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5年汛期中国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
范方兴
郑飞
彭京备
陈红
郎咸梅
甘雪冰
马洁华
李超凡
胡帅
刘永
董啸
朱涛
宗海锋
田宝强
王磊
穆松宁
林朝晖
张庆云
周天军
|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修订与应用 |
刘芸芸
章大全
宋连春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
黄荣辉
顾雷
徐予红
张启龙
吴尚森
曹杰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2
|
|
4
|
中南半岛对流对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的影响 |
温敏
何金海
肖子牛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5
|
|
5
|
2005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孙丹
琚建华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6
|
夏季东亚季风与西太平洋副高对福建旱涝影响的诊断分析 |
蔡学湛
高建芸
吴滨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7
|
2014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成因简析 |
崔童
王东阡
李多
孙丞虎
李清泉
王遵娅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8
|
基于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的西太平洋副高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关联性分析 |
余丹丹
张韧
洪梅
刘科峰
王辉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9
|
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
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2
|
|
10
|
2005年江淮流域入梅偏晚的成因分析 |
汪靖
刘宣飞
韩桂荣
何金海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11
|
2010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气候成因分析及预测 |
赵俊虎
封国林
王启光
杨杰
龚志强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5
|
|
12
|
2006年东亚夏季风活动特征与我国东部雨带分布 |
林爱兰
郑彬
谷德军
李春晖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3
|
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的研究 |
闵锦忠
李春
吴芃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7
|
|
14
|
2012年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环流异常分析 |
袁媛
任福民
王艳姣
孙冷
郭艳君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5
|
影响2018年汛期气候的先兆信号及预测效果评估 |
陈丽娟
顾薇
龚振淞
任宏利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16
|
El Ni?o对东亚夏季风和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
赵俊杰
薛峰
林万涛
段安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7
|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
张天宇
孙照渤
李忠贤
王栋钰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18
|
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特征分析 |
余丹丹
张韧
洪梅
闵锦忠
郭品文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9
|
南亚夏季风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南北进退活动的小波包能量诊断 |
张韧
何金海
董兆俊
李训强
江源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20
|
近57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
钱代丽
管兆勇
王黎娟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