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1
作者 郭敏 王红卫 瞿坦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1期6-11,共6页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is one main issue in the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system, especially in a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tructure. We analyze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behavior of a 2-echelon distribution supply ...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is one main issue in the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system, especially in a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tructure. We analyze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behavior of a 2-echelon distribution supply chain,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system optimal solution, and give the supplier dominated cooperative mechanisms. We also analyze the validity of our contract under the asymmetric retailers' holding cost information and give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INVENTORY Cooperative mechanism 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rmation Hub模型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战培志 廖文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针对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对供应链整体进行协调与优化的要求 ,构建了一个基于 InformationHub模型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IHSCMS。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 :信息交换子系统以 Web服务技术实现 ,可以与成员企业的 ERP,MRPII等管... 针对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对供应链整体进行协调与优化的要求 ,构建了一个基于 InformationHub模型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IHSCMS。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 :信息交换子系统以 Web服务技术实现 ,可以与成员企业的 ERP,MRPII等管理信息系统结合 ,实现了供应链成员间信息的共享 ;计划与决策子系统采用了智能主体等人工智能技术 ,对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如库存补给策略等进行分析与处理。本文详细介绍了 IHSCMS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Hub模型 供应链 理信息系统 决策系统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risk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被引量:2
3
作者 Wu Xiaohui Zhong Xiaobing +1 位作者 Song Shiji Wu C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781-787,共7页
The sources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risk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materi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cash flow and partner relationship is analyzed. Measures for risk reduction have also been summarized from ... The sources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risk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materi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cash flow and partner relationship is analyzed. Measures for risk reduction have also been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isk sharing, information sharing, change of inventory control mode, and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Finally, problems in current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and a discussion on future research trend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risk analysis information sha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under Dynamic Environment
4
作者 TIAN Chun-hua, CHAI Yue-ting, LIU Yi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24-225,共2页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it is vital for enterpris e to have flexible 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to integrate ER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and E-Commerce (EC).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o n t...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it is vital for enterpris e to have flexible 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to integrate ER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and E-Commerce (EC).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o n the ERP-centered flat architecture. This architecture has some disadvantages in supporting the dynamics of enterprises. Firstly, ERP is already a very expens ive and complex system; the extension based on it can only increase the complexi ty and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more expensive and risky. Secondly, under the arc hitecture, the flexibility is reduced sharply although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 is maintained. In a rapid changing environment, flexibility is also an equally i mportant factor besides execution efficiency. Thirdly, it cannot support the dyn amic collaboration efficiently. The prevailing of the flat architecture is not d ue to its advantage but to the big software providers. From the system viewpoint ,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Difference from the current architect ure, in the hierarchical paradigm, ERP is put in the bottom level rather centere d. SCM is the center system, which adopts a multi-agent structure. EC is regard ed as its foreground interface, while ERP and other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pa rtner or internal units are the background executors. EC is the extension of mar ket agent and purchase agent. It fulfills the function of trade on Internet by s ending orders to be executed to SCM and receiving the progress information of th e orders from SCM. After receiving orders from EC, the agent in charge of schedu le in SCM makes preliminary plan in form of instructions (which may be infeasibl 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source. T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 agent, the plan is adjusted to be feasible. Compared with current ERP-centered flat ar chitecture,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dynamic collaborat ion rather the