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测距时域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1 位作者 葛耀中 陈学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3,57,共6页
利用单端数据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较难解决多端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 ,实际中一般采用多端数据进行测距。频域法故障测距精度易受时窗位置、直流衰减分量、过渡电阻非线性等因素影响 ,其频域算法的数据多取之于故障后第二周波。随着... 利用单端数据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较难解决多端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 ,实际中一般采用多端数据进行测距。频域法故障测距精度易受时窗位置、直流衰减分量、过渡电阻非线性等因素影响 ,其频域算法的数据多取之于故障后第二周波。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从故障发生到断路器动作的时间愈来愈短 ,故障后第二周波内断路器可能已动作 ,这将使频域算法失效。本文提出了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时域新方法 ,该方法可采用故障后第二个半周波的数据 ,所有解算均在abc坐标中进行 ,测距无需判断故障类型 ,而且使用了最小二乘技术 ,从理论上保证了该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电弧 故障测距 时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小波变换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永健 胥杰 孙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现有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算法易受行波波速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采用Clarke变换将相电流转换为独立的模电流,对模电流进行静态小波变换(static wavelet transform,SWT)处理,实现各行波浪涌到达各母线... 针对现有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算法易受行波波速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采用Clarke变换将相电流转换为独立的模电流,对模电流进行静态小波变换(static wavelet transform,SWT)处理,实现各行波浪涌到达各母线端时刻的标定。首先利用首波头到达三端母线的3个初始时刻定义隶属度,给出利用隶属度实现故障支路判别的判据。运用已有的两端测距公式推导三端测距公式,实现T型线路故障点测距。研究了T节点附近的3种可能性故障情况,提出三次测距方法,使T节点附近故障测距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与现有测距方法相比,SWT具有时间不变性,故障点的测距过程中充分利用T型输电线路的三端测量数据,测距公式中不含波速,因此,所提方法具有测距可靠且精度高的特点。ATP/EMTP仿真验证表明,所提T型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简单可行,且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相模变换 静态小波变换 故障支 路判别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输电线路零序阻抗参数带电测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启新 张承学 +1 位作者 胡志坚 帅玲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65-68,共4页
提出一种T接线输电线路零序阻抗参数带电测量新方法。详细介绍了该带电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与数学模型,并给出带电测量时T型线路的运行方式,通过获取测量源与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异地测量的同步信号。通过数字仿真进行验证,仿... 提出一种T接线输电线路零序阻抗参数带电测量新方法。详细介绍了该带电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与数学模型,并给出带电测量时T型线路的运行方式,通过获取测量源与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异地测量的同步信号。通过数字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带电测量方法是可行的,测量结果准确,完全能满足工程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t型输电线路 零序阻抗 带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在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斌 吴宝兴 许云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33-1936,共4页
根据T型线路故障时各端测得的行波波头到达时刻来建立判别矩阵D,以此来判断故障支路。将单端与双端定位方法相结合,解决了T型线路交汇点附近(小于1 km)故障支路难以判断的问题。针对Hilbert-Huang变换过程中经验模式分解(EMD)处理数据... 根据T型线路故障时各端测得的行波波头到达时刻来建立判别矩阵D,以此来判断故障支路。将单端与双端定位方法相结合,解决了T型线路交汇点附近(小于1 km)故障支路难以判断的问题。针对Hilbert-Huang变换过程中经验模式分解(EMD)处理数据时可能造成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提出使用白噪声聚类经验模型分解(EEMD)以及一种改进的EMD算法来代替,用分解前后信号的总能量来评估几种分解过程的准确性。定位结果表明EEMD以及改进的EMD算法在T型线路故障定位中的定位精度高于EMD算法,能满足定位的输电线路的定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HILBERt-HUANG变换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故障支路判定和迭代计算的单回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晓龙 余联课 +4 位作者 裴东锋 袁姝 薛曙光 姜艳丰 李书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1,共11页
针对单回T型输电线路,根据其在故障情况下的正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故障测距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故障支路判定和故障测距两部分。在故障支路判定阶段,为简化故障支路判定函数,在不考虑线路对地电容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并设... 针对单回T型输电线路,根据其在故障情况下的正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故障测距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故障支路判定和故障测距两部分。在故障支路判定阶段,为简化故障支路判定函数,在不考虑线路对地电容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并设计了故障支路判定函数,根据该函数在各支路首末端函数值是否异号的特征,即可实现故障支路判定。另外,为保证支路首端附近和T节点附近发生故障时故障支路判定的准确性,给出了故障支路判据。在故障测距阶段,为保证测距精度,计及了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作用,给出了基于正序分量和正序故障分量的故障距离解析表达式,根据该表达式只需数次迭代即可求解出故障距离。所提方法适用于各种故障类型,在T节点附近发生高阻故障时故障支路判别不存在死区,且计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以及T接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故障支路判定 故障测距 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序电流差的同塔双回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斯淇 李永丽 陈晓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88-1495,共8页
