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H_2/H_∞混合控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洪礼 张锋 +1 位作者 乔宇 张伯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8-580,共3页
为使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干扰抑制性能 ,针对外界干扰 ,对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将其转化为H2 /H∞ 控制问题 ,运用Matlab的LMI控制工具箱设计了H2 /H∞ 混合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设计的最优控制器... 为使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干扰抑制性能 ,针对外界干扰 ,对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将其转化为H2 /H∞ 控制问题 ,运用Matlab的LMI控制工具箱设计了H2 /H∞ 混合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设计的最优控制器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四轮转向系统 h2/h∞混合控制 鲁棒性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H_2/H_∞混合凸优化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沙成满 王恩德 +1 位作者 杨冬梅 唐春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89-1192,共4页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γ值的前提下极小化指标J的H2/H∞混合控...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γ值的前提下极小化指标J的H2/H∞混合控制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凸优化 振动主动控制 h2/h∞混合控制 LMI 仿真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H_2/H_∞混合最优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耀武 史习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讨论了柔性结构振动的混合H2/H∞最优控制问题、结构振动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转化为H∞最优控制问题,以及振动控制的最优二次性能转化为H2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求解H2/H∞的方法。通过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计算... 讨论了柔性结构振动的混合H2/H∞最优控制问题、结构振动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转化为H∞最优控制问题,以及振动控制的最优二次性能转化为H2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求解H2/H∞的方法。通过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表明用遗传优化算法解H2/H∞最优控制是有效的。仿真结果还表明,H2和H∞性能指标是相互矛盾的,本方法能有效地处理H2和H∞性能指标的折衷问题,以得到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时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振动主动控制 h2/h∞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结构混合H_2/H_∞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福忠 孙优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首先运用增广 Hermite- Biehler定理 ,解析地给出使任意给定 (稳定或不稳定 )被控对象闭环稳定的控制器参数取值域 .然后 ,在该参数取值域内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得到了满足指定混合 H2 / H∞ 性能指标的 Pareto最优控制器参数值 .仿真例子... 首先运用增广 Hermite- Biehler定理 ,解析地给出使任意给定 (稳定或不稳定 )被控对象闭环稳定的控制器参数取值域 .然后 ,在该参数取值域内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得到了满足指定混合 H2 / H∞ 性能指标的 Pareto最优控制器参数值 .仿真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混合h2/h∞ 控制 hermite—Biehler定理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与H_2优化控制系统的比较
5
作者 刘栋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14-18,共5页
分析和研究了H∞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简单的状态方程求解H∞优化控制器,即对给定的γ(>0),计算H∞优化控制器,使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无穷大模量小于γ.当γ→∞时,H∞优化控制问题转化为著名的H... 分析和研究了H∞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简单的状态方程求解H∞优化控制器,即对给定的γ(>0),计算H∞优化控制器,使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无穷大模量小于γ.当γ→∞时,H∞优化控制问题转化为著名的H2(LQG)优化控制问题,H∞优化控制是对最坏情况下功率的优化控制.而H2(LQG)优化控制是对总能量的优化控制.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文同时给出了H∞和H2的优化控制计算方法,井在算例中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h∞优化控制 h2优化控制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进化改进微电网负荷频率混合H2/H∞鲁棒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洪跃 王锡淮 肖健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针对外部扰动及系统参数摄动引起微电网负荷频率波动问题,设计了混合H2/H∞鲁棒控制器对系统负荷频率进行控制。建立了包含电池的柴油发电机组二次频率控制模型,引入低通滤波器,使电池对系统高频扰动信号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以误差平... 针对外部扰动及系统参数摄动引起微电网负荷频率波动问题,设计了混合H2/H∞鲁棒控制器对系统负荷频率进行控制。建立了包含电池的柴油发电机组二次频率控制模型,引入低通滤波器,使电池对系统高频扰动信号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以误差平方的积分最小作为系统的目标函数,在综合H_2范数表征的系统性能和H∞范数表征的鲁棒性能下,设计具有多目标约束条件的混合H2/H∞鲁棒控制器。