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by GC/MS
1
作者 LIUYu-fa YANYu-ning +4 位作者 LIUYun-hua WUYing WEITai-ming YANGYao-jun JIAHong-ting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4期666-668,共3页
Objective:Aim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Methods: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extract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 Objective:Aim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Methods: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extract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to be identified by GC/MS spectrum.Results:The yield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by SFE was 6.60%(V/W)and 73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oil.Conclusions: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p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its yield was 3 times more than its root,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linoleic acid,cetyl acetate,ethyl linoleate,(-)-caryophyllene oxide are 34.85%,16.63%,2.64%,1.81% apart in this essential oil.Phytol,cetyl acetate,ethyl linoleate,(-)-caryophyllene oxide were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genus of Bupleu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动萃取法 水果 化学药品 精华油 药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emp(Cannabis sativa)Essential Oil Extraction Using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被引量:1
2
作者 Saima naz Muhammad Asif Hanif +1 位作者 Tariq Mahmood Ansari Jamal Nasar Al-Sabah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6-311,共6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nnabis sativa(Hemp)essential constituents obtain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CFE),Steam Distillation(SD)and Hydrodistillation(HD)is presented here.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mp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nnabis sativa(Hemp)essential constituents obtain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CFE),Steam Distillation(SD)and Hydrodistillation(HD)is presented here.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mperatures were 130,110and 50℃for hydrodistillation,steam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respectively.The essential oil of C.sativa was analyz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A total of 33,30and 31compo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HD,SD and SCFE respectively.Yield of essential oil using SCFE(0.039%)was more than HD(0.025%)and SD(0.035%)extraction respectively.The main component of sesquiterpenes obtained by hydrodistillation at 130℃with their percentages included caryophyllene(40.58%),trans-α-bergamotene(5.41%),humulene(10.97%),cis-β-farnesene(8.53%)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2.13%),d-limonene(6.46%),p-cymol(0.65%)and cineole(2.58%)respectively.The main component of sesquiterpenes obtained by SD steam distillation at110℃including caryophyllene(38.60%)trans-α-bergamotene(4.22%),humulene(10.26%),cis-β-farnesene(6.67%)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3.21%),d-limonene(7.07%),p-cymol(2.59%)and cineole(3.88%)whereas the more percentages of major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SCFE at 50℃included caryophyllene(44.31%),trans-α-bergamotene(6.79%),humulene(11.97%)cis-β-farnesene(9.71%)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0.45%),d-limonene(2.13%)p-cymol(0.19%)and cineole(1.38%)respectively.We found yield/efficiency,chemical composition,qual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uperior in terms of modern,green,saving energy and a rapid approach a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abis sativa Essential oil HYDRODISTILLATION Steam distilla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周贝 王伟雄 +3 位作者 赵子博 郭玉英 胡裕泽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2种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靶点和通路,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究2种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AEOSD)中有65种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AEOSFE)中有89种化合物,有44种化合物同时存在于2种挥发油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桉叶油醇、α-蛇麻烯是AEOSD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丁香酚、桉叶油醇、α-蒎烯是AEOSFE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AEOSD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物合成过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正向调节生物过程、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而AEOSFE可能通过调控NO的生物合成过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介质调节TRP通道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EOSD和AEOSFE均能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过度释放,可分别减少靶点炎症因子IL-1β、IL-6、TNF和IL-1β、IL-6、PTGS2的表达。结论:AEOSD和AEOSFE在化学成分组成和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通路上有所不同,但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馏分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聚集行为介观尺度模拟研究
4
作者 关冬 秦康 张霖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8-1141,共14页
