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MCM Interconnect Test Generation Based on Ant Algorithm with Mutation Operator
1
作者 陈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50-153,共4页
A novel multi-chip module(MCM) interconnect test generation scheme based on ant algorithm(AA) with mutation operator was presented.By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CM interconnect test generation,the pheromone updat... A novel multi-chip module(MCM) interconnect test generation scheme based on ant algorithm(AA) with mutation operator was presented.By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CM interconnect test generation,the pheromone updating rule and state transition rule of AA is designed.Using mutation operator,this scheme overcomes ordinary AA’s defects of slow convergence speed,easy to get stagnate,and low ability of full search.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CM benchmark circuit provided by the MCNC group was used to verify the approach.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which compare to the results of standard ant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GA) and other deterministic interconnecting algorithms,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high fault coverage,compact test set and short CPU time,that it is a newer optimized method deserving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HIP module(MCM) INTERCONNECT test ANT algorithm(AA) test generation M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mal-Length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Generation via Genetic Algorithm
2
作者 钟宁 匡镜明 何遵文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3期341-345,共5页
A novel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used to obtain the minimal-length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During our work, the basic interopera... A novel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used to obtain the minimal-length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During our work, the basic interoperability test sequence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minimal-complete-coverage criterion, which removes the redundancy from conformance test sequences. Then interoperability sequences minimization problem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stance of the set covering problem, and the GA is applied to remove redundancy in interoperability trans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more practical to avoid the state space explosion problem, for it can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test sequences and maintain the same transition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genetic algorithm test sequences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Test Points Selection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3
作者 Yong Zhang Xi-Xiang Chen Guan-Jun Liu Jing Qiu Shu-Ming Ya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年第4期317-321,共5页
A new approach to select anoptimal set of test points is proposed. The described method uses fault-wise table an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find the optimal set of test points. First, the fault-wise table i... A new approach to select anoptimal set of test points is proposed. The described method uses fault-wise table an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find the optimal set of test points. First, the fault-wise table is constructed whose entries are measurements associated with faults and test points. The selection of optimal test points is transformed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umns that isolate the rows of the table. Then, four objectives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est requirements.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explained. Finally, the presente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a practical examp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find the optimal set of test points and is practical for large scal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for testabilit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system testing test points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ursive Algorithm and Alternate Operation Strategy in Sequential Tests
4