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控制器加权函数参数进行寻优,使控制器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满足系统鲁棒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较好的控制输出,保证微电网频率在外部功率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多目标优化 混合h_2/h_∞鲁棒控制 鲁棒性能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广义系统H_2优化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冬梅 张庆灵 沙成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研究了线性时不变连续广义系统的H2 优化控制问题 ,目的是寻找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 ,不仅保证闭环系统是容许的 ,而且使闭环系统达到H2 次优性能 ,即闭环传递函数的H2 范数小于一个给定的正数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得到... 研究了线性时不变连续广义系统的H2 优化控制问题 ,目的是寻找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 ,不仅保证闭环系统是容许的 ,而且使闭环系统达到H2 次优性能 ,即闭环传递函数的H2 范数小于一个给定的正数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得到该系统的H2 范数界的一个充分条件 ,并给出了一个H2 次优控制器的设计·数值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h2范数 h2控制 优化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的鲁棒H_∞最优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军 王社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4,共9页
针对传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LQR)等主动控制方法存在鲁棒性较差的不足,考虑结构参数和外部激励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的鲁棒H∞最优控制方法。将工程中常用的二次型最优指... 针对传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LQR)等主动控制方法存在鲁棒性较差的不足,考虑结构参数和外部激励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的鲁棒H∞最优控制方法。将工程中常用的二次型最优指标结合于鲁棒H∞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使得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容易衡量;通过引入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减小求解的复杂度。以一个多层剪切型建筑结构模型为例进行了仿真,并与LQR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h∞控制 最优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LQR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完整性的状态反馈H2最优控制器设计
9
作者 曹永岩 孙优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9-523,共5页
基于互质分解的状态空间描述方法,给出了状态反馈下对执行器失效具有完整性的H2最优控制器的一种新的参数化形式,将具有完整性H2最优控制器设计转化为设计一严格正则的稳定控制器同时镇定对应于k个故障状态的k个辅助对象.
关键词 互质分解 完整性 h2最优控制 执行器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车辆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H_(∞)最优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小龙 黄晋英 +1 位作者 吕海峰 魏成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6-251,共6页
针对考虑人体模型的五自由度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H_(∞)最优控制器。由于座椅悬架系统的未建模动态、参数不确定性和作动器未知输入在同一个通道内,所有扰动可视为集总干扰。通过结合低通滤波技术构造辅助变... 针对考虑人体模型的五自由度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H_(∞)最优控制器。由于座椅悬架系统的未建模动态、参数不确定性和作动器未知输入在同一个通道内,所有扰动可视为集总干扰。通过结合低通滤波技术构造辅助变量,建立增广系统设计滑模观测器,成功实现了利用直接可测量加速度信息对集总干扰的估计,进而利用H_(∞)技术对滑模观测器估计误差和振动输入引起的干扰进行抑制。冲击工况和随机路面激励下的仿真结果表明:(1)滑模观测器能够精确估计座椅悬架系统的未知扰动;(2)带有滑模观测器干扰补偿的H_(∞)最优控制相较无补偿的H_(∞)控制和无控制,座椅悬架的性能指标与乘坐舒适性都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悬架 半主动控制 滑模观测器 h_(∞)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鲁棒性优化的弦支结构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俊 高博青 董石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结构的鲁棒性是指结构抵抗不相称破坏的能力。目前,研究集中于框架类结构鲁棒性的评价,缺少弦支结构鲁棒性评价及设计方法。首先基于H∞理论,采用结构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作为结构鲁棒性的定量评价指标。然后,采用SIMP模型描述建立了... 结构的鲁棒性是指结构抵抗不相称破坏的能力。目前,研究集中于框架类结构鲁棒性的评价,缺少弦支结构鲁棒性评价及设计方法。首先基于H∞理论,采用结构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作为结构鲁棒性的定量评价指标。然后,采用SIMP模型描述建立了人工材料模型,以结构线性鲁棒性为优化目标,将结构鲁棒性设计转化成连续体拓扑优化,并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以弦支双曲球壳模型为例,通过鲁棒设计得到了鲁棒构形。最后通过作用超越静荷载,制造干扰场景,分析不同结构设计方案的非线性鲁棒性。结果表明,H∞结构鲁棒性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干扰与后果是否相称,通过连续体拓扑优化进行鲁棒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鲁棒性,可以为弦支结构初始概念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结构 鲁棒性 鲁棒h∞控制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的鲁棒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谷成 殷珺 陈辛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0,共7页
