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TM_(01)在线选模耦合装置设计
1
作者 张立刚 谭维兵 +2 位作者 李小泽 朱晓欣 胡祥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非对称模寄生耦合干扰的问题,往往导致检测波形畸变、耦合度判断偏差,严重影响对返波管TM_(01)模输出功率在线评估的准确性。为此,将四臂多孔耦合结构与基于魔T的TM_(01)选模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在线选模耦合装置,利用不同波导模式场结构区别实现了TM_(01)模式与其他寄生模式的差异化耦合,解决了因寄生模式干扰引起的在线测试功率不准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耦合器对TM_(01)模耦合强度相对于其他模式高出20 dB以上,高功率实验中测得在线测试波形及功率与辐射场测试波形及功率符合较好,耦合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微波测量 tM_(01)模选模圆波导耦合器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段联络通道T接部位振动响应实测研究
2
作者 黄强 卞士海 +2 位作者 马永政 崔正阳 邱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2,297,共7页
联络通道与主隧道交叉部位(“T接部位”)是地铁隧道中对振动响应较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以宁波地铁5号线小半径曲线段隧道为例,对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和独立隧道分别进行地铁振动测试,揭示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响应的影响。... 联络通道与主隧道交叉部位(“T接部位”)是地铁隧道中对振动响应较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以宁波地铁5号线小半径曲线段隧道为例,对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和独立隧道分别进行地铁振动测试,揭示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T接部位的加速度峰值小于独立隧道,前者的钢轨、道床、隧道壁的竖向加速度峰值比后者分别减少11.42%、40%、34.21%,表明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有减弱作用。小半径段T接部位仍以竖向振动为主,但横向的振动响应很显著,主隧道外侧峰值加速度大于内侧。T接部位的总体加速度振级小于独立隧道,但低频段的1/3倍程加速度振级更大。T接部位以中高频振动为主,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主频段中心频率在3 000、2 000、1 000 Hz左右。研究可为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的环境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t接部位 联络通道 地铁振动测试 振动加速度 加速度振级 加速度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onnection types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the impact behaviour of restrained beam in portal steel frame
3
作者 Yu-Xu Guo Feng Xi +2 位作者 Ying-Hua Tan Feng Liu Ya-Chao H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74-191,共18页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Engineer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estrained beams in portal steel frames in localised fire are investigated via experi...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Engineer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estrained beams in portal steel frames in localised fire are investigated via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Comprehensive parametric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end connection types, temperature, impact velocity,impact mass and span-to-depth ratio(SDR)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ea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internal force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about the restrained beams and its joints are investigated. A temperature dependent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the frame joint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joint.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are proposed for the different beam end constraint types and SDRs.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welded connection(WC) of three typical joint types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extended endplate connection(EEC) is the weakest in terms of the impac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With regard to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joint, the failure positions of the WC and the welded-bolted connection are located in the inner web of the column. Meanwhile, the EEC is located in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between the beam and the endplate. Three different internal force stages and two obvious critical temperature boundaries of the restrained beams emerge 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they hav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deformation trend, internal force transfer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impact, a phenomenon known as “compression arch action” develops into “catenary action” with the increase in deflection in the frame beam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rained beam connection temperature Impact Failure modes Internal force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的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系统设计
4
作者 薛源 孟宪伦 王猛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5期7-9,共3页
