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11
- 1
-
-
作者
陆玉麒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区域发展中的双核结构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 :40 0 710 3 7)
-
文摘
从理论渊流看 ,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 ,但两者的内涵和应用目标又是不同的。点(城市等 )、线 (交通等线状基础设施 )、面 (农业等腹地资源 )构成区域三要素。区域发展理论都围绕着区域三要素而展开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而形成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型。以点为核心所形成的是以中心地学说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 ,以点、线为核心所形成的是点—轴系统理论 ;点—轴系统理论与中心地理论一起 ,构成为有关区域发展的两大基本理论。在中心地学说中 ,虽然加进了交通因素而构建了K =4的空间结构模式 ,但其中的交通因素依然属于外生变量。只有在点—轴系统理论中 ,点、线才都是内生变量 ,是构建空间结构模型的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点与线的有机结合 ,尤其是对线的特别关注 ,构成了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特色。正是因为如此 ,区域可达性、空间扩散方式等方面的理论创新 ,构成为点—轴系统理论得以提出的科学基础。重大的理论创新赋予点—轴系统理论以巨大的应用价值。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贡献给社会的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契机 ,通过空间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化 ,应当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来。
-
关键词
点-轴系统理论
中心地学说
论域
区域可达性
点-轴式扩散方式
t型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
-
Keywords
Pole axis theory
theory of central place
Discussion about the region
Accessibility of the region
Diffused mode of pole and axis
Developmental mode of t formation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