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最佳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宸铄 刘芳 杨鸣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8,24,共5页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选用SRB法对淋巴细胞含量(1×105,1×106,2.5×106,5×106,7.5×106和1×107 ...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选用SRB法对淋巴细胞含量(1×105,1×106,2.5×106,5×106,7.5×106和1×107 mL-1)、ConA质量浓度(5.0,7.5,10.0,12.5和15.0μg/mL)、培养时间(36,48,60h)3个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培养T淋巴细胞,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SRB显色后用酶标仪在492nm波长处测量OD492值,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筛选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淋巴细胞含量1×106 mL-1,ConA质量浓度5.0μg/mL,培养时间48h。【结论】确定了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ConA质量浓度、培养时间及淋巴细胞含量,证实用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淋巴细胞数量与活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磺酰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凝集素对不同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利民 于吉 +2 位作者 杨树宝 孙青松 秦贵信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0-493,共4页
用纯品大豆凝集素(SBA)分别对来自猪、狗、羊、兔和鸡等不同种属动物血液中的T、B淋巴细胞进行刺激,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增殖功能,同时用常规的有丝分裂源刀豆素(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T和B淋巴细胞作为对比,从而... 用纯品大豆凝集素(SBA)分别对来自猪、狗、羊、兔和鸡等不同种属动物血液中的T、B淋巴细胞进行刺激,通过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增殖功能,同时用常规的有丝分裂源刀豆素(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T和B淋巴细胞作为对比,从而研究SBA对不同种属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A对狗、鸡和兔T和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显著低于ConA和LPS对照组(P<0.05),对猪的SI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羊的SI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SBA对不同动物之间T、B淋巴细胞SI的影响也有差异,其中都以鸡的最高、羊的最低为显著特征;SBA对同一种动物T和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SBA对兔、狗和猪T淋巴细胞的SI高于B淋巴细胞,而羊和鸡恰好相反。SBA对不同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均有影响,尤其是对狗、兔和鸡的影响较大,而且除羊之外,其它种属动物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揭示出不同种属动物免疫细胞的糖基化模式、细胞分化过程及信号传导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凝集素(SbA)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增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表达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赵伟 郑世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于感染后7d~21d和7d~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16d~18d和18d~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分别在14d~16d和10d~18d明显增强。法氏囊和脾脏B淋巴细胞对PMA的增殖能力分别于14d~24d和14d~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免疫器官 细胞介素-2 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突变小鼠皮肤T、B细胞数量分布和皮肤细胞凋亡增殖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彦红 刘颖 +5 位作者 黄澜 徐艳峰 朱华 李涛 邓巍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9-49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表皮及毛囊皮脂腺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方法采用血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改变情况,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1 d、3 d、6 d、...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表皮及毛囊皮脂腺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方法采用血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改变情况,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1 d、3 d、6 d、9 d、22 d、3个月、6个月KM突变小鼠皮肤组织背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结果 KM突变小鼠皮肤T细胞主要表达在表皮及真皮,出生第1天至第6天增多,9 d、22 d减少,3个月以后增多,6个月时可见B细胞增多。KM突变小鼠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毛囊和皮脂腺,较野生小鼠增多,且两种小鼠均在22 d时凋亡细胞数目最多;出生1~9 d的KM突变小鼠皮肤表皮基底细胞增殖与野生小鼠无差异,22 d和3个月增殖减少,但6个月时增殖多;毛囊及皮脂腺细胞22 d时增殖较多,9 d和3月龄增殖减少。结论 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存在T、B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及毛囊皮脂腺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异常改变,引起免疫学紊乱和被毛异常生长,促进了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小鼠 自发突变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许以平 朱丽君 孙利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33-435,共3页
观察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趋化功能的影响,当其浓度在250pg/ml和500pg/ml时,可抑制10份正常人外周血的PHA淋转率,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6.97%、61.04%。采用微量玻片T淋巴细胞趋化试验证实.当7B2浓度在3ng/ml和... 观察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趋化功能的影响,当其浓度在250pg/ml和500pg/ml时,可抑制10份正常人外周血的PHA淋转率,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6.97%、61.04%。采用微量玻片T淋巴细胞趋化试验证实.当7B2浓度在3ng/ml和5ng/ml时可抑制以白细胞介素2(IL-2)作为起化剂的6份外周血经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趋化率,其抑制率分别为32.78%和91.78%。表明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参与T淋巴细胞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多肽 7b2 t淋巴细胞增殖 趋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鸡喉黏膜淋巴组织中的T和B淋巴细胞分布检测
6