针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抑制车辆振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并试制样机,它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对该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得到等效刚度和等效簧下质量等参数的摄动区间。在... 针对被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在抑制车辆振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摇臂推杆式电磁主动悬架并试制样机,它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对该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得到等效刚度和等效簧下质量等参数的摄动区间。在保证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和主动力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设计鲁棒H∞控制器。为降低控制器保守性,将车身质量参数摄动范围分段,优化设计自适应鲁棒H∞控制器,通过静态查表方式离线控制,保证实时性,且无需切换控制器,避免对乘员产生的冲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主动悬架 摇臂推杆 自适应鲁棒h∞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PDT模型不确定性界及其在内模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剑平 朱凤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8-470,共3页
In the design of IMC controller or other robust controller for robust performance in process control application,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s model (or process) uncertainty bou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mode... In the design of IMC controller or other robust controller for robust performance in process control application,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s model (or process) uncertainty bou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model (or process) uncertainty bound for the first order lag process with dead time (FOPDT) in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is reported in literatures. Up to the now, however, no any analytical method of calculating model (or process) uncertainty bound can be used in the second order lag process with dead time (SOPDT).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IMC controller for robust performance used to SOPDT also can not be simply achieved.By using first order Pade approximation for the dead time,an analytical method of calculating model (or process) uncertainty bound for SOPDT in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is given for the first time.By using this bound, IMC controller design for robust performance can be made satisfacto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器 鲁棒控制器 鲁棒稳定性 鲁棒性能 化工过程控制 一阶加纯滞后过程 SOPD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结构的控制:局部正实性
14
作者 王广雄 张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极点配置方法来设计挠性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由于挠性结构存在多个弱阻尼模态,文中指出局部正实性的概念应该是作为对该类系统进行鲁棒设计的基础.但是因为不可能同时控制多个弱阻尼模态所形成的闭环极点。提出了一种...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极点配置方法来设计挠性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由于挠性结构存在多个弱阻尼模态,文中指出局部正实性的概念应该是作为对该类系统进行鲁棒设计的基础.但是因为不可能同时控制多个弱阻尼模态所形成的闭环极点。提出了一种加权的H∞优化方法,可以允许高频部分的闭环极点与期望极点有一定的差别,使设计更为灵活。文中还给出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挠性结构 局部正实性 物理模型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容-弹簧-阻尼的结构减振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壮壮 申永军 +2 位作者 杨绍普 唐建花 邢海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067,共7页
提出了4种新型基于ISD(I-惯容,S-弹簧,D-阻尼)结构的被动振动控制减振形式,以减少工程结构受到外部激励时的振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系统的稳态振幅放大因子,发现4种模型都存在独立于阻尼比的固定点。将固... 提出了4种新型基于ISD(I-惯容,S-弹簧,D-阻尼)结构的被动振动控制减振形式,以减少工程结构受到外部激励时的振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系统的稳态振幅放大因子,发现4种模型都存在独立于阻尼比的固定点。将固定点调整到同一高度进而得到最优刚度比,然后利用H∞优化使系统的最大值最小化得到了系统的最佳阻尼比。通过与传统动力吸振器在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响应进行比较,发现ISD结构有很好的减振效果,为新型减振机构模型的提出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惯容 ISD结构 固定点理论 h∞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