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ARIMA-LSTM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王磊
马驰骋
齐俊艳
袁瑞甫
|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2
|
结合时序InSAR与IRIME-LSTM模型的大范围矿区地表沉降预测 |
陈兰兰
范永超
肖海平
万俊辉
陈磊
|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InSAR的矿山变形监测与参数反演研究进展分析 |
谷海波
李敏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时序InSAR与改进LSTM的露天矿沉降分析与预测 |
王辉
雷新鹏
栾博钰
邵杏红
刘庆雨
朱方印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曲线智能预测方法 |
路德春
徐冰
孔凡超
马一丁
杜修力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预测模型及其参数分析 |
张亮亮
程桦
姚直书
王晓健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7
|
基于SBAS-InSAR和PSO-BP模型的鲁南高铁沿线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 |
何虎振
刘国林
王凤云
陶秋香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8
|
融合SBAS-InSAR与CS-SVM的矿区地表残余沉降预测模型 |
刘增波
徐良骥
张坤
刘潇鹏
曹宗友
徐阳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9
|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函数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张仲杰
陈振南
刘江斌
马子韬
闫伟涛
陈俊杰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高墨通
杨维芳
刘祖昱
曹小双
张瑞琪
侯宇豪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浅埋强风化泥岩区隧道管棚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
阚伟
|
《绿色科技》
|
2024 |
1
|
|
12
|
小波GRU-ARMA优化的InSAR监测沉降预测方法 |
马志刚
杨国林
刘涛
魏小强
石守军
陈皓轩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天津市及其沿海地区地表高程变化现状及趋势 |
王福
钟新宝
康慧
李建芬
李凤林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4
|
Kalman滤波在地表移动观测站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吕伟才
秦永洋
孙兴平
郭红星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5
|
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预测电算化研究 |
于广明
张春会
李振宇
杨伦
董春胜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16
|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Peck公式预测方法修正 |
江杰
李弈杉
卢鹏
欧孝夺
容继盘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17
|
基于时间函数组合模型的采空区地表沉降动态预测及剩余变形计算 |
顿志林
王文唱
邹友峰
任连伟
顿志元
郭文兵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18
|
山区地表采动沉陷预计的数值模拟 |
蓝航
张华兴
姚建国
陈步尚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9
|
概率积分法修正体系现状及发展展望 |
查剑锋
郭广礼
赵海涛
贾新果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20
|
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研究 |
李春意
高永格
崔希民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