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AT和BASEMENT模型联合使用的泥石流过程模拟与危险性评价——以构林坪泥石流沟为例
1
作者 岳东霞 王基兴 +3 位作者 高宏洋 周妍妍 牟鑫亮 种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联合使用SWAT模型和BASEMENT模型构建泥石流全过程模拟方法,以“8·17”构林坪泥石流事件为原型,模拟泥石流全过程,以泥石流强度指数(I_(DF))定量评判其危险性.结果表明,泥石流全过程模拟方法通过了实测流速数据的验证,模拟结果与... 联合使用SWAT模型和BASEMENT模型构建泥石流全过程模拟方法,以“8·17”构林坪泥石流事件为原型,模拟泥石流全过程,以泥石流强度指数(I_(DF))定量评判其危险性.结果表明,泥石流全过程模拟方法通过了实测流速数据的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小于8.6%,说明方法可靠;以流深、流速为关键参数模拟泥石流过程,由于前期降雨的影响,泥石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密切相关,其趋势变化较降雨过程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各沟道断面流深和流速于当日15:00前后均达到峰值;基于流速、流深模拟数据,获取I_(DF),主沟道I_(DF)远大于支沟,并呈由上游向下游波动增大和由沟道中心向两侧递减的基本趋势.I_(DF)>10 m^(3)/s^(2)的面积占沟道总面积的12%,该区域泥石流破坏力最强,为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主沟道中央及下游泥石流堆积区.SWAT-BASEMENT泥石流全过程模拟方法可以在泥石流监测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利用长时间降雨数据准确地重现泥石流全过程和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BASEMENT模型 泥石流 数值模拟 构林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布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轶杰 陈攀 +1 位作者 李京玲 吴鸿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1,共5页
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会引起水体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因此认识其分布规律尤为重要。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SWAT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对流域的径流、泥沙、总氮(TN... 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会引起水体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因此认识其分布规律尤为重要。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SWAT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对流域的径流、泥沙、总氮(TN)和总磷(TP)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2011~2020年流域TN、TP负荷增加为2000~2010年的1.2、1.7倍,汛期(6~9月)TN、TP负荷达到全年的78.3%、85.5%,其变化主要受径流的影响;耕地TN、TP负荷达到全流域的77.9%、65.9%,氮磷负荷主要集中于流域太原、吕梁和临汾段,其分布主要与土地利用情况有关,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些区域在汛期可能出现的氮磷非点源污染问题,以减少流域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氮磷 swat模型 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季节性冻融区融化期水氮产出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3
作者 赵强 常丹 +3 位作者 韩啸 崔双 林子源 伍靖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1,共8页
受融雪、土壤冻融等过程影响,季节性冻融区融雪产流期日尺度水、氮产出过程模拟仍面临一定困难。研究以典型季节性冻融区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4-2016年冻融期流域出口水、氮日监测资料进行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探讨了S... 受融雪、土壤冻融等过程影响,季节性冻融区融雪产流期日尺度水、氮产出过程模拟仍面临一定困难。研究以典型季节性冻融区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4-2016年冻融期流域出口水、氮日监测资料进行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探讨了SWAT模型在融化期日径流及日氮素负荷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SWAT模型中,CN_(2),CNFROZ,SNOCOVMX和CN_(2),SDNCO,CNFROZ分别是对日径流和日硝态氮出产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SWAT模型在日径流模拟上表现较好,校正期和验证期日径流模拟的NS_(E)、R^(2)和R_(e)分别为0.75、0.78、-12.76%和0.54、0.51、5.65%,精度变差的主要原因是SWAT模型未考虑积雪对产流的迟滞作用以及融雪再冻结过程,且为了准确的模拟冻土融化期融雪产流过程调得的参数往往导致非冻融期的降雨产流过程产流过大,基流较小;受径流模拟偏差及模型中冻融过程对氮素转化影响刻画不足影响,SWAT对日硝态氮负荷模拟精度相对较低,校正期和验证期硝态氮日模拟值NS_(E)、R^(2)和R_(e)分别为-0.19、0.44、2.7%和0.60、0.26、-13.79%。研究验证了SWAT模型在季节性冻融区的适用性,揭示了其局限性,为模型优化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冻融区 硝态氮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遥感与SWAT模型的岸边植被带消减面源污染效能研究
4
作者 刘翼遥 吴太夏 +1 位作者 王树东 鞠茂森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4,共9页