作者 杨树宝 张英楠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鸡喉黏膜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采集不同日龄海兰白鸡的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4日龄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都首次出现... 为了解鸡喉黏膜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采集不同日龄海兰白鸡的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4日龄时,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都首次出现在喉黏膜中,而且都主要分布在喉腔底壁的正中黏膜嵴中;7日龄时喉黏膜中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急剧增多,并形成淋巴聚集物,CD3^(+)细胞占据淋巴聚集物的中下部区域,而Bu-1^(+)细胞主要位于淋巴聚集物外周;14日龄时Bu-1^(+)细胞虽仍主要分布于CD3^(+)细胞的外周,但分界不如7日龄时明显,有部分Bu-1^(+)细胞穿插分布于CD3^(+)细胞之间;21日龄和35日龄时,喉黏膜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更为集中;56日龄时,黏膜固有层底端出现主要由Bu-l^(+)B淋巴细胞构成的生发中心,而CD3^(+)T淋巴细胞则分布在生发中心周围的滤泡间区域。在数量变化上,随着日龄增长,CD3^(+)T淋巴细胞和Bu-1^(+)B淋巴细胞数量均逐渐增加,且14日龄之前CD3^(+)细胞数量多于Bu-1^(+)细胞,而此后各日龄Bu-1^(+)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多于CD3^(+)细胞(P<0.05)。结果表明,鸡喉黏膜中T、B淋巴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均呈现日龄相关性变化,并且其变化可以反映出14日龄之前喉黏膜以细胞免疫为主,而之后则倾向于体液免疫。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家禽喉黏膜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黏膜淋巴组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分布与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酯苷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与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沈红 芦山 +2 位作者 陈舒楠 官佳懿 刘恩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连翘酯苷(FS)对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 目的分析连翘酯苷(FS)对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以及不同浓度40、80、160μg/mL的FS共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吸光度变化,ELISA和Griess法分别检测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低浓度和中浓度FS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增殖和存活率明显提高,诱导时间延长至72 h后FS明显抑制细胞转化;低浓度FS对LPS诱导脾脏B淋巴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和生存率显著提高;FS促进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分泌NO;FS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TNF-α,中浓度FS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而高浓度反而抑制其分泌。此外,FS对环磷酰胺(CY)处理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影响,对细胞NO分泌影响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FS可能通过影响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增殖 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丽丽 王启荣 +4 位作者 伊木清 毕秋芸 许葆华 高红 杨则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周组(7只大鼠)和6周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运动能力、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结果(:1)6周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2)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下降,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降低的作用;(3)长时间耐力训练同时补充牛膝多糖可延长大鼠游泳至力竭时间。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淋巴细胞免疫明显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中药多糖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BTLA基因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峰 陈永井 +4 位作者 王勤 杨科芳 代群 王凤鸣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EGZ-Term/BTLA。用脂质体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用Zeocin抗生素进行长期筛选;流式细胞术分析BTLA在基因转染细胞膜上的表达;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膜上能稳定地高表达人BTLA蛋白。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和T细胞体外共培养显示,与未转染的293T细胞相比,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部分地抑制抗人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的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析揭示,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够下调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并降低IFN-γ和IL-10的分泌。结论:获得稳定高表达人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在体外对抗人CD3 mAb刺激的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具有部分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衰减子 基因转染 t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杰 赵小元 +3 位作者 孙宝岭 孙红妹 刘哲伟 郭章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肺炎支原体 激活作用 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b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炎性细胞因子 免疫活性 肺外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血液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慧 谭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628-3629,共2页
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首先捕获抗原,经过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APC,能够摄取抗原,还... 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首先捕获抗原,经过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APC,能够摄取抗原,还可以摄取和转运抗原的特殊膜受体,同时能高效摄取低浓度抗原,是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的高效刺激因子。而且,少量的抗原与DC作用足以激活T细胞。因此,DC被认为是联系天然防御功能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抗原递呈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 激活t细胞 恶性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程相朝 赵德明 +2 位作者 吴庭才 李银聚 张春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6-481,共6页
