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氯异氰尿酸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毒性及其抗氧化酶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聂湘平 王翔 +1 位作者 李凯彬 吴淑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采用生物毒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对常用消毒剂药物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TCCA)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Ⅰ、Ⅱ相代谢酶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CA对剑尾鱼的96h LC50为2.15mg/L。TCCA对剑尾鱼肝脏还原型谷光苷肽(G... 采用生物毒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对常用消毒剂药物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TCCA)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Ⅰ、Ⅱ相代谢酶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CA对剑尾鱼的96h LC50为2.15mg/L。TCCA对剑尾鱼肝脏还原型谷光苷肽(GSH)、谷胱苷肽硫转酶(GST)和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都存在诱导作用。雌雄个体在GST和EROD的诱导响应时间有显著差异性,其中雄性个体GST对TCCA暴露响应比雌性个体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异氰尿酸 剑尾鱼 毒性效应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温茹淑 方展强 +2 位作者 江世贵 马广智 徐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0-284,I0003,共6页
目的 研究17p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诱导作用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以E2诱导的剑尾鱼雄性个体的整体匀浆液为材料,采用Sephaeryl S-... 目的 研究17p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诱导作用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以E2诱导的剑尾鱼雄性个体的整体匀浆液为材料,采用Sephae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柱和Q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从剑尾鱼体内提纯Vtg。结果确定了被纯化的剑尾鱼Vtg在4%-7.5%Native PAGE电泳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40×l0^3 . 4%-7.5%Native PAGE电泳后的凝胶分别利用苏丹黑B进行脂蛋白染色、高碘酸.Schiff试剂进行糖蛋白染色和甲基绿进行磷蛋白染色,表明剑尾鱼Vtg是一种富含糖、脂、磷的蛋白。结论表明雄性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变化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卵黄蛋白原 提纯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α-甲基睾酮对剑尾鱼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建 许言 +2 位作者 余逸敏 薛丽娜 方展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84-488,I0009,I0010,共7页
目的研究17α-甲基睾酮暴露对产后雌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性逆转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剑尾鱼第二性征变化作为水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能性。方法使用浸浴法以10μg/L 17α-甲基睾酮为剑尾鱼染毒持续7周... 目的研究17α-甲基睾酮暴露对产后雌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性逆转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剑尾鱼第二性征变化作为水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能性。方法使用浸浴法以10μg/L 17α-甲基睾酮为剑尾鱼染毒持续7周,对实验鱼的体形、腹鳍、臀鳍、尾鳍及性腺等组织器官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对幼鱼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性别分化进行统计。结果 17α-甲基睾酮对产后雌鱼有明显的影响,受诱导后出现性逆转,逐渐发育形成雄性第二性征:体形变纤细;腹鳍第1鳍条变短、第2和第3鳍条延长,臀鳍第3、4、5鳍条末端钩状化且第3鳍条变粗壮,尾鳍上下缘出现增生;体内与臀鳍相连的骨骼合并生长;受诱导的雌鱼性腺呈现退化趋势并伴有卵细胞坏死现象,生殖能力受到负面影响。结论剑尾鱼臀鳍和尾鳍变化可作为水环境雄激素物质污染监测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17α-甲基睾酮 雄性化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剑尾鱼尾剑长度与营养状况联合作用对雌性剑尾鱼择偶标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平 李航宇 +4 位作者 陈德山 杨淑秀 张彦坤 杨兵坤 徐世晓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0,M0007,M0008,共9页
针对雌性剑尾鱼对雄性剑尾鱼尾剑长度与营养状况偏好的问题,设计了本试验,配偶选择试验采用析因设计法,考虑尾剑长度(长尾剑和短尾剑)和营养状况(饥饿14 d和正常饲喂)两个因素时雌鱼的配偶选择标准,采用行为选择箱记录试验鱼的偏好时间... 针对雌性剑尾鱼对雄性剑尾鱼尾剑长度与营养状况偏好的问题,设计了本试验,配偶选择试验采用析因设计法,考虑尾剑长度(长尾剑和短尾剑)和营养状况(饥饿14 d和正常饲喂)两个因素时雌鱼的配偶选择标准,采用行为选择箱记录试验鱼的偏好时间和交流行为等。研究结果显示:雌性剑尾鱼在面对营养状况一致的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剑雄性;而面对尾剑长度一致的雄性时,则倾向于选择饥饿处理的雄性;当面对长尾饥饿雄性与短尾正常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饥饿雄性作为配偶;但对短尾饥饿雄性和长尾正常雄性无明显偏好。饥饿增加了雄鱼与雌鱼的交流时间与交流次数,降低了雄鱼的运动速度以及胸鳍、尾鳍的摆动频率。雌性剑尾鱼偏好于长尾剑、饥饿处理的个体作为配偶。饥饿并没有增加雄鱼的活动性。雌鱼对饥饿雄鱼的偏好可能与饥饿使其表现出更强烈的交配偏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配偶选择 尾剑长度 营养状况 活动能力 交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人工配合饵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存斌 吴淑勤 +1 位作者 黄志斌 潘厚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人工配合饵料喂养剑尾鱼 ,以生长率作为评定指标 ,研究了剑尾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验表明 ,在一定的范围内 ,剑尾鱼的增重率与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饵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范围为 35.5%~ 4 1.3% ;
关键词 剑尾鱼 蛋白质含量 人工配合饵料 增重率 生长率 鱼体 评定指标 初步探讨 喂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ELISA检测
6
作者 温茹淑 方展强 +2 位作者 江世贵 徐杰 马广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以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抗血清为抗体,以纯化的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为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雄鱼整体匀浆液中ρ(Vtg).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以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抗血清为抗体,以纯化的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为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雄鱼整体匀浆液中ρ(Vtg).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7.8 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5.094%,批间变异系数为5.540%,工作范围为32.5~2 000 ng/mL,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复性.由于该方法可直接在1块或在不同的酶标板上准确地进行比较,因而可利用ELISA方法测定经诱导雄鱼整体匀浆液中ρ(Vtg)水平.结果显示,50μg/L 17-β雌二醇(E2)诱导21 d的雄性剑尾鱼有明显的Vtg产生;10μg/L E2诱导剑尾鱼亦有Vtg产生,但较50μg/L E2诱导组低;1μg/L E2诱导组及对照组剑尾鱼没有Vtg产生,检测孔OD450/对照OD450(P/N)值小于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 卵黄脂磷蛋白(Lv)抗血清 卵黄蛋白原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