为研究重油的介观尺度分子聚集结构,有效补充实验中难以获取的重油分子聚集结构信息,应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以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SFEF)工艺为例,建立基于窄馏分平均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粗粒化结构模型。经介观尺度模拟得到SFEF... 为研究重油的介观尺度分子聚集结构,有效补充实验中难以获取的重油分子聚集结构信息,应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以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SFEF)工艺为例,建立基于窄馏分平均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粗粒化结构模型。经介观尺度模拟得到SFEF工艺原料、窄馏分及其在有机溶剂体系内的分子聚集结构,通过统计分子聚集结构中分子间的距离关系,得到分子聚集率和聚集体分子数等信息。结果表明,重油分子的聚集结构与实验规律及理论模型吻合,相比于四组分平均分子结构模型,该模拟体系实现了重油分子分散聚集结构的再现,为重油溶剂萃取等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 介观尺度模拟 分子聚集结构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鱼油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干淼钰 田方 +5 位作者 曹爱玲 邢家溧 胡晓林 王晓娜 徐咏菁 蔡路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2,共7页
旨在为鱼油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系统介绍了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鱼油提取、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富集、鱼油结构改性及微胶囊化中的应用,并对SCF技术在鱼油加工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鱼油的SCF提... 旨在为鱼油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系统介绍了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鱼油提取、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富集、鱼油结构改性及微胶囊化中的应用,并对SCF技术在鱼油加工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鱼油的SCF提取在较低温度和惰性环境中完成,能够有效防止脂质氧化,最大限度保持其天然生物活性。SCF技术可以去除鱼油中的异味、短链脂肪酸等,进一步富集EPA、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SCF还可作为鱼油酶促结构改性的溶剂介质,显著提高产品中EPA和DHA的含量。利用SCF技术生产鱼油微胶囊能够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产品质量较好。综上,开发基于SCF技术的集鱼油提取、富集、微胶囊化为一体的连续化工艺,将成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鱼油 提取 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油脂和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7
作者 邵荣 钱仁渊 +2 位作者 秦金平 云志 史美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综述了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油脂、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 ,指出可通过在体系转变压力下、温度略高于溶剂临界温度的操作条件范围内寻找最优操作条件 。
关键词 油脂 脂肪酸 分离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小米糠油 被引量:24
8
作者 魏福祥 李世超 +2 位作者 王浩然 马晓珍 雷立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82,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米糠粗油的出油率可达19.69%。在精馏柱压力10MPa、4个精馏柱温度分别为40、45、50、55℃条件下,对粗油进行精馏得到小米糠精油。通过检测,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小米糠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含有高达67.8%的亚油酸,且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市售小米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糠油 超临界CO2 萃取-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芽VE营养油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慧萍 曹玉华 +2 位作者 万忠民 姜海秀 郎天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78,共5页
本课题对不同方法直接萃取小麦胚芽油及用超临界CO2流体精馏麦胚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醚提取的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用乙醇(90%)提取的要高;用超临界CO2萃取在压力为33MPa,温度为45℃时有最高的维生素E含量;用... 本课题对不同方法直接萃取小麦胚芽油及用超临界CO2流体精馏麦胚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醚提取的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用乙醇(90%)提取的要高;用超临界CO2萃取在压力为33MPa,温度为45℃时有最高的维生素E含量;用超临界CO2精馏在压力为19MPa,温差为△t=9℃时有较好的维生素E浓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维生素E 萃取 精馏 制备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活性组分油水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孙涛垒 彭勃 +4 位作者 许志明 张路 赵濉 李明远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研究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法(SFEF)从伊朗重质原油中分离的两个具有不同平均分子量的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在正癸烷/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行为以及温度对体系扩张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分子量大的样品能在油水界面形成更为牢固的界面膜.从... 研究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法(SFEF)从伊朗重质原油中分离的两个具有不同平均分子量的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在正癸烷/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行为以及温度对体系扩张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分子量大的样品能在油水界面形成更为牢固的界面膜.从扩张模量幅度对扩张频率的双对数曲线和扩张模量相角的频率依赖关系可以推断所有实验体系界面膜的主要的弛豫过程不是扩散弛豫,而可能主要是通过吸脱附势垒的弛豫过程.温度对两个样品的扩张粘弹性参数都有强烈的影响.升高温度可以降低膜的强度和粘度,并且改变相角的频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扩张粘弹性 界面驰豫 界面活组分 超临界萃取分馏 原油 分离 温度 油水界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11
作者 任飞 韩发 +2 位作者 石丽娜 包苏科 师生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9,共6页
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特点、分类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原料物性(粒度、含水量)、夹带剂等因素对植物油脂萃取... 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特点、分类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原料物性(粒度、含水量)、夹带剂等因素对植物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可为确定植物油脂超临界萃取的最佳考察因素及其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分析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植物油脂萃取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植物油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全宏 闫红 +1 位作者 王绍校 蔡同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78,共5页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二氧化碳流量为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萃取大蒜油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其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梁永海 李凤林 +2 位作者 于加平 张丽丽 齐俊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分别采用溶剂法与超临界CO2(SFE-CO2)萃取法提取大蒜油,通过各项优化方法,确定两种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并采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产率及其成分,确定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大蒜油 溶剂法 SFE-CO2 萃取率 GC-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鱼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EPA和DHA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亚平 吴守一 +1 位作者 陈钧 李国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8-201,共4页