optimization within the enterprise. At last, two engineering case s, Beijing Shang Pu Electric Ltd and Qingtao Tianyu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Mate rial Free Trade City,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id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COMMERCE Multi -Agent system 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企业融通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晓文 李莹 陈南旭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5,共13页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整合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前向技术溢出、信息溢出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后向信息溢出倒逼目标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融通创新效应越明显,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越高,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对目标企业融通创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供应链溢出 信息溢出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丽莉 寇奉娟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7,共18页
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传统上其通过被动政府监管或企业业绩动机主动行为得以提升。文章从供应链上下游纵向关联视角,分析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上下游企业数据,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供应商信息披露... 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传统上其通过被动政府监管或企业业绩动机主动行为得以提升。文章从供应链上下游纵向关联视角,分析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上下游企业数据,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供应商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和供应商信息透明度的“信息治理效应”是其作用机制;供应商资源丰富或学习能力强时,“示范效应”更明显;供应商与客户交易规模大或供应商市场竞争弱时,“信息治理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可知,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可沿供应链向上产生多级溢出效应,供应链外部整合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客户数字化水平进而促进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外部环境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在经济不确定性强、地理距离近、分析师关注度低、数字鸿沟大时更能提升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企业特征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行业、高学历占比低、高管薪酬低及客户集中度高的供应商信息披露质量有更强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提升供应链信息监管水平和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信息披露质量 供应链溢出 信息治理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fsQFD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信息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齐圣 袁震 欧阳道中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4,共9页
[研究目的]利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由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预防,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题模型、模糊集和质量功能展开方法融合为LDA-fsQFD模型。该模型从社交媒体评论数据识别消费... [研究目的]利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由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预防,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题模型、模糊集和质量功能展开方法融合为LDA-fsQFD模型。该模型从社交媒体评论数据识别消费者需求特性和供应链可能风险点,采用模糊集进行质量屋各部分计算与分析,最终计算出农产品供应链中预警信息的优先级,据此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实施风险预警。[研究结果/结论]实例结果表明,基于LDA-fsQFD模型方法,有效识别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需求和期望,进而转化为供应链中的关键风险预警信息。此外,可正确树立公众绿色消费理念,规范农户和企业绿色生产行为,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质量安全风险 预警信息 大数据 LDA-fsQ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创新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来自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庞瑞芝 王宏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6,共14页
如何推动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议题。将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供应链创新对企业ESG表... 如何推动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议题。将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供应链创新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以及供应链地理邻近的企业,供应链创新对其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供应链创新主要通过融资效应、信息披露效应以及绿色创新效应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此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ESG责任履行具有后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提供和完善有利于供应链创新与企业战略转型融合的制度供给、加快建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ESG制度体系、营造激励相容的外部市场环境、推动绿色供应链协同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创新 ESG 融资效应 信息披露效应 绿色创新效应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场景下信息更新的零售商订货决策问题
9
作者 余玉刚 朱钰 言小明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当前,全球供应链管理难度逐渐加大,信息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零售商进行订货决策时面对着来自上游生产和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其重视和了解供给侧信息。本文采用了贝叶斯更新的方法,聚焦于学习和更新供给侧的供货合格率信息,探讨... 当前,全球供应链管理难度逐渐加大,信息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零售商进行订货决策时面对着来自上游生产和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其重视和了解供给侧信息。本文采用了贝叶斯更新的方法,聚焦于学习和更新供给侧的供货合格率信息,探讨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和最大期望利润。本文构建了一个零售商在销售季前多次订货的模型,分别给出了供货合格率在服从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两种情况下每一期采购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同时,通过算例分析和数值模拟,在合格率服从离散或连续的分布两种情况下,将本研究提出的方案与企业现行方案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考虑供货合格率信息更新的订货策略能够提高企业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信息更新 随机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与业绩操纵
10
作者 高明华 李扬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3,共10页
