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试样变形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邵龙潭 唐孝强 郭晓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5-672,共8页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角点定位精度。为了解决亚像素角点检测算法的定位偏差问题,针对已研发的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亚像素角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Harris检测算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整像素角点坐标,随后以这些角点为中心构建固定尺寸的灰度子区。通过子区间的相关匹配迭代处理,获取了初始整像素角点在变形后的亚像素级位移。在模拟试样仿射变形试验中,改进后的算法在继承角点特征稳健识别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仿射不变性,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80.5%,大幅度提高了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相关匹配 数字图像测量 定位偏差 灰度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患者睡眠障碍特征与丘脑亚区体积关联性的年龄差异:基于MRI成像
2
作者 潘星朵 王雅君 +6 位作者 李铭 李燕燕 周小燕 张贞 刘传豪 吴垠 林增如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表现,并基于MRI成像采集各年龄段失眠患者脑核磁数据,比较其丘脑亚区的体积差异,探讨睡眠障碍与丘脑亚区体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7月~2024年6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原发...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表现,并基于MRI成像采集各年龄段失眠患者脑核磁数据,比较其丘脑亚区的体积差异,探讨睡眠障碍与丘脑亚区体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7月~2024年6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75岁),20例/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失眠程度,并采用西门子3.0T Prisma核磁成像系统,采集患者3D T1结构像数据,自动分割并测量丘脑及6个亚区的体积,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丘脑亚区的体积差异;同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患者睡眠障碍表现与丘脑亚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段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及失眠程度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丘脑、外侧丘脑、后部丘脑和丘脑总体积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效率与后部丘脑体积呈负相关(r=-0.274,P=0.038)。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障碍表现不同,利用MRI成像采集并分析失眠患者脑核磁数据发现可能与丘脑系统部分脑区灰质结构萎缩有关,这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睡眠障碍 丘脑亚区 年龄 结构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圆柱形空腔覆盖层吸声系数的二维近似解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世平 汤渭霖 +1 位作者 何琳 汤智胤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具有空腔周期性排列的粘弹性结构在水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包含变截面圆柱形空腔周期性排列的吸声覆盖层的一个单元进行分段近似成多层圆柱管结构,并应用子域分割法在分段的接合界面处满足平均轴向位移和平均轴向应力连续,给出了... 具有空腔周期性排列的粘弹性结构在水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包含变截面圆柱形空腔周期性排列的吸声覆盖层的一个单元进行分段近似成多层圆柱管结构,并应用子域分割法在分段的接合界面处满足平均轴向位移和平均轴向应力连续,给出了变截面圆柱形空腔吸声覆盖层吸声系数的二维近似解。分析了高阶传播波和分段层数对吸声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空腔形状对覆盖层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主要是最低阶传播模式对吸声性能起作用,喇叭型空腔结构较圆柱型空腔结构吸声覆盖层的吸声性能更加优良。在覆盖层设计中,空腔的形状应有一个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覆盖层 变截面圆柱形空腔 子域分割法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评价与决策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雪辉 盛金保 +2 位作者 李雷 张士辰 刘来红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4,共6页
对水库大坝风险进行了分类和分区,分析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类不同法律体系下的风险标准特点,提出将我国大坝风险分为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和极高风险4个区域。在基于风险评价一般原则基础上,分析了ALARP原则在不成文... 对水库大坝风险进行了分类和分区,分析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类不同法律体系下的风险标准特点,提出将我国大坝风险分为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和极高风险4个区域。在基于风险评价一般原则基础上,分析了ALARP原则在不成文法国家及我国的内涵,阐述了成本效益法和失衡法在ALARP原则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提出了水库大坝风险决策原则,为我国水库大坝风险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风险 风险分类和分区 风险评价 ALARP原则 风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守军 赵秀丽 +5 位作者 贺淼 许超 陈法彬 杨犇 原丽媛 刘立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10,共10页
对赤峰-开源断裂带以北、内蒙古贺根山以东的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综合地层学研究。将上古生界划分为4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在全区晚古生代建立了2个牙形刺带、9个■带、12个珊瑚带、16个腕足带、6个头足... 对赤峰-开源断裂带以北、内蒙古贺根山以东的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综合地层学研究。将上古生界划分为4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在全区晚古生代建立了2个牙形刺带、9个■带、12个珊瑚带、16个腕足带、6个头足(含菊石)带、1个双壳带和7个植物带等共计53个生物带,其中前人建立42个带,此次新建11个带。根据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研究资料,结合同位素测年数据确立了各地层分区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建立了该区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为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分区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晚古生代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世东 吴转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 西部大开发 植被恢复 中西部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车钩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常崇义 王成国 +1 位作者 王永菲 赵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0,共7页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遗传算法求解加约束条件的二次响应面最优解。以大秦线实际线路、列车编组以及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为优化计算的条件,结合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模型,运用所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响应面方法对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曲线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对求解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钩缓冲器 特性曲线优化 响应面方法 遗传算法 中心复合设计 显著性检验 约束凝聚处理 子区域 纵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元法的含局部不渗透区域任意形状气藏渗流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涛 张烈辉 +2 位作者 冀秀香 史文选 王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7,125,共6页