作者 徐宏林 陈战旗 郭略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PRT)developed by Wald,an improved method for successful probability test of missile flight is proposed.A recursive algorithm and its program in Matlab are designed to ca...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PRT)developed by Wald,an improved method for successful probability test of missile flight is proposed.A recursive algorithm and its program in Matlab are designed to calculate the real risk level of the sequential test decision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samples under various test conditions.A concept,that is "rejecting as soon as possible",is put forward and an alternate operation strategy is conduc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reduce the test expe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算法 序贯试验 经营战略 MATLAB程序 序贯概率比检验 导弹飞行试验 SPRT 成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MCP-DD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高睿 胡修任 +2 位作者 王泽良 李畅 吴月秀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的改良MCP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趋势估计函数;③通过空间相关函数对趋势估计函数进行DD加权,得到综合预测模型。运用该方法预测某工程场地的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插值法,MCP-DD预测方法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26.8%~55.8%,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25.2%~54.9%。此外,预测半径R0的最佳取值范围为25.0~37.8 m,平均相关数据点个数越多,平均相对距离越小,模型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趋势估计函数 空间相关性 MCP-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测试中的算法应用
6
作者 安茹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76-78,95,共4页
文章将重点解决PSO与鸟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弥补PSO与鸟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并使用改进的PSO来解决该问题,并用数值实验来检验该算法的有效性;在鸟... 文章将重点解决PSO与鸟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弥补PSO与鸟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并使用改进的PSO来解决该问题,并用数值实验来检验该算法的有效性;在鸟群算法中引入惯性权,对鸟类搜索策略进行修改,以提高算法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化测试 算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
7
作者 高旭文 苏新彦 +2 位作者 姚金杰 李龙 王文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针对电波传播模型的建立多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且现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搜索结果缺乏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通过连续波测试获得室内视距和非视距区域的大尺度衰落路... 针对电波传播模型的建立多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且现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搜索结果缺乏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室内大尺度衰落信道建模方法。通过连续波测试获得室内视距和非视距区域的大尺度衰落路径损耗统计数据,将双坡浮动截距模型应用于电波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的室内场景信道建模中,并结合多策略融合的多种群自适应萤火虫算法来寻求最优参数,自适应寻优过程中,算法根据迭代次数动态调整种群结构,并对最优个体引入基于莱维飞行的变异机制,有效平衡局部勘探和全局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地寻得全局最优解,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双坡浮动截距模型路径损耗周围的阴影衰落标准差较小,其模型性能优于自由空间邻近参考距离的路径损耗模型和浮动截距模型,在路径损耗波动较大的非视距区域中,该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双坡浮动截距模型,对复杂场景信道参数的变化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场景 连续波测试 路径损耗 改进萤火虫算法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测力模型压电主动减振系统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伟光 杨智春 朱玺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在风洞模型测力试验时,细长悬臂式模型-尾撑系统极易因气流分离和湍流而发生低频、大幅共振,严重影响了测试数据质量。为了高效抑制风洞测力模型的流致振动响应,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滤波算法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设... 在风洞模型测力试验时,细长悬臂式模型-尾撑系统极易因气流分离和湍流而发生低频、大幅共振,严重影响了测试数据质量。为了高效抑制风洞测力模型的流致振动响应,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滤波算法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搭建压电主动减振系统,开展了风洞测力模型振动主动控制地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混合控制算法充分发挥了自适应滤波算法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各自的优势,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扰性,保障了风洞模型气动特性的稳定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振动主动控制 压电叠堆作动器 自适应滤波算法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载箱体碳纤维复合材料检修门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及验证
9
作者 张颖川 马明阳 +3 位作者 江曙 阳光武 李鹏航 徐未凤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修正,并将有限元模型结合修正后的材料参数进行仿真计算。最后对该车载箱体检修门进行约束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将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进行修正之后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变小,说明此方法对于存在不确定性参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减小给定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的误差,建立更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遗传算法 参数修正 检修门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K算法的FPGA内部互联自动化测试方法
10