供应链信息披露和业绩操纵问题关系着我国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平稳发展。以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如何影响业绩操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够... 供应链信息披露和业绩操纵问题关系着我国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平稳发展。以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如何影响业绩操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够抑制业绩操纵;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通过提高客户稳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外部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业绩操纵;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企业供应链依赖程度较低、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市场竞争环境较弱或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业绩操纵的治理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客户透明度,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商透明度对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相较于负向业绩操纵,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正向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维护资本市场公正透明秩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控制关系 供应链透明度 业绩操纵 客户稳定性 信息不对称 外部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冲击与企业跨国供应链转移——基于日本大地震的准自然实验
11
作者 邓玉萍 王海成 邵小快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43,共15页
重大外部冲击下企业供应链调整行为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特征,需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微观实证加以识别.本研究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年—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了这一... 重大外部冲击下企业供应链调整行为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特征,需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微观实证加以识别.本研究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年—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了这一重大进口冲击引发的中国企业跨国供应链转移行为.研究发现:地震引发供应链断裂后,国内中间品进口商更倾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关系.异质性检验发现供应链重构存在显著分化:这一现象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龙头企业、地震前仅从日本进口中间品的企业以及对日本中间品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跨国供应链多元化并非全球分散布局,而是呈现出就近化和区域化特征;供应链重构能力受到内外部信息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贸易网络、周边贸易企业信息渠道以及外部贸易中介越发达,企业越能有效利用信息溢出效应快速识别替代供应商,实现高效重构.本研究丰富了重大冲击下企业供应链调整的微观证据,为企业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维护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冲击 日本大地震 供应链多元化 转移距离 进口信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信息下零售商主导供应链的碳减排合同激励与协调
12
作者 熊波 黄晨星 +1 位作者 朱小武 张鹏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93,共14页
针对制造商减排效率信息非对称情境,结合碳配额交易机制与消费者低碳偏好,构建了单个主导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分别建立了集中决策、对称信息分散决策和非对称信息分散决策3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零售商如何... 针对制造商减排效率信息非对称情境,结合碳配额交易机制与消费者低碳偏好,构建了单个主导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分别建立了集中决策、对称信息分散决策和非对称信息分散决策3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零售商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设计促使制造商披露真实减排效率,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绩效的协同优化。研究表明:在对称信息下,两部制合同可确保系统绩效最优;而在信息不对称时,菜单合同能实现信息共享。对于高减排效率制造商,该合同下可协调供应链,但零售商需支付信息租。对于低减排效率制造商,系统效率损失程度取决于零售商对其减排效率的预估准确性。此外,信息租随碳价与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变化可能增减。数值分析进一步指出,提高碳价管制强度、引导低碳消费及提供减排技术支持等措施有助于达成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效率信息非对称 零售商主导 低碳供应链管理 碳配额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度量与应用:基于词嵌入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伟 王楠 曹少鹏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随着近年来供应链中断给一国乃至全球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如何在事前对企业层面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进行量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年报M D&A部分的文本信息,采用词嵌入模型度量企业层... 随着近年来供应链中断给一国乃至全球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如何在事前对企业层面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进行量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年报M D&A部分的文本信息,采用词嵌入模型度量企业层面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供应链中断风险指标对于企业未来的会计业绩与市场价值具有预测能力,企业面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越高,其未来的会计业绩与市场价值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且客户集中度越高、海外销售比重越低、企业所属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时,本文度量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指标的上述预测能力越强。最后,当面临较高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时,企业会储备更多的存货来应对。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度量的企业层面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指标能够在事前向企业提供有关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特有信息,因而具有良好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学术界利用企业层面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量化指标开展相关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大样本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实务界和政府根据该量化指标在事前更好地评估和管控企业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信息 词嵌入模型 供应链中断风险 特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何以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淑瑶 汤吉军 刘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任务。本文从供应链吸收能力、恢复能力、稳定能力与安全发展能力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涵,并以供应链创新与试点工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准... 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任务。本文从供应链吸收能力、恢复能力、稳定能力与安全发展能力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涵,并以供应链创新与试点工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机制检验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技术协同效应、信息流动效应与竞争力构筑效应三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的赋能效果在媒体关注度更高、处于供应链下游位置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同时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两个维度,但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数字化 信息流动 韧性 供应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影响的平台供应链中区块链投入与渠道模式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冬宏 朱建军 +1 位作者 张智超 张叶卉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考虑区块链的双重影响,分别在转销和直销模式下构建不同区块链投入主体的博弈模型,探究区块链的最优投入决策和渠道模式选择。研究表明:①不同渠道模式对区块链投入主体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即在转销模式下,供应商投入区块链是最优的选择,... 考虑区块链的双重影响,分别在转销和直销模式下构建不同区块链投入主体的博弈模型,探究区块链的最优投入决策和渠道模式选择。研究表明:①不同渠道模式对区块链投入主体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即在转销模式下,供应商投入区块链是最优的选择,能实现双赢;但在直销模式下,供应商和电商平台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投入区块链才能实现双赢。