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T形微通道内气泡(液滴)生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付涛涛
马友光
朱春英
-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57-236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6107
20911130358)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ChE-08B06)项目
-
文摘
综述了T形微通道内气泡(液滴)的生成机理。讨论了挤压机制、剪切机制以及挤压-剪切共同作用机制下气泡(液滴)生成控制因素,表明挤压机制发生于受限气泡(液滴)的生成,其生成尺寸主要由气液流量控制;剪切机制发生于未受限气泡(液滴)生成,主要由毛细数控制;挤压和剪切共同作用机制发生于挤压-滴状转变区内气泡(液滴)的生成,并由毛细数和流量比共同控制。同时介绍了3种不同机制的物理模型以及黏度比对气泡(液滴)生成的影响。
-
关键词
t形微通道
气泡
液滴
生成机理
-
Keywords
t-shaped microchannel
bubble
droplet
form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TQ021.4
[化学工程]
-
-
题名T形微通道内环状气液两相流相分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周云龙
刘博
孙科
-
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89-1494,共6页
-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20060704)
-
文摘
以氮气为气相工作介质,以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纯水、0.01%SDS溶液、0.5%SDS溶液、乙醇)为液相工作介质,对矩形截面为100μm×800μm的T形微通道内的气液环状流进行了相分离可视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状流液相在侧支管中采出占优势。液相采出分率主要集中在0.25~0.65之间;气相采出分率在0.1~0.8,液相采出分率的增长幅度随着气相采出分率增加而变大。当气相表观速度一定时,液相采出分率随着两相流液体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液体表观速度一定时,气体速度变化对液相采出分率影响不大;当两相的表观速度一定时,液相采出分率随着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而减小。所得实验数据与其它尺寸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管径尺寸对环状流相分离有较大影响。
-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t形微通道
相分离
-
Keywords
annular flow
micro-t-junction
phase splitting
-
分类号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