岸边带正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遥感也逐渐成为面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将遥感技术与岸边带结合使截污效果更佳仍然是一个挑战。该文以云南省星云湖流域为例,耦合遥感建立土壤水分评估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 岸边带正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遥感也逐渐成为面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将遥感技术与岸边带结合使截污效果更佳仍然是一个挑战。该文以云南省星云湖流域为例,耦合遥感建立土壤水分评估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方式建立岸边带进行情景模拟,研究不同宽度和植被类型对污染物消减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设置岸边带对氮元素的截留效果好于磷元素;当岸边带植被类型不同时,林地的截污效果明显好于草地,并随着岸边带宽度的增加污染物消减率逐渐变大。设置30 m林地加30 m草地的岸边带可减少5.20%的总氮产量和6.03%的总磷产量,且可截留19.83%的有机氮入湖量和21.30%有机磷入湖量,在所有岸边带中截污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 岸边带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葫芦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径流的影响
5
作者 赵汉文 张强华 +1 位作者 黄清梅 马金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为探讨葫芦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的作用,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下游秦安站2011-2020年的逐月径流量进行模拟,设置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定量评估土地利用类型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葫芦河流域径流模拟精度较... 为探讨葫芦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的作用,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下游秦安站2011-2020年的逐月径流量进行模拟,设置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定量评估土地利用类型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葫芦河流域径流模拟精度较高,有良好的适用性;相较自然状况,极端耕地和极端林地情景下,年均径流量分别增加0.07%和0.71%,极端草地情景下,年均径流量减少0.53%;耕地促进了流域地表径流的增加,草地和林地抑制了径流的增加;草地和林地均表现有“削峰补枯”的径流调节作用,其中林地调节作用更明显,其枯水期增补量(8.17 m^(3)/s)多于丰水期削减量(6.44 m^(3)/s);耕地扩大了流域主要产流区,林地减少了主要产流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影响显著,耕地加剧了径流年内分配的丰枯差距,草地和林地缓和了这一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土地利用 径流 削峰补枯 葫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WASP的高寒流域水环境容量模拟分析——以洮河碌曲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心 梁众鑫 +2 位作者 裴自成 雷俊辉 杨小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81-5092,共12页
针对高寒脆弱河流水环境容量受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制约,缺乏量化研究的问题,以洮河部分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流域径流特征,结合WASP(Water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分析河... 针对高寒脆弱河流水环境容量受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制约,缺乏量化研究的问题,以洮河部分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流域径流特征,结合WASP(Water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分析河流水环境指标构建SWAT-WASP耦合水质模型,建立水环境容量定量计算框架,定量评估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流域水环境容量时空分布特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水流量、径流深等方面相关系数均达到0.6以上;Ⅰ类水质标准下BOD、TP和DO的年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57.6、2.067和221.8t,而TN需放宽至Ⅳ类标准,年水环境容量为50.38t;对于BOD、TP和DO的水环境容量,空间维度显示上游为下游的9.9%~10.3%,时间维度显示1月(枯水期)为7月(丰水期)的10.1%~34.2%,分别凸显了高寒脆弱流域水动力条件和季节性水文驱动的主导作用,明确高寒脆弱流域可持续发展阈值;以TN为优先管控限制因子,提出时空协同分配策略,为高寒脆弱型水源区适应性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水质模型 洮河流域 swat模型 WAS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葫芦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沙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赵汉文 曾海涛 马金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为深入认识葫芦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沙的影响过程,构建葫芦河流域SWAT模型,对流域下游秦安站2011~2020年的逐月径流量、输沙量进行模拟,通过设置多种气候变化情景,从年、月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流域水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SWA... 为深入认识葫芦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沙的影响过程,构建葫芦河流域SWAT模型,对流域下游秦安站2011~2020年的逐月径流量、输沙量进行模拟,通过设置多种气候变化情景,从年、月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流域水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葫芦河流域水沙模拟中有良好的适用性;降水增加10%,水沙分别增加13.81%、19.43%左右;气温升高1℃,水沙分别减少1.75%、2.06%左右;水沙年内丰枯差距随降水增加而减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各气候情景下,产沙空间格局变化较产流空间格局变化更为明显;流域上游产水、产沙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下游更加敏感。气候变化对水沙时空变化的影响一致,且降水作用大于气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河流域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水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对抗生素点源污染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淮河中上游为例