②区块链投入主体的渠道模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佣金和隐私成本。③特别地,供应商投入区块链时的渠道模式选择只有在佣金较低时才受隐私成本的影响;反之,供应商始终选择转销模式投入区块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供应链 区块链 信息溯源 隐私担忧 渠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欣琦 杨胜刚 王芍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基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外生冲击,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探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对企业硬环境信息披露的... 基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外生冲击,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探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对企业硬环境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更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改善环境表现、提高融资可得性和增强供应链稳定性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更显著,与环境规制、市场化水平等正式制度形成替代效应,与分析师和媒体关注等非正式制度形成协同效应,且能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价值、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环境表现 融资可得性 供应链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隐性壁垒:非正式制度距离、方言差异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亮 郭元源 贺易宁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4,共13页
供应链“断点”“堵点”是造成经济循环梗阻的重要因素,亟须明晰深层原因以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非正式制度距离视角,以中国独特的方言地理格局为切入点,探讨了上下游企业所在区域间的方言差异如何成为诱发供应链“断点”“堵点”... 供应链“断点”“堵点”是造成经济循环梗阻的重要因素,亟须明晰深层原因以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非正式制度距离视角,以中国独特的方言地理格局为切入点,探讨了上下游企业所在区域间的方言差异如何成为诱发供应链“断点”“堵点”的潜在因素,进而系统分析这一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及其客户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企业与其客户所在区域间的方言差异对企业创新具有负向影响,该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阻碍合作深化和加剧供需失调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客户议价能力较强、企业为非国有性质、企业与其客户归属不同省份以及双方高管间方言差异较大时,企业与其客户所在区域间方言差异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阻碍供应链合作与创新的隐性因素,为促进微观层面供应链稳定畅通与宏观层面经济顺畅循环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距离 方言差异 供应链关系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对资金约束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健 朱士超 +1 位作者 王亚静 汪寿阳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9,共15页
区块链技术能够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提高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产品可追溯性.考虑区块链技术的信息不对称缓解效应和市场潜力激励效应,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资金约束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不采用区块链技术(情形N... 区块链技术能够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提高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产品可追溯性.考虑区块链技术的信息不对称缓解效应和市场潜力激励效应,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资金约束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不采用区块链技术(情形N)和采用区块链技术(情形T)两种情形中各参与方的均衡决策和均衡利润.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对零售商融资环境及博弈均衡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能够减小融资缺口,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改善零售商融资环境;区块链技术的市场潜力激励效应对所有参与方均产生积极影响,而信息不对称缓解效应并非如此:对高质量零售商和银行总是有利的,对低质量零售商总是不利的,只有当零售商资金约束不严重时对制造商有利;智能合约能够帮助银行避免道德风险,进一步提高信息不对称缓解效应对高质量零售商和银行的积极作用.研究结论对区块链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和供应链可追溯性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双渠道供应链 资金约束 信息不对称 可追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成本视角下财会监督对供应链融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宇 陈运森 蒋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9,I0001-I0007,共24页
在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加快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变革的双重背景下,基于被检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探究财会监督能否对供应链融资产生影响兼具现实和理论意义。利用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提供的场景,本文发现:财会监督通过提升... 在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加快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变革的双重背景下,基于被检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探究财会监督能否对供应链融资产生影响兼具现实和理论意义。利用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提供的场景,本文发现:财会监督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供应链融资需求及增强外部监督强度,降低供应商的筛选成本、谈判成本及监督成本,提升供应商对商业信用的供给,进而促进企业供应链融资。本文针对上述三类成本进行的横截面分析也为交易成本降低在财会监督促进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提供了支持性证据。本文还分析了供应商的公告信息解读行为,发现其能识别不同企业在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态度方面的差异,更愿意为存在问题较少、较轻和整改态度积极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本文从交易成本降低视角发现了财会监督的供应链融资提升效应,为新“国九条”强调的“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监督 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 交易成本 供应链融资 商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供应商企业创新的研究
20
作者 陈怡欣 张俊瑞 马晨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9,共12页
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着供应商的风险感知和信息获取。利用A股上市公司前五名客户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对供应商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供应商企业创新... 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着供应商的风险感知和信息获取。利用A股上市公司前五名客户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对供应商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供应商企业创新绩效,并且,创新绩效的提升来自发明专利数量的显著增长。机制检验表明,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是通过缓解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发挥了“压力倒逼”和“创新引导”的作用,促进了供应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绩效的提升源于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双向提高;相较于系统性风险信息披露,特质性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风险信息可读性的提高、供应商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和较低的客户稳定性,均能增强客户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创新促进效应。本文揭示了客户年报风险信息在供应链上的创新溢出效应,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风险信息 溢出效应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