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月辉 郝志勇 +1 位作者 韩松涛 付鲁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一车用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测量法进行了发动机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量了该发动机的实际声功率,而后通过发动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上的平均值预测了各... 以一车用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测量法进行了发动机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量了该发动机的实际声功率,而后通过发动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上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振动测量 车用发动机 柴油机 表面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源法的双测量面相干声源分离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贺岩松 魏晓博 +2 位作者 徐中明 张志飞 毛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09-2115,共7页
为了研究存在于空间的相干声源中某个声源的声场信息,必须进行声场分离。当相干声源在测量面同一侧并且到测量面距离相等时,现有的声场分离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对相干声源进行分离。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一种旋转测量面的方法,通过测量面... 为了研究存在于空间的相干声源中某个声源的声场信息,必须进行声场分离。当相干声源在测量面同一侧并且到测量面距离相等时,现有的声场分离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对相干声源进行分离。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一种旋转测量面的方法,通过测量面的旋转,使相干声源到同一测量面的距离不相等,满足声场分离的基本条件,根据近场声全息的等效源法对相干声源进行声场分离和重建。测量面旋转后,通过对200 Hz和1 000 Hz两组相干声源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基于等效源旋转测量面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旋转测量面 声场分离 近场声全息 等效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工业平缝机减振降噪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其洪 邵汝椿 +1 位作者 林颖 黄镇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67-73,共7页
对GC28-1高速工业平缝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振动测试分析和噪声源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机进行了整机平衡的减振降噪措施,使振动特性有明显的改善,噪声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工业平缝机 振动测试 噪声源识别 整机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的面波理论表达形式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良保 王清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35-1841,共7页
基于弹性动力学面波激发公式推导出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简称为NCF)的理论表达形式.证明了NCF等价于面波的震源激发公式,其中一个台站为等价震源的位置,另一个台站为接收点.本文提出的最重要的概念是等价震源相位,它直接影响群速度... 基于弹性动力学面波激发公式推导出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简称为NCF)的理论表达形式.证明了NCF等价于面波的震源激发公式,其中一个台站为等价震源的位置,另一个台站为接收点.本文提出的最重要的概念是等价震源相位,它直接影响群速度与相速度的测量误差.在噪声源均匀分布的条件下,等价震源相位等于-π/4.一般情况下,等价震源相位与噪声源分布有关,而不是简单的常数.在大信噪比的条件下,等价震源相位的最大可能取值等于信噪比的倒数.本文详细讨论了利用三台法测量相速度的可能性,并且给出了估算等价震源相位以及相速度测量误差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NCF) 面波激发 等价震源相位函数 相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机械设备噪声振动特性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原春晖 朱显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0-33,53,共5页
阐述了舰艇机械设备噪声振动源输出特性的重要价值,分3条路径提出了描述机械源输出特性的参数。重点介绍了振动加速度、振动烈度、声功率级与声压级、设备机脚激振力、设备机脚输出振动功率流以及管路水噪声的测试方法,阐述了其概念、... 阐述了舰艇机械设备噪声振动源输出特性的重要价值,分3条路径提出了描述机械源输出特性的参数。重点介绍了振动加速度、振动烈度、声功率级与声压级、设备机脚激振力、设备机脚输出振动功率流以及管路水噪声的测试方法,阐述了其概念、测试频段、设备安装要求和测点布置等主要注意事项,对舰艇机械设备噪声振动特性的测试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振动 机械 源强度 输出特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振速法在干式变压器噪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昊洋 胡敏 +2 位作者 彭伟 黄华 瞿珽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5期196-200,共5页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由于变电站实际声学环境的限制,传统的声压法和声强法已不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而振速法是基于声振耦合建立结构表面振动和噪声的关系,不受现场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振速法在电力变压器噪声测量中的应用具有...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由于变电站实际声学环境的限制,传统的声压法和声强法已不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而振速法是基于声振耦合建立结构表面振动和噪声的关系,不受现场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振速法在电力变压器噪声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根据结构声辐射理论推导有限平面结构的表面声辐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干式变压器的表面振动量级和测量其声功率级,以实验的方法求得干式变压器的声辐射比。着重分析了从测量表面振动来估计干式变压器的噪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干式变压器 噪声测量 表面振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技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勇 赵永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4,131,共4页
