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liftable chassis for rice harvester
1
作者 YANG Ke LI Ju +3 位作者 CHEN Yu LI Hao AO Yu LEI Xiaolong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ice combine harvester,the fuselage tilts due to the tilt and unevenness of the ground affect its maneuverability and operational reliability.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eveling due to the ti...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ice combine harvester,the fuselage tilts due to the tilt and unevenness of the ground affect its maneuverability and operational reliability.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eveling due to the tilt of the field surface,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n innovative dual-parallelogram chassis lifting mechanism for rice harvesters designed a hydraulic system to adjust the chassis height by extending the cylinder.Using Adams simulation software,a detailed model of the lifting chassis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its performance,revealing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extension and chassis elevation.Notably,the mechanism could achieve leveling on slopes with inclination angles of up to 7.5°.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of the liftable chassis system were conducted under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In the static tests,the system exhibited the capacity for comprehensive or unilateral auto-leveling contingent upon the tilt,with leveling times and angular variations confined to 3.6 s and±0.4°,respectively.In dynamic tests conducted on sloped fields and paddy soils,the system reduced post-leveling mean tilt angl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remained below 1.2°and 0.6°,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hassis during operations.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utomatic leveling mechanisms and structural innovations for harvester chas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ombine harvester chassis lif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leveling level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TOPSIS法的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单晓敏 王丛瑞 +1 位作者 黄云战 吴晓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7-70,共4页
针对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数理论和TOPSIS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建立了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方法在计算指... 针对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数理论和TOPSIS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建立了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方法在计算指标权重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based AHP,IAHP)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结合IAHP、语言评价理论和TOPSIS法,建立了基于区间数TOPSIS法的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案评估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联合收割机 液压系统 区间层次分析法 TOPSiS 区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甘蔗联合收获机运行工况远程监测系统
3
作者 黄满明 武涛 +3 位作者 俞龙 刘庆庭 黄少栋 蒋佳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5,F0002,共9页
为实现甘蔗联合收获机关键作业部件运行工况信息的远程监测,以HN4GDL-194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为监测对象,设计一套甘蔗联合收获机运行工况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将压力传感器的电流信号与霍尔传... 为实现甘蔗联合收获机关键作业部件运行工况信息的远程监测,以HN4GDL-194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为监测对象,设计一套甘蔗联合收获机运行工况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将压力传感器的电流信号与霍尔传感器的脉冲信号通过信息采集节点打包并传输至传输层;传输层解析数据包,将传感器信号转换为压力值与转速值,进行数据的本地存储和显示,并通过4G模块将数据传输给应用层;应用层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并生成作业状态图,实现收获机运行工况的远程监测。通过试验对信号采集准确性、远程传输性能、采集扭矩的准确性以及系统工作稳定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电流与脉冲信号采集准确率均大于99%,数据传输丢包率为1.80%,采集扭矩的平均误差为1%。基于云平台的甘蔗联合收获机运行工况远程监测系统采集信号准确、传输稳定、扭矩与转速的测量方法准确,能够稳定可靠地监测甘蔗联合收获机关键作业部件的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收获机 远程监测 远程传输 云平台 工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PID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宿敬肖 张宾 +1 位作者 林海霞 余良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9,共5页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行进速度控制的响应精度、缩短控制过程的响应时间及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新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该装置利用新型液压-机械控制方案,结合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行走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解决...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行进速度控制的响应精度、缩短控制过程的响应时间及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新的小麦收割机械式行走装置。该装置利用新型液压-机械控制方案,结合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行走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解决了收割机原地转向及特殊地块通过性较差的问题。行走系统采用双联集成变量柱塞泵和2个定量摆线马达的相互独立闲式液压传动系统,实现了收割机行走系统的无级调速。为了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PID控制器的响应精度和响应时间等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PID控制器的调节时间仅为0.02s,响应迅速,超调量低,响应精度较高,为小麦收割机现代化设计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神经网络 行走装置 液压控制 无级调速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工况对甘蔗联合收获机关键机构功耗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玉珍 潘明章 +2 位作者 梁科 唐永治 潘荥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0,共6页
