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粒径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基因负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和庆 韩璐 +6 位作者 杨松松 薛新玉 张扣 孙志成 刘儒平 胡堃 危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524,共8页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因其制备简单,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性,并且表面易接枝等特性,可作为被动靶向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颗粒,并调控堆积生长时间,制得粒径在4~9 nm范围内可控的油相F...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因其制备简单,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性,并且表面易接枝等特性,可作为被动靶向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颗粒,并调控堆积生长时间,制得粒径在4~9 nm范围内可控的油相Fe_(3)O_(4)纳米颗粒;使用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次取代其表面的油酸分子,使其具备良好的水相分散性;通过酰胺化反应在其表面接枝支链型聚乙烯亚胺(PEI),最终得到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发现,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Zeta电位高达(52.50±1.94)mV,具有一定的超顺磁性(14.48 emu/g,1 emu/g=1 A·m^(2)/kg)。磁性纳米颗粒与质粒DNA的质量比为15:1时可完全阻滞DNA在凝胶上的电泳,装载量高达6.67%。本研究制备的Fe_(3)O_(4)-DMSA-PEI磁性纳米颗粒具有一定的基因负载能力,有望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基因转染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磁性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末制备及其对PET的抗静电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昕悦 关丽涛 杨崇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掺杂对AZO粉体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影响。在PET制备过程中加入AZO,探究AZO对PET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ZO纳米粉体为结晶度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l掺杂浓度影响AZO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及电性能。随着Al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的结晶质量降低,电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粉体尺寸变大,出现团聚、结块现象。适度的Al掺杂可使AZO电阻率达到最低,改善AZO的导电性能。在Al掺杂浓度为2%时,AZO纳米粉体的电性能最佳,电阻率为5.3×10^(4)Ω/m^(2)。使用制备的AZO纳米粉末作为导电填料能有效改善PET的抗静电性能,降低PET/AZO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使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静电耗散体,抗静电性能增强。AZO填充量在0.005%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最低,为1.16×10^(10)Ω/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掺杂改性 纳米氧化锌 PET复合材料 表面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氧化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发堂 赵地顺 +2 位作者 张丽英 罗青枝 李文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57-159,共3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40为改性剂在乙醇中对合成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水/油两相系统中光催化氧化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情况。结果表明,纳米TiO2表面有span-40存在,并能稳定悬浮存在于油相...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40为改性剂在乙醇中对合成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水/油两相系统中光催化氧化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情况。结果表明,纳米TiO2表面有span-40存在,并能稳定悬浮存在于油相中;在水/油体积比为1∶1、亲油性纳米TiO2加入量为1 g/L的条件下,以500 W高压汞灯为光源照射2 h后,催化裂化(FCC)汽油的脱硫率为92.8%;光催化氧化FCC汽油脱硫为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1.3289 h-1,半衰期为0.5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TiO2 表面改性 光催化氧化 催化裂化汽油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其在CTCs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林 许恒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MIONs)已被广泛应用于靶向药物转运、磁共振成像(MRI)、癌细胞分离和富集及肿瘤靶向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随着MIONs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对MIONs在更低的毒性、更稳定...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MIONs)已被广泛应用于靶向药物转运、磁共振成像(MRI)、癌细胞分离和富集及肿瘤靶向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随着MIONs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对MIONs在更低的毒性、更稳定的胶体分散性、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更高的磁响应性等方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因此,除了材料合成本身需不断改进外,选择合适的修饰材料对MIONs进行表面改性和修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MIONs表面修饰的方法和表面修饰的材料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并着重阐述了MIONs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表面修饰 循环肿瘤细胞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在乙二醇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蕾 邵玮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剂KH 570的含量和体系的pH显著影响ATO在EG中的分散稳定性,在KH 570含量为1.5%,体系pH为8.5时,ATO/EG浆料的分散性能最佳。KH 570与ATO颗粒表面羟基发生的化学键结合,提高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ATO颗粒与有机极性溶剂及高聚物之间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 乙二醇 分散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修饰氧化镁/聚ε-己内酯纳米复合物性能研究
6