利用首次从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胚脾细胞中扩增出的鸡IL 18 全基因,构建IL 18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IL18),并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种pcDNA3 IL18 质粒和活疫苗的免疫鸡在接种后35 d内,特别是15 d之后所... 利用首次从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胚脾细胞中扩增出的鸡IL 18 全基因,构建IL 18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IL18),并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种pcDNA3 IL18 质粒和活疫苗的免疫鸡在接种后35 d内,特别是15 d之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及pcDNA3 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其中,HI抗体效价在15 d 时差异显著(P<0 05),在30 和35 d时差异极显著(P<0 01);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15 d后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 05〉或极显著(P<0 01);而单纯疫苗组与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之间的各测定指标则无明显的差异(P>0 05)。在35 d时进行攻毒, pcDNA3 IL18和疫苗联合免疫组的保护率为83.3%,而单纯疫苗免疫组、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鸡的保护率则分别只有61.5%和66.7%。说明该pcDNA3 IL18真核表达质粒在鸡体内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疫苗的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作用 真核表达载体 新城疫疫苗 IL-18 构建 HI抗体效价 联合免疫 真核表达质粒 体液免疫反应 疫苗免疫 增殖反应 差异显著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保护率 疫苗接种 鸡新城疫 测定指标 细胞免疫 表达产物 全基因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雏鸡血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世民 王滨坤 +3 位作者 高雪丽 刘超男 刘明 吕晓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73,共5页
以21日龄SPF雏鸡为实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s)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 以21日龄SPF雏鸡为实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s)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血清IgG和IgA含量在1~4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并分别于8~21 d和5~8 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IgM在病毒感染后4 d开始升高,5~8 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于病毒感染后1~14 d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B淋巴细胞在3~14 d明显降低(P<0.05或P<0.01);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3~14 d、3~8 d明显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表明AIV感染21日龄SPF雏鸡后的早期,其外周血液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SPF雏鸡 血液 t 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 免疫球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雏鸡的外周血液免疫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世民 王滨坤 +2 位作者 刘超男 高雪丽 吕晓萍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28,共4页
以7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对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 以7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对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PF雏鸡感染鹅源H5N1亚型AIV后,血清IgG和IgA含量在1~4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IgM在病毒感染早期未见显著性差异,随后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渐回升;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B淋巴细胞在1~5d明显降低(P〈0.05或P〈0.01);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1~8d、1~4d明显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上述结果表明,AIV感染SPF雏鸡外周血液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功能均呈现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SPF雏鸡 外周血液 淋巴细胞数量增殖能力 免疫球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治疗进展
15
作者 孙凌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73-1375,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t细胞浸润 b淋巴细胞 血管增殖 关节软骨 细胞因子 生物治疗 RA患者 生活质量 生物制剂 相对安全 血管翳 劳动力 白介素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研究进展及其对奶牛健康养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梅 季新宇 耿韶磊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2期87-87,共1页
一、多糖对奶牛的作用1.中药植物多糖对奶牛淋巴细胞作用。动物体内淋巴细胞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机体的免疫力强弱。研究证明,枸杞多糖、牛膝多糖以及多种多糖的混合物等均可以明显增加奶牛体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奶牛免疫力。同时,混合... 一、多糖对奶牛的作用1.中药植物多糖对奶牛淋巴细胞作用。动物体内淋巴细胞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机体的免疫力强弱。研究证明,枸杞多糖、牛膝多糖以及多种多糖的混合物等均可以明显增加奶牛体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奶牛免疫力。同时,混合多糖相互有协同作用,添加混合多糖明显优于单独添加某一种多糖增加免疫力的效果。多糖作为一种外源性异物,可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大多数多糖均能激发并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部分多糖(红毛五加糖、香菇多糖)能够激活B淋巴细胞,使血清中IgA、IgM、IgG的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 t淋巴细胞增殖 牛膝多糖 红毛五加 b淋巴细胞 枸杞多糖 香菇多糖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维生素A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秋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12期81-81,共1页
猪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少,但其作用较为显著。维生素A为视觉、繁殖、分化上皮的生长和维持以及粘膜分泌功能所必需。维生素A具有抗感染的能力,可以减少机体发生种种感染性疾病。维生素A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免疫佐剂,非特异性增... 猪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少,但其作用较为显著。维生素A为视觉、繁殖、分化上皮的生长和维持以及粘膜分泌功能所必需。维生素A具有抗感染的能力,可以减少机体发生种种感染性疾病。维生素A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免疫佐剂,非特异性增强猪特异免疫机能,促使体内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协同性,减少应激引起的胸腺萎缩,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生猪生产 应用 免疫调节作用 抗病能力 感染性疾病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甲流多食富含铁的食物
18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62-62,共1页
研究发现,体内缺乏铁质可引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成受损,天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等免疫功能降低的变化。而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使上述不利于机体抗病能力的变化得到纠正,使机体恢复正常,达到对抗流感病毒的目的。因此对于经常发热、... 研究发现,体内缺乏铁质可引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成受损,天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等免疫功能降低的变化。而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使上述不利于机体抗病能力的变化得到纠正,使机体恢复正常,达到对抗流感病毒的目的。因此对于经常发热、咳嗽的人不妨查一查体内铁的含量,看是否缺铁。多食含铁的肉类、鱼类等可增强防甲流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 食物 机体抗病能力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抗流感病毒 免疫功能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