作者 傅僈喃 陈苏婷 +1 位作者 解维坤 林晓会 《电子科技》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互联资源(Interconnect Resource,IR)测试中,现存测试方法存在测试向量配置次数多、测试复杂度高且测试效率低等问题。为减少配置次数和提高测试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K(Ed... 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互联资源(Interconnect Resource,IR)测试中,现存测试方法存在测试向量配置次数多、测试复杂度高且测试效率低等问题。为减少配置次数和提高测试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K(Edmonds-Karp)算法的FPGA内部互联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将EK算法中寻找从源点s到终点t最短路径的增广路径改为寻找s到t最长路径的增广路径,以此减少配置次数。根据FPGA内部底层互联资源结构建立模型,将改进EK算法应用到Kintex-7系列FPGA中进行自动化布线路径搜索,并将布线路径配置进FPGA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存测试方法,所提方法在不减小故障覆盖率的同时能够以较少的配置次数检测出FPGA内互联资源的开路故障、短路故障和固定型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互联资源 配置次数 测试向量 自动化测试 Edmonds-Karp算法 增广路径 故障覆盖率 测试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量级冲击试验中橡胶波形发生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11
作者 任志强 李新明 +3 位作者 沈志强 晏廷飞 刘闯 杨艳静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针对航天器在发射、爆炸分离、着陆等关键过程中遭遇的极端冲击环境,提出一种基于达芬方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用于精确预测和控制高量级冲击试验中橡胶波形发生器产生的半正弦波形。研究构建波形发生器的非线性弹性力模型,并导出相应... 针对航天器在发射、爆炸分离、着陆等关键过程中遭遇的极端冲击环境,提出一种基于达芬方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用于精确预测和控制高量级冲击试验中橡胶波形发生器产生的半正弦波形。研究构建波形发生器的非线性弹性力模型,并导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方程的数值求解。利用刚度等效原则,建立波形发生器的数值模型,并通过气动式冲击试验机进行半正弦波形的模拟试验。基于冲击试验数据,应用局部搜索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加速度峰值和脉宽误差分别小于10%和5%,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该模型为高量级冲击试验的波形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正弦波形发生器 非线性动力学 冲击试验 等效刚度 数值仿真 参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
12
作者 刘思若 容晓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170,共8页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测数据仿真模块组成,结合多源遥测数据的误码、时延和丢帧特征,模拟生成通用场景下的靶场多源遥测数据。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 遥测数据仿真 融合算法测试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车辆悬架座椅模糊PID控制
13
作者 兰靛靛 甘达 +1 位作者 林鸿森 林祖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针对车辆悬架座椅的振动问题,基于ADAMS/View和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三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座椅系统模型和路面模型,提出一种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融合标准粒子群算法与模糊PID算法,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模糊PI... 针对车辆悬架座椅的振动问题,基于ADAMS/View和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三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座椅系统模型和路面模型,提出一种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融合标准粒子群算法与模糊PID算法,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模糊PID控制中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模糊规则参数进行优化,解决模糊PID控制参数的选取存在经验性和主观性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车速下,相较于模糊PID控制,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的座椅加速度下降16.5%以上,相较于被动悬架座椅,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的座椅加速度下降48.0%以上,减振效果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座椅 粒子群算法 模糊PID控制 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RBF的50mm厚Q235碳钢40kW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
14
作者 李天豪 成巍 +3 位作者 李峰西 王文涛 徐子法 吕蕾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采用40 kW激光坡口切割系统进行50 mm厚度Q235碳钢30°V型坡口切割试验;基于正交试验结果,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激光坡口切割工艺参数与坡口切面粗糙...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采用40 kW激光坡口切割系统进行50 mm厚度Q235碳钢30°V型坡口切割试验;基于正交试验结果,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激光坡口切割工艺参数与坡口切面粗糙度间的回归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实现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含层函数中心位置、宽度以及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权值的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用于坡口切面粗糙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标准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对坡口切面粗糙度的预测结果更准确,该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576,均方根误差为0.0326,平均偏差误差为0.0409。本研究可以得到精确度较高的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模型,实现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 正交试验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法的检验质量释放模糊PID控制策略
15
作者 石海琳 纪玉杰 鲁伯林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1-47,共7页
检验质量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要检测基准,要求其被释放机构释放后的残余动量极低,但实际由于释放机构释放不对称及受外界扰动力的影响,检验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加速度与位置偏移,导致其不易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 检验质量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要检测基准,要求其被释放机构释放后的残余动量极低,但实际由于释放机构释放不对称及受外界扰动力的影响,检验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加速度与位置偏移,导致其不易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混合编码方式的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实现检验质量的最优释放控制。联合仿真结果显示:在3.5×10^(-3) N的脉冲扰动力作用下,调节时间缩短至0.06 s,超调量减小至4.2889%,表明了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法的检验质量模糊PID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能够显著提高检验质量释放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编码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检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流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导率非接触测量
