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的选育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华康 李维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优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T78A,整精米率高、垩白少、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用 T78A与早恢 89配制成优质杂交早稻 T优 7889,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颁 3级优质米标准。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 ,进行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 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法育成的优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T78A,整精米率高、垩白少、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用 T78A与早恢 89配制成优质杂交早稻 T优 7889,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颁 3级优质米标准。为更好地推广该组合 ,进行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并设计了施纯氮总量、插植规格两种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 ,穗数是 T优 7889最重要的产量性状 ;不同施纯氮量 (112 .5~ 2 0 2 .5 kg· hm- 2 )对 T优 7889产量影响不显著 ;不同插植规格对 T优 7889产量有显著效应 ,插植规格以 17.5 cm× 17.5 cm或 13.2 cm× 2 3 cm为宜。据此提出了 T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t7889 选育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华康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T优 78 89作早稻种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本试验安排了施纯N总量、插植规格两种试验处理的栽培试验。作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有效穗是T优 7889最重要的产量性状。不同施N量对T优 7889产量影响... T优 78 89作早稻种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本试验安排了施纯N总量、插植规格两种试验处理的栽培试验。作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有效穗是T优 7889最重要的产量性状。不同施N量对T优 7889产量影响不显著 ,而不同插植规格则对T优 7889产量有显著效应。据此提出了T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t7889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
3
作者 谢玉眉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t优7889杂交早稻新组合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2的选育初报
4
作者 赵季志 潘润森 +5 位作者 陈志伟 林荔辉 毛大梅 吴建梅 官华忠 周元昌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以地谷B与龙特甫B和珍汕 97B复交 ,选育出优质、柱头外露率高的株系 ,并与珍汕 97A连续多代回交 ,育成不育系T78A。T78A米质优 ,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配合力强。用T78A与明恢 82配制成的杂交早稻组合T优7882 ,具有品... 以地谷B与龙特甫B和珍汕 97B复交 ,选育出优质、柱头外露率高的株系 ,并与珍汕 97A连续多代回交 ,育成不育系T78A。T78A米质优 ,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配合力强。用T78A与明恢 82配制成的杂交早稻组合T优7882 ,具有品质优良 ,产量高等特性。该组合于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2a参加龙岩市区试 ,产量均列参试组第一名 ,2a平均比对照汕优 77增产 5 2 1%。 2 0 0 0年早季T优 7882参加福建省早稻观察圃试验 ,平均每 667m2 产 478 0 2kg ,比对照威优 77增产 4 91% ,居 14个参试组合的第二位。T优 7882丰产性好 ,品质优于汕 82 ,是一个较有前景的早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t7882杂交组合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配比、种植密度及移栽方式对杂交早稻T优7889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桂煌 祁建民 李维明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T优 78 89是福建省优质杂交早稻重点推广组合 .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 4种不同施肥方法、4种不同插植密度 ,以及 5种不同基本苗手插与抛秧移栽方式对该组合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T优 7889施肥总量以基肥 60 %、蘖肥 2 0 %、穗肥 10 ... T优 78 89是福建省优质杂交早稻重点推广组合 .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 4种不同施肥方法、4种不同插植密度 ,以及 5种不同基本苗手插与抛秧移栽方式对该组合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T优 7889施肥总量以基肥 60 %、蘖肥 2 0 %、穗肥 10 %、粒肥 10 % ,以及插植规格以 2 0 .0 cm× 2 0 .0 cm产量最高 ,产量达 752 2 .5kg·hm-2 ;在每公顷 75万基本苗相同条件下 ,抛秧比手插秧增产 6.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t7889 栽培技术 施氮 配方施肥 密度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T优5537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斯强 毛大梅 潘润森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三系杂交 组合 t5537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农技服务》 2007年第6期3-3,共1页
介绍了T优898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组合 t898 上杭县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早稻T优7889高产制种技术
8
作者 高建设 黄结龙 王朝川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早稻品种 t7889 制种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组合——K优402
9
作者 叶曙光 《四川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22-23,共2页
杂交早稻新组合——K优402¥浙江省温州市种子公司@叶曙光杂交早稻新组合———K优402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K17A与R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6年4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杂交早稻新组合——K优402¥浙江省温州市种子公司@叶曙光杂交早稻新组合———K优402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K17A与R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6年4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1994年引进观察,19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早稻 组合 K402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T优441夏季高产制种技术
10
作者 滕久生 张先琪 欧安锋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3期8-9,共2页
介绍了T优441的亲本特征特性,合理安排三期,培育父母本壮秧,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提高异交结实率,病虫防治,防杂保纯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 组合 t441 夏季 高产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优7889在新罗区试种表现与栽培要点
11
作者 林警周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杂交 早稻 水稻 t7889 试种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杂新组合K优619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郑伟年 周吉忠 +1 位作者 张永鑫 李小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4X期105-105,共1页
K优619是温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丽水市于1998年引进试种该组合,经多年试验示范表明,K优619具有丰产较好、熟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强等特点,受到群众欢迎,全市试种面积逐年扩大... K优619是温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丽水市于1998年引进试种该组合,经多年试验示范表明,K优619具有丰产较好、熟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强等特点,受到群众欢迎,全市试种面积逐年扩大,逐步成为汕优48-2的替代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619 组合 栽培技术 特性 杂交早稻 品种审定 试验示范 综合抗性 农科院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
13
作者 杨运程 王宝和 王联芳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8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组合 杂交水稻 杂交早稻 株两02 生产试验 南方稻区 高产稳产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优7889不同插植规格与施氮方法试验初报
14
作者 刘大榕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早灿稻 t7889杂交组合 插植规格 施氮方法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优5570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15
作者 邱木生 林贵发 王方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t5570 配套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农林大学 组合 籼型杂交 2003年 福建省 作物科学 地方标准 结实特性 温度范围 杂交组合 质量风险 生产经营 经营企业 种子生产 组合 产量高 配制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