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w法在采矿方法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然 于润沧 张文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2-25,共4页
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的正确与否是确定经济合理开发地下矿床的关键因素之一。1981年Golder公司以岩体分级为基础建立了岩体质量和采场跨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文章简要介绍了Golder公司创建的Mathew法设计采场结构参数的程序和步骤,并... 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的正确与否是确定经济合理开发地下矿床的关键因素之一。1981年Golder公司以岩体分级为基础建立了岩体质量和采场跨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文章简要介绍了Golder公司创建的Mathew法设计采场结构参数的程序和步骤,并用这种方法初步确定了谦比西矿采场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Mathew法 铜矿 采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传导机制的覆岩裂断损伤主控因素及表征
2
作者 张村 樊柏强 +4 位作者 任赵鹏 马健起 赵毅鑫 李全生 赵勇强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3,共13页
采场上覆岩层的运移和裂断是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重要因素。从能量角度对覆岩损伤及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采动影响下覆岩运移与破坏的行为规律和潜在风险,为采场合理的开采参数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以陕西神府矿区青龙寺煤... 采场上覆岩层的运移和裂断是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重要因素。从能量角度对覆岩损伤及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采动影响下覆岩运移与破坏的行为规律和潜在风险,为采场合理的开采参数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以陕西神府矿区青龙寺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能量耗散理论从二维平面及三维空间的角度对覆岩裂断损伤的峰后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煤层开挖赋予上覆岩层势能的总能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能量传导机制的覆岩损伤程度表征体系。基于能量平衡和有限差分理论,推导了岩石耗散能有限差分方程式,采用FISH语言将其写入FLAC3D应变软化模型,补充了软件能量计算模块,弥补了常规采用塑性区定性表征工程岩体开挖导致的破坏程度及类型的不足。通过定义损伤度指标量化表征了指标参数尺度效应的能量耗散程度,并结合青龙寺煤矿工作面地质条件模拟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和推进速度对覆岩损伤程度的影响。覆岩损伤度随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分别呈“S”型增长和减小。最终确定工作面长度应小于303.26 m,推进速度应控制在10.13~18.00 m/d并匀速推进。若工作面参数超过上述范围,开采损伤将会引起上覆岩层中主要控制层的破坏,进而导致损伤比大幅度增加。最后,结合青龙寺煤矿5-20108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其工作面来压步距的相关关系,发现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使得来压步距增长,矿压显现强度增强,整体覆岩损伤程度降低,进而验证了基于能量传导模型表征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结构 损伤度 能量耗散 损伤表征 开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的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优选
3
作者 王滔 孙刚友 +1 位作者 杨江坤 任赛 《铀矿冶》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某铀矿山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体厚度变薄,倾斜角度变大。以某铀矿山急倾斜薄矿脉为研究对象,通过AHP-TOPSIS优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采矿方法,提出了适用于该矿山的薄矿脉高分段深孔连续高效协同采矿法。基于此采矿法,利用FLAC3D... 某铀矿山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体厚度变薄,倾斜角度变大。以某铀矿山急倾斜薄矿脉为研究对象,通过AHP-TOPSIS优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采矿方法,提出了适用于该矿山的薄矿脉高分段深孔连续高效协同采矿法。基于此采矿法,利用FLAC3D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了几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方案及其开采过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获得了最优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方案4中顶柱与间柱未出现拉应力,方案5与方案6出现少量拉应力;方案1~方案6的塑性区占比为22.52%~27.98%,在方案3下采场表现出较优的稳定性。综合安全性和经济性,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顶柱高度5 m、间柱宽度8 m(方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山 急倾斜薄矿脉 AHP-TOPSIS方法 采场结构参数 稳定性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hews图解法的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魏超城 张明 +4 位作者 罗瑞 路彦忠 万串串 马青海 郭利杰 《中国矿业》 2022年第7期137-142,共6页
阿舍勒铜矿采深逐渐接近1000 m,深部矿岩破碎且采场应力增大,导致采场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稳定,保证回采作业安全,需要基于工程地质资料优化采场结构参数。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获取了地下典型矿岩的单轴抗压强... 阿舍勒铜矿采深逐渐接近1000 m,深部矿岩破碎且采场应力增大,导致采场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稳定,保证回采作业安全,需要基于工程地质资料优化采场结构参数。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获取了地下典型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测量了-100 m中段的地应力,并对地下矿岩进行了岩体质量分级,进而采用Mathews图解法,针对采场沿走向布置和垂直走向布置对顶板和边帮开展稳定性分析,基于工程地质资料合理选取了岩石应力系数、节理方位系数和重力调整系数等,得到Mathews稳定性系数和容许水力半径的相关关系,最终分析确定了保持采场稳定的最佳结构参数:当采场宽度小于24 m时,采场顶板总能保持稳定;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且侧帮矿岩为黄铁矿时,采场长度须小于22.5 m,若侧帮为凝灰岩时,采场长度须小于12.5 m。研究结果可为阿舍勒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能为国内同类矿山采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舍勒铜矿 Mathews图解法 参数优化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双叶旋流湿式除尘器设计
5
作者 龚晓燕 贺子纶 +6 位作者 陈龙 王海军 付浩然 裴晓泽 孙海鑫 张红兵 杨富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0,135,共9页