为求解任意形状气藏的渗流问题,建立含局部不渗透区域的任意形状气藏的边界元渗流模型,求解模型并绘制井底压力动态的典型曲线;根据渗流机理和渗流过程,分析曲线的形态;将简单气藏模型的边界元解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该气藏边界元模型... 为求解任意形状气藏的渗流问题,建立含局部不渗透区域的任意形状气藏的边界元渗流模型,求解模型并绘制井底压力动态的典型曲线;根据渗流机理和渗流过程,分析曲线的形态;将简单气藏模型的边界元解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该气藏边界元模型及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有助于认识该类复杂气藏的渗流机理和渗流过程,也可用于试井分析,识别大范围内不渗透区域的存在,为认识和开发气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不渗透区域 任意形状 边界元 积分方程 广义函数 拉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域解的新型等效源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闫照文 王恒利 盛剑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20,共4页
基于分域解的思想,扩大了新型等效源法的解题范围,另外在分域时,必须避免物理奇点出现在区域的角点上,以提高计算精度.由于新型等效源法能确定等效源的位置和个数,产生的场量值可用级数表示,所以模拟效果较原有等效源法好得多.... 基于分域解的思想,扩大了新型等效源法的解题范围,另外在分域时,必须避免物理奇点出现在区域的角点上,以提高计算精度.由于新型等效源法能确定等效源的位置和个数,产生的场量值可用级数表示,所以模拟效果较原有等效源法好得多.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计算精度,而且未知数也减少了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源 分域解 电磁场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贸易中心设计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俊 王致杰 +1 位作者 贾晓希 曾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9-222,共4页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力度逐渐加大,加之次区域各国能源分布不均的特点,使次区域范围内电力贸易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为有效优化次区域内的丰富资源,促进次区域各国之间的电力贸易,提出构建GMS电力贸...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力度逐渐加大,加之次区域各国能源分布不均的特点,使次区域范围内电力贸易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为有效优化次区域内的丰富资源,促进次区域各国之间的电力贸易,提出构建GMS电力贸易中心的设想,在分析次区域各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各国间电力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电力贸易中心的概念做出界定,并从国际、国家及电网公司层面分别阐述了贸易中心的战略定位及其核心功能,进而提出贸易中心培育及建设的政策建议,以确保GMS电力贸易中心的健康成长和长期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电力贸易中心 战略定位 核心功能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余量法的地网接地电阻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豪贤 何志伟 +1 位作者 陈强 林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73-180,共8页
本文基于加权余量法原理,导出了发变电站地同接地电阻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将其与我国现行接地规程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比较,本文方法精度要高得多。
关键词 加权余量法 地网 接地电阻 变电站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8卫星影像的多子区决策树土地覆被分类方法(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峰 梁汉东 +1 位作者 米晓楠 卫爱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4-2230,共7页
乌达矿区的煤火自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经济和安全灾害,对该地区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有助于评估煤火灾害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而Landsat8卫星影像为煤火区的土地覆被分类探测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依据乌达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表辐射特征划分... 乌达矿区的煤火自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经济和安全灾害,对该地区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有助于评估煤火灾害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而Landsat8卫星影像为煤火区的土地覆被分类探测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依据乌达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表辐射特征划分5个子区域,基于通用单决策树模型,利用光谱特征分析、高程、坡度和热红外信息对每个子区域分别构建5种不同参数的决策树模型。相比通用单决策树模型以及其他4种普通分类方法,因减少了土地覆被的混淆度,多子区决策树模型土地覆被分类的整体精度和Kappa系数更高,分别达到87.63%和0.86,尤其是建筑物和煤灰的分类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分类 多子区 决策树 煤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区域Gamma预编码校正的相位误差补偿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俊义 黄剑清 江开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8,共7页
针对现有结构光视觉测量中普通投影仪亮度不均匀引起系统Gamma非线性畸变值分布差异,从而导致相位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区域Gamma预编码校正方法。首先,介绍了结构光双目视觉测量原理以及标准N步相移法。接着,分析了投影仪和相机... 针对现有结构光视觉测量中普通投影仪亮度不均匀引起系统Gamma非线性畸变值分布差异,从而导致相位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区域Gamma预编码校正方法。首先,介绍了结构光双目视觉测量原理以及标准N步相移法。接着,分析了投影仪和相机的Gamma非线性畸变对光栅正弦性的影响以及预编码校正方法。然后,在获取Gamma值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Gamma值的变化与相位误差的关系确定分区域阈值大小。最后,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测量视场进行区域划分,获取各区域Gamma值,并对标准白板和汽车挡泥板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相同条件下采用单一Gamma值预编码校正方法在相位误差的补偿精度上提高了约30%,在三维数据的测量精度上提高了约15%。该方法能更好地减小相位误差,提高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视觉测量 相移法 分区域Gamma预编码校正 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多区域的变步长自动曝光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匡艳 张振环 郑裕林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31,共4页
针对传统自动曝光算法不能适应背光或正面强光等复杂光照环境,且在实时性和平滑性不能同时兼顾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多区域的变步长自动曝光算法。该算法将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分区,并对主体区域赋予更大的调整权重值来计... 针对传统自动曝光算法不能适应背光或正面强光等复杂光照环境,且在实时性和平滑性不能同时兼顾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多区域的变步长自动曝光算法。该算法将主体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分区,并对主体区域赋予更大的调整权重值来计算图像平均亮度,最后根据平均亮度距离目标亮度的差值等级来调整曝光时间的变化步长。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曝光方法在复杂光照环境下图像主体区域也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且在光照强度不断地变化时,图像亮度也能快速平稳地接近理想亮度,具有很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曝光 图像多区域 变步长 主体区域 背景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 TM在山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广西兴安县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靖娟利 李景文 韦春桃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3,共5页
