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7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纹增强热塑性PPS复合材料耐介质老化行为研究
1
作者 王前文 张发 +1 位作者 陆振乾 周红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 为研究平纹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耐流体介质的老化行为,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平纹织物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不同角度铺贴后热模压工艺进行成型。选取水、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水混合液、燃油、丁酮5种液体,将复合材料分别在高温或常温下浸泡至饱和状态。结合大气环境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常见的9种老化使用环境,以ASTM短梁剪切标准和面内剪切标准为依据,开展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试验,评估其老化后性能衰退情况。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对PPS复合材料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均有明显的衰减作用,玻纤复材性能下降超50%,碳纤复材性能下降30%。液体介质浸透后,水对复合材料的强度影响最大,液压油、燃油和丁酮影响均较小,常温测试层间和面内剪切性能下降约10%。最后,老化机理分析可为热塑性复材应用场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织物 热塑性 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 耐介质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P的轻型商用车路径跟踪控制
2
作者 王志红 曾嘉荣 +3 位作者 胡杰 张志凌 杨东浩 纪越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9,共11页
为提高轻型商用车在复杂曲率工况下路径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一种预测纯跟踪(predictive-pure persuit,P-PP)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车辆离散运动学模型设计P-PP控制器,并基于航向误差设计PID补偿器,提高跟踪精度与稳定性。其次,针... 为提高轻型商用车在复杂曲率工况下路径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一种预测纯跟踪(predictive-pure persuit,P-PP)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车辆离散运动学模型设计P-PP控制器,并基于航向误差设计PID补偿器,提高跟踪精度与稳定性。其次,针对固定预测时域算法难以在复杂曲率工况下同时保证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变预测时域优化算法,建立以预测时域内的车辆横向误差和曲率误差为代价的评价函数,采用贝叶斯优化获取最优预测时域,解决精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最后,进行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和实车试验,实车试验中基于贝叶斯优化的P-PP控制器的横向、航向误差、转向盘转角均方根分别为0.113 m、0.045 rad、153.2°,均优于基于模糊控制的P-PP和MPC控制器中的相应指标,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在复杂曲率下能保持良好的跟踪精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商用车 路径跟踪 P-pp PID补偿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掺杂改性PPS@GFF/PNDB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苏坤梅 边齐齐 李振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通过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二乙烯苯(DVB)自由基聚合在PPS@GFF膜表面引入功能层,在功能层引入2-氨基对苯二甲酸锆MOF材料(UIO-66-NH_(2))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其掺杂量,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PS@GFF/聚N-乙烯基甲酰胺-二乙烯苯共聚物(PNDB)复合膜,并对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UIO-66-NH_(2)纳米颗粒负载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膜对考马斯亮蓝(CB)、孟加拉玫瑰红(RB)2种染料的截留率为99.8%、99.99%,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均不到10%,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性能;在24 h的循环过滤过程中,复合膜对CB的截留率均保持在98.5%以上,对NaCl的截留率保持在3.5%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与长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复合膜 热致相分离法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liteseg和Jetson Orin Nano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
4
作者 梁秀英 刘欢 +2 位作者 米盼盼 边银丙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7,179,共9页
针对香菇育种过程中表型性状考察困难、人工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Jetson Orin Nano平台部署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使用手机和工业相机对3种不同数据来源的香菇菌棒进行图像采集,标注香菇菌落数据集并进行增强;比较了Bis... 针对香菇育种过程中表型性状考察困难、人工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Jetson Orin Nano平台部署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使用手机和工业相机对3种不同数据来源的香菇菌棒进行图像采集,标注香菇菌落数据集并进行增强;比较了Bisenet、Stdcseg、U-net、Deeplabv3p、PP-liteseg 5个分割模型在Test-A、Test-B和Test-C测试集上的分割效果,结果表明PP-liteseg的普适性优于其他网络,PP-liteseg分割模型在3个测试集上的平均交并比超过97.53%,平均像素准确率高于99.49%,推理单幅图像耗时660 ms;为进一步平衡模型准确性和实时性,采用量化蒸馏方式对PP-liteseg模型进行压缩,并部署到Jetson Orin Nano平台上,压缩后的模型在Test-B测试集上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7.50%和99.51%,推理单幅图像耗时43.63 ms,比压缩前缩短近64%;采用PP-liteseg分割香菇菌棒图像,提取菌落表型,再根据菌落径向长度和轴向宽度得到菌丝生长长度,与人工测量值相比,菌丝生长长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1.874%、0.148 cm、0.918;采用该方法测量了6个菌株在连续4 d内的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6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无论在单日还是在整个培养期内均有差异,其中49号和168号菌株差异最大。研究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香菇菌棒表型测量,并能够以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Jetson Orin Nano平台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菌丝生长长度 pp-liteseg Jetson Orin Nano 模型轻量化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性能