利用双回线路正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正序电流差的同塔双回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算法根据测距函数在各支路首末两端的相位差大小判断故障分支,进而利用双回线路正序测距方程推算得到的故障距离表达式在故障支路上进行精确测距。该... 利用双回线路正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正序电流差的同塔双回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算法根据测距函数在各支路首末两端的相位差大小判断故障分支,进而利用双回线路正序测距方程推算得到的故障距离表达式在故障支路上进行精确测距。该算法无需判断故障类型,在T节点附近发生高阻抗短路时故障支路判别无死区,测距过程无需迭代搜索和伪根识别,计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新算法不受分布电容、故障位置、过渡电阻、负荷电流以及T接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线性电阻故障和电弧型故障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满足工程对测距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线 t型输电线路 正序电流差 故障分支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T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超奇 王占山 +1 位作者 杨东升 程亚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21,共7页
为了解决行波波速的不确定性对故障定位影响的问题,针对T型输电线路,提出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故障支路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故障点的精确定位。首先,根据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建立一种新的故障支路判... 为了解决行波波速的不确定性对故障定位影响的问题,针对T型输电线路,提出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故障支路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故障点的精确定位。首先,根据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建立一种新的故障支路判断矩阵,利用该矩阵的元素特征实现故障支路的判断,同时该矩阵不包含行波波速的任何信息;其次,在双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与波速无关的故障点定位方法。理论推导表明,该方法两部分均不受行波波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刻,进而确定故障支路,并精确定位故障点。该方法消除了行波波速对故障定位的影响,同时,定位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行波 故障定位 小波变换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铭雪 胡希同 +1 位作者 梁凤强 徐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的双端行波测距精度,在分析故障行波传播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T型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测距方法。首先利用双端原理区分故障发生区段,进而判断第二次到达各母线侧行波为故障点反射波还是分支点反射波,最后由单端原理进行故障... 为了提高传统的双端行波测距精度,在分析故障行波传播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T型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测距方法。首先利用双端原理区分故障发生区段,进而判断第二次到达各母线侧行波为故障点反射波还是分支点反射波,最后由单端原理进行故障测距。本方法优势在于消除了给定线路长度误差以及线路两端时间同步误差对传统的双端测距精度的影响。通过PSCAD仿真分析,与传统的双端测距方法相比,所提T型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测距方法的测距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组合行波 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测距结果特性的T型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旭 张利花 +3 位作者 张鑫瑞 张超 伍祥 程志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32-138,共7页
针对现有T型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的缺点,基于分布参数提出了一种三端数据不需要同步的T型线路测距新算法。算法直接利用解析表达式求取3条支路上故障距T接节点的距离,利用测距结果的特性区分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算法不需要判... 针对现有T型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的缺点,基于分布参数提出了一种三端数据不需要同步的T型线路测距新算法。算法直接利用解析表达式求取3条支路上故障距T接节点的距离,利用测距结果的特性区分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算法不需要判断故障相别,无测距伪根,对不对称短路和对称短路都适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不受不同步角度、过渡电阻、运行方式等影响,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非同步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计算实时参数的T型线路沿线电压交叉修正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振兴 张健婷 +2 位作者 陈艳霞 翁汉琍 吕立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1-768,共8页
T型线路改变了线路的非均匀性,因此提高其故障测距精度历来是研究热点。为解决参数误差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利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气信息,动态实时计算线路参数,并基于遗传算法修正参数的误差。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沿线电压... T型线路改变了线路的非均匀性,因此提高其故障测距精度历来是研究热点。为解决参数误差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利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气信息,动态实时计算线路参数,并基于遗传算法修正参数的误差。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沿线电压交叉修正故障测距方法。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分析输电线路的沿线电压幅值分布规律,并结合直线交叉原理进行故障支路预判与故障测距初判,进而通过少数次迭代和校正,达到故障测距的高精度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测距原理简单,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且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故障电阻及负荷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参数调节 故障测距 直线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