针对目前用于煤矿综掘工作面环境的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叶旋流湿式除尘器。根据功能树法确定了该除尘器主要由环状喷雾装置、双旋流叶片、折流除雾板等组成,设计了双旋流叶片以提供更大的离心力,从而提高除尘效率。采... 针对目前用于煤矿综掘工作面环境的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叶旋流湿式除尘器。根据功能树法确定了该除尘器主要由环状喷雾装置、双旋流叶片、折流除雾板等组成,设计了双旋流叶片以提供更大的离心力,从而提高除尘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喷嘴口径、喷雾压力、叶片安装角、叶片转速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除尘效率与4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出了令除尘器除尘效率最高的最佳参数:叶片安装角37°,转速1550 r/min,喷雾压力1.9 MPa,喷雾口径2 mm。基于该参数建立了双叶旋流湿式除尘器虚拟样机,通过仿真得出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7.21%,安装除尘器后巷道回风侧行人呼吸带粉尘浓度大幅降低。在除尘实验平台及模拟巷道对除尘器模拟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平均值为94.80%;应用除尘器后,巷道回风侧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浓度由应用前的441.29 mg/m^(3)降低至为269.14 mg/m^(3),降幅达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喷雾除尘 湿式除尘器 双旋流叶片 结构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劲 张欢 +1 位作者 梅林芳 宋卫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36-42,5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安全高效进行,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开展了大冶铁矿采场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基于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引入矿岩质量指标,分析矿山各个巷道开采安全要求和断面尺寸,合理确定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到采场最大允许安全跨度。针对高阶段并段开采扰动对上覆岩层的影响,利用FLAC 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采场高度为105、120、135 m三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开采方案下采场顶底板位移变化值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阶段高度不超过120 m时,最大位移出现在顶底板中部且变形较小,出现塑性破坏区较少,能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当采场高度达到135 m时,充填体两侧出现拉应力,采场两侧充填体位移量较大,超过采场稳定性。结论:1)结合“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极限跨度为20 m。2)基于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三种采场阶段高度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确定采场高度不宜超过120 m。意义:研究结果以期为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安全开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高阶段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开采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 二步骤回采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强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7
作者 张国权 王其虎 罗斌玉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1期72-77,87,共7页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开拓和采准工程滞后,产能不足,要稳定产能,需增大首采矿块采场结构参数。为确定强采采场相对安全经济的结构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采场在回采和充填过程中顶板、充填体矿柱的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特... 大冶铁矿-360 m中段开拓和采准工程滞后,产能不足,要稳定产能,需增大首采矿块采场结构参数。为确定强采采场相对安全经济的结构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采场在回采和充填过程中顶板、充填体矿柱的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对比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采切工程量和采场生产能力,确定了东、西区高强度开采采场的合理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结构参数后的采场采切工程量降低了28.5%,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24.2%,有助于大冶铁矿在当前采掘失调的状态下缩短采场的准备周期,保证矿山接续开采过程中的产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失调 强采采场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明露天矿地质构造诱发边坡变形及控制开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栓 李坤 +5 位作者 刘祥 陈俊彬 林旭楠 张峰林 康佳明 王丽华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8-21,共4页
东明露天矿南帮边坡在采矿与水耦合作用下出现变形与裂缝,为了保障南帮坡角煤安全采出,采用地质勘查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获取岩层强度指标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边坡滑动模式,并计算了开采前、开采后及... 东明露天矿南帮边坡在采矿与水耦合作用下出现变形与裂缝,为了保障南帮坡角煤安全采出,采用地质勘查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获取岩层强度指标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边坡滑动模式,并计算了开采前、开采后及内排压脚等阶段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南帮处于地质构造翼部构成顺倾边坡,是变形主要因素;边坡滑动模式为“坐落—滑移式”,并形成了3个滑动变形区域;开采前考虑降雨与弱层作用下边坡局部稳定系数和整体滑动稳定系数均大于1.1;边帮提角开采后稳定系数呈现先降低至1.012,内排压脚回填后稳定系数提升至1.105,呈现先减低后增加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顺倾边坡 参数反分析 滑动模式 控制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掘锚一体机行走机构分部结构分析与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炫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4期45-49,共5页
基于矿用掘锚一体机中行走机构分部为研究背景,详细介绍和阐释了行走机构分部中张紧轮组、张紧装置、履带架、支重轮、履带链和驱动装置等6个主要机械构件的主要零件组成及其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并进一步针对行走机构分部内相关参数进行... 基于矿用掘锚一体机中行走机构分部为研究背景,详细介绍和阐释了行走机构分部中张紧轮组、张紧装置、履带架、支重轮、履带链和驱动装置等6个主要机械构件的主要零件组成及其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并进一步针对行走机构分部内相关参数进行了设计,指明了履带链装置机械构件、驱动装置机械构件、液压马达机械构件、行走减速器机械构件和张紧装置机械构件等相关核心参数的设计结果。研究结果为改善和提高矿用掘锚一体机中行走机构分部的性能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后续可以对行走机构分部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旨在使其带动掘锚一体机整机实现在掘进工作面内良好、稳定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掘锚一体机 行走机构 结构分析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研究