为提高甘蔗联合收获机对不同收获天气、不同甘蔗疏密程度,以及不同收获地形的适应性,将甘蔗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况分为晴天收获、雨天收获、甘蔗密度较疏收获、甘蔗密度较密收获、上坡收获和下坡收获6种工况,并对其关键机构进行功耗研究... 为提高甘蔗联合收获机对不同收获天气、不同甘蔗疏密程度,以及不同收获地形的适应性,将甘蔗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况分为晴天收获、雨天收获、甘蔗密度较疏收获、甘蔗密度较密收获、上坡收获和下坡收获6种工况,并对其关键机构进行功耗研究。田间试验结果可为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动力系统设计和动力分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联合收获机 载荷特征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机电液传动与控制系统研究
6
作者 王子豪 王琳 +4 位作者 张亚伟 尹彦鑫 王骞 徐杨 李秋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5期4-10,共7页
机电液传动控制技术是实现联合收获机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联合收获机在机电液传动领域中存在液压传动、电控系统改装单一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L40型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串联式三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同时,针对联合... 机电液传动控制技术是实现联合收获机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联合收获机在机电液传动领域中存在液压传动、电控系统改装单一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L40型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串联式三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同时,针对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转速控制问题,通过关键部件硬件系统设计与测控软件开发,建立了脱粒滚筒、风机和振动筛转速的自适应调节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串联式三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脱粒滚筒的转速均值为1070 r/min,稳态响应误差为2.7%;风机的转速均值为1321 r/min,稳态响应误差为2.1%;振动筛的转速均值为589 r/min,稳态响应误差为1.8%,且系统响应速度<1 s,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抗干扰性。研究结果为联合收获机机电液传动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机电液传动 液压驱动 转速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甘蔗收割机油门控制器的建模与仿真
7
作者 陈远玲 付玉林 +1 位作者 李中山 莫建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1-193,共3页
针对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用油门控制器,并通过AMES im进行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油门控制器能够控制油门位置,有效稳定发动机转速,从而达到了节约燃油的目的。
关键词 甘蔗联合收割机 节能 油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液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8
作者 雷迪迪 赵铁栓 +2 位作者 杨凯 侯跃峰 周闯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1期45-46,80,共3页
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对甘蔗收获后的含杂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甘蔗的含杂率,对剥叶液压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所设计的剥叶液压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剥叶情况,通过输入指定信号自动调节剥叶辊的转速和垂直距离来优化剥叶效果。利用AM... 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对甘蔗收获后的含杂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甘蔗的含杂率,对剥叶液压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所设计的剥叶液压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剥叶情况,通过输入指定信号自动调节剥叶辊的转速和垂直距离来优化剥叶效果。利用AMESim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结论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剥叶液压系统可以很好的跟踪输入的指定信号,并且可以得到稳定误差小的转速和位移量,对设计实际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液压系统和甘蔗收割机智能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仿真 甘蔗收割机 剥叶液压系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卓晓冬 张华军 徐玉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以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系统控制过程为研究对象,从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负载入手,对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建立联合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出转弯时前轮承受的最大阻力矩;建立收割机转向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采用... 以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系统控制过程为研究对象,从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负载入手,对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建立联合收割机转向过程前轮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出转弯时前轮承受的最大阻力矩;建立收割机转向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采用PLC进行液压系统精准控制,驱动液压缸伸缩运动,带动齿轮齿条机构进行收割机前轮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转向控制 液压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三七联合收获机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漫漫 杨全合 +3 位作者 解开婷 王媛 徐东辉 张兆国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80,共11页