16
作者 张梦茹 程军 +1 位作者 汪步云 许德章 《蚌埠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涡流和激励-接收型线圈探头的电导率迭代优化反演方法,以探索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电导率的非接触测量。基于毕奥-萨伐尔定律,建立了电导率与探头电压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了探头电压随不同方向电导率...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涡流和激励-接收型线圈探头的电导率迭代优化反演方法,以探索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电导率的非接触测量。基于毕奥-萨伐尔定律,建立了电导率与探头电压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了探头电压随不同方向电导率的变化,通过与两电极法电导率测量值以及探头电压实验值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三维曲面拟合,得出了电压与各向异性电导率的函数关系,并通过遗传算法迭代优化,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为CFRP材料电学特性分析和无损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碳纤维复合材料 电导率反演 三维曲面拟合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149.10协议的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优化策略
17
作者 杨竞波 黄新 何堂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提升全局搜索的能力;其次,根据IEEE 1149.10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格式,提出新的扫描通道分组方法,通过扫描数据大小和数据交织大小计算组内扫描通道数目,以组内长度差为目标函数,使用mMDOA选择组内扫描通道。经实验验证,使用mMDOA算法能减少约30%数据包数量,并有效地缩短了数据包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149.10协议 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 改进野狗算法 螺旋游走策略 通道分组 数据包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冲缝筛管适应性研究
18
作者 邓福成 肖昀辰 +2 位作者 侯学军 杨冬 桂福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常规防砂设计对于冲缝筛管选择仅参考储层的粒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地层砂粒堵塞冲缝筛管表面严重降低油气井产能。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在分析筛管性能的基础上对筛管进行遗传算法优选,研究各因素对冲缝单元堵塞的影... 常规防砂设计对于冲缝筛管选择仅参考储层的粒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地层砂粒堵塞冲缝筛管表面严重降低油气井产能。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在分析筛管性能的基础上对筛管进行遗传算法优选,研究各因素对冲缝单元堵塞的影响规律,明确对冲缝筛管性能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并建立多元回归拟合方程来评估综合性能指标。针对渤海湾沙河街组特定的储层条件对冲缝筛管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冲缝筛管的开口高度、流体黏度和含砂质量分数增加后出砂量增大,导致挡砂性能减弱,当生产流速增加,流体携砂能力增强,更容易形成堵塞;当储层流体黏度为0.01 Pa·s,储层破坏后含砂质量分数2%时,采用1.2 m/s的开采流速和0.25 mm的开口高度,冲缝筛管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基于遗传算法理论,在固定储层特性条件下,来进一步优选机械防砂的设计参数及现场生产压差的控制参数。研究结果对实现机械筛管防砂的长期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缝筛管 遗传算法 适应性 堵塞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数模混合芯片测试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永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77-81,共5页
数模混合芯片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信号交互的多样性,使得测试难以有效覆盖芯片的所有工作模式和边界条件,进而导致测试覆盖率偏低。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数模混合芯片测试方法研究。根据数模混合芯片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 数模混合芯片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信号交互的多样性,使得测试难以有效覆盖芯片的所有工作模式和边界条件,进而导致测试覆盖率偏低。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数模混合芯片测试方法研究。根据数模混合芯片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测试需求,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测试信号生成模型,结合芯片状态融合信号特征输出测试信号,联合测试项目的覆盖范围编排测试用例,并利用混合信号仿真测试策略实现对芯片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全面考虑芯片的功能测试项目,增加了测试的广度和深度,芯片测试覆盖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算法 数模混合芯片 性能测试 测试用例 测试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集成学习的异常驾驶行为风险识别方法
20
作者 邓院昌 蒋昀轩 陶胜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为实现对异常驾驶行为风险的准确识别,并克服现有模型可解释性差的局限,本文通过自然驾驶试验获取车辆运动数据,针对超速、急变速、急转弯、跟车过近、危险变道这5种异常驾驶行为,采用阈值法量化其风险系数,结合CRITIC(Criteria Importa... 为实现对异常驾驶行为风险的准确识别,并克服现有模型可解释性差的局限,本文通过自然驾驶试验获取车辆运动数据,针对超速、急变速、急转弯、跟车过近、危险变道这5种异常驾驶行为,采用阈值法量化其风险系数,结合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权重法及分位值法划分异常驾驶行为风险等级。构建基于Stacking的集成学习识别模型,由不同学习器组合训练结果,选择综合性能最佳的学习器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AdaBoost、XGBoost作为初级学习器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作为次级学习器。在此基础上,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算法分析了特征变量对最优Stacking模型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Stacking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2.68%,对于异常驾驶行为风险实现较高精度的识别。车速和换道碰撞时间是对模型识别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车速超过95 km·h~(-1)和换道碰撞时间小于2.8 s均会增加行为风险,且车速超过150 km·h~(-1)时风险等级更高。本文为异常驾驶行为风险的识别与解释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有望为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风险识别 Stacking集成学习 异常驾驶行为 自然驾驶试验 SH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