10
作者 李晓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红牛铜矿主要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角岩型,矿体呈透镜状、藕节状产出,矿体尖灭再现、分枝复合严重,西边矿岩稳定性良好,东边矿岩稳定性差,为一种难开采的矿体,尤其是KT2-1厚大矿体(低品位、资源储量大),现阶段来看,社会生产对矿... 红牛铜矿主要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角岩型,矿体呈透镜状、藕节状产出,矿体尖灭再现、分枝复合严重,西边矿岩稳定性良好,东边矿岩稳定性差,为一种难开采的矿体,尤其是KT2-1厚大矿体(低品位、资源储量大),现阶段来看,社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同时也为矿山开采作业带来了众多新挑战,一些浅层矿床已经被开采殆尽,要想满足当前的社会生产需求,则对深层矿产资源、低品位资源进行开采,部分情况下还需面临矿山回采的状况。为能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本文以红牛矿山回采作业为例,探究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KT2-1矿体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关键采场结构参数,旨在充分发挥回采技术优势,提高矿床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 采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上向水平分层开采高度优化研究
11
作者 杨江坤 孙刚友 任赛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33-43,共11页
以某铀矿床采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矿体特征及工程经验,选定该区域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利用FLAC3D建立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开采方案模型,对采场开采-回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场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 以某铀矿床采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矿体特征及工程经验,选定该区域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利用FLAC3D建立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的开采方案模型,对采场开采-回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场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了采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矿体的水平分层高度为2 m时,安全稳定性较好,在开采前期对顶板位移量的控制效果更好;在开采作业时,采场的应力集中区域逐渐扩大,采区顶部和底部有明显的应力贯通区;在回填时,充填体内的压应力分布较均匀,压应力较小,且后期的应力变化幅度不大;巷道与采场交接处位移量最大,在开采回填作业前期位移量增长速率较快,并出现近垂直式跳跃增长;巷道中段及采场中段顶板处的位移量呈阶段性变化,总体位移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矿卡车用受电弓研制
12
作者 阳凌霄 李军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电动矿卡车专门研制的受电弓的技术设计,介绍了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液压驱动系统设计。该受电弓基于铁路受电弓的设计原理,考虑电动矿卡车接触网线、自带液压系统的特点,设计采用了一种双受电弓同步...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电动矿卡车专门研制的受电弓的技术设计,介绍了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液压驱动系统设计。该受电弓基于铁路受电弓的设计原理,考虑电动矿卡车接触网线、自带液压系统的特点,设计采用了一种双受电弓同步升降结构、液压同步驱动系统、多重电气绝缘保护设计的方案,实现了电动矿车车的受流需求,能够有效的满足电动矿用车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要求,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矿卡车 受电弓 技术参数 结构设计 工作原理 液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研究与应用实践
13
作者 杨智勇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通风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一套高效率、低贫损的技术方案,并在某锡矿开采过程中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充填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式矿车装载系统用小型高压泵容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曹明飞 王付利 +5 位作者 陶仁太 杜新国 高健 陈亚南 刘雨聪 房瑞清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针对传统梭式矿车不具备自行装载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具有自装载功能的新型梭式矿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梭式矿车装载系统的小型高压柱塞泵,对小排量高压柱塞泵在高转速、大负载工况下的容积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闭死容积... 针对传统梭式矿车不具备自行装载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具有自装载功能的新型梭式矿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梭式矿车装载系统的小型高压柱塞泵,对小排量高压柱塞泵在高转速、大负载工况下的容积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闭死容积大小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为关键;不同转速下,随着闭死容积的减小,转速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增大;同一闭死容积结构,负载压力越大,容积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式矿车装载系统 高压泵 配流副结构参数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柱法矿柱合理尺寸设计及矿块结构参数优选 被引量:29
15
作者 赵国彦 周礼 +1 位作者 李金跃 余佩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43-3948,共6页
为科学设计矿柱,分析矿柱的承载机理,指出矿柱承受的荷载为顶板围岩塑性区内岩体的自身重力。针对矿柱尺寸过大的问题,运用普氏理论并考虑埋深的影响,推导出新的矿柱尺寸计算公式。结合某磷矿工程实例,计算得到2种不同的矿柱尺寸,并得... 为科学设计矿柱,分析矿柱的承载机理,指出矿柱承受的荷载为顶板围岩塑性区内岩体的自身重力。针对矿柱尺寸过大的问题,运用普氏理论并考虑埋深的影响,推导出新的矿柱尺寸计算公式。结合某磷矿工程实例,计算得到2种不同的矿柱尺寸,并得到对应的2种矿块结构参数方案:方案A中矿柱长×宽为3.00 m×3.00 m,矿房跨度为12.75 m;方案B中矿柱长×宽为2.50 m×2.50 m,矿房跨度为10.00 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包括原设计方案在内的3个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方案A为最优方案,矿石损失率由5.0%下降到1.8%,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房柱法 矿柱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选择 被引量:112