作者 鲁越 曹剑飞 +4 位作者 袁明伟 熊左春 陈和春 熊成东 陈栋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5,共4页
使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修饰的氧化镁(MgO)/聚ε-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粒子及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被成功地修饰到了MgO纳米粒子表... 使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修饰的氧化镁(MgO)/聚ε-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粒子及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被成功地修饰到了MgO纳米粒子表面;MgO纳米粒子、PVA、PCL之间存在氢键的相互作用;当MgO-PVA添加量为2%时,MgO-PVA在PCL中能够很好地分散,并使得PCL的拉伸强度提高10%、断裂伸长率提高13.7%,但是当添加量为5%和10%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团聚,造成了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纳米粒子 聚乙烯醇 表面修饰 纳米复合物 聚Ε-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射流载气流量大小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张林 夏章川 +3 位作者 何亚东 信春玲 王瑞雪 任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5,共9页
通过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在玻璃纤维(GF)表面沉积氧化硅(SiOx)纳米颗粒的方法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分析了改性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润湿... 通过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在玻璃纤维(GF)表面沉积氧化硅(SiOx)纳米颗粒的方法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分析了改性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润湿性能和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并考察了等离子体射流载气流量大小对GF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气流量为40 mL/min时,GF的改性效果最好,且此时GF的表面能相比对照组提高了43.18%,GFRP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30.79%;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GF的表面粗糙度增大,极性官能团增多,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等离子体射流 氧化硅纳米颗粒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
8
作者 胡江 王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0,95,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溶剂,高温热分解乙酰丙酮铁(Fe(acac)3)合成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为改善氧化铁纳米粒子表面性能和生物应用潜能,分别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酰胺-胺(PAMAM)进行表面修饰,在氧化铁纳米粒子表面接枝-NH2活性官能团。分... 以聚乙二醇(PEG)为溶剂,高温热分解乙酰丙酮铁(Fe(acac)3)合成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为改善氧化铁纳米粒子表面性能和生物应用潜能,分别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酰胺-胺(PAMAM)进行表面修饰,在氧化铁纳米粒子表面接枝-NH2活性官能团。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DS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XRD和TEM结果表明高温热分解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nm,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单分散性;FT-IR、DSL粒径和表面电位测试结果表明氨基官能团成功修饰在氧化铁纳米粒子表面,同时使氧化铁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纳米粒子 溶剂热分解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化学接枝提高纳米银的负载效果
9
作者 楼玉民 赵宁宁 +3 位作者 黄一君 史浩龙 岳建岭 唐秀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6-183,共8页
目的分别使用酰氯法和氨基开环法接枝修饰氧化石墨烯(GO),利用接枝分子的“锚定效应”提高纳米银颗粒在GO表面的分散效果。方法先对GO-Cl-DA(GO经酰氯化后接枝对苯二胺)和GO-DA(采用“一锅法”对GO和对苯二胺直接混合接枝)进行比较,之... 目的分别使用酰氯法和氨基开环法接枝修饰氧化石墨烯(GO),利用接枝分子的“锚定效应”提高纳米银颗粒在GO表面的分散效果。方法先对GO-Cl-DA(GO经酰氯化后接枝对苯二胺)和GO-DA(采用“一锅法”对GO和对苯二胺直接混合接枝)进行比较,之后又比较了先接枝后沉积纳米粒子(两步法)和接枝/沉积同时进行(一步法)得到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失重曲线等,分析了材料的组成、热稳定性、接枝方式、银纳米颗粒的负载效果等。结果在氨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或酰胺键的作用下,对苯二胺分子能有效地接枝在GO表面,其中,“一锅法”(即氨基开环法)的接枝效率较高,操作简便。在沉积银的过程中,两步法对基底还原程度更彻底,纳米银的负载量从一步法的1.01%(原子数分数)提高到了7.22%,且分散性更好,并由此提出了接枝小分子对纳米颗粒的锚定效应。结论含有氨基的分子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时,采用氨基开环法既简单,又高效,接枝分子通过锚定效应改善原位沉积的无机纳米粒子,可获得负载效果优异的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表面修饰 锚定效应 接枝方式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表面改性四氧化三铁
10
作者 钮占宁 唐好庆 +2 位作者 郑超 田甜 郑立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5-835,共11页
合成了疏水型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RESA]Br),并对羧酸化Fe_(3)O_(4)纳米微球进行了表面改性([RESA]Br@-COOH@Fe_(3)O_(4)),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得... 合成了疏水型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RESA]Br),并对羧酸化Fe_(3)O_(4)纳米微球进行了表面改性([RESA]Br@-COOH@Fe_(3)O_(4)),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得到离子间作用能、偶极矩和电子结构参数,研究了[RESA]Br的合成机理;测定了在水、甲醇、乙醇、丙酮、乙腈和氯仿中的溶解性能,采用基数法得到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并研究了其疏水性能。结果表明,[RESA]Br和[RESA]Br@-COOH@Fe_(3)O_(4)的结构较稳定,且极性较小,除了极性较弱的氯仿,在其余有机溶剂中均不溶解,且它们的HLB值均较小,均匀涂覆在钕铁硼磁体上滴加水珠,依然呈水滴状,其接触角在90°~180°,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型离子液体 Fe_(3)O_(4)纳米微球表面改性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溶解性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