T接高压输电线路因其独特的电气和机械特性,在故障定位上面临挑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5G的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通信传输、故障识别以及故障定位4个功能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故障识别准确率、定位精... T接高压输电线路因其独特的电气和机械特性,在故障定位上面临挑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5G的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通信传输、故障识别以及故障定位4个功能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故障识别准确率、定位精度以及响应时效性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系统,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接高压输电线路 5G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联络通道T接头局部冻结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雪松 徐连坤 +4 位作者 耿佳 李晓凡 宋彦杰 逯建栋 王书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为研究盾构法联络通道T接头局部冻结区域的薄弱位置,探究主隧道管片材料、洞门间隙注浆体热导率、是否注浆改良土体和冻结管环数等因素对局部冻结的影响,依托天津地铁10号线某联络通道T接头局部冻结加固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局部冻结温... 为研究盾构法联络通道T接头局部冻结区域的薄弱位置,探究主隧道管片材料、洞门间隙注浆体热导率、是否注浆改良土体和冻结管环数等因素对局部冻结的影响,依托天津地铁10号线某联络通道T接头局部冻结加固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局部冻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沿洞门处的土体,联络通道顶底部冻结效果差于联络通道侧面;主隧道钢管片向主隧道底部比向顶部延伸的更长,因而联络通道底半环冻结效果略差于顶半环。2)影响局部冻结时间的主要因素为主隧道管片材料和洞门间隙注浆体的热导率。3)主隧道部分采用钢管片工况,钢管片起到通道壁后远近土体导热“桥梁”的作用;当洞门间隙注浆体的热导率较低(如0.93 W/(m·K))时,注浆体不能及时地向主隧道钢管片输送冷量,联络通道壁后近处土体中大量冻结冷量沿钢管片传递至远处土体,使通道壁后较近处土体温度较高,因而比主隧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工况冻结时间长。4)随着洞门间隙注浆体热导率的增大,其向主隧道管片输送冷量的效率得到提升,主隧道附近土体的冻结效果得到改善,冻结时长有所缩短;间隙注浆体热导率由0.93 W/(m·K)提升至1.8 W/(m·K)时,可以将主隧道部分采用钢管片工况冻结时间由17 d缩短至12 d,所需冻结时长相比主隧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工况反而缩短1 d,即主隧道部分采用钢管片工况的冻结时间对洞门间隙注浆体热导率的改变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冻结 盾构法联络通道 t接头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自适应距离保护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建文 张鸿波 胡雨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大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接入配电网,传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可靠性无法满足。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适应可再生能源大量渗透的新型电力系统,针对含T形接入IIDG的配电网,文章提出了一种... 大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接入配电网,传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可靠性无法满足。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适应可再生能源大量渗透的新型电力系统,针对含T形接入IIDG的配电网,文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性的距离保护方案。分析了故障发生在不同位置对保护的影响,根据IIDG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的输出特性,通过BP神经网络利用保护本地电气信息计算IIDG的输出电流,实时整定动作值。该方法由于无需与远方通信,动作速度快,并且减少了通信系统的投资。最后在MATLAB中建立了含T形接入IIDG的10 kV配电网模型,并与传统距离保护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保护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t 自适应保护 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因子的T形梁桥横向连接构件损伤识别
7
作者 王立宪 赵俊豪 +2 位作者 狄生奎 项长生 党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近年来,装配式T形梁桥在我国广泛应用,对桥梁易损位置横向连接构件损伤识别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将T形梁桥的横隔梁简化成等刚度桥面板,采用弹簧体系模拟横向连接构件的受力变形,考虑横向连接构件剪力、横向力和翼缘板变形的影响,提出装... 近年来,装配式T形梁桥在我国广泛应用,对桥梁易损位置横向连接构件损伤识别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将T形梁桥的横隔梁简化成等刚度桥面板,采用弹簧体系模拟横向连接构件的受力变形,考虑横向连接构件剪力、横向力和翼缘板变形的影响,提出装配式T形梁桥横向连接构件损伤因子的理论计算式.将MATLAB理论计算、ANSYS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损伤因子的有效性,并通过7种模拟工况和3种实际工况的对比,发现荷载作用位置越接近损伤横向连接构件,损伤识别的精确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t形梁桥 横向连接构件 损伤识别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码头承插式T形桩帽安装灌浆工艺
8
作者 林红星 何聪 +2 位作者 冯先导 施少治 林明臻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225-230,共6页
在传统高桩码头结构中,桩芯、桩帽常采用现浇工艺。受潮位变动区影响,现浇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受海水浸泡侵蚀,难以控制结构质量。并且海上作业需要赶潮施工,人员风险性高。依托福建宁德18~20号泊位工程,介绍一种高桩码头承插式T形桩帽... 在传统高桩码头结构中,桩芯、桩帽常采用现浇工艺。受潮位变动区影响,现浇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受海水浸泡侵蚀,难以控制结构质量。并且海上作业需要赶潮施工,人员风险性高。依托福建宁德18~20号泊位工程,介绍一种高桩码头承插式T形桩帽施工工艺。通过将T形桩帽承插式安装至钢管桩内,并利用UHPC材料灌浆与钢管桩形成整体。T形桩帽为一种新型结构,通过研究其安装、灌浆工艺,解决了高桩码头直桩装配化技术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提高码头的装配化率和施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桩帽 承插式安装 灌浆连接 装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T梁的疲劳性能试验
9
作者 何肖斌 颜全哲 +2 位作者 孙颖 林新鹏 卓卫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147-156,207,共11页
为探明我国早期建造的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桥纵筋锈蚀后的疲劳性能,加工制作10根实际锈蚀率在4.12%~13.72%之间的钢筋混凝土T梁试件,对其开展疲劳应力比在0.25~0.67范围内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轻度锈蚀T梁试件的挠度、弯曲裂缝宽度... 为探明我国早期建造的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桥纵筋锈蚀后的疲劳性能,加工制作10根实际锈蚀率在4.12%~13.72%之间的钢筋混凝土T梁试件,对其开展疲劳应力比在0.25~0.67范围内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轻度锈蚀T梁试件的挠度、弯曲裂缝宽度和材料应变均呈现明显的前期快速发展-中期稳定变化-后期迅速增长的“三阶段发展”特征,疲劳破坏一般以弯曲裂缝超限为标志;中度或重度锈蚀T梁试件承受应力比小于0.30左右的疲劳荷载作用时,前者中期平稳发展阶段基本消失,后者甚至会发生低周疲劳破坏;当应力比不超过0.31时,中度和重度锈蚀试件相比轻度锈蚀试件的疲劳寿命分别减小了约48%和71%;当应力比从0.66减小到0.31时,中度和重度锈蚀试件的疲劳寿命分别减小了约85%和90%。由于中度或重度锈蚀的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的实际疲劳寿命远低于200万次的设计疲劳寿命,故设计和运维中应采取措施减小主筋锈蚀率及疲劳应力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t 腐蚀疲劳 疲劳破坏模式 疲劳寿命 应力比 锈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or T-S model bas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10