8
作者 秋妍飞 王雷 +1 位作者 张冰 王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08-4619,共12页
针对抗生素的来源复杂且排放分散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抗生素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基于流域内人口和畜禽数量,结合不同生物的消耗系数、污水处理率等获得不同区域的抗生素排放量.将排放量作为输入数据,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以淮河... 针对抗生素的来源复杂且排放分散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抗生素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基于流域内人口和畜禽数量,结合不同生物的消耗系数、污水处理率等获得不同区域的抗生素排放量.将排放量作为输入数据,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以淮河中上游流域中环丙沙星(CFX)和磺胺二甲嘧啶(SMZ)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畜牧业的养殖数量、区域人口数量、污水处理能力和畜禽规模化养殖是各市区抗生素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FX、SMZ浓度模拟结果与监测值模拟值基本在同一量级,模拟值较好.夏季淮河主河道CFX浓度大部分处于7.26ng/L以下,在冬季河道CFX浓度大部分处于190.3ng/L以下;夏季淮河主河道SMZ浓度大部分处于8.7ng/L以下,而在冬季河道SMZ浓度大部分处于38.11n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磺胺二甲嘧啶 排放量 swat模型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的马渡河流域水文模拟及环境响应分析
9
作者 吴帆 张利华 +1 位作者 陈俊宏 陈佩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环境变化对于流域水文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是水文循环中关键的要素.该研究基于多种数据建立SWAT模型模拟马渡河流域1981—2018年土壤含水量(SW)、地下水补给量(GW),分析流域多年GW、SW时空变化特点,并探究其与... 环境变化对于流域水文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是水文循环中关键的要素.该研究基于多种数据建立SWAT模型模拟马渡河流域1981—2018年土壤含水量(SW)、地下水补给量(GW),分析流域多年GW、SW时空变化特点,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马渡河流域SWAT模型,使用遥感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选取的7个子流域在率定期精度均表现良好(均R^(2)>0.5,NSE>0.5),使用遥感ET数据以及房县实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精度均满足要求.2)流域多年SW、GW平均值为分别为18.7%和50.93mm每年,流域GW多年年内呈现双峰分布特征,而流域SW呈现单峰分布特点.3)空间上,流域SW、GW分布均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特点,且均表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4)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均对于流域GW和SW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类型具有流域最大GW和SW平均值;土壤类型中,艳色高活性淋溶土具有最大的SW、石灰性疏松岩性土具有最大的GW;流域SW对于不同坡度等级变化响应不显著,GW呈现出坡度越小GW值越大的特点.5)流域SW、GW在年月尺度上分别对于降雨和风速表现出显著相关,延迟一年的GW对于降雨表现出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土壤含水量 地下水补给量 环境响应 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洱海流域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
10
作者 汪栩志 张克强 +3 位作者 沈修卿 申锋 郭毅侠 沈仕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农田最佳管理措施是当前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手段。为控制洱海流域氮磷面源污染,探究洱海流域最佳农田管理措施,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SWAT(Soil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了化肥氮磷减施、改变耕作模式、建立植被缓冲带、建... 农田最佳管理措施是当前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手段。为控制洱海流域氮磷面源污染,探究洱海流域最佳农田管理措施,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SWAT(Soil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了化肥氮磷减施、改变耕作模式、建立植被缓冲带、建立植草河道及综合措施等16个情景下洱海流域氮磷流失削减效果。结果表明:1)率定和验证后的SWAT模型,决定系数(R^(2))最小为0.67,纳什模型效率系数(E_(ns))最小为0.56,符合SWAT模型的模拟精度要求(R^(2)≥0.60,E_(ns)≥0.50),模型适于洱海流域最佳管理措施模拟研究。2)化肥氮磷减施10%、20%和50%时,氮流失削减率为9.1%~14.6%,磷流失削减率为1.7%~5.4%。免耕、浅耕和深耕等耕作模式中,深耕对流域氮磷流失的控制效果最好,氮磷流失削减率分别为13.8%和14.1%。不同宽度植被缓冲带措施下的氮磷流失削减率分别为9.3%~24.8%和10.4%~27.2%。不同长度植草河道措施下的氮磷流失削减率分别为21.3%~39.6%和24.9%~45.2%。3)与单项措施相比,综合措施的氮磷流失削减效果更好,化肥氮磷减施20%+深耕、化肥氮磷减施20%+深耕+5 m宽植被缓冲带、化肥氮磷减施20%+深耕+20 m长植草河道3个措施下,氮流失削减率分别为27.4%、43.7%和41.6%,磷流失削减率分别为19.2%、39.7%和61.1%。综合措施可显著减少流域氮磷面源污染负荷,对于改善流域水环境和提升流域综合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量化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的影响,筛选了最佳综合管理措施,为洱海流域氮磷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swat模型 最佳管理措施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佳盛 温军 郭凯先 《河北农机》 2025年第8期115-117,共3页