针对丘陵山区三七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及成本高等问题,开展自走式三七联合收获机液压系统研究。首先,对整机关键工作部件的液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计算与设计,完成了液压元件选型。然后,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开展各... 针对丘陵山区三七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及成本高等问题,开展自走式三七联合收获机液压系统研究。首先,对整机关键工作部件的液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计算与设计,完成了液压元件选型。然后,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开展各液压元件工作状态仿真分析,验证了液压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制造样机并开展田间试验,完成了对整机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驱动一级升运链、振动轮、二级升运链与提升装置的液压马达的平均转速偏差分别为1.15%,2.05%,5.10%,4.09%;升降、倾角调节与倾卸液压缸的平均收回同步偏差率分别为0.63%,1.16%,0.62%,平均收回锁止偏差率分别为0.34%,0.66%,0.33%;倾卸液压缸的平均伸出同步偏差率与平均伸出锁止偏差率分别为0.56%,0.30%。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满足自走式三七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可为丘陵山区根茎类联合收获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联合收获机 液压系统 仿真分析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获机底盘自动升降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小龙 陈宇 +3 位作者 李举 阳科 刘成 余向阳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针对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在丘陵区作业倾斜角度大、通过性差等问题,开展谷物联合收获机底盘自动升降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本研究设计了底盘自动升降液压系统总体结构,对内置位移传感器液压缸、比例换向阀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提出... 针对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在丘陵区作业倾斜角度大、通过性差等问题,开展谷物联合收获机底盘自动升降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本研究设计了底盘自动升降液压系统总体结构,对内置位移传感器液压缸、比例换向阀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提出了基于横向倾斜角度伸缩液压缸进行调平和升降的方法,采用自动调平控制和手动调平两种调平模式对底盘进行调平。应用AMEsim开展液压系统的仿真分析,发现换向时液压缸压力与流量稳定,位移速度平稳。设计了以PLC控制器和PID控制方法为核心的调平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液压缸长度实现对底盘的姿态调节,并开展静态调平试验。结果表明:比例换向阀开度范围为20%~45%时,能有效控制液压缸伸缩速度;调节时间随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在倾斜角度7.7°范围内的总体调节误差低于0.5°,可满足谷物联合收获机对底盘横向调平的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依据横向偏角实现调平的液压系统和控制方法,为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底盘调平液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联合收获机 底盘调平 液压系统 电液控制 比例换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断蔗尾机构 被引量:17
12
作者 罗菊川 区颖刚 +3 位作者 刘庆庭 牟向伟 林一杰 彭冠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4,107,共7页
利用甘蔗茎秆尾部机械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基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断尾机构。甘蔗通过该机构时5~6片青叶及其紧密包裹着的尾部可以被折断。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输入输出滚筒转速、断尾滚筒转速、断尾滚筒中... 利用甘蔗茎秆尾部机械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基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断尾机构。甘蔗通过该机构时5~6片青叶及其紧密包裹着的尾部可以被折断。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输入输出滚筒转速、断尾滚筒转速、断尾滚筒中心距和断尾滚筒上、下弹性条相对安装位置等因素对甘蔗断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断尾参数组合为:输入、输出滚筒转速250 r/min,断尾滚筒转速550 r/min,断尾滚筒中心距300 mm,断尾滚筒上、下弹性条相对安装位置角-20°。该断尾机构在蔗茎生长点以下4~6节位置断尾的最佳断尾率为63.3%,断尾平均长度为212 mm,标准差为57 mm,符合农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收获机 断尾机构 滚筒 断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蔗联合收割机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罗词广 王顺喜 +2 位作者 彭彦昆 汤修映 徐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7-249,共3页
随着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步,甘蔗联合收割机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生产情况调研,简要总结了当前我国甘蔗联合收割机生产和研发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 随着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步,甘蔗联合收割机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生产情况调研,简要总结了当前我国甘蔗联合收割机生产和研发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收割机 关键问题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收获机组合式扶起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1
14
作者 解福祥 区颖刚 刘庆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8,共5页
设计了一种由锥形螺旋滚筒和拨指链组成的组合式扶起装置,并在土槽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扶起合格率为试验指标,对甘蔗倒伏状态、螺旋滚筒转速、甘蔗与滚筒中心距离和前进速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在得出优化组合后,再分别进行滚筒轴线... 设计了一种由锥形螺旋滚筒和拨指链组成的组合式扶起装置,并在土槽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扶起合格率为试验指标,对甘蔗倒伏状态、螺旋滚筒转速、甘蔗与滚筒中心距离和前进速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在得出优化组合后,再分别进行滚筒轴线与地面夹角、滚筒叶片螺距和滚筒转速等因素的单因素试验,以及滚筒转速和前进速度的双因素试验。通过高速摄影分析了扶起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组合式扶起装置对严重倒伏甘蔗的扶起合格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机 组合式扶起装置 扶起合格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割机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成涛 谭彧 +1 位作者 吴刚 王书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17,共7页
为研究谷物联合收割机视觉导航系统中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操纵性能,该文介绍了联合收割机视觉导航系统结构,在建立了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收... 为研究谷物联合收割机视觉导航系统中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操纵性能,该文介绍了联合收割机视觉导航系统结构,在建立了电控全液压转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的侧向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的稳态值与实车试验结果一致,横摆角速度稳态值约为-12.5°/s,侧向速度稳态值约为-0.25 m/s,二者的稳态误差小于5%;在信号瞬态响应过程中,仿真与实车试验的过渡时间相同,约为1.8 s,仿真试验的侧向速度及横摆角度的响应速度皆快于实车试验结果,但二者总体变化趋势相同。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准确、可靠,较好地反映了联合收割机转向时动静态特性,为联合收割机视觉导航转向控制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机器视觉 导航 建模 仿真 电控全液压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LMZ160型履带式苎麻联合收割机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黄继承 李显旺 +3 位作者 张彬 田昆鹏 沈成 王锦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158,163,共5页