通过测量某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辐射噪声源的识别研究。首先,确定出该内燃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并分别测量其表面振动速度,分析各部件的振动特性,通过表面振动速度计算出各部件辐射的声功率和它们对总噪声的贡献量比... 通过测量某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辐射噪声源的识别研究。首先,确定出该内燃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并分别测量其表面振动速度,分析各部件的振动特性,通过表面振动速度计算出各部件辐射的声功率和它们对总噪声的贡献量比值,从而识别出该内燃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最后提出为改善内燃机整体噪声辐射水平应采取的降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内燃机 声源识别 表面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低噪声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志峰 聂峻峰 齐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4-27,共4页
比较了机器低噪声设计与噪声控制的主要区别,介绍了低噪声设计的一般特性和若干原理,提出了低噪声设计要结合于产品设计周期,同时又要兼顾到与设计周期的其它方面的高度交互作用。
关键词 低噪声设计 高度交互作用 振动源 传播途径 声辐射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噪声源识别的改进表面速度法
9
作者 李吉 丁子佳 +1 位作者 王珍 胡萍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5年第2期149-151,158,共4页
引进了局部辐射噪声比例系数的概念,用表面局部振动速度代替平均表面速度进行辐射噪声比例系数计算,以此来对该局部声辐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使结构声源的识别过程得到很大简化,更适合工程实际需要。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证明,该方... 引进了局部辐射噪声比例系数的概念,用表面局部振动速度代替平均表面速度进行辐射噪声比例系数计算,以此来对该局部声辐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使结构声源的识别过程得到很大简化,更适合工程实际需要。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确定结构声在总噪声中的地位和结构的具体发声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噪声 声源识别 表面速度 辐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振源低频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研究
10
作者 苗润才 马静 +1 位作者 孟峰 许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7-201,共5页
同时利用两个振源,在液体表面上产生两列低频表面波,实现了多振源条件下表面声光效应,观察到清晰、稳定、反衬度高的声光衍射条纹.当引起两列表面波的两个振源频率具有倍数关系时,声光衍射条纹的极大值位置与较小频率的振源单独存在时... 同时利用两个振源,在液体表面上产生两列低频表面波,实现了多振源条件下表面声光效应,观察到清晰、稳定、反衬度高的声光衍射条纹.当引起两列表面波的两个振源频率具有倍数关系时,声光衍射条纹的极大值位置与较小频率的振源单独存在时所产生表面波的极大值位置相同,与较大频率的振源单独存在时所产生表面波的极大值位置部分相同.当引起两列表面波的两个振源频率不具备倍数关系时,不仅观察到单振源的衍射条纹,而且也观察到了双振源的干涉条纹.理论上得到多振源衍射光场和表面波波长、振幅之间的解析表达式,理论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信息光学 光衍射 复合光栅 低频表面波 多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工平刨床噪声产生机理分析与控制
11
作者 杨维平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对MB503型木工平刨床进行试验模态和空气动力学的分析,确定了木工平刨床的主要噪声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运用机械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试验证明,采用这些减振降噪措施后,木工平刨床的空转噪声有了显著... 通过对MB503型木工平刨床进行试验模态和空气动力学的分析,确定了木工平刨床的主要噪声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运用机械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试验证明,采用这些减振降噪措施后,木工平刨床的空转噪声有了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工平刨床 噪声分析 噪声控制 减振降噪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混合动力汽车NVH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岳明玥 周一丹 马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动汽车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新的部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运行模式,虽然其降低了传统内燃机的掩蔽噪声,但因其整车结构和相关系统的变化,致使整车在振动噪声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动汽车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新的部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运行模式,虽然其降低了传统内燃机的掩蔽噪声,但因其整车结构和相关系统的变化,致使整车在振动噪声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因此针对性地列举了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NVH问题,分析了车内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及传递路径,提出了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最后对混合动力汽车NVH问题的解决技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性能 振动噪声源 传递路径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声全息技术的发动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守健 万里翔 +3 位作者 杨明亮 高思奇 苏瑞强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3期203-206,215,共5页