作为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工具,SWAT模型依托其流域尺度过程的模拟能力与模块化参数配置体系,在水文循环解析及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领域已实现工程化应用。本研究系统评估SWAT模型在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效能。通过... 作为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工具,SWAT模型依托其流域尺度过程的模拟能力与模块化参数配置体系,在水文循环解析及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领域已实现工程化应用。本研究系统评估SWAT模型在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效能。通过解析模型的水文-水质耦合机制与技术特性,结合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规律、污染源空间解析、防控方案设计等多维度应用场景,论证了该模型对提升流域污染治理科学决策的关键支撑作用。理论分析表明,SWAT模型在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中具有稳定的模拟精度,其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可有效优化模型率定过程,显著提升污染预测的可靠性。本研究还揭示了模型应用存在基础数据时空分辨率不足等技术瓶颈,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源数据同化、贝叶斯参数优化等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湟水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SWAT模型在喀斯特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研究——以羊鸡冲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丽 杨广斌 +1 位作者 李亦秋 李蔓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通过土壤裂隙、岩溶管道等途径流失,限制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文章以龙里羊鸡冲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3-2019年的实测数据,修正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的裂隙流模块,修改了裂缝入渗的表示方... 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通过土壤裂隙、岩溶管道等途径流失,限制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文章以龙里羊鸡冲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3-2019年的实测数据,修正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的裂隙流模块,修改了裂缝入渗的表示方法,对修正前后的日径流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率定期内纳什系数由0.32提升到0.60,决定系数由提高0.37提升到0.58。在验证期内,纳什系数由0.52提高到0.55,决定系数由0.56提高到0.60,修正后的模型与原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修正后模型的径流时间序列与实测数据更吻合,能合理估算研究区的入渗水量,为喀斯特小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修正 喀斯特小流域 土壤裂隙模块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南方水稻灌区全生育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模拟
13
作者 陈丽娜 张文硕 +1 位作者 徐俊增 孙一淼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05,共8页
为了解水稻生育期内灌区面源污染的输出特征及其对下游控制断面水质的影响,选取某典型南方水稻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AT模型构建田沟塘控制断面的面源污染全过程数值模拟模型,量化分析水稻全生育期9种污染控制方案下控制断面水质动态响... 为了解水稻生育期内灌区面源污染的输出特征及其对下游控制断面水质的影响,选取某典型南方水稻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AT模型构建田沟塘控制断面的面源污染全过程数值模拟模型,量化分析水稻全生育期9种污染控制方案下控制断面水质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退水和氮、磷污染物均呈脉冲式排放,水稻生育期前半段,即移植返青期、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是稻田面源污染发生的高峰期;控制灌溉、生态工程和控制排水措施在水稻生育期前半段对氮、磷污染物的削减效果较好,实施综合措施后削减效果显著提升,对TN和TP全生育期的削减率超过90%;单项措施的水质提升效果有限,施肥管理导致分蘖期出现更多脉冲式TN质量浓度峰值,综合措施可显著提升水质达标率,其中施肥管理、控制排水、生态工程的组合措施和控制灌溉、施肥管理、控制排水、生态工程的组合措施可以实现TN和TP质量浓度稳定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灌区 面源污染 水稻全生育期 控制断面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海城河总磷关键源识别管控研究
14
作者 晁雷 鲜龙宇 李亚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目的基于SWAT模型模拟计算出的多种管控措施在海城河区域内的治理效果,得出最佳管理方案。方法基于SWAT模型的分析功能,分析海城河流域的总磷负荷及其时空分布及污染来源,并根据污染源特性来设定治理方案,利用SWAT模型的情景模拟功能来... 目的基于SWAT模型模拟计算出的多种管控措施在海城河区域内的治理效果,得出最佳管理方案。方法基于SWAT模型的分析功能,分析海城河流域的总磷负荷及其时空分布及污染来源,并根据污染源特性来设定治理方案,利用SWAT模型的情景模拟功能来对比不同方案的污染削减率。结果在时间分布上,污染负荷变化与径流变化呈现正相关,主要是受到径流和农田施肥影响,在汛期内的总磷负荷约占总负荷67.62%。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上游平均污染负荷较低,总磷污染输入主要来自于下游,输出占比为35.02%,关键源分别为养殖业源和生活源。海城河流域内总磷污染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活源,贡献率分别为30.48%、25.14%和41.59%,关键源为生活源。