进行了硝酸银络合与超临界CO2精馏相结合的方法,从鱼油中提取高纯度EPA和DH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该两步法可同时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EPA和DHA。
关键词 提取 硝酸银 鱼油 EPA DHA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辉宪 姜晖霞 +2 位作者 王仁才 欧阳建文 熊兴耀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剂提取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分析了葡萄子的综合开发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子 葡萄子油 原花青素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唐韶坤 李淑芬 +1 位作者 叶春皓 田松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中萃取葡萄籽油的可行性,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用量及不同原料对葡萄籽油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压力对产率的影响较温度显著,实验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C,萃取压力30MPa。此条件下以张裕酒厂提供的籽为原料所得产率为9.71%,同时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葡萄籽油产品中含有72.05%的亚油酸。另外,分别以三种不同来源的葡萄籽为原料进行实验,研究显示,葡萄籽油产率随原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产率较高者可达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葡萄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离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的超临界CO2和溶剂回流萃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于泓鹏 吴克刚 +3 位作者 吴彤锐 钟少枢 柴向华 李泽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和溶剂回流法萃取丁香精油,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结果显示:溶剂回流法宜采用正己烷为溶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5、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30min;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和溶剂回流法萃取丁香精油,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GC)-质谱(MS)分析。结果显示:溶剂回流法宜采用正己烷为溶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15、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30min;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MPa、解析温度50℃、萃取时间90min。验证试验显示:SFE法收油率达到21.04%,高于溶剂回流法(17.401%),所得精油色泽和流动性较优。经GC-MS分析显示:所得精油的组成相似,但含量不同,溶剂回流法除β-石竹烯的含量略高外,3种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酚、乙酰基丁香酚、β-石竹烯的的含量和提取率均低于SFE法提取的精油。SFE法是提取丁香精油值得推广和有前景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2 流体 溶剂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辣椒籽油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臧志清 林荣英 +1 位作者 叶钊 张济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51,共6页
本文报导了使用超临界流体CO2草取技术,提取和分离辣椒籽油和辣素的研究。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CO2气达对苹取量和萃取物组成以及油脂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萃取量及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其次是... 本文报导了使用超临界流体CO2草取技术,提取和分离辣椒籽油和辣素的研究。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CO2气达对苹取量和萃取物组成以及油脂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萃取量及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其次是温度。实验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存在固-流相界面的气膜阻力;调节压力及温度可实现对萃取物的辣素、油脂分离,同时可获得亚油酸含量极高的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亚油酸 食用油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渣油特征化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石铁磐 胡云翔 +2 位作者 许志明 苏桐 王仁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在对多种渣油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及窄馏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三种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窄馏分的WatsonK值,发现适用于原油及其轻馏分的WatsonK值不能表达渣油及其馏分的特性和分类。首次提出了以H/C... 在对多种渣油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及窄馏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三种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窄馏分的WatsonK值,发现适用于原油及其轻馏分的WatsonK值不能表达渣油及其馏分的特性和分类。首次提出了以H/C原子比、分子量及密度三因素来表征减压渣油的特征参数KH。利用文献数据,以KH为依据对渣油的物性、热裂化、催化裂化及高温热解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KH值可以较好地体现渣油或其馏分的整体性质和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特征化参数 SFEF 减压渣油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静态膨胀-动态循环萃取灵芝孢子油 被引量:14
20
作者 罗登林 要萍 +2 位作者 刘建学 丘泰球 徐宝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6-259,共4页
为了直接从未破壁的灵芝孢子中萃取油脂,在超临界CO2动态循环萃取之前引入静态膨胀工艺,考察了各膨胀因素对灵芝孢子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压力越高,膨胀时间越短,静态萃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而膨胀温度过... 为了直接从未破壁的灵芝孢子中萃取油脂,在超临界CO2动态循环萃取之前引入静态膨胀工艺,考察了各膨胀因素对灵芝孢子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压力越高,膨胀时间越短,静态萃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而膨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超临界CO2静态膨胀-动态循环萃取灵芝孢子油的优化工艺为:膨胀压力30MPa,膨胀时间30s,膨胀温度70℃,静态萃取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的萃取率达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静态膨胀 灵芝孢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