针对某型3缸汽油发动机运用声全息技术进行发动机噪声源识别。首先在台架上对发动机进行1m声压级瞬态测试,由此确认进气侧的噪声辐射最大。然后在进气侧进行声全息试验,通过分析声压云图和噪声频谱,识别出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位... 针对某型3缸汽油发动机运用声全息技术进行发动机噪声源识别。首先在台架上对发动机进行1m声压级瞬态测试,由此确认进气侧的噪声辐射最大。然后在进气侧进行声全息试验,通过分析声压云图和噪声频谱,识别出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位于发电机处,噪声峰值频带为1 000 Hz^2 500 Hz。为了确定噪声源具体位置,结合近场声压法和表面振动法,在声全息识别出的主要噪声源位置进行补测试验,发现发电机的振动和近场噪声峰值频带均与1 000 Hz^2 500 Hz重合,由此可以确定该发动机进气侧的主要噪声源是发电机。综合运用声全息技术和传统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对发动机进行噪声源识别试验,不仅可以提高传统识别方法的效率,还可以弥补声全息技术精度不高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发动机噪声 声全息技术 近场声压法 表面振动法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用燃料发动机噪声源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加岑 郝志勇 +3 位作者 郑旭 张焕宇 张庆辉 刘功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9-1923,共5页
以一台车用4缸汽油压缩天然气(CNG)两用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源识别,测试工况为怠速工况、最大转矩工况与最大功率工况。首先测试发动机的1 m声压级,定位噪声最大的端面为发动机前端,再使用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声阵列系统对发动... 以一台车用4缸汽油压缩天然气(CNG)两用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源识别,测试工况为怠速工况、最大转矩工况与最大功率工况。首先测试发动机的1 m声压级,定位噪声最大的端面为发动机前端,再使用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声阵列系统对发动机前端和进气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汽油与CNG燃料主要噪声频段均位于1 000~2 000 Hz,进而识别出主要噪声源为链壳,通过振动测试验证了噪声源,并对两种燃料的噪声源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波束形成技术在噪声源识别中具有快捷、直观的优点;两用燃料发动机CNG燃料怠速噪声较汽油燃料各对应面大5~7 d B,250 Hz以下的燃烧噪声是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两用燃料发动机 噪声源识别 链壳 振动测试 噪声特性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安装环境下机械设备振动激励特性的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军 《中国舰船研究》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由机械设备、隔振器和基座结构组成的有限数量点接触的线性离散机械振动系统,阐述了机械设备传递给基座的结构声功率、机械设备振动自由速度、隔振器的传递阻抗、机械设备和基座结构的机械导纳等计算结构声功率所需的参数,再基于导... 针对由机械设备、隔振器和基座结构组成的有限数量点接触的线性离散机械振动系统,阐述了机械设备传递给基座的结构声功率、机械设备振动自由速度、隔振器的传递阻抗、机械设备和基座结构的机械导纳等计算结构声功率所需的参数,再基于导纳和能量流推导出机械振动系统结构声功率的估算公式,最后利用机械设备振动源特性描述参数,建立不同安装状态下的机械设备振动激励特性的转换关系,并对估算值与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 能量流 源特性 测量 导纳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振速测量面的噪声源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振宇 郭世旭 +2 位作者 郑慧峰 王月兵 杨枭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在较远距离准确定位噪声源对水下航行器等设备的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振速测量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采用双测量面对双噪声源信号的质点振速信息进行提取,利用前后两测量面间的相位差构成格林函数,并根据声场重建公... 在较远距离准确定位噪声源对水下航行器等设备的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振速测量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采用双测量面对双噪声源信号的质点振速信息进行提取,利用前后两测量面间的相位差构成格林函数,并根据声场重建公式进行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数值仿真及主峰位置偏差分析表明,基于振速测量的双测量面近场声全息技术,与单振速测量面、双声压测量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相比,可以忽略边缘误差的影响,并可以在较远的测量距离更准确的定位声源位置,验证了基于双振速测量面近场声全息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噪声源定位 近场声全息 双测量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表面阻抗现场测量方法
17
作者 李曷冰 胡定玉 +1 位作者 刘馨悦 方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2期226-229,248,共5页
针对使用近场声全息技术测量表面阻抗时必须在消声室内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表面阻抗现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材料上方构造一个虚拟腔体,且在腔体内部使用封闭的测量面采集声压,利用基于等效源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计算材料... 针对使用近场声全息技术测量表面阻抗时必须在消声室内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表面阻抗现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材料上方构造一个虚拟腔体,且在腔体内部使用封闭的测量面采集声压,利用基于等效源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计算材料表面阻抗。选用单极子和偶极子作为主动声源,对测量环境添加干扰声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主动声源以及等效源的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声源在材料表面上方0.2 m~0.4 m处位置为最优,等效源封闭面的上下表面关于材料表面对称,且距离材料表面0.075 m~0.175 m时,测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表面阻抗 等效源法 近场声全息 现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振动法测试割草机割草器噪声源
18
作者 张权 王新彦 +2 位作者 史金峰 佘银海 杨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78,共5页
由于割草机工作时存在振动大、噪声大的问题,以手推式变割幅割草机进行研究,采用表面振动测速法对割草机各部件的噪声源进行识别。在2 000 r/min、100%负荷工况下,对变割幅割草机进行表面振动测试,获得了割草机工作时各部件的振动速度... 由于割草机工作时存在振动大、噪声大的问题,以手推式变割幅割草机进行研究,采用表面振动测速法对割草机各部件的噪声源进行识别。在2 000 r/min、100%负荷工况下,对变割幅割草机进行表面振动测试,获得了割草机工作时各部件的振动速度和振动速度1/3倍频程频谱分析;确定割草机工作时各部件的主要振动范围,并估计计算出割草机工作时各部件的声功率级,获得了割草机各主要噪声源的大小排列,确定出了主要噪声源,为降低割草机噪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割幅割草机 表面振动 声功率级 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