结论建立的SWAT模型可以有效模拟该流域内的总磷负荷变化,针对各污染源可以采取科学施肥、养殖场粪污科学利用和修复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等措施,有效削减和拦截入河总磷污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总磷负荷 模拟 时空分布 关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界定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慧琳 邹民忠 +4 位作者 方伟文 刘灵敏 郝新梅 康绍忠 毛晓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对千岛湖水污染高效治理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土壤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了武强溪流域径流量、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及组合的削减效果,提出了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1)SWAT模型对于武强溪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径流量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0.86、0.97,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NSE)分别为0.83、0.96,百分比偏差(percent bias,PBIAS)分别为15.8%、-6.3%,总氮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74,纳什系数分别为0.63、0.66,百分比偏差分别为31.6%、21.2%;2)该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负荷主要集中在3—7月,分别占全年输出量的71.67%和75.76%。综合考虑氮的来源和流失途径,将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比大、坡度陡的子流域设置为总氮的关键污染源区。考虑调整化肥施用量/配方、改变耕作方式和设置植被缓冲带等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手段,进行总氮输出负荷削减效率的情景模拟,表明10 m植被缓冲带是减少总氮输出负荷的最佳单一控制策略,总氮削减率可达到69.90%;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对总氮的污染削减效果更佳,10 m植被缓冲带与施肥量减少20%可使总氮削减率达到74.79%。研究结果可为千岛湖水质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径流 关键污染源区 最佳管理措施 武强溪流域 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郪江流域的适用性探究
16
作者 王博 郑淋峰 任春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4,10,共5页
为评估SWAT+模型在四川省内流域模拟的适用性,通过构建SWAT、SWAT+模型,探究SWAT+模型在郪江流域的径流、总磷非点源模拟适用性。结果表明,两款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径流模拟效果,R2和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0.6以上,SWAT+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适... 为评估SWAT+模型在四川省内流域模拟的适用性,通过构建SWAT、SWAT+模型,探究SWAT+模型在郪江流域的径流、总磷非点源模拟适用性。结果表明,两款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径流模拟效果,R2和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0.6以上,SWAT+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适用性。两款模型的总磷模拟效果合格,SWAT+模型对总磷模拟的R2和纳什效率系数均比SWAT略高,郪江流域2015年月均总磷污染负荷强度约为0.93~1.59 kg/(ha·月),总体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趋势。SWAT+在流域配置、输入文件格式、土地利用及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且能够刻画面状水系,在建设有水库、池塘、闸坝的研究区域内建模更精准,但目前存在河道生成效率低的缺点。总体而言,SWAT+模型在郪江流域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有望凭借其优质的用户体验和良好的模拟效果取代SWA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swat模型 郪江流域 径流模拟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滏阳河流域断流河道复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洪梅 赵明明 +1 位作者 魏涛 林豪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3,共11页
针对滏阳河流域断流河道生态修复的问题,为了实现断流河道尽可能恢复有水时间并且恢复基本生态功能的目标,基于节水措施和调水工程现状,通过建立滏阳河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在模型中设置不同补水水量、补... 针对滏阳河流域断流河道生态修复的问题,为了实现断流河道尽可能恢复有水时间并且恢复基本生态功能的目标,基于节水措施和调水工程现状,通过建立滏阳河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在模型中设置不同补水水量、补水方式的生态补水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断流河道断面的径流量变化和恢复有水天数,并结合生态流量评价标准评价不同情景的河流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滏阳河流域邯郸断面在节水情景和调水情景中恢复河流生态效果较好,在通过上游节水措施和补充年调水1.00×10^(8)m^(3)/a的情景下,可以达到5—10月恢复有水184 d、恢复径流量3486.7×10^(4)m^(3)/a的目标;年内恢复径流峰值在8月中旬,并且河道年均径流量可以恢复到“好”等级的生态流量标准。