5
作者 李福海 杨宗驰 +4 位作者 刘耕园 刘梦辉 吴昊南 陈昭 李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载力及裂缝发展形态差异;基于计算假定和正常环境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结合PP-ECC材料冻融劣化机理,推导出PP-ECC梁在冻融环境下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持荷损伤系数γ,建立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持荷比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500次冻融循环后,持荷比为0、0.25、0.50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8.70%、27.09%、35.69%;受拉区PP-ECC材料开裂后不退出工作仍能协同受拉钢筋参与全截面受力;PP-ECC梁在达到极限状态时,受拉区呈多条裂缝稳态发展模式,且随冻融损伤加剧,梁体最大裂缝宽度增大,裂缝数量减少;单一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的PP-ECC梁仍满足平截面假定;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冻融和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吻合度分别在0.88~1.06和0.9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 抗弯性能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弯承载力 多裂缝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HbPP2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6
作者 杨那 林远 +4 位作者 胡斌 郝园园 韩晓菲 刘林娅 龙翔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7-787,共11页
橡胶树胶乳代谢过程受到多种机制调控,其中泛素化修饰调控最为显著。韧皮部蛋白PP2属于F-box蛋白家族,在胶乳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胶乳再生调控。本研究对巴西橡胶树基因组中鉴定到的17个F-box成员HbPP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 橡胶树胶乳代谢过程受到多种机制调控,其中泛素化修饰调控最为显著。韧皮部蛋白PP2属于F-box蛋白家族,在胶乳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胶乳再生调控。本研究对巴西橡胶树基因组中鉴定到的17个F-box成员HbPP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PP2基因编码的蛋白大多数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分子量介于9.402~61.206 kDa之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巴西橡胶树中的17个HbPP2基因可以分为3个亚组(Ⅰ亚组,Ⅱ亚组和Ⅲ亚组),其中HbPP2成员在Ⅰ亚组中完全缺失;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PP2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生长发育调控、激素响应和光响应等多种顺势作用元件;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PP2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或细胞质中;表达分析显示,橡胶树HbPP2家族中除部分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外,多数成员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胶乳中,HbPP2-B1、HbPP2-B1.1、HbPP2-B10.1、HbPP2-A13.2、HbPP2-B13和HbPP2-A15.1的表达丰度较高,但割胶处理只显著上调HbPP2-A13.2和HbPP2-B13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揭示巴西橡胶树HbPP2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和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橡胶树胶乳合成代谢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基因表达分析 韧皮部蛋白2 pp2基因家族 胶乳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钱MpPP2A-A基因克隆及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
7
作者 刘文珍 江昕桦 +4 位作者 张邦跃 陈莎 张晶晶 李相媛 荣朵艳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3-1335,共13页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通过去磷酸化底物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是一种新兴的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且基因冗余性低等许多优势。为了探究PP2...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通过去磷酸化底物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是一种新兴的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且基因冗余性低等许多优势。为了探究PP2A在植物生长中的调控机制,该文以地钱为研究对象,克隆了MpPP2A-A亚基编码区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pPP2A-A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构建了MpPP2A-A基因的敲除突变体。结果表明:(1)MpPP2A-A基因编码区全长1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含有3个结构域,不具有信号肽。(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P2A-A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pPP2A-A基因在顶端缺口处、叶状体、胞芽杯中的表达依次减弱。(4)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了3个独立的突变体株系,统计发现突变体胞芽面积较野生型Tak1显著性减小且其形态异常。该研究结果表明MpPP2A-A基因在地钱胞芽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A 地钱 基因克隆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PYL、PP2CA和SnRK2家族基因鉴定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孙成群 张萌娜 +4 位作者 洪益 张宇航 李璐飞 许如根 朱娟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8,共14页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及胁迫响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其核心信号转导通路由PYL-PP2CA-SnRK2组成。为探究大麦PYL、PP2CA和SnRK2蛋白功能特征、表达模式及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麦PYL、PP...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及胁迫响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其核心信号转导通路由PYL-PP2CA-SnRK2组成。为探究大麦PYL、PP2CA和SnRK2蛋白功能特征、表达模式及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麦PYL、PP2CA和SnRK2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成员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蛋白理化性质、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以及逆境胁迫下的转录组表达量等。结果在大麦中共鉴定到10个HvPYL、13个HvPP2CA及9个HvSnRK2基因。