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Western blot检测KCs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TIM-4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IM-4表达;IR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PBS处理)、Ctr Ig组(TIM-4同型对照抗体处理)以及TIM-4 m Ab组(TIM-4抗体处理),术后检测血清肝功、炎症指标、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凋亡以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KCs表达TIM-4蛋白随再灌注时间逐渐增加,然而DCs表达TIM-4不随时间变化;组化结果提示TIM-4主要表达于肝血窦巨噬细胞;与Ctr Ig组比较,TIM-4 m Ab组血清肝功、促炎因子产物水平明显减低,而抗炎因子IL-10以及抗氧化应激产物CAT、SOD逐渐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示Ctr Ig组部分炎症细胞浸润,肝血窦轻度充血,TIM-4m Ab组无明显变化;TUNEL结果示,TIM-4 m Ab组凋亡程度明显低于Ctr Ig组,Ctr Ig组和TIM-4 m Ab组细胞早期凋亡程度分别为(25. 56±1. 26)%、(5. 35±0. 33)%,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阻断KCs TIM-4功能后,KCs TLR4以及下游p-IKKα、p-IκBα、p-p65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低;另外,TPCA-1(IKK-2阻断剂)进行预处理小鼠,进一步验证了阻断KCs TIM-4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IRI程度。结论阻断KCs TIM-4的功能能够抑制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改善IR炎症反应以及肝细胞凋亡,从而对HIRI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4 KUPFFER细胞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TIM-4-EGFP融合蛋白重组体的构建、表达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治中 胡丽华 卿吉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构建TIM-4-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评价表达的TIM-4-EGFP蛋白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TIM-4和EGFP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ET28a重组质粒中。重组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镍金... 目的构建TIM-4-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评价表达的TIM-4-EGFP蛋白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TIM-4和EGFP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ET28a重组质粒中。重组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镍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价其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TIM-4-EGFP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TIM-4-EGFP融合蛋白经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TIM-4-EGFP融合蛋白可以直接识别和结合凋亡细胞,而与活细胞不能结合。同时证实TIM-4-EGFP融合蛋白与凋亡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被TIM-4-Ig融合蛋白阻断。结论成功构建TIM-4-EGFP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融合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可为将来TIM-4及其受体的研究提供可靠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 大肠埃希菌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7与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丽 蒯文霞 +3 位作者 祁海啸 张荣荣 袁玉芳 赵继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8-1735,共8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髓分离细胞中CCR7、Tim-3表达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2组CCR7、Tim-3表达差异,分析CCR7、Tim-3的表达与AL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CCR7、Tim-3对初治ALL患者的评估预测价值,分析ALL患者CCR7、Tim-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复发组CCR7与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CCR7诊断的临界值为45.97%,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4.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 CI 0.777-0.939);Tim-3诊断的临界值为53.54%,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95 CI 0.792-0.947);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95 CI 0.914-0.996),对应的灵敏度86.6%,特异度78.9%(P<0.05);CCR7、Tim-3表达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数、血小板计数、中枢神经系统侵袭、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无明显相关性(P>0.05);CCR7、Tim-3高表达患者髓外浸润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76.9%)明显高于B-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45.2%)(P<0.05);CCR7≥45.97%及<45.97%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9.3个月、13.6个月(P=0.004)。Tim-3≥53.54%及Tim-3<53.54%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9.1个月、13.6个月(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R7(HR=1.024,95 CI1.000-1.049)及Tim-3(HR=1.879,95 CI 1.183-2.985)水平为影响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诊骨髓细胞中CCR7、Tim-3表达对于疾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提升检测的灵敏度,CCR7、Tim-3高表达与OS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ALL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7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Kupffer细胞TIM-4诱导iTreg细胞的产生影响小鼠肝移植免疫耐受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皓 徐雪松 +3 位作者 吴涯昆 刘一鸣 李金政 龚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 4,TIM-4)诱导小鼠原位肝移植术后i Treg细胞的产生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 目的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 4,TIM-4)诱导小鼠原位肝移植术后i Treg细胞的产生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sham组、control m Ab组、TIM-4 m Ab组。流式细胞仪检测KCs活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TIM-4表达,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提取KCs,激光共聚焦检测KCs TIM-4表达,将KCs和提取的初始CD4+T细胞进行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检测Kupffer细胞TIM-4表达,分为control组、control m Ab组以及TIM-4 m Ab组;CFSE检测CD4+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ELISA检测IL-4、IL-6、IL-1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6表达。建立小鼠移植模型,分为3组:i Treg组移植模型注入i Treg细胞(预先用TIM-4 m Ab处理的TIM-4+KCs与初始CD4+T细胞共培养所诱导),sham组和单纯肝移植组(LT)注入相应的PBS作为对照,检测各组AST、ALT、TBIL水平,HE染色评价肝组织排斥活动指数(rejective activity index,RAI),观察小鼠生存率。结果肝移植术后24、48、72 h KCs的活化分别为15.9%、21.6%、28.3%,术后1、3、7 d TIM-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P<0.05);control m Ab组AI值(29.23±2.56)明显高于sham组和TIM-4 m Ab组[(0.40±0.49),(11.04±2.28),P<0.05]。KCs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control、control m Ab以及TIM-4 m Ab组CD4+T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32.5%、31.6%、17.2%,CD4+CD25+Foxp3+T细胞分化分别为12.4%、13.9%、28.1%,共培养上清液TIM-4 m Ab组IL-4、IL-6、IL-13分泌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 m Ab(P<0.05),且加入TIM-4 m Ab明显降低了与TIM-4+KCs共培养的CD4+T细胞p-STAT6蛋白表达(P<0.05),外源性加入IL-4可明显增高CD4+T细胞p-STAT6蛋白的表达(P<0.05)。移植模型注入i Treg细胞,i Tregz组肝功指标明显好转,与L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i Treg组RAI平均得分为(3.97±0.67),明显低于LT组[(8.47±0.90),P<0.05],且i Treg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结论阻断KCs TIM-4能够抑制初始CD4+T细胞IL-4/STAT6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诱导更多i Treg细胞的生成,致使宿主对移植物产生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4 KUPFFER细胞 treg细胞 白介素4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galectin-9参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细胞的负性调控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仁古丽·阿力木 曾雪娇 +4 位作者 庞楠楠 张瑞 马佳佳 赵宇 曲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半乳糖凝集素9(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对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健康体检者和40例初诊CLL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半乳糖凝集素9(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对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健康体检者和40例初诊CLL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其上TIM-3的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及galectin-9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L组TIM-3^+Treg、Treg/Th17细胞比值、TIM-3^+Treg/TIM-3^+Th17比值、IL-10、galectin-9水平及IL-10/IL-17比值增加;CLL患者T细胞上TIM-3、galectin-9的表达,IL-10/IL-17比值随Binet分期增加而增加。结论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参与CLL T细胞的负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甲型肝炎细胞受体2(HAVCR2) 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treg)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