以广西兴安县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字高程模型等,详细分析了各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分区分类为主导思想,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分... 以广西兴安县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字高程模型等,详细分析了各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分区分类为主导思想,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1991年至1999年近10年间,研究区植被退化,耕地大量减少,水体、荒草地、城区用地增加,兴安县的生态环境处于逐步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生态环境 遥感 分区分类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干旱河谷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世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了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开展的实际 ,在两大流域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植被恢复困难的类型区 ,即长江上游的干热干旱河谷区、黄河上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利用适地适树... 为了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开展的实际 ,在两大流域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植被恢复困难的类型区 ,即长江上游的干热干旱河谷区、黄河上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利用适地适树理论、正交实验设计和建立半永久全封闭径流观测场的方法 ,对树种的选择、配置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 .最后提出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经营管护方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干旱河谷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未来挑战 被引量:8
17
作者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1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次区域合作中的问题、挑战、机遇、主要合作领域与政策措施等,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现在面临着大量如贫困、高质量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染病、全球化与区域化... 本文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次区域合作中的问题、挑战、机遇、主要合作领域与政策措施等,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现在面临着大量如贫困、高质量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染病、全球化与区域化风险等挑战,需要通过推进高层会商、积极鼓励私人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利益冲突处理准则等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我国也需要通过突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民生、教育与科技合作、打造边境综合发展增长极、利用区域合作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等手段实现我国在次区域合作中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合作 进展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与三条经济走廊建设 被引量:10
18
作者 洪昆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论文提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建立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的设想,并分析了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条件、可行性及对中国和云南省的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三条经济走廊的建设计划及实施项目,三条经济... 论文提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建立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的设想,并分析了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条件、可行性及对中国和云南省的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三条经济走廊的建设计划及实施项目,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时机、步骤和风险等。论文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区域国际合作 经济走廊 建设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世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8,共8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 ,由于其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来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技术操作又十分复杂 ,所以急需系统的科技体系指导 ,特别是其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关键科技问题 ,都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典型立...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 ,由于其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来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技术操作又十分复杂 ,所以急需系统的科技体系指导 ,特别是其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关键科技问题 ,都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典型立地黄土高原沟壑区为研究对象 ,引入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先进理论和技术 ,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广泛调研集成等 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 ,横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 3大领域 ,共获取原始数据10 0 0 0多个 ,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试验点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油松×侧柏×花椒×刺槐模式 ,并提出了配套技术及模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退耕还林 优化模式 油松 侧柏 花椒 刺槐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阳 冯积累 +3 位作者 江同文 邓兴梁 卞万江 龚斌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2年第2期35-39,3,共5页
塔里木油田储集空间多样,以孔、洞、缝为基础的不同类型储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形成了以缝洞型储层为主的非均质性特强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此类油气藏描述工作难度极大,相关基础研究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加上传统数值模拟软件的限制,对应... 塔里木油田储集空间多样,以孔、洞、缝为基础的不同类型储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形成了以缝洞型储层为主的非均质性特强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此类油气藏描述工作难度极大,相关基础研究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加上传统数值模拟软件的限制,对应的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已经严重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塔里木油田塔中62井区采用国际公认的GOCAD建模软件和斯坦福大学开发的GPRS数值模拟计算器,在离散裂缝模型的基础上结合MSR方法,建立了相关的储层地质模型并进行了动态验证,为进一步认识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分布规律、连通性及油水分布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 等效数值模拟 离散裂缝网格 多重次级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