分析了我国苎麻联合收割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适合我国苎麻主产区收获作业的履带式苎麻联合收割机,并对样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机一次可完成割幅160mm收割,整机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对麻地高垄有较好适应性。其整机结构... 分析了我国苎麻联合收割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适合我国苎麻主产区收获作业的履带式苎麻联合收割机,并对样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机一次可完成割幅160mm收割,整机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对麻地高垄有较好适应性。其整机结构配置新颖独特,使用半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底盘,采用全液压传动技术直接驱动苎麻收割机行走和机具作业,可一次性完成切割、输送、收集功能。田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漏割率、割茬高度、作业小时生产率等各项性能指标均到达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联合收割机 液压传动 履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液压驱动系统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丁科 区颖刚 +1 位作者 李志伟 黄灿权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原有的侧悬挂式整秆甘蔗收割机存在着液压驱动系统的动力性能差,运行效果不理想,以及采用机械传动的甘蔗根部切割器由于蔗地的杂草和蔗叶的影响而造成堵塞,切割刀盘的转速慢,离合器打滑以至发热过烧,传动失效,链条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发生... 原有的侧悬挂式整秆甘蔗收割机存在着液压驱动系统的动力性能差,运行效果不理想,以及采用机械传动的甘蔗根部切割器由于蔗地的杂草和蔗叶的影响而造成堵塞,切割刀盘的转速慢,离合器打滑以至发热过烧,传动失效,链条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发生断裂,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为此,通过测试出收获机各执行机构的功耗及受力情况等工作参数,根据多支路同时工作和负载大小相差很大的要求,采用多路阀和减压调速回路,设计出了收获机的全液压驱动系统,在不需提高拖拉机功率的前提下,满足了系统不同支路在同时工作时压力和功率不同的要求,简化了收获机的整机机构设计,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传动系统能够满足收割机各执行机构的动力性能要求,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甘蔗收获机 分析 驱动系统 液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串并联组合式液压驱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华 舒彩霞 +3 位作者 廖庆喜 万星宇 李海同 徐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8,共9页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运动部件多、机械传动路线长且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1套应用于4LYZ-1.8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测试确定了负载敏感系统节流阀开度与转速间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割...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运动部件多、机械传动路线长且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1套应用于4LYZ-1.8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测试确定了负载敏感系统节流阀开度与转速间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脱粒滚筒转速、抛扬机转速、强制喂入轮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的影响;开展功耗分析试验对主要工作部件所在回路的功耗进行测量。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脱粒滚筒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影响极显著,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对总功耗影响显著。液压回路功耗分析试验表明:油菜平均喂入量为1.5kg/s时,割台平均功耗为1.68kW,强制喂入轮平均功耗为1.00kW,脱粒滚筒平均功耗为5.11kW,抛扬机及输送装置平均功耗为2.28kW,风机平均功耗为1.80kW。田间试验表明: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可适应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能根据不同作业工况实现无级调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联合收获机 液压驱动 负载敏感 功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敏感技术在甘蔗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付玉林 陈远玲 +2 位作者 程志青 施江天 徐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
甘蔗联合收割机由于执行元件的复杂性及液压系统负载的多变性,在作业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液压能损失现象。为改善收割机的节能性,在对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负载敏感技术应用于甘蔗联合收割机的节能观点,... 甘蔗联合收割机由于执行元件的复杂性及液压系统负载的多变性,在作业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液压能损失现象。为改善收割机的节能性,在对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负载敏感技术应用于甘蔗联合收割机的节能观点,并为其负载敏感系统匹配了相关参数。基于AMESim平台的静、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达到调压阀设定压力之前,系统的流量仅取决于流量阀的开口而与负载无关,负载敏感阀将根据流量阀的开口自动调节变量泵的排量。在系统压力达到调压阀设定压力之后,系统压力仅取决于调压阀的设定值,而与负载无关,此时负载敏感阀将自动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使其恰好与负载的需要相适应,控制过程的压力损失小于1MPa,从而大大减小了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液压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 甘蔗联合收割机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械收获效果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俚 夏鹏 周晓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以广西钦州普通农户种植的台糖16号甘蔗为试验材料,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甘蔗收获机械进行了甘蔗收割试验。采用高速摄像机观测收获机械输送系统甘蔗流量状况,统计机车前进速度与输送速度的不同组合下,收获甘蔗的剥叶效果包括含杂率和... 以广西钦州普通农户种植的台糖16号甘蔗为试验材料,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甘蔗收获机械进行了甘蔗收割试验。采用高速摄像机观测收获机械输送系统甘蔗流量状况,统计机车前进速度与输送速度的不同组合下,收获甘蔗的剥叶效果包括含杂率和断尾率等数据,并对甘蔗收获机的收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器工作过程中,输送系统发生阻塞的速度组合以及剥叶效果为断尾率80%以上和含杂率2.5%以下的速度组合,为甘蔗收获机械的顺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机械 甘蔗物流 断尾率 速度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