作者 张细政 王耀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8-73,共6页
A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SMC) scheme based on T-S fuzzy models was proposed for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 system to solve the speed tracking problem. A T-S fuzzy model was firstly forme... A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SMC) scheme based on T-S fuzzy models was proposed for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 system to solve the speed tracking problem. A T-S fuzzy model was firstly formed to represent the nonlinear system of PMSM. For converting the tracking control into a stabilization problem, a new control design was proposed to define the internal desired states. Then, the FSMC controller for PMSM system with parameter variation and load disturbance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uzzy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PMSM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SMC scheme can drive the dynamics of PMSM into a designated sliding surface in finite time and guarantee the property of asymptotical stability. The information of upper bound of modeling errors as well as perturbations is not required when using the FSMC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uncertain t-S nonlinear systems sliding-mode control fuzzy SLIDING surfaces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宽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受力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强 王渠 +3 位作者 杨文锦 周锦 廖朝晖 彭俊喆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有公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对现有公路的拼宽改造迫在眉睫。选取某实际工程中长联连续T梁桥第一联主桥为研究对象,建立MIDAS/CIVIL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梯度、整体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有公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对现有公路的拼宽改造迫在眉睫。选取某实际工程中长联连续T梁桥第一联主桥为研究对象,建立MIDAS/CIVIL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梯度、整体升降温等长期荷载对桥梁水平位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收缩效应随跨数跨径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4种长期荷载的作用下,纵桥向全拼接使得桥梁在纵、横桥向均会产生变形,最大值出现在桥台或一联的过渡墩位置。其中,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横桥向变形最大,占比达到了60.95%。推导得到可快速预估混凝土收缩影响程度的经验公式,推导值的误差均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联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 拼宽 长期荷载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供电线T接方式优化方案研究
12
作者 钟彦 黎仕强 +1 位作者 李驭超 代璐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9期44-48,共5页
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供电线长期运行情况来看,供电线采用T接方式上网可靠性低,是影响供电线安全的薄弱环节。就某次供电线上网点T接引线断脱造成的事故,分析既有供电线T接方式薄弱点,提出2种优化供电线T接方式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得出,供... 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供电线长期运行情况来看,供电线采用T接方式上网可靠性低,是影响供电线安全的薄弱环节。就某次供电线上网点T接引线断脱造成的事故,分析既有供电线T接方式薄弱点,提出2种优化供电线T接方式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得出,供电线采用整锚段直接上网方案与实际维护检修能力相匹配。采用整锚段直接上网方式对供电线改造,经过1年多不间断地监测、检查表明,供电线故障率明显降低,运行温度进一步下降,维护检修更加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供电线 t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梁湿接缝钢筋连接形式及抗弯性能研究
13
作者 茅建波 陈正星 郑福民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6期4-7,共4页
针对T梁湿接缝钢筋连接施工焊接工作量大、钢筋干涉多、施工作业面不足、施工工期长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104国道绍兴东湖至蒿坝段改建工程中的湿接缝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直筋焊接、双环搭接和带端锚钢筋三种连接方式进行了局部足尺模型试... 针对T梁湿接缝钢筋连接施工焊接工作量大、钢筋干涉多、施工作业面不足、施工工期长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104国道绍兴东湖至蒿坝段改建工程中的湿接缝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直筋焊接、双环搭接和带端锚钢筋三种连接方式进行了局部足尺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钢筋连接方式钢筋搭接长度缩短为10d(d为钢筋纵筋直径)时,湿接缝的结构破坏特征和受力性能,为优化湿接缝设计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接缝 钢筋连接方式 破坏特征 受力性能 直筋焊接 双环搭接 带端锚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技术迭代下“五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吴家福 徐玉梁 +3 位作者 蒋泽标 李疆 陈启鹏 胡涛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基于“五维一体”的教育理念,即教学、学习、研究、实践、评价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讨了在当前汽...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基于“五维一体”的教育理念,即教学、学习、研究、实践、评价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讨了在当前汽车技术迭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人才。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能力提高,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一体 电动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研究
15