滏阳河下游邢台断面在节水情景和调水情景下恢复径流量较少,河道有水天数不达标,需要在上游节水条件下补充外来调水水量1.50×10^(8)m^(3)/a来达到恢复年有水天数304 d、恢复径流量1906.5×10^(4)m^(3)/a的目标,年内恢复径流峰值分别在3月中旬和8月中旬;并且在达到恢复有水目标的情景下邢台断面仅达到“一般”等级的生态流量标准,需要考虑增加调水水量进行分时段单点位补水的补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生态补水 恢复有水 情景分析 滏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演变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邱曦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22,共8页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 基于区域水平衡理论和SWAT模型,提出了分布式水收支平衡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水收支平衡计算方法,对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状况进行模拟,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水收支平衡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蓄水总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为沁河流域水收支平衡相对关键的影响要素;未来多气候情景下蓄水总量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两个关键影响要素的总体变化情况与辐射强迫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典型气候情景SSP2-4.5下降水量及出口径流量在2037—2041年、2061—2063年可能存在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平衡 水收支平衡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和PLUS模型的窟野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预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智勇 牛健植 +3 位作者 樊登星 张卓佩 杜洲 赵春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9-299,共11页
[目的]为揭示窟野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预测未来径流变化。[方法]以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和PLUS模型,通过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和预测得到的自然发展情景下2025年、2030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 [目的]为揭示窟野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预测未来径流变化。[方法]以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和PLUS模型,通过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和预测得到的自然发展情景下2025年、2030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径流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变化。[结果](1)SWAT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R 2和NS均>0.7;PLUS模型总体精度为0.8774,Kappa系数为0.8021,2个模型在窟野河流域适用性较好;(2)2000—2020年,窟野河流域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02.92,600.90 km 2,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277.15,366.25,40.44,19.98 km 2;(3)窟野河流域年平均径流深整体呈现“上游低,下游高,西部低,东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4)在保证其他输入数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地利用数据,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林地、草地面积减少会促进径流,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同样会促进径流;(5)自然发展情景下,2025年和2030年窟野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仍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年平均径流量较2020年分别增加3.21%,5.00%。[结论]土地利用与径流变化关系密切,情景分析角度下,林地、草地对径流起抑制作用,建设用地对径流起促进作用。未来自然发展情景下,随土地利用变化,径流呈增加态势,研究结果可为窟野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模拟 swat模型 PLUS模型 窟野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微分响应修正在SWAT模型径流模拟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豪 瞿思敏 +6 位作者 张旭旻 嵇海祥 游洋 杨怡青 石朋 蒋思军 陈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37,共8页
径流模拟与预报对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模型输入、参数、结构等误差,模型模拟的径流存在误差,需要对其进行修正。系统微分响应修正通过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系统响应函数对自变量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因变量... 径流模拟与预报对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模型输入、参数、结构等误差,模型模拟的径流存在误差,需要对其进行修正。系统微分响应修正通过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系统响应函数对自变量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因变量的修正。将系统微分响应修正方法引入SWAT模型中,通过构建降水和径流的响应矩阵,以径流误差反演降水误差,从而实现降水误差的修正,并通过模型计算来修正径流。首先构建理想模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之后选取建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进行日径流模拟与修正,采用多个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系统微分响应修正的径流过程和Autoregres-sivemodel(AR)模型修正的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微分响应能够准确提取降水误差信息并通过修正降水来实现径流序列的修正,并且系统微分响应在流域内的径流修正效果优于自回归模型,修正后多年平均NSE由0.71提升到0.88,提高幅度为24%,系统微分响应修正方法可以用于SWAT模型的径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修正 降水误差 swat模型 系统微分响应修正 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