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6例临床病理分析
- 1
-
-
作者
郑媛媛
谢建兰
张燕林
周小鸽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67,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iT-LBP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PAX5、CD3、CD4、CD8、TdT、CD99、CD10、CD1a、CD33、LMO2、CK和Ki-67等的表达,应用PCR技术检测T细胞克隆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中3例为良性淋巴组织病变合并iT-LBP(例1为发生于背部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2为发生于淋巴结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3为发生于淋巴结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3例发生于淋巴瘤(例4、5为滤泡性淋巴瘤合并iT-LBP,例6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合并iT-LBP)。5例(例1~5)显示在良性淋巴滤泡或肿瘤性滤泡之间出现大片或小灶幼稚T细胞,1例(例6)显示在弥漫性肿瘤性病变中有小灶状分布的幼稚T细胞,这些幼稚T细胞表达CD3、TdT、CD4、CD8、CD1a、CD10和CD99,不表达CD20、PAX5、LMO2及CD33,Ki-67增殖指数为60%~80%。5例(例1~5)行PCR检测,呈多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随访6例患者均无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的临床表现。结论iT-LBP是发生于胸腺外的非克隆性幼稚T细胞的良性增生,无需化疗,诊断时需与T-LBL进行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
关键词
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
基因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PCR
-
Keywords
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
gene rearrangem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PCR
-
分类号
R551.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
- 2
-
-
作者
崔文静
丁晓琛
马世荣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外科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0-693,698,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iT-LBP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重排检测,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鉴别诊断。结果6例iT-LBP患者年龄3~51岁(中位年龄20岁),男女比为1∶1,4例为Castleman病合并iT-LBP。镜下特点为淋巴滤泡结构保存完好,滤泡间区小~中等淋巴细胞增生,片状或簇状分布,无明显异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TDT及CD3阳性(6/6),CD1a(2/2)、CD99(1/1)、CD4(3/3)及CD8(3/3)阳性;LMO2(3/3)、CD34(1/1)及EBER(1/1)阴性,Ki-67增殖指数40%~75%。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行完全手术切除5例,行治疗性切除并化疗1例。随访时间3~88个月,中位时间5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与转移。结论根据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以及密切的临床随访可以为iT-LBP准确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
-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增生
惰性
鉴别诊断
预后
-
Keywords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
indole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rognosis
-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