16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彭述权 董陇军 姚银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17-2422,共6页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采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对响应面函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截面尺寸bx=4 m;沿矿体走向的截面尺寸bz=4 m;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跨度lx=12 m;沿矿体走向的跨度lz=12 m;矿柱高度h=25 m;该方法科学合理,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下安全经济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下开采 分散式点柱法 响应面法 采场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北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卫东 杨永杰 +2 位作者 马金宝 马德鹏 孙文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37,共6页
地应力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得到济北矿区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在济北矿区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岩应力测点,采用应力解除法对该矿区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济北矿区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均随... 地应力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得到济北矿区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在济北矿区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岩应力测点,采用应力解除法对该矿区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济北矿区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加,最大与最小水平应力比值为1.83~2.68,最大与最小应力之差较大,导致岩体内部剪应力增大;最大主应力方向近似NW-SE向,倾角近水平方向;矿区中西部的局部区域受褶曲影响,地应力近东西方向,最大水平应力为垂直应力的1.36~1.82倍,且构造应力对矿区西部区域的影响高于东部区域。基于地应力测量结果,可以合理布置济北矿区井下巷道,巷道掘进方向应为NW-SE向,并局部地点巷道应根据相应的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北矿区 地应力 现场实测 地质构造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陶干强 任青云 +1 位作者 罗辉 刘振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68-3772,3779,共6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国内外地下矿山广泛采用的采矿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凿岩、装药以及出矿设备的制约,国内矿山大多采用小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所产生的地压问题十分严重,开采效率低。近年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朝着增大采场结构...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国内外地下矿山广泛采用的采矿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凿岩、装药以及出矿设备的制约,国内矿山大多采用小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所产生的地压问题十分严重,开采效率低。近年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朝着增大采场结构参数的方向发展,不但有利于改善采场稳定性,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开展采场稳定性分析有利于实现安全、高效开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10 m×10 m、15 m×15 m、15 m×20 m共3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崩落法采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两个不同过程的巷道顶板竖直位移、主应力进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路开挖时15 m×20 m与10 m×10 m的结构参数相比较,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降低了20.1%,最小主应力下降了约18.8%;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竖直位移、主应力值都比进路开挖时小,采场地压得到改善;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过程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和主应力值都随着结构参数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大结构参数能更好地改善采场地压,增强采场稳定性,采用大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结构参数 有限元数值模拟 采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采场上覆岩层内结构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惟嘉 常西坤 阎卫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1,共5页
为了获得深部采场采动过程中上覆岩体结构形变动态响应规律,通过分析某采场覆岩体结构类型特征,应用三维半解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地球物理探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采,深井上覆岩层分岩组交替出现... 为了获得深部采场采动过程中上覆岩体结构形变动态响应规律,通过分析某采场覆岩体结构类型特征,应用三维半解析数值计算、相似材料模拟、地球物理探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采,深井上覆岩层分岩组交替出现弯曲—离层—闭合,覆岩形变明显具有分带分区特征,具有集中迟缓现象,且地层沉陷运动随工作面推采呈周期性变化。深部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及破断规律与浅部开采不同,是导致上覆岩体结构形变特征产生较大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覆岩体结构 形变演化 模拟分析 现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矿下向进路充填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邢军 范凯 +2 位作者 姚维 邱景平 孙晓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共6页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前国内外很少使用充填法进行滑石矿开采,为此需要对范家堡子滑石矿的下向充填采矿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实现采场稳定。3个方案进路断面(宽×高)分别取3m×3m(方案一)、4m×3m(方案二)、5m×3m(方案三),利用FLAC3D软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最优结构参数进路断面(宽×高)为4m×3m(方案二),为现场的下一步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矿 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FLAC3D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