作者 程海军 亓雅婷 李玲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T接配电网的输电线路,传统T型线路差动保护判据无法同时兼顾内部故障保护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保护的可靠性要求的问题,提出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根据检测电流对应的Hausdorff距离计... 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T接配电网的输电线路,传统T型线路差动保护判据无法同时兼顾内部故障保护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保护的可靠性要求的问题,提出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根据检测电流对应的Hausdorff距离计算线路两侧电流波形的最大不匹配程度,根据瞬态故障工况动态调整制动系数。针对T接分布式电源是否存在不可检测分支电源从而影响保护性能的情况,利用两侧电流的差值和相电流突变量进行判别,对保护判据及启动值进行修正,兼顾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基于PSCAD平台搭建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模型,验证保护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发生区内高阻故障、区内故障伴随噪声干扰及区外故障伴随CT饱和的故障工况下,能够同时兼顾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HAUSDORFF距离 差动保护 自适应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雪红 华晓烨 +2 位作者 杨国明 李亮 吴豪放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过程中节点应力、应变、温度、破坏形态等,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持载火灾试验中,节点模型在103 min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温度为864℃;134 min时叉耳发生颈缩拉断破坏,表面温度为1015℃。有限元模拟中,节点破坏时,叉耳的最大应力位于销孔两侧,吊耳受应力重分布影响,最大应力由销孔两侧逐渐转移到腹板底部,销轴两端应力较小、中间应力较大。对比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碳氢(HC)升温曲线和ISO834标准升温曲线作用下节点响应及抗火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HC升温曲线作用下的节点破坏时间约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索梁销接节点 抗火性能 破坏形态 耐火极限 持载火灾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ME-IAOA的混合模型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7
作者 王仁明 魏逸明 席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控制因子的动态边界策略来控制算数优化算法(AOA)数值的增长速率从而提升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来改进AO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开发能力,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解.两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加入使得整体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RIMEVMD-IAOA-LSTM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余弦控制因子策略 自适应t分布策略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校园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方案配置研究
18
作者 张春枝 易宗立 +2 位作者 吴宇红 刘颜 梁惠惠 《节能技术》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武汉某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校目前的用能现状和用能特征,使用DEST模拟得出典型建筑的耗能。使用TRNSYS为校园典型建筑建立系统: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并网光伏+分体空调系统,模拟计算并输出参数。使用SPSS正...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武汉某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校目前的用能现状和用能特征,使用DEST模拟得出典型建筑的耗能。使用TRNSYS为校园典型建筑建立系统: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并网光伏+分体空调系统,模拟计算并输出参数。使用SPSS正交软件优化光热用能模式的系统性能;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得出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方案与费用年值最低方案一致,光伏安装块数每减少60块,费用年值增加0.91万元,CO 2排放量增加2.56 t。因此推荐光伏安装面积为高校屋顶可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用能模式 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 并网光伏+分体空调系统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角柱节点抗震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冬 布欣 +1 位作者 王新武 蒋沧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以2个空间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角柱节点模型、1个刚性连接角柱节点模型以及2个平面剖分T型钢节点模型为研究对象,完成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得到各节点模型的承载能力、应变发展状况、破坏形式、滞回性能和耗能特性;分析弱... 以2个空间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角柱节点模型、1个刚性连接角柱节点模型以及2个平面剖分T型钢节点模型为研究对象,完成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得到各节点模型的承载能力、应变发展状况、破坏形式、滞回性能和耗能特性;分析弱轴对强轴的影响程度;探讨空间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节点与平面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框架角柱节点空间效应明显,不能忽略弱轴对强轴的影响,还应考虑空间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半刚性节点 t型钢 半刚性连接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劲T形件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伟 童根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研究T形件连接中端板加劲肋的性能及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对3组无加劲和6组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加劲T形件试件进行了单向加载试验研究.对节点承载力、端板相对变形、加劲肋和端板上的应变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和关键部位... 为研究T形件连接中端板加劲肋的性能及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对3组无加劲和6组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加劲T形件试件进行了单向加载试验研究.对节点承载力、端板相对变形、加劲肋和端板上的应变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和关键部位的荷载-应变曲线.考察了不同形状和不同厚度加劲肋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加劲肋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工程中常用的端板加劲肋强度和刚度过低,达不到预想的加劲肋效果,而设计的加劲肋能够很好地满足规范所隐含的加劲肋使端板外伸部分由一边固支三边自由板变为两相邻边固支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外伸端板连接 端板加劲肋 t形件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