HvPYLs和HvPP2CAs分布在1H~5H和7H,HvSnRK2s分布在1H~5H;HvPYLs和HvPP2CAs主要定位叶绿体,HvSnRK2s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三个家族成员的motif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氨基酸数均小于500,启动子上含有大量响应激素元件。三个家族的基因在根、茎、花序和种子中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HvPYL2在根部表达量最高,HvPYL9在种皮表达量最高;HvPP2C-A1~10在花序表达量较高;HvSnRK2.5、HvSnRK2.7、HvSnRK2.8在种皮表达量较高。对一对耐盐性差异显著的近等基因系在盐胁迫下48 h和60 h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vPP2C-A2、HvPP2C-A4、HvPP2C-A6、HvPP2C-A9、HvPP2C-A10和HvSnRK2.4受盐胁迫诱导显著上调表达,而HvPYL6和HvPYL7显著下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综合来看,PYL,PP2CA和SnRK2家族基因在大麦响应盐胁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PYL pp2CA SnRK2 生物信息学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引发悬浮接枝制备PP-g-AA-MAH纤维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
9
作者 曲思遥 谢思佳 +3 位作者 连洲洋 许懿扬 罗正维 张雪英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本文以聚丙烯(PP)熔喷树脂为基体,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H)为功能单体,经骤冷处理优化双引发连续悬浮接枝工艺,再通过熔喷纺丝制备功能型纤维(PP-g-AA-MAH纤维)并研究其对甲基橙废水的吸附去除效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测... 本文以聚丙烯(PP)熔喷树脂为基体,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H)为功能单体,经骤冷处理优化双引发连续悬浮接枝工艺,再通过熔喷纺丝制备功能型纤维(PP-g-AA-MAH纤维)并研究其对甲基橙废水的吸附去除效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制备的PP-g-AA-MAH纤维进行分析,并考察pH、吸附时间、甲基橙初始浓度等因素与吸附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体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接枝产物可用于熔喷纺丝,且纤维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pH对PP-g-AA-MAH纤维吸附性能影响较大,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3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pH为7时,纤维对甲基橙的吸附量最大,为173.4 mg/g。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和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纤维的吸附量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化学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接枝 双引发 pp基功能纤维 吸附 甲基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
10
作者 杨涛 王鹏起 +3 位作者 李庆春 霍科宇 李伟 何煦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203,共12页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将多目标的全局优化算法与纵横波联合反演相结合,可同时对PP和PS波两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完全非线性参数反演。为解决传统PP-PS波联合反演中PS波地震资料权重系数给定困难的问题,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了PP-PS波联合反演的多目标函数,并引入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SPEA2求解构建的反演多目标函数。单井合成地震记录、Marmousi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以及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地层的弹性参数,在处理复杂地层和大入射角地震数据时反演效果优于传统的AVO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Zoeppritz 方程 叠前AVO 反演 SPEA2(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2) pp-PS 波联合 反演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2Aa亚基在美洲大蠊断肢再生中的功能
11
作者 刘嘉玮 李琳 +2 位作者 吴镓琳 张雪 张小帅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蛋白磷酸酶2A支架亚基a(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 a,PP2Aa)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断肢再生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PP2A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 本研究旨在阐明蛋白磷酸酶2A支架亚基a(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 a,PP2Aa)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断肢再生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PP2A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了PP2Aa在美洲大蠊断肢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断肢后3~120 h内PP2Aa表达量上调,断肢240 h后PP2Aa表达量下降,暗示PP2Aa参与了美洲大蠊断肢再生过程中的基芽形成和形态建成。通过注射PP2Aa dsRNA以干扰其表达,发现抑制PP2Aa表达严重抑制了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表明PP2Aa在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EdU和DAPI染色技术证实干扰PP2Aa后,细胞增殖过程受到抑制,并且断肢处没有明显的再生腿出现,说明PP2Aa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来促进断肢再生的进程。PP2A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且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高等哺乳动物有限的再生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Aa 美洲大蠊 断肢再生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设计中PP模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研发运用
12
作者 杜翠亭 杜昊霖 《花卉》 2025年第7期94-96,共3页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研发了用于园林绿地及小区等源头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介绍了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中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构造及功能、技术特点及优势,再分别阐述了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小区雨水收...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研发了用于园林绿地及小区等源头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介绍了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中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构造及功能、技术特点及优势,再分别阐述了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以供相关海绵城市项目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收集利用 pp模块集水带 pp模块蓄水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林巧儿 周俊 +4 位作者 蔡仕楷 杨帆 常传哲 陈玫婷 覃丽梅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7-26,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编码磷酸化蛋白pp38(Phosphoprotein pp38)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PCR技术扩增疫苗株CVI988的pp38基因片段,经电泳鉴定后进行测序,并与国内MDV分离株的pp38基因进行同... 本研究旨在探索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编码磷酸化蛋白pp38(Phosphoprotein pp38)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PCR技术扩增疫苗株CVI988的pp38基因片段,经电泳鉴定后进行测序,并与国内MDV分离株的pp38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使用多种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p38基因扩增产物与预期长度相符,为1 006 bp;同源性比对表明,CVI988疫苗株pp38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具有较强的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pp38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核定位信号及跨膜区,为非分泌蛋白,其二级结构较稳定,含有7个潜在的抗原决定簇和多个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p38基因进行分析,发现pp38基因在不同毒力的MDV中相对保守,为深入研究其在MD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pp38基因 分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YOLO的农业病虫害识别算法的研究
14
作者 田斌 顾斌 +4 位作者 费晨 王晓拓 孙彦 倪成功 肖俊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病虫害对粮食的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无人机中利用计算机视觉精准识别病虫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目标太小、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在PP-YOLO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注意力机制SENet(Squ... 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病虫害对粮食的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无人机中利用计算机视觉精准识别病虫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目标太小、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在PP-YOLO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注意力机制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增强其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提高小目标番茄叶斑病的识别准确率。经过试验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在PlantVillage中番茄叶斑病数据集上的检测性能优于PP-YOLO,平均精度达到86.44%,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病虫害识别 改进pp-YOLO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PtrPP2C51基因克隆与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15
作者 佟晓楠 胡文娟 +5 位作者 杨杰 陈凯 董小筠 钟奕恬 张晓媛 李兴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共6页
克隆枳PP2C基因家族的PtrPP2C51基因,分析其在低温、高温和干旱等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探究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以1年生枳苗为试材,从嫩叶克隆到PtrPP2C51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RT-PCR... 克隆枳PP2C基因家族的PtrPP2C51基因,分析其在低温、高温和干旱等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探究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以1年生枳苗为试材,从嫩叶克隆到PtrPP2C51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RT-PCR)检测枳苗在低温、高温和干旱(15%PEG-6000)处理下的PtrPP2C51基因表达模式。克隆获得PtrPP2C5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长度为879 bp,编码292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为31.36 ku,理论等电点4.9,脂肪系数79.52,不稳定系数39.57,亲水性平均值-0.279。PtrPP2C51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占比分别为40.07%、7.88%、18.15%和33.90%。PtrPP2C51蛋白与克里曼丁橘的PP2C蛋白在同一小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经低温(0℃)、高温(38℃)和干旱(15%PEG-6000)3种不同胁迫处理,PtrPP2C5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持续上调趋势,并且均在处理12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PtrPP2C51基因可能参与枳的抗逆胁迫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C基因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PP-SACC修复材料弯曲性能
16
作者 崔圣爱 夏葳 +2 位作者 徐李麟 张书豪 李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7-1504,共8页
为提高水泥基增强复合材料(ECC)经济效益并控制修复周期,以较低成本的聚丙烯纤维和快硬早强硫铝酸盐水泥为关键组材,设计聚丙烯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基(PP-SACC)修复材料,并探究水胶比、纤维掺量及骨料粒径对修复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联... 为提高水泥基增强复合材料(ECC)经济效益并控制修复周期,以较低成本的聚丙烯纤维和快硬早强硫铝酸盐水泥为关键组材,设计聚丙烯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基(PP-SACC)修复材料,并探究水胶比、纤维掺量及骨料粒径对修复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PP-SACC各工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掺量是影响强度、韧性及裂缝特性最重要的因素,纤维掺量对初裂强度、韧性指标及平均裂缝宽度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68、0.79和−0.98;骨料粒径对裂缝特性同样有明显的影响,石英砂尺寸对平均裂缝宽度的影响因子为−0.86;水胶比对强度和韧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合理的水胶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纤维的桥连效应;PP-SACC修复材料在具备优异韧性的同时具有挠曲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纤维-硫铝酸盐水泥基修复材料 弯曲延性 挠曲硬化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建超 李梦飞 赵丰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 针对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探究废弃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废弃纤维利用率。方法 以废弃PP打包带制成不同长径比的纤维作为筋材,以不同体积掺量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制成1... 目的 针对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探究废弃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废弃纤维利用率。方法 以废弃PP打包带制成不同长径比的纤维作为筋材,以不同体积掺量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制成11组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对其进行抗压和抗拉试验。结果 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最佳时的废弃PP纤维体积掺量为1.5%,长径比为47.85;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有关,其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呈线性关系。结论 废弃PP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废弃pp纤维 再生骨料取代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混杂纤维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彦朝 吕景辉 +1 位作者 王英倡 郭永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9-2887,共9页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75%和100%,体积分数)对混杂PE/PP纤维SHAAC的轴压、轴拉性能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时,SHAAC的轴压、轴拉强度及裂缝控制能力随着纤维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但在PP纤维替代率低于75%时,SHAAC仍可呈现伪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当PP纤维替代率为50%时,SHAAC极限拉伸应变最高(8.40%),且能保持较高的轴压和轴拉性能,同时成本可降低29.00%,且综合性能与成本比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pp纤维 PE纤维 轴拉性能 轴压性能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胶粉和PP纤维对碱矿渣自流平修补砂浆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娟 武佳涵 +2 位作者 朱明明 任海涛 桑国臣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30-4139,共10页
粘结界面是旧混凝土结构修补后的薄弱环节,是影响修补砂浆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碱矿渣(AAS)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修补砂浆,通过对流动性、界面弯拉强度、界面拉伸强度、微观形貌等进行测试,研究了聚乙烯醇(PVA)... 粘结界面是旧混凝土结构修补后的薄弱环节,是影响修补砂浆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碱矿渣(AAS)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修补砂浆,通过对流动性、界面弯拉强度、界面拉伸强度、微观形貌等进行测试,研究了聚乙烯醇(PVA)胶粉和聚丙烯(PP)纤维对碱矿渣自流平修补砂浆(ASLRM)界面粘结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VA胶粉和PP纤维均能有效提高ASLRM的界面粘结性能,二者复掺时,28 d界面弯拉强度最高可提高43.1%,14 d界面拉伸强度最高可提高6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水泥 自流平修补砂浆 PVA胶粉 pp纤维 粘结性能 粘结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1A与GSDME介导的结直肠癌细胞焦亡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司航 王娜娜 +3 位作者 常文丽 刘素素 石文雅 张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0-586,591,共8页
目的检测PP1A与GSDME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丰度,探讨PP1A与GSDME介导焦亡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PIA数据库分析PP1A与GSDME在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 目的检测PP1A与GSDME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丰度,探讨PP1A与GSDME介导焦亡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PIA数据库分析PP1A与GSDME在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对应癌旁正常黏膜中PP1A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黏膜中PP1A、GSDME蛋白的表达和CD8^(+)T淋巴细胞丰度。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PP1A、GSDME和CD8^(+)T淋巴细胞丰度的相关性。结果GEPIA数据库检索显示,PP1A与GSDME的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P1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37 vs 0.643,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P1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而GSDME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P<0.05),GSDME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错配修复蛋白密切相关(P<0.05);CD8^(+)T细胞在癌浸润前沿的分布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且CD8^(+)T细胞在癌组织中的分布与pT分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1A与GSDME表达呈负相关(r=-0.196,P<0.05)。PP1A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低于PP1A阴性患者(P<0.05),患者预后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PP1A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p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P1A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呈负相关,两者表达差异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CD8^(+)T细胞的差异性分布可能与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及肿瘤的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p1A GSDME 细